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上緊止代理

民法上緊止代理

發布時間: 2021-01-18 02:58:57

A. 民法中代理人的義務

1、為被代理人的利益實抄施代理行為。
2、必須在代理許可權內實施訴訟行為。
3、親自代理的義務,除非經被代理人同意或有不得已的事發生,不得將代理事物轉托他人代理。
4、報告事務,代理人應將處理訴訟事物的一切重要情況告知被代理人。
5、保密義務。

B.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有哪些情節之一,委託代理會終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託代理終止:

1、代理期間屆滿或者代理事務完成;

2、被代專理人取消屬委託或者代理人辭去委託;

3、代理人死亡;

4、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5、作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終止。

C. 民法學簡述代理行為的限制

民法中的代理人(受託人)的義務
1)受託人應當按照委託人的指示處理委託事務。需要變更委託人指示的,應當經委託人同意;而情況緊急,難以和委託人取得聯系的,受託人應當妥善處理委託事務,但事後應當將該情況及時報告委託人;
2)受託人應當親自處理委託事務。經委託人同意,受託人可以轉委託。轉委託經同意的,委託人可以就委託事務直接指示轉委託的第三人,受託人僅就第三人的選任及其對第三人的指示承擔責任。轉委託未經同意的,受託人應當對轉委託的第三人的行為承擔責任,但在緊急情況下受託人為維護委託人的利益需要轉委託的除外;
3)受託人應當按照委託人的要求,報告委託事務的處理情況。委託合同終止時,受託人應當報告委託事務的結果;
4)受託人處理委託事務取得的財產,應當轉交給委託人;
5)受託人超越許可權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6)兩個以上的受託人共同處理委託事務的,對委託人承擔連帶責任;
7)因委託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致使委託合同終止將損害委託人利益的,在委託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或清算組織承受委託事務之前,受託人應當繼續處理委託事務;
8)因受託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或者破產,致使委託合同終止的,受託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清算組織應當及時通知委託人。
代理權行使的限制:
第一、代理人只能在代理許可權范圍內行使代理權。
第二、代理人只能為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行使代理權。
第三、代理人應當以善良管理人的標准行使代理權。
第四、代理人一般應當親自行使代理權,不得擅自轉委託。
轉委託,又稱復代理,是指代理人為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而將其享有的代理權的全部或一部分轉委託給他人行使的行為。
第五、代理人不得濫用代理權。所謂濫用代理權的行為,是指代理人違法行使代理權的情況。其構成要件包括:(1)代理人擁有代理權;(2)代理人在違反法律有關代理權行使的規則、要求的情況下行使代理權;(3)已經或可能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濫用代理權的行為主要有以下幾類:
其一、自己代理。即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為法律行為。
其二、雙方代理。即代理人同時代理雙方當事人為同一項法律行為。
其三、代理人與第三人惡意通謀而為的代理行為。

D. 關於《民法-代理》的案例分析!謝謝!!

一、1、「Z省某縣食品公司委託於某到山西采購1萬公斤辣椒干。」於某有權代理的許可權范圍是一版萬公斤。權
2、本案中9萬公斤的代理是表見代理。表見代理是指行為人雖無代理權,但由於本人的行為,造成了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權的表象,而與善意第三人進行的、由本人承擔法律後果的代理行為。表見代理實質上是無權代理,是廣義無權代理的一種。
二、根據《合同法》第49條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本案中,新嵩供銷社有理由相信於某有代理權,因此購銷合同有效。
三、處理意見基本和樓上這位同志相同。
1、合同雙方應當按照合同約定認真履行各自的義務;
2、新嵩供銷社提供不符合質量要求的辣椒干,依法承擔違約責任,並應該賠償食品公司因此造成的損
3、根據《合同法》第148條:」因標的物質量不符合質量要求,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買受人可以拒絕接受標的物或者解除合同。買受人拒絕接受標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的,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出賣人承擔。」本案中通知停止發貨後,供銷社發來的5萬公斤辣椒乾的毀損責任由出賣人承擔。

