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與法律的區別

刑法與法律的區別

發布時間: 2021-01-18 00:52:25

㈠ <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有什麼區別啊

刑法是規定刑事責任、犯罪以及刑罰的法律;刑事訴訟法是由國家指定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總稱,那麼,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有哪些區別呢?請大家閱讀下面的文章了解!

刑事訴訟法與刑法的關系是程序法和實體法的關系,刑事訴訟法屬於程序法,刑法屬於實體法。

法規定了犯罪與刑罰的問題,是刑事實體法;刑事訴訟法則是規定追訴犯罪的程序、追訴機關、審判機關的權力范圍、當事人以及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以及相互的法律關系,是刑事程序法。程序法是為實體法的實現而存在的,而程序法本身具有獨立的品格。刑事訴訟法規范涉及國家權力與個人權利的分配關系,直接關繫到公民的自由、財產等各項權利的實現程度。伴隨著訴訟民主化的發展歷程,刑事訴訟程序發生的變化更大,承擔不同訴訟職能的國家機關之間也存在職責分配的變化。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程序內容是在不斷的變化中走向程序正義,引導刑事程序法治的實現。中國刑事訴訟法的內容在科學化、民主化方面仍有待發展,以適應不斷提升的人權保障的需要。刑法與刑事訴訟法都以懲罰犯罪、保護人權、維護社會秩序、限制國家公權為目的,刑法是在靜態上對國家刑罰權的限制,而刑事訴訟法則是從動態的角度為國家實現刑罰權施加了一系列程序方面的限制,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構成了刑事法的整體內容。

如果我們將刑事訴訟看作是一個邏輯證明的過程,那麼,在這個邏輯證明的鏈條上,刑法的規定就是大前提,刑事訴訟是為了探尋小前提,刑事訴訟的結果便是結論。因此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關系具有一般與個別的關系的性質。

刑法,是指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即什麼行為是犯罪,犯罪了要負什麼責任,怎麼量刑處罰的法律,是刑事犯罪的實質法。民法,是指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大白話:就是調整民與民之間一切不足構成犯罪的行為的法律。

刑事訴訟法,是指涉及到刑事案件,怎麼打官司的法律,是程序法。同樣,民事訴訟法是規定民事案件怎麼打官司的程序法。現在一件案子,如果是公安局立案,檢察院起訴的,那就是刑事案件,這個案件的審判用刑法,要判多少年。這個案子什麼時候開庭,什麼時候一審這些程序問題用刑事訴訟法。同樣,如果它是一個老百姓告另一個的,那就是民事案件,法官判誰對誰錯就按照民法,而這個案件什麼時候申,審判時要去多少人這樣的,就是民事訴訟法。

㈡ 刑法和刑法學區別

二者的區別簡單來說,就是理論與實踐的區別。
刑法本身是用於具體的辦案的,所以在這個內層面容上,一切都要根據法律的規定來。但是刑法學就有所不同了,在學術上,無論是什麼問題,大家都可以討論,不管合理不合理,只要有自己的觀點,那就是可以的。舉個例子來說,比如死刑在現在的中國還沒有被廢除,所以如果有人犯了刑法上規定的重罪,是應該被判處死刑的,那個沒商量,但是在學術上,我們可以討論死刑的存在到底是否合理,是否應該廢除等等問題。
至於民法和民法學的區別,也大致一樣,自己也好好思考一下。

㈢ 法與法律的區別

相關法律太多了,樓主的范圍有點廣、時間有限,我就簡單的提幾個。
1、經濟法與民法的區別
民法(小民法,具體指民法通則)就是用來規范一個人日常生活的法律,而經濟法則是專門規范經濟活動的法律。而大民法則是涵蓋了諸如民法通則、合同法、擔保法、諸多經濟法、商法等的法律法規的一個大概念。
①具體的調整對象不同。經濟法以國家在管理和協調國民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為調整對象,具有顯著的服從性,屬於公法范疇;民法則調整作為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以平等性為基本特徵,屬於私法的范疇。
②法律屬性不同。經濟法強調社會本位,以社會利益和社會責任為基本原則,著眼於維護全局的、長遠的利益;而民法則突出個體權利的本位性,強調社會個體的權利、平等和自由,能夠調動和保護個體的積極性及創造性。充分運用和體現市場競爭機制。
③調整方法不同。經濟法以強制性規范為主,對違法行為綜合運用財產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三種制裁形式,具有懲罰性;民法則更多地採用任意性規范,當事人可以依法自由處分權利,對違法行為採取民事制裁形式,具有補償性。
2、商法和民法的區別
商法是專門調整財產--是特別法
民法則同時涉及人身和財產的調整--是一般法
民法和商法相互滲透相互影響
3、勞動法與民法的區別
勞動法屬於經濟法部門,是調整勞動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民法屬於民法部門,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之間財產關系、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1)兩者的調整對象不同。勞動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關系;民法是調整的對象是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以及財產關系。
2)兩者的主體不同。勞動法的一方必須是勞動者,另一方為用人單位(勞動使用者),雙方之間的關系兼有平等性和不平等性;民事法律關系主體雙方可能都是是公民、法人,或一方為公民另一方為法人,其主體地位平等。
(3)兩者的原則不相同。兩者各有獨特的原則,勞動法的基本原則包括勞動既是公民權利又是公民義務原則、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原則和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原則等;而民法的基本原則為平等、公平、自願、誠實信用、禁止權利濫用等為原則。
(4)承擔的法律責任有所不同。勞動法中的民事責任要求採用某些特殊的責任形式,而民法中的無此要求。
4、刑法與民法的區別
《民法》是依法維護人(自然人、法人)的權利的法律。它強調公平至上!公平原則對其他民法原則起著重要的指導和統率作用,反映了社會主體對權利的最直接、最質朴的要求。有時候,《民法》帶有一定的溫情色彩。
《刑法》是依法剝奪人(自然人、法人)的權利的法律。《刑法》非常冷酷,它冷酷的極至便是代表統治階級對人的生命行使生殺予奪的權力!它強調懲罰(懲惡揚善),法定之罪必受法定之懲罰。任何時候,《刑法》皆具有無情的力量!當你不觸動它的時候,它就是一本死板的小冊子。當你觸動它的時候,它就是銅牆鐵壁甚至要你的命!

