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不公後果

刑法不公後果

發布時間: 2021-01-19 09:56:03

Ⅰ 中國對酒駕的刑法規定太不公平,太不人道了

規定是很公平,也是應該的,與人道無關,別動不動就拿起那個標簽,須知,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Ⅱ 商場盜竊交給商場罰款但是覺得不公又報案警察會怎麼處理

商城無權對盜竊行為人實施罰款,屬於違法行為。

對於商場的這種違法行為,盜竊行為人可以向警方舉報,同時投案自首主動接受處罰。因為商場所謂的罰款,並不能代替或者免除國家司法機關的處罰。

法律依據: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三十萬元至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 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狀況,並考慮社會治安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批准。

2、《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盜竊罪】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凶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 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 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3、《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2)刑法不公後果擴展閱讀:

盜竊罪的成立條件

盜竊的公私財物,既包括有形的貨幣、金銀首飾等財物,也包括電力、煤氣、天然氣等無形的財產。對於偷拿自己家的財物或者近親屬的財物,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處罰時也應與在社會上作案的有所區別。

被盜物品的價格,應當以被盜物品價格的有效證明確定。對於不能確定的,應當區別情況,根據作案當時、當地的同類物品的價格,並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1998〕4號)》規定的核價方法,以人民幣分別計算。

根據刑法分則、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下列行為也以盜竊罪論處:

(1)《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第三款規定: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以盜竊罪定罪處罰;

(2)《刑法》第二百一十條第一款規定:盜竊 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可以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 稅款的其他發票的,以盜竊罪定罪處罰;

(3)《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郵政工作人員犯私自開拆或者隱匿、毀棄郵件、電報而竊取財物的,以盜竊罪定罪處罰;

(4)《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條規定:以牟利為目的,盜接他人通信線路、復制他人電信碼號或者明知是盜接、復制的電信設備、設施而使用的,以盜竊罪定罪處罰;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規定:將電信卡非法充值後使用,造成電信資費損失數額較大,以盜竊罪定罪處罰;

(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規定:盜用他人公共信息網路上網賬號、密碼上網,造成他人電信資費損失數額較大的,以盜竊罪定罪處罰。

Ⅲ 一個殺人犯如果判死緩,再根據表現減刑,再表現好再減刑,這樣是否對死者太不公平了吧

《刑法》修改死緩犯減刑規定實施
如被「限制減刑」至少要坐20年牢
據介紹,按版照此前的《刑法》減刑規定權,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罪犯,在緩刑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緩刑期滿後可減為無期徒刑;如有重大立功表現,可減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後可依照刑法規定繼續獲得減刑。在這種減刑模式下,死緩罪犯最快14年可出獄。對此,社會公眾普遍認為死緩罪犯的實際執行刑期過短,與死刑立即執行差別懸殊。
去年5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中明確規定,對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罪犯可限制減刑。即指對累犯以及實施故意傷害、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後,法院可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限制其二年緩期執行期滿依法減刑的實際執行刑期。根據規定,依法減為無期徒刑的,實際執行期不得少於25年,依法減為25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於20年。
「慎殺」是立法本意,無庸解釋;而「少殺」則是最高院隨意突破司法解釋權,將其偷換為實質上的立法解釋權!
「慎殺」是立法本意,無庸解釋;而「少殺」則是最高院隨意突破司法解釋權,沒辦法

Ⅳ 刑法的不公平何時才能解決

2006年6月29日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六)第五條規定,將刑法第161條修改為:\「依法負有信息披露義務的公司、企業向股東和社會公眾提供虛假的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財務會計報告,或者對依法應當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規定披露,嚴重損害股東或者其他人利益,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第九條規定,在刑法第169條後增加一條,作為第169條之一:\「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背對公司的忠實義務,利用職務便利,操縱上市公司從事下列行為之一,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1)無償向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提供資金、商品、服務或者其他資產的;(2)以明顯不公平的條件,提供或者接受資金、商品、服務或者其他資產的;(3)向明顯不具有清償能力的單位或者個人提供資金、商品、服務或者其他資產的;(4)為明顯不具有清償能力的單位或者個人提供擔保,或者無正當理由為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提供擔保的;(5)無正當理由放棄債權、承擔債務的;(6)採用其他方式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指使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實施前款行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犯前款罪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是單位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Ⅳ 行為不公打一刑法罪名

瀆職類犯罪,比如徇私舞弊罪

熱點內容
法律知識安全講座徵文 發布:2025-10-15 15:30:58 瀏覽:73
正午陽光法律顧問 發布:2025-10-15 15:25:52 瀏覽:831
武漢法官錄取 發布:2025-10-15 15:21:26 瀏覽:919
植物性品種保護條例 發布:2025-10-15 15:04:26 瀏覽:451
加強網路立法淺見論文 發布:2025-10-15 14:49:06 瀏覽:491
夫妻私下簽的離婚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15 14:48:31 瀏覽:312
疫情期間法治保障 發布:2025-10-15 14:48:30 瀏覽:524
公司法第147 發布:2025-10-15 14:11:12 瀏覽:757
中級經濟法核心考點 發布:2025-10-15 14:10:16 瀏覽:134
法學轉醫學 發布:2025-10-15 14:10:13 瀏覽: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