E. 民法學中委託代理終止情形有哪些

您好,抄《民法總則》第一百七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託代理終止:

(一)代理期間屆滿或者代理事務完成;

(二)被代理人取消委託或者代理人辭去委託;

(三)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四)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死亡;

(五)作為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的法人、非法人組織終止。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F. 代理制度的《民法通則》對代理人許可權的規定

4. 《民法通則》對有關行為和責任進行了詳細規定:
①無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代理權已終止仍進行代理的,均為無權代理,均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如被代理人追 認,則由被代理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做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②代理人不履行代理職責而給被代理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 擔民事責任。
③代理人知道被委託事項違法而仍然進行代理活動;或者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代理行為違法卻不表示反對,有代理人和被代理人負連帶責任。④委託代 理轉托時,應事先取得被代理人同意,或事後及時告知被代理人取得其同意,否則,由代理人負民事責任。但在緊急情況下為保護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轉托的不在此 限。

G. 我以委託代理人的身份和客戶簽訂合同,我需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如果你是在代理許可權內簽訂合同的,則應由被代理人承擔合同責任,你不承擔責任。

如果你是在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以代理人名義簽訂合同的,如果被代理人追認的,則由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你不承擔責任;未經追認的,則應由你承擔民事責任。

只要代理人沒有超出代理許可權,不會承擔任何責任。如果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如和客戶簽訂合同超出委託代理的范圍,那就需要承擔該合同造成的所以不良後果。

根據《民法通則》

第六十三條

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雙方當事人約定,應當由本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第六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的委託代理,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的,應當用書面形式。

書面委託代理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間,並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

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7)民法上緊止代理擴展閱讀:

委託代理人,又稱「受託人」。是指按照被代理人的委託行使代理權的人。代理人的一種。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六十三條

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雙方當事人約定,應當由本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第六十四條

代理包括委託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委託代理按照被代理人的委託行使代理權,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規定行使代理權,指定代理人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單位的指定行使代理權。

第六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的委託代理,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的,應當用書面形式。

書面委託代理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間,並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

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第六十六條

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

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代理人不履行職責而給被代理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負連帶責任。

第三人知道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已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第三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第六十七條

代理人知道被委託代理的事項違法仍然進行代理活動的,或者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為違法不表示反對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第六十八條

委託代理人為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轉托他人代理的,應當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

事先沒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應當在事後及時告訴被代理人,如果被代理人不同意,由代理人對自己所轉托的人的行為負民事責任,但在緊急情況下,為了保護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轉托他人代理的除外。

H. 我國民法通則對代理關系中的民事責任有何

2017年10月1日,《民法總則》開始生效,對《民法通則》中關於代理的部分已經有所調整。

法條鏈接:《民法總則》的相關規定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一百六十一條民事主體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依照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民事法律行為的性質,應當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第一百六十二條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代理人發生效力。

第一百六十三條代理包括委託代理和法定代理。

委託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託行使代理權。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規定行使代理權。

第一百六十四條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職責,造成被代理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代理人和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合法權益的,代理人和相對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二節 委託代理

第一百六十五條委託代理授權採用書面形式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間,並由被代理人簽名或者蓋章。

第一百六十六條數人為同一代理事項的代理人的,應當共同行使代理權,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一百六十七條代理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代理事項違法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或者被代理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為違法未作反對表示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一百六十八條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是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除外。

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同時代理的其他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是被代理的雙方同意或者追認的除外。

第一百六十九條代理人需要轉委託第三人代理的,應當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或者追認。

轉委託代理經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被代理人可以就代理事務直接指示轉委託的第三人,代理人僅就第三人的選任以及對第三人的指示承擔責任。

轉委託代理未經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代理人應當對轉委託的第三人的行為承擔責任,但是在緊急情況下代理人為了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轉委託第三人代理的除外。

第一百七十條執行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工作任務的人員,就其職權范圍內的事項,以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對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發生效力。