㈣ 刑法和刑罰的區別

1.刑法是中國法律的一種名稱:刑法(刑事法律)
2.刑罰是違法犯罪的一種處理手段也是對犯罪份子的一種威懾

㈤ 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有什麼區別

刑法是規定刑事責任、犯罪以及刑罰的法律;刑事訴訟法是由國家指定的調專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屬律總稱。刑事訴訟法與刑法的關系是程序法和實體法的關系,刑事訴訟法屬於程序法,刑法屬於實體法。刑法:主要規范什麼行為是犯罪?什麼罪法定刑是多少?哪些情況可以從輕或減輕或免除處罰?哪些情況應該從重處罰?哪些情況雖然是犯罪,但可以不承擔責任?等等實體上的問題,也就是理論上的問題。刑訴:主要規范從立案偵查到交付執行之間的一個過程,應該按照什麼程序,如何組織等等程序上的問題。也就是實踐操作的問題。

㈥ 刑法與其它法律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㈦ 刑法與其它法律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法律是一個大概念,刑法是其中的一個部門法。其他部門法還包括民法,行政法,國際法,三大訴訟法。

㈧ 刑法學中注意規定與法律擬制的區別

注意規定是在刑法已作基本規定的前提下,提示司法工作人員注意、以免忽略的規定。其一,回注意規定的設置答,並不改變基本規定的內容,只是對相關規定內容的重申;即使不設置注意規定,也存在相應的法律適用根據(按基本規定處理)。其二,注意規定只具有提示性,其表述的內容與基本規定的內容完全相同,因而不會導致將原本不符合相關基本規定的行為也按基本規定論處。
法律擬制的特點是,將原本不同的行為按照相同的行為處理,或者說將原本不符合某種規定的行為也按照該規定處理。法律擬制的特別之處在於:即使某種行為原本不符合刑法的相關規定,但在刑法明文規定的特殊條件下,也必須按相關規定論處。
說個個人不算準確的區分方法,一般情況下,注意規定好像都是擴大的打擊面,比如某種行為變成共犯。而法律擬制一般情況則是加重某種行為的罪行。比如攜帶凶器搶奪的定搶劫罪。

㈨ 刑法與刑法學的聯系和區別是什麼

1、刑法學是以刑法為基本研究對象的學問,其中包括刑法哲學、刑法比較學、刑法史學等。版通常所說的刑法學是權指刑法解釋學。刑法是一部法典,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統治階極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相應的刑事責任。
2、刑法學是理論法學,刑法是實體法。
3、刑法學理論研究范圍是大於刑法的,刑法是刑事司法實踐工作的依據。
4、刑法學是學者或司法工作理論的總結,具有前瞻性,可以隨形勢發展進行研究。刑法是具體量刑的法律依據,是由立法機關制定,不能隨意修改。

㈩ 刑法與其他法律的區別

刑法比其他法律具有最嚴厲性

刑法是制裁犯罪行為的

刑法是由全國人大制定的

刑法只能由審判機關在認定犯罪事實後對犯罪人適用。

熱點內容
法院開庭要帶什麼 發布:2025-10-13 06:36:38 瀏覽:496
深圳勞動管理條例 發布:2025-10-13 06:36:35 瀏覽:910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及崗位匯編 發布:2025-10-13 06:34:29 瀏覽:620
紅古區司法局 發布:2025-10-13 06:26:15 瀏覽:464
刑事訴訟法自考資料 發布:2025-10-13 06:22:26 瀏覽:582
北碚法學會 發布:2025-10-13 06:09:07 瀏覽:89
公司公車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13 05:55:01 瀏覽:782
南京大學2018法律碩士面試成績 發布:2025-10-13 05:44:19 瀏覽:929
物業管理條例培訓目的 發布:2025-10-13 05:43:39 瀏覽:479
會計職業道德修養含義 發布:2025-10-13 05:43:01 瀏覽: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