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新闻法规少

新闻法规少

发布时间: 2021-11-15 14:13:03

A. 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1、新闻职业道德对新闻法规的作用:1)新闻职业道德为新闻法规提供存在的价值基内础。容2)新闻职业道德为新闻法规具有多方面的补充作用。3)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对新闻法规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2、新闻法规对新闻职业道德的作用:1)新闻法规可以保障道德规则的实施。2)新闻法规是传播新闻职业道德的有力手段。

B. 新闻政策与新闻法规的区分

新闻政策与新闻法规有区别,又有密切的关系。在没有新闻法的情况下,执政党和政府制订回的新闻政策,在相当答程度上起新闻法的作用;在新闻法已经制定,但尚不完备的情况下,根据形势需要制定的新闻政策,对新闻法起补充作用。

C. 目前中国有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新闻法律法规

1、中国没有系统的新闻法部门。2、相关记者法律、法规有《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报刊记者站管理办法。3、国外的新闻法在国内无效。

D. 跪求有关新闻必须真实报道的法律法规

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新出政专发〔2011〕14号)
《属规定》共分为五条,分别从新闻记者采访的基本规范、新闻机构管理的基本职责、虚假报道的处理规则和法律责任追究等四个方面对防止虚假报道做出规定。《规定》要求,记者必须持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核发的新闻记者证采访;必须坚持实地采访,不得依据未经核实的社会传闻等非第一手材料编发新闻;开展批评性报道至少要有两个以上不同的新闻来源,并在认真核实后保存各方相关证据,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客观、准确。针对目前媒体未经核实使用网络信息编写报道造成严重虚假新闻等问题,《规定》要求,“新闻机构要严格使用社会自由来稿和互联网信息制度,不得直接使用未经核实的网络信息和手机信息,不得直接采用未经核实的社会自由来稿”。
《规定》还明确要求,新闻机构须建立健全虚假失实报道的纠错和更正制度,完善虚假失实报道的责任追究制度。凡经调查核实认定报道存在虚假或者失实的,新闻机构应当在本媒体上及时发表更正,消除影响。

E. 新闻法律法规有哪些

《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抄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这些是核心的,《宪法》《刑法》里面也有相关规定,还有其他的例如《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等,可以到中国法律法规库里面找一下。

具体的新闻法律目前还没有。对于新闻工作者主要以新闻出版署指定的规章为主。如《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报刊记者站管理办法》《图书出版管理规定》《出版管理条例》《报纸管理暂行规定》等。

F. 关于新闻法规的一些案例

我国著名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家镛,年逾八十但身体尚好。2005年1月26日,《中华读书报》刊载文章及照片报道陈家镛已于2004年8月15日逝世。随后2005年2月2日《中华读书报》刊登《致歉声明》后,《科学中国人》杂志社又在2005年第3期第75页《2004:陨落的巨星(续)》一文中以文字配发照片报道陈家镛去世。陈家镛认为此事完全扰乱了他全家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也给自己带来极大的精神痛苦,为此他以《中华读书报》和《科学中国人》杂志社两家媒体为被告分别向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法院和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赔偿其精神抚慰金5万元。
备受关注的陈家镛院士因被误报逝世状告《科学中国人》杂志社案,今天一审有了结果。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科学中国人》杂志社向陈家镛赔偿精神抚慰金3万元,驳回陈家镛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诉讼请求。
法院认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科学中国人》杂志社作为《科学中国人》的出版发行单位负有对文章内容进行审核的义务,其未经审核即刊文报道陈家镛去世,并配有陈家镛的照片,该报道严重失实,足以造成对陈家镛人格利益的侵害。

相关链接

近年来,媒体及记者频频同法院“亲密”接触,北京市海淀法院仅今年上半年就审理了15件新闻侵权案,其中针对“新闻失实”原因提起的侵权诉讼达80%以上。而在这15件案件中,除了两件被撤诉和调解外,作为被告方的媒体全部败诉。

