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五大發展理念司法

五大發展理念司法

發布時間: 2021-01-19 00:59:42

⑴ 如何落實協調發展的理念,在司法辦案中正確把握和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

「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是總攬全局的首要的基本關系,處理好三者之間的關系,集中體現了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的要求.
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三者關系,最早是江總書記在十四屆五中全會閉幕時的講話中提出來的.到今天,可以說關於「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改革是發展的動力」、「穩定是發展和改革的前提」這樣一些觀念,已經是人盡皆知的「大道理」.然而,怎樣把「大道理」付諸實踐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改革是發展的動力,是實現長期穩定的基礎;發展是改革的目的,是穩定最可靠的保證;穩定則是改革、發展的前提條件,也是發展的重要要求.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要根據客觀情況的不斷變化而有所側重.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的經驗證明,必須始終注意把握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以承受的程度.

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的關系,是2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條基本經驗.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最重要的是要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
要堅持以改革作為發展的基本動力,全面深化改革.我國初步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現在發展處於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改革也仍處於攻堅階段.深化改革和調整結構是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深層次矛盾的根本措施,但在推進過程中不僅過去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會顯現出來,而且還會出現新的矛盾和不穩定因素.為此,深化改革必須突出重點,分別輕重緩急,防止改革措施在時間上過於集中.改革措施要兼顧不同群體的利益,認真考慮每項改革措施對社會各方面的影響,把握好改革出台的時機和節奏.還要重視建立補償機制,對在深化改革中利益受損的群體,要通過一定形式給予補償.
要堅持以發展為主題,樹立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戰略思想.歷史經驗證明,正確把握發展的速度至關重要.經濟增長速度過低或者過高,都不利於深化改革,也不利於社會穩定.經濟增長速度過低,既不利於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潛力,也會帶來就業困難、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等一系列經濟社會問題.特別是我國現在面臨著發達國家在科技、經濟方面占優勢的巨大壓力,如果我國經濟發展慢了,同發達國家的差距就會擴大,社會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就不能從根本上得到保證.另一方面,經濟增長速度過高,超過現有資源的潛力,又會引起通貨膨脹和價格大幅度上漲,同樣也會造成經濟和社會不穩定.這是我們今後要盡力避免的.
要堅持把穩定作為改革和發展的前提,保持社會安定團結.不斷改善人民生活是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重要結合點.要把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努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做好「兩個確保」工作,搞好「三條保障線」的銜接.堅持統籌兼顧,協調好改革發展進程中的各種利益關系.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實做好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的各項工作,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特別是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抓緊解決剋扣和拖欠農民工工資、城鎮房屋拆遷與農村土地徵收徵用中侵犯城鎮居民和農民合法權益等問題.積極推進改革和結構調整,不斷消除不利於社會穩定的體制和結構性原因.繼續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進一步健全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工作機制,把不利於社會穩定的因素化解到最低程度,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 下面這個是時政類的回答: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
一、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事關全局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面向未來,我們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完成「十一五」規劃的各項任務,繼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說到底要在保持社會穩定的前提下,不斷深化改革,加快發展.
只有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改革,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才能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不失時機地推進改革.
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是我們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取得成功的一條基本經驗.20多年的改革之所以能夠順利推進,鑄就輝煌成就,也得益於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鄧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發展才是硬道理」,「穩定壓倒一切」,這三個論斷深刻表明,改革、發展、穩定是中國現代化建設中的三個重要支點,缺一不可.江 同志強調,改革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必然要求進行利益調整、體制轉換和觀念更新.因此,要始終正確把握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並強調這是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重要領導藝術.實踐證明,三者關系處理得當,就能總攬全局,保證經濟和社會的順利發展;處理不當,就會吃苦頭,付出代價.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既處於「黃金發展期」,又處在「矛盾凸顯期」,改革發展穩定總體局勢良好,但也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通過20多年的改革,一方面我們基本實現了由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轉變,另一方面市場經濟體制仍不夠完善,影響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仍然存在;一方面我國人均GDP達到了1000美元,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另一方面城鄉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還有相當數量;一方面區域、城鄉、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另一方面城鄉差距、區域差距仍然較大,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在不斷加快,另一方面解決「三農」問題的任務相當艱巨;一方面就業形式、利益分配的多樣化給社會前進帶來了活力,另一方面就業壓力依然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較多,處理好社會利益關系的難度加大,人民內部矛盾出現新的特點,不穩定、不和諧的因素依然不少.可以說,我國的改革已進入一個十分關鍵的時期,注重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注重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正確認識和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不僅事關深化改革共識的形成和改革動力的增強,而且事關堅持改革的正確方向,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局.
