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刑法
⑴ 共享單車據為己有是盜竊還是侵佔
共享單車據為己有拒不返還的是違法行為,涉嫌構成侵佔罪,如果行為人採用破壞二維碼、數碼鎖等非法手段,將共享單車據為己有。則構成盜竊行為。
1、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2、使用者通過合法程序騎行單車後,將共享單車占為己有,而當共享單車的所屬公司要求其返還單車,但行為人拒不返還的,行為人符合我國《刑法》中侵佔罪的構成要件,可能涉嫌構成侵佔罪。如果單車公司要求返還單車,行為人返還了,就不構成該犯罪;
3、行為人如果採用破壞二維碼、數碼鎖等非法手段,使公司失去了所有權、收益權時,則構成盜竊行為。當行為人涉案數額較小時,構成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的盜竊行為,應處以治安處罰 ; 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時,構成盜竊犯罪。
(1)共享單車刑法擴展閱讀: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條規定:以牟利為目的,盜接他人通信線路、復制他人電信碼號或者明知是盜接、復制的電信設備、設施而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2、共享單車是企業的財產,作為使用人,只有付費騎車的權利,將共享單車據為己有使用的行為,都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因此構成盜竊。是否犯罪,還要看所盜竊共享單車的價值和當地司法機關的立案標准 。
⑵ 盜竊共享單車怎麼處罰
盜竊共享單車可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規定進行處罰,數額較大和多次盜竊的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一)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的;
(二)盜竊珍貴文物,情節嚴重的。
(2)共享單車刑法擴展閱讀:
案例:不差錢的老闆偷共享單車,原因竟是「扔著蠻可惜」
最近,蕭山樓塔的賈老闆(化姓)腸子都要悔青了。他本來好好經營著一家教育培訓機構,過著體面的生活,哪裡一時糊塗做了一件蠢事。結果害了自己,還害兩個朋友一起被抓。
7月的一個晚上,蕭山樓塔派出所值班教導員陸軍帶著幾名輔警,在樓塔集鎮開展巡邏。來到樓塔某村村道時,他們突然聽到附近傳來一陣切割機的聲音。這么晚了怎麼還有人作業?陸軍教導員帶著隊員循聲前往。眼前的一幕讓他們大跌眼鏡:一個車庫敞開著門,地上躺著3輛哈羅單車,有兩輛車車鎖已被切下,3個男人正在用切割機切最後一輛。
看著突然出現的民警,3人立刻停下,獃獃站在那裡,手足無措。「共享單車哪裡來的?」這個問題問得三人神色慌張,支支吾吾都說不出個所以然。看到這個情形,陸軍果斷控制了現場,把車和人都帶回派出所進行調查。
這3人分別是賈某和他的兩個朋友。賈某,今年32歲,是樓塔本地人,經營著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生活還算富裕,因為培訓機構要組織暑期夏令營,賈某7月26號這天來到小和山景區,考察完在附近路邊看到綠化帶里躺著幾輛共享單車。
見這些單車像被遺棄了一樣,賈某竟然萌生了「回收」的想法。「那些車橫七豎八地扔在綠化帶里,好幾次路過都是這個樣子,看著蠻可惜的。」「我想既然車子躺在那裡也是浪費,還不雅觀,就想拿過來自己騎算了。」賈某說。
於是,三輛單車被他搬進了自己的商務汽車,目前,賈某等3人因涉嫌盜竊已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⑶ 破壞共享單車屬於什麼行為
一、侵犯供應商財產權
私自給共享單車上鎖,導致他人無法使用的行為,已經構成對公共財產權或者供應商財產權的侵犯,同時具有非法佔有之目的,符合盜竊罪的構成要件。雖然其涉及金額較小,無法達到盜竊罪的刑事立案標准,但是其行為已觸犯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規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根據其情節,可以由公安機關酌情對其依次規定處罰。
二、設置假二維碼或構成詐騙罪
在共享單車的二維碼之外,在車身另行設置二維碼,通過使得用戶誤掃而進行電信詐騙,屬於詐騙行為。輕者,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予以行政處罰;重者,則可能構成《刑法》第266條的詐騙罪。
三、把車藏在私密處或涉嫌盜竊
私藏共享單車有兩種情況,
第一,使用者用完之後不予歸還,此時使用者是基於合法前提而佔有共享單車,符合侵佔罪的構成要件,可能涉嫌刑法里的侵佔罪;
第二,沒有使用,只是在路邊偶然看到或者別有用心策劃拿走,把鎖撬開帶回家或藏在不容易被公眾發現的「私密處」,這就可能涉嫌盜竊罪。
侵
占罪屬於刑法規定的自訴犯罪,告訴的才處理。也就是說,如果被害人認為犯罪分子構成該罪,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公安機關不予偵查,檢察機關不予起訴。
構成該犯罪的條件之一,就是共享單車公司要求返還單車,但是行為人拒不返還。如果單車公司要求返還單車,行為人返還了,就不構成該犯罪;當一個人把共享單
車絕對的占為己有,例如破壞了二維碼、數碼鎖等,使公司失去了所有權、收益權等控制權,構成盜竊行為,數額較小時,構成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的盜竊行為,進
行治安處罰;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時,構成盜竊犯罪。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盜竊公私財物1000元至3000元以上的或者多次盜竊的,構成盜竊犯罪。
四、將共享單車亂停亂放或被行政處罰
目前法律沒有對自行車違規停放進行處罰的明確規定。對於亂停亂放行為,在國家新的規定出台之前,共享單車公司應當在合同條款當中加強違規停放的認定標准、處罰以及被處罰人違規行為的申訴處理。
使
用者圖方便隨意停放,公安機關應適用相關行政法規進行行政處罰。另外,非用戶將共享單車的隨意扔棄行為,可通過行政法甚或刑法予以規制。《道路交通管理條
例》第84規定:未徵得公安機關同意,佔用道路影響車輛通行的,處5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視行為人放置車輛時的過失或故意,以及丟棄車輛的位置(比如丟
在晚間高速公路的中間)等等具體情況,還可能通過《刑法》的交通肇事罪(第133條)與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第114、115條)等罪名予以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