名词解释

新闻侵权:是指新闻报道主体违反新闻法规和其他法律规范,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发表过程中,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过失报道等形式,向公众传播内容不当或法律禁止的内容,从而侵害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格权,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G. 央视新闻播报的法规依据有哪些

央视是中国的抄第一大电视台,他代表着中国的形象,他代表着人民的形象。在中国,没有谁敢说自己没有看过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至少也看过央视的新闻联播。每逢晚七点,全国人民打开电视,都在看新闻联播,听着政府的声音,从而更好地了解国家的政策,更好地配合政府部门的工作。
这是中央电视台在电视行业老大的地位第一次碰到挑战。

财大气粗的湖南卫视见央视有些“高处不胜寒”,便有些自不量力地想要与央视在大年三十这天一同“起舞弄清影”,但风声刚一放出,湖南卫视的企图落空。最后的结果,湖南卫视只能草草支了台“小春晚”,在小年夜一播了之。
总之2个电视台有竞争之嫌

H. 求助:关于新闻法规

这起案件需分开来讲:
名誉权是公民、法人享有应该受到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和版要求他人不得非权法损害这种公正评价的权利。
1、李某对此事添油加醋捏造了一段笑料,说王每日出工资10元,请曾代己受过,如果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王某可以起诉他侵犯名誉权,要求停止侵害并进行相应的赔偿,包括赔礼道歉等等。
2、宣传人员把这个故事整理成简报,上报市普法办,假如普法办只是将这个简报做成内刊的话,也不存在侵权行为。
3、寄给报社,并且见报。你可以对着新闻侵权的构成有四个要素来考虑看看: 新闻作品已经发表;新闻作品有违法性。比如失实的新闻作品造成了损害性后果,包括财产损失、人身及精神损失;新闻作品有可指认的对象。比如写出王某所在单位、家庭住址乃至姓名等。新闻媒体和新闻作者的过错。如果满足这些条件,它是侵权了的。
个人意见,如有不对的,请多多指正。

I. 新闻法律法规与新闻政策的关系

法制是新闻传播活动的重要规范,但并不是唯一的规范。党的政策和新闻职业道德都专对新闻传播属活动起着规范作用。党的政策,一般指的是执政党制定与颁布的政策,在我国,就是中国共产党制定与颁布的一系列政策,包括总政策、基本政策与具体政策。党在新闻事业方面的总政策是:新闻事业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我国的新闻法制尚不健全。但是党的政策决定我国的新闻法制。我国的新闻媒体是党,人民和国家的耳目喉舌,党性原则是我国新闻媒体的首要原则,政治家办报也是要求,党要求新闻媒体为人民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因此,党的政策决定了我国的新闻法制。
新闻法制与党的政策的关系体现在:
一方面,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党的政策是在集中全国人民共同意愿、反映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产生的。
另一方面,党对国家法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党的政策是新闻立法的指导思想,在意识形态这个特殊领域,党的政策是新闻法制的灵魂,党的政策既为新闻法制的制定提供依据,又对新闻法制的实施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在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党的政策办事。

热点内容
b站民法典 发布:2025-09-17 11:58:42 浏览:490
文盲签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9-17 11:48:50 浏览:396
档案工作职业道德 发布:2025-09-17 11:38:30 浏览:951
2014年4月自学商法二答案 发布:2025-09-17 11:31:02 浏览:236
法院刑事卷宗目录 发布:2025-09-17 11:29:29 浏览:36
2014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发布:2025-09-17 11:23:07 浏览:237
温州司法鉴定所 发布:2025-09-17 10:58:09 浏览:660
法院问被告 发布:2025-09-17 10:53:00 浏览:294
民事诉讼法内容怎么写 发布:2025-09-17 10:52:07 浏览:216
经济法基础2018分数分布 发布:2025-09-17 10:24:20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