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案例張明楷

刑法案例張明楷

發布時間: 2021-01-18 01:14:26

『壹』 刑法學研究是陳興良還是張明楷最強

顯然是張明楷更高一籌,陳興良是中國刑法學泰斗高暄銘的高足,之前的學派還是版屬於高派,權如果沒有張明楷,陳興良應該算是年輕一代最出色的了。

但偏偏出了個張明楷,而張明楷一出來就不同凡響,根本不買高暄銘、馬克昌這些泰斗的帳,直接把高、馬來賴以成名的四要件理論顛覆。話說,這個四要件,的確很扯淡,都什麼年代了,還死守蘇俄的刑法理論體系,輸了也活該。雖然高馬出動很多弟子來圍攻張明楷,但這些蝦兵蟹將,根本不是張明楷一個級別的,攻擊的越狠,破綻就越大。

目前市面上的刑法書,可以分成兩種:一張明楷著,另一是其它人編著的刑法學書。隨著中國的改革,中國的刑法肯定早晚都要全面採用張明楷的理論。這幾年,陳興良也逐步轉向張明楷學派。

張明楷的刑法理論,奠定中國新刑法體系,未來二十年內,都不可能有人超過張明楷。

『貳』 求張明楷的案例

僅僅是為了司法考試的話,沒必要如此……
張的理論體系是一個自我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同樣是一個問題,2年前和現在,張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學他?學日本刑法豈不更直接?

『叄』 張明楷的刑法學怎麼樣

其實他倆的刑法差別不大,過程可能有差別,但是結論基本都一致。

刑法一年一個理論,學哪個其實都沒關系,張明楷的可能更主流一些。

『肆』 張明楷《刑法學》

你好朋友,我看過張明楷教授的第三版《刑法學》這本書,你說的這種情況的意專意思是 如果出現這種極其罕屬見的事情,而法益侵害非常嚴重,刑法沒有規定為有罪,那就是沒有罪,但一樣會承擔民事侵權責任。希望你順利解決問題。

『伍』 張明楷刑法學思想!

張明楷的犯罪構成理論體系承繼並發展了德國和日本的三階層理論
德日三階層:構內成要件符合性、容違法性、有責性。
張老師的兩要素說把犯罪構成分為客觀違法構成要件和主觀有責構成要件。認為一個行為若構成犯罪必須同時符合且直須同時符合這兩個要素。而且不同於前蘇聯和我過現有的並列體系,張老師認為違法和有責是遞進的,先判斷違法,成立後再判斷有責。

『陸』 張明楷和陳興良所著的刑法學方面的書,麻煩大家給推薦幾本!

張明楷的《刑法學》抄法律出版社的這個是作為研究生必看的,然後如果你沒有基礎看看陳興良老師新出的一本《教義刑法學》吧,我導師推薦的,他就是陳老師的博士生~~~書不用太多,一兩本足以!這兩本書能在幫助你提升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能讓你在理論方面有所長進!

『柒』 搶劫賭資刑法案例分析

我說兩句:
既所謂賭資則無所謂應得,我們關注的僅僅是該賭資作為貨幣形式回而客觀存在的原始答歸屬,若該賭資確系陳某、朱某二人所輸,無論王某的取得手段,就暴力索回賭資的行為本身而言一般並不認為是犯罪(特別是不要誤定為搶劫罪),但需要注意的是,就其實施行為的手段而言,可以考慮是否以敲詐勒索罪論處。
王某的自殺行為如何認定?我們要看陳、朱二人的威脅是否導致其完全喪失意志自由,若是,我們甚至不排除故意殺人的可能,若不是,即自殺系王某的自由意志支配所為,則只能認定其死亡與陳、朱二人的威脅具有一定的牽連關系(並非必然的因果關系),對於死亡結果本身並不是行為人所期待或放任發生的,甚至超出了他們可以預見的范圍,故仍應當以敲詐勒索罪論處。
該行為,所採取的暴力手段具有當場性,以剝奪被害人的生命相威脅;取財也具有當場性,本應以搶劫罪論處,但根據相關司法解釋不以搶劫論。考慮到事實情節構成,即「 正當在場的張某同陳某、朱某商量調解時」,可以推斷二人並非以直接剝奪被害人生命為威脅的內容,而只是為了使被害人產生恐懼心理,其暴力實現的當場性並不具備完全的現實可能性,故應當以敲詐勒索罪論處為妥!

