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判緩後司法

判緩後司法

發布時間: 2021-01-18 21:47:04

法院判緩刑後,司法局一般都會接受嗎

法院應當復根據法制律和相關證據定罪量刑,符合判緩刑的條件就應當判緩刑。《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一)犯罪情節較輕;(二)有悔罪表現;(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Ⅱ 判緩刑後去社區還是司法局報到

緩刑,全稱暫緩量刑,也稱為緩量刑,是指對觸犯刑法,經法定程序確認內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容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緩刑由特定的考察機構在一定的考驗期限內對罪犯進行考察,並根據罪犯在考驗期間內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一種制度。這里所說的特定的考察機構就是指社區矯正機構。《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六條規定,社區矯正人員應當自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生效之日或者離開監所之日起十日內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為其辦理登記接收手續,並告知其三日內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發現社區矯正人員未按規定時間報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組織查找,並通報決定機關。法律依據:《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六條社區矯正人員應當自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生效之日或者離開監所之日起十日內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為其辦理登記接收手續,並告知其三日內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發現社區矯正人員未按規定時間報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組織查找,並通報決定機關。

Ⅲ 是法院先出判決判緩刑然後去由司法調查,還是司法先調查法院再判緩刑

緩刑是屬於刑罰的一種,通常是在司法機關調查結束後,法院根據犯罪事實,進行審判判決之後才執行的緩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二條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第七十三條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年。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3)判緩後司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六條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由公安機關考察,所在單位或者基層組織予以配合,如果沒有本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並公開予以宣告。

第七十七條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公安部門有關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Ⅳ 判過緩刑以後一個月要去司法局報道幾次

判過緩刑以後一個月要去司法局報道,一般是一個月報道一次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五條規定【緩刑犯應遵守的規定】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3、遵守考察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

4、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准。

被判處緩刑的,應當到所在地的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社區矯正是法定的緩刑考察程序,不能違反規定不報到。如違反報到規定,司法所會向縣級司法局匯報,並建議法院撤銷緩刑,收監執行。

《社區矯正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緩刑、假釋的社區矯正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銷緩刑、假釋建議書並附相關證明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之日起一個月內依法作出裁定:

1、違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節嚴重的;

2、未按規定時間報到或者接受社區矯正期間脫離監管,超過一個月的;

3、因違反監督管理規定受到治安管理處罰,仍不改正的;

4、受到司法行政機關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5、其他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

司法行政機關撤銷緩刑、假釋的建議書和人民法院的裁定書同時抄送社區矯正人員居住地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

(4)判緩後司法擴展閱讀:

緩刑的適用條件:

1、對象條件:緩刑只適用於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

2、實質條件:犯罪情節較輕,有悔罪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3、限制條件:必須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內容)。換言之,對於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注意:緩刑不同於死刑緩期執行。緩刑也不同於對軍人的「戰時緩刑」,《刑法》第449條規定:「在戰時,對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沒有現實危險宣告緩刑的犯罪軍人,允許其戴罪立功,確有立功表現時,可以撤銷原判刑罰,不以犯罪論處。」

Ⅳ 判緩刑後司法局不接收怎麼辦

判了緩刑司法局不接受,不影響法院判決。
法院判緩刑的,司法局無權不接內收。當然,如果容犯罪人不居住在該司法局轄區的,法院應當將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執行。
對矯正對象的接收是一項嚴肅、嚴格的法律程序,它以權力機關作出的生效判決、裁定或決定為依據,以法律文書和相關材料為載體,以履行法律手續為表現形式,因此司法局應當接收。
根據《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六條社區矯正人員應當自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生效之日或者離開監所之日起十日內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為其辦理登記接收手續,並告知其三日內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發現社區矯正人員未按規定時間報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組織查找,並通報決定機關。

Ⅵ 判緩刑後多久司法所找我

你好,被判處緩刑的罪犯應實施社區矯正,具體由司法所實施。司法局無權收監,專但可以建屬議法院撤銷緩刑。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三條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監督管理和教育幫助。
司法所承擔社區矯正日常工作第二十五條緩刑、假釋的社區矯正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銷緩刑、假釋建議書並附相關證明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之日起一個月內依法作出裁定:
(一)違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節嚴重的;
(二)未按規定時間報到或者接受社區矯正期間脫離監管,超過一個月的;
(三)因違反監督管理規定受到治安管理處罰,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機關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司法行政機關撤銷緩刑、假釋的建議書和人民法院的裁定書同時抄送社區矯正人員居住地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

熱點內容
法律援助案件被告方的代理詞 發布:2025-10-13 21:04:30 瀏覽:967
民法分典 發布:2025-10-13 21:03:30 瀏覽:146
2014安全類法律法規 發布:2025-10-13 21:00:40 瀏覽:617
有關民族團結的政策法規 發布:2025-10-13 20:56:42 瀏覽:430
廣西北海律師 發布:2025-10-13 20:49:55 瀏覽:143
行政法法條下載 發布:2025-10-13 20:26:20 瀏覽:108
孫志剛案件行政法角度 發布:2025-10-13 20:25:59 瀏覽:575
有限空間作業法規 發布:2025-10-13 20:21:25 瀏覽:146
法院有監控嗎 發布:2025-10-13 19:58:54 瀏覽:18
最高人法院 發布:2025-10-13 19:48:12 瀏覽: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