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遺產
❶ 民法典遺產繼承訴訟時效
民法典規定的訴訟時效是3年,,但目前民法典還未生效,現行《繼承法》規定的訴訟時效為2年。
❷ 民法典遺產繼承,被繼承者有一個女兒,父母,一個兄弟一個姐姐,該怎麼繼承
1. 如果被繼承人留下了有效的遺囑或遺贈扶養協議:遺產按遺囑或版遺贈扶養協議繼承。權
2.如果被繼承人沒有留下有效的遺囑和遺贈扶養協議,按法定繼承處理:死者的女兒和父母為第一順序繼承人,死者的姐姐、兄弟為第二順序繼承人,不參與繼承。
如果死者的妻子還在,妻子也是第一順序繼承人。
3.繼承遺產的方式:可以由死者的女兒和死者父母協商繼承,協商不成時,也可以到法院起訴繼承。
❸ 民法典關於遺產繼承的新規定
遺產繼承順序有所調整,擴大了繼承范圍: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❹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什麼的遺產歸國家所有用於公益事業死者生前是集
《繼承法》第三十二條: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歸國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體所有制組織成員的,歸所在集體所有制組織所有。
民法典繼承了這一規定!
❺ 新民法典關於遺產繼承是否涉及2021年之前贈與的房產
遺產繼承不涉及贈與,這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如果贈與從民法典實施前持續到民法典施行後,適用民法典關於贈與的相關規定。
❻ 附有民事責任的遺產怎麼分配
根據《繼承法》來之規定,繼承遺自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願償還的不在此限。執行遺贈不得妨礙清償遺贈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
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但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歸國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體所有制組織成員的,歸所在集體所有制組織所有。
稅款及債務清償後,還有剩餘財產的,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沒有遺囑或者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法定繼承分配遺產份額。
實踐中遺產繼承較為復雜,建議委託律師辦理。
❼ 民法典遺囑的形式有幾種
遺囑,是立遺囑人通過表達自己的意願,將個人合法財產預先進行身故後的分配。民法典繼承編(草案)中,從更尊重立遺囑人的真實意願角度出發,取消了公證遺囑的優先效力,新增遺囑形式,並創設了對繼承人的寬恕制度。
背景
現行繼承法出台於1985年,根據當時的社會發展狀況,法律規定,立遺囑人需要通過自書或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等方式訂立遺囑,並需要見證人在場。隨著社會發展,更多的遺囑訂立方式出現。電腦、智能手機的普及,讓人們打開手機便可以開始錄像,甚至有機構開始探索互聯網「區塊鏈+遺囑」的存證方式。通過這些方式訂立遺囑,能否得到法律的認可?
草案亮點
●新增列印遺囑、錄像遺囑兩種遺囑形式;
●公證遺囑效力不再優先,立有數份遺囑的,以設立時間最後的遺囑為准;
●若立遺囑後又實施了與遺囑相反的法律行為,視為對遺囑相反內容的撤回。
專家解讀
行為與遺囑相反以行為為准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學院副院長、教授劉智慧表示,在民法典繼承編(草案)中,有多處條文都體現出法律對立遺囑人意願的尊重。
現行繼承法中,公證遺囑被確認為效力最高的遺囑形式,其餘形式的遺囑不得對公證遺囑進行撤銷、變更。但《民法典(草案)》對這一規定進行了較大修改,如果被繼承人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符合法定要件的最後一份遺囑為准,也就是說,遺囑效力確定的基本依據是遺囑意願表示時間的先後,而非是經公證與否。
公證遺囑有著規范的辦理程序,但要想對其進行撤銷或變更,同樣面臨復雜的流程。如果立遺囑人遇到緊急情況,又有新立遺囑的意願,嚴格的程序便成為了障礙。
此外,從草案中新增了列印遺囑、錄像遺囑,使得遺囑的法定形式得以豐富。民法典頒行後,立遺囑將變得更加便捷,這也是順應了時代發展和民眾對遺囑形式靈活多樣的需要。同時,草案規定遺囑訂立時需有見證人在場。
立遺囑人還可以「行勝於言」,用實施法律行為的方式處分自己的財產,如果其行為與所立遺囑內容相反,以其實施的行為為准。
草案新增的被繼承人寬恕制度中,同樣體現著對立遺囑人意願的尊重。即使繼承人曾經實施過隱匿、欺詐、脅迫訂立遺囑等可能喪失繼承權的行為,但其最終改過自新,被繼承人也表示願意寬恕,法律則不強制剝奪他的繼承權。給繼承人一個改邪歸正的機會,也可能讓被繼承人有機會得到更好的照料。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劉蘇雅
編輯:李拓
流程編輯 劉偉利
❽ 民法典增加了哪些遺囑形式
第一,來增加列印遺囑。依據新繼源承法的規定,列印遺囑是指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簽名,註明年、月、日。該等增設,主要源於時代的變化。原《繼承法》於1985年頒布,彼時電腦、列印機等電子設備非常稀少,普通人很少考慮以列印形式設立遺囑。社會發展到現在,電腦已經十分普及,人們的日常生活已經離不開列印,列印文件也遠多於手寫文件,可預見通過列印形成遺囑文本的情況將越來越普遍。?
第二,新增錄像遺囑。新繼承法在原《繼承法》規定的「錄音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的基礎上,對形式要件進行了補充規定,增加了「錄像」這一形式。通過錄音錄像形式訂立遺囑的,立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肖像,以及年、月、日。錄像形式的補充,正體現出我國立法與經濟科技發展的同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