『捌』 關於《刑法》張明楷法益侵犯說與傳統理論的一個問題

我之前在做一個案例辯論的時候剛好有仔細看了看這一系列的學說,目前主要有三種觀點:主觀危險說、客觀危險說和主客觀一致說。
1、主觀危險說:認為行為人實施行為時只要主觀上自認為其行為有侵害法益的危險,即可定罪。這就是你說的,甲又殺人故意,即使射擊稻草人,也是故意殺人未遂。這個學說的源頭主要是特殊預防主義。但是按照這個觀點,行為人誤以為白糖是砒霜,用白糖毒殺被害人,這樣的行為也構成故意殺人未遂。這種觀點有擴大打擊面之嫌,爭議很大。
2、客觀危險說:認為行為人的行為必須客觀上有侵害法益的危險才能定罪。即張明楷所持的觀點——射擊稻草人實際上沒有任何危害性,所以不能定罪處罰。w兩手插兜所舉例的」迷信犯「之所以不構成犯罪是因為它屬於手段不能犯,而射殺稻草人是屬於對象不能犯,這個和我們所討論的三種學說的方向不太一樣,我主要是從三種學說的角度來分析危害法益的認定問題。
3、主客觀一致說:行為人實施行為時從主觀上有侵害法益的故意,從大眾認知的角度看,也認為其行為當時具有法益侵害性,則行為人構罪。舉例:行為人和圍觀群眾都認為行為人手中的槍支有子彈,行為人將槍支對准被害人頭部開槍,結果槍支無彈。按照主客觀一致說,行為人構成故意殺人罪。這個折中觀點目前較為主流。(稻草人如果從第三人角度來看確實是人,那麼甲故意殺人未遂)
張明楷持客觀危險說,並且在刑法學第四版當中花了大篇幅批駁了主客觀一致說。具體的我記不太清楚,只記得兩點:首先,該理論不科學(我記得我當時看到這句話時笑死了,一下子就想到了網路流行的「「這不科學,一定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其次,所謂的大眾認知的角度,不僅難以確認,更可能淪為裁判者的認知。

『玖』 張明楷在我國刑法學中的地位如何

眾所之知,當代抄中國刑法學界,張明楷教授的學術地位已經相當鞏固。

毫無疑問,張明楷教授是一個非常勤奮的學者。在我的書架上,擺放著張明楷教授的如下書籍:刑法格言的展開,未遂犯論,外國刑法學,犯罪構成體系與構成要件要素,刑法分則的解釋原理,刑法原理。不難發現,張明楷教授的書籍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書籍大多以專著為主,幾乎沒有與他人合著或充當書籍的主編;二是書籍大多堅持連續的學術觀點,不存在矛盾和含糊之處,如張教授在其著作中,始終堅持的便是結果無價值論;三是對所謂學術權威,堅持以理服人的學術態度,既不妄自菲薄,無原則地逢迎,更不會無原則地反對。在我看來,正是上述學術態度,使得張明楷堅持的一系列學術觀點逐漸為理論與實務界所接受。

與其同時代的其他學者卻大多缺少持之以恆的學術體系,最為關鍵的是,大多數學者甚至缺少必要的學術專著以闡釋其自認為科學合理的學術觀點。換句話說,在目前的刑法學界,很可能只有張明楷教授一人通過其各種學術專著,持之以恆地將其堅持的學術觀點展現給讀者。

熱點內容
美國最高法院英文 發布:2025-10-13 08:59:54 瀏覽:913
新疆伊犁司法局 發布:2025-10-13 08:47:14 瀏覽:500
去法院復印判決書 發布:2025-10-13 08:41:17 瀏覽:902
廠里沒有工資條是不是偽緩勞動法 發布:2025-10-13 08:36:23 瀏覽:710
道德經說上善 發布:2025-10-13 07:57:34 瀏覽:4
民事民法典宣傳標語 發布:2025-10-13 07:43:14 瀏覽:951
長治市司法局法律援助 發布:2025-10-13 07:42:45 瀏覽:538
司法考試2013年 發布:2025-10-13 07:38:58 瀏覽:577
中學生安全條例 發布:2025-10-13 07:36:52 瀏覽:852
環衛工人法律知識培訓活動 發布:2025-10-13 06:57:20 瀏覽: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