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對執行其工作任務的人員職權范圍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第一百七十一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

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第一百七十二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代理行為有效。

第三節 代理終止

第一百七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託代理終止:

(一)代理期間屆滿或者代理事務完成;

(二)被代理人取消委託或者代理人辭去委託;

(三)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四)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死亡;

(五)作為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的法人、非法人組織終止。

第一百七十四條被代理人死亡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託代理人實施的代理行為有效:

(一)代理人不知道並且不應當知道被代理人死亡;

(二)被代理人的繼承人予以承認;

(三)授權中明確代理權在代理事務完成時終止;

(四)被代理人死亡前已經實施,為了被代理人的繼承人的利益繼續代理。

作為被代理人的法人、非法人組織終止的,參照適用前款規定。

第一百七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定代理終止:

(一)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復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二)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三)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死亡;

(四)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I. 民法中的代理人的義務是什麼代理權行使的限制又是什麼

民法中的代理人(受託人)的義務
1)受託人應當按照委託人的指示處理委託事務。需要變更委託人指示的,應當經委託人同意;而情況緊急,難以和委託人取得聯系的,受託人應當妥善處理委託事務,但事後應當將該情況及時報告委託人;
2)受託人應當親自處理委託事務。經委託人同意,受託人可以轉委託。轉委託經同意的,委託人可以就委託事務直接指示轉委託的第三人,受託人僅就第三人的選任及其對第三人的指示承擔責任。轉委託未經同意的,受託人應當對轉委託的第三人的行為承擔責任,但在緊急情況下受託人為維護委託人的利益需要轉委託的除外;
3)受託人應當按照委託人的要求,報告委託事務的處理情況。委託合同終止時,受託人應當報告委託事務的結果;
4)受託人處理委託事務取得的財產,應當轉交給委託人;
5)受託人超越許可權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6)兩個以上的受託人共同處理委託事務的,對委託人承擔連帶責任;
7)因委託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致使委託合同終止將損害委託人利益的,在委託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或清算組織承受委託事務之前,受託人應當繼續處理委託事務;
8)因受託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或者破產,致使委託合同終止的,受託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清算組織應當及時通知委託人。 代理權行使的限制:第一、代理人只能在代理許可權范圍內行使代理權。
第二、代理人只能為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行使代理權。
第三、代理人應當以善良管理人的標准行使代理權。
第四、代理人一般應當親自行使代理權,不得擅自轉委託。
轉委託,又稱復代理,是指代理人為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而將其享有的代理權的全部或一部分轉委託給他人行使的行為。
第五、代理人不得濫用代理權。所謂濫用代理權的行為,是指代理人違法行使代理權的情況。其構成要件包括:(1)代理人擁有代理權;(2)代理人在違反法律有關代理權行使的規則、要求的情況下行使代理權;(3)已經或可能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濫用代理權的行為主要有以下幾類:
其一、自己代理。即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為法律行為。
其二、雙方代理。即代理人同時代理雙方當事人為同一項法律行為。
其三、代理人與第三人惡意通謀而為的代理行為。

熱點內容
美國最高法院英文 發布:2025-10-13 08:59:54 瀏覽:913
新疆伊犁司法局 發布:2025-10-13 08:47:14 瀏覽:500
去法院復印判決書 發布:2025-10-13 08:41:17 瀏覽:902
廠里沒有工資條是不是偽緩勞動法 發布:2025-10-13 08:36:23 瀏覽:710
道德經說上善 發布:2025-10-13 07:57:34 瀏覽:4
民事民法典宣傳標語 發布:2025-10-13 07:43:14 瀏覽:951
長治市司法局法律援助 發布:2025-10-13 07:42:45 瀏覽:538
司法考試2013年 發布:2025-10-13 07:38:58 瀏覽:577
中學生安全條例 發布:2025-10-13 07:36:52 瀏覽:852
環衛工人法律知識培訓活動 發布:2025-10-13 06:57:20 瀏覽: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