二、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結合點是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改革、發展、穩定三者存在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發展是解決經濟社會一切問題的關鍵,改革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和保證,三者是內在統一的有機整體.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處理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其結合點就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說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實踐證明,不改革,就不能發展,就是死路一條,相反,哪裡有改革,哪裡就有發展,哪裡就有穩定和新氣象.通過20多年的全面改革,我們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這個體制還不完善,發展還面臨著許多體制性障礙,必須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行政管理體制、國有企業、財稅體制、金融體制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改革的新突破,為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體制保證.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當代中國,沒有改革,就不可能實現科學發展,不可能建成和諧社會,也就不可能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堅持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我們黨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歷史經驗,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全面進步的根本要求.同時,我們還必須清醒地看到,要真正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還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只有這樣的科學發展,才能兼顧到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兼顧到不同階層的利益,照顧到各方面的關切.
穩定壓倒一切.保持社會穩定,是順利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必要前提,也是確保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基本條件.沒有穩定,一切都無從談起.與別的任何國家不同的是,中國是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大國.在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搞改革搞建設,沒有穩定斷不可行.在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穩定是實現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前提.隨著市場取向的改革不斷深入,我國的社會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矛盾,日益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當前,只有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用發展和改革的辦法協調不同階層的利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才能真正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
改革發展穩定三者內在統一的結合點就是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離開這個共同的立足點和政策措施的結合點,改革決策的科學性、改革政策的協調性,發展的全面性、穩定的長期性都將難以實現.只有抓住這個結合點,三者才能真正成為互為前提、內在統一的有機整體.
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改革發展穩定工作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統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根本指導方針.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是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必然要求.
必須樹立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改革發展穩定工作的理念.要把科學發展觀所體現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貫穿到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之中,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開創新局面;把科學發展觀所體現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治立場貫穿到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之中,不斷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把科學發展觀所體現的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的思想方法貫穿到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之中,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做到總攬全局、統籌兼顧,防止片面性、絕對化;要把科學發展觀所體現的和平、合作、和解、和諧理念貫穿到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之中,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共同營造安定團結的良好氛圍.
必須堅持把以人為本作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關系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群眾是改革發展穩定的主體,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改革、發展、穩定決策的科學性,集中體現在堅持以人為本、兼顧各方面利益、照顧各方面關切上.要最充分地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投身改革開放的事業中來.要堅持從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堅持以群眾利益作為決策的依據,在決策的制定和落實的各個環節中,要廣泛征詢群眾意見,充分考慮各方面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社會承受能力,努力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
必須把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原則落實到改革發展穩定工作實踐中.全面、協調、可持續既是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深化改革、保持穩定、促進和諧的內在要求.要注重增強改革措施、發展措施和穩定措施的協調性.在制定解決改革涉及的深層次矛盾的措施時,不僅要統籌好經濟體制改革的各項措施,而且要統籌好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管理體制、教育體制改革的各項措施.在制定解決發展遇到的問題的措施時,要更加註重發展社會事業,使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不僅要有著力解決社會對公共服務的需求與公共產品供給不足矛盾的措施,包括擴大就業、社會保障、公共衛生和醫療、義務教育等,而且要有著力緩解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社會不同群體之間不平衡矛盾的措施.在制定保持穩定遇到的問題的措施時,不僅要有著力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的措施,還要有著力教育引導群眾正確地看待形勢、正確地處理遇到的各種利益關系、理性合法地表達利益訴求的措施.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群眾可承受程度統一起來,在推進各項改革時,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在推進科學發展時,要與改善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水平統一起來;在維護穩定方面,要把握好人民群眾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統一,解決好各種實際問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
總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化改革,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結合點,更加註重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為「十一五」規劃順利推進創造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體制環境.

熱點內容
律師慣用手段 發布:2025-10-14 00:06:54 瀏覽:219
法碩法學書目 發布:2025-10-14 00:04:27 瀏覽:820
婚姻法里夫妻分居多長時間算離婚 發布:2025-10-14 00:04:07 瀏覽:569
婚姻法男方叫女方爺爺公公 發布:2025-10-14 00:03:11 瀏覽:810
遵守黨的法規制度 發布:2025-10-14 00:01:38 瀏覽:303
婚姻法改年齡 發布:2025-10-13 23:34:41 瀏覽:895
南京國民政府婚姻法 發布:2025-10-13 23:31:14 瀏覽:258
鳳陽法律咨詢律師 發布:2025-10-13 23:27:18 瀏覽:960
羅馬的訴訟法 發布:2025-10-13 23:21:53 瀏覽:593
李德順依法治國 發布:2025-10-13 23:15:18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