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民法題
『壹』 民法第一章法律概述練習題簡單.我國民法的淵源有哪些
1、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法律;如《民法通則》《版物權法》權《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
3、行政法規;如國務院頒布的《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4、地方性法規;即地方各級人大和政府制定的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等
5、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導性文件;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
6、民事習慣。
『貳』 民法題目
1 甲丙之間無因管來理關系;甲與源乙的女兒之間侵權關系,屬於動物致害侵權;乙與乙的女兒之間監護關系
2 由甲向乙賠償醫葯費及精神損失費。理由:飼養動物侵權屬於無過錯責任,免責事由是第三人過錯和受害人過錯,本案不具備免責事由,應由動物的管理人承擔責任,本案甲在未找到狗的主人丙時是管理人,應承擔責任。
之後甲可向丙主張無因管理之債,包括精心照料同時登報尋找失主等的必要費用償還請求權、清償負擔債務請求權等。
『叄』 問幾個簡單的民法問題
D 只要父母都沒死,未成年人的當然法定監護人就是其父母,無論離婚和誰一起住,父母的親權都不會喪失。
處分行為主要是物權行為,關鍵看實體權利發生了轉移;負擔行為是債權行為,只產生給付義務與債權,而實體權利尚未發生轉移。《合同法》51條講的當然是合同嘍,所以不考慮物權問題,所以這里的處分討論的是廣義的,所白了就是把人家的東西給賣了的,賣了時產生的合同效力問題。所以這里的合同的簽訂是一種負擔行為。至於第三者夠不夠成善意取得而得到物權,那是基於法律的規定而不是當事人的民事法律行為(意思自治)
法律行為有內心的效果意思和外在的表示行為就成立;但是生效與否還得看這個法律行為是不是符合法律的規定,受到法律的認可,只有合法成立的法律行為才能成為民事法律行為
前面已經說過處分和負擔行為啦,其實你只要分清楚負擔行為主要產生請求權,處分行為直接完成權利轉移;和處分行為要有處分權(狹義的)而負擔行為不要就好;關鍵在於法理的剖析,沒什麼實質意義
最後一個可多了去了,只要想想整個合同法大都都是意思自治的產物就好,合同就是典型的民事行為(分清和民事法律行為的區別) 其他的嘛:協議離婚 遺囑 不也是意思自治的產物嘛
其實有些東西得自己研究研究才能深刻理解,貼個光光的問題讓別人來答其實是不利於民法學習的,理論的總是最基礎的,民法尤為重視理論哦 上述答案只是一個線索,僅供參考
『肆』 民法題,幫忙做一下啊
1、AB
根據《民法抄通則》第十六條規定,對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村民委員會有指定監護人的權利。
2、ACD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規定,監護人的監護職責包括: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在被監護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人發生爭議時,代理其進行訴訟。
3、BC 4、AB 5、ABD
『伍』 民法題,麻煩大神用民法知識做一下,謝謝了
4.網柱高1.07米。球網中央高91.4厘米。網住中心距離邊線91.4厘米。
第5題回看不清楚
選擇題
1.(A)
2.(D)
3.(C)
4.(B)
5.(B)
6.(A)
簡答題
1.准備工答具、檢查場地、當運動員到場時,主裁應召開賽前會議
2.確認賽程、公布延後時間
判斷題
1.(X)
2.(O)
3.(X)
4.(X)
5.(O)
6.(X)
7.(X)
『陸』 民法試題
1.觀點一:從合同法理論解釋:可以理解為甲交付看車費的時候應當視為該合同的追認,回因為乙將甲的自行車答自行放入其停車場的行為是無權處分行為,而甲付款的行為則是為對乙行為的追認,所以保管合同合法有效。後根據合同法三百七十四條只規定:保管期間,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保管是無償的,保管人證明自己沒有重大過失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觀點二:根據侵權理論解釋,超市經營范圍內的,應當保障其經營場所的安全。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之規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管理人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柒』 民法題啊民法題!!!
當然了 虧損有乙承擔是對內效力
對外只承認合夥經營不需要考慮內部誰承擔虧損
換句話說債權人是丁而債務人是甲乙丙合夥開的餐廳而並非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