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储蓄管理条例
A. 2014年邮政储蓄银行整存整取,多次约转后,利率怎么算啊
自动转存以转存日当天的利率计息,以上期的本息为本金。
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市分行储蓄处(部):
《储蓄管理条例》规定:“储蓄机构办理定期储蓄存款时,根据储户的意愿,可以同时为储户办理定期储蓄存款到期自动转存业务”。为顺利开展此项业务,准确反映资金情况,现将《定期储蓄存款约定到期自动转存试行办法》随文下达。请组织全体储蓄人员认真学习,熟悉有关规定,掌握帐务处理手续和计息方法,并于1994年1月1日开始执行。对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请及时上报储蓄部。
附:
定期储蓄存款约定到期自动转存试行办法
一、办理定期储蓄存款约定到期自动转存业务的范围: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和华侨(人民币)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
二、储户预约到期自动转存业务,原则上以按原定存期转存一次为限。未到转存期满来支取存款或部分存款(部分提前支取仅限一次),自转存日起,视为提前支取,按提前支取的有关规定办理。
三、储户申请预约自动转存,开户时要在定期储蓄存款凭条上“到期是否自动转存”栏画“√”标记;储蓄所凭以上标记办理预约自动转存业务。手工所在存单上加盖“预约转存”戳记,上机所由机器在存单上打印“预约转存”字样。
四、储户预约自动转存,转存时原存款到期利息和三、五年期定期储蓄存款的保值贴补并入本金。
转存本金=原存本金+原存款到期利息+保值贴补
再次起息时,利率按原存款到期日挂牌的同档次利率计算。为减轻储蓄所压力,自动转存的帐户处理,可于每月末集中进行一次。即:手工所将本月应办理的预约自动转存帐户,抄列一式两联利息清单(可用活期储蓄存款年度结息清单代,不填结息后新利息余额栏),一联作521利息支出科目借方传票附件;一联作256定期储蓄存款科目贷方传票附件。更新定期储蓄存款帐,在存款底帐上注明原存期应付利息、保值贴补和原存款到期日的同档利率。上机所由计算机更新帐户,注明原存期应付利息、保值贴补和原存款到期日的同档利率,并逐户打印清单(一式两联),分别作521科目、256科目传票附件。
五、储户持“预约自动转存”存单前来支取存款时,应在利息清单上注明“第一期存款应得利息××元、保值贴补××元,已转入本金”字样。
预约自动转存存款,转存后的利息计算方法如下:
1.转存期满到期支取:
应付利息=转存本金×存期×第一期到期日同档利率
2.转存期内提前支取
应付利息=转存本金(或部分提支金额)×转存期内的实存期×支取日活期储蓄利率
3.转存期满后逾期支取
应付利息=到期利息+转存本金×转存期满后的逾期时间×支取日活期利率。
预约自动转存存款的保值贴补计算方法不变。
B. 死期存款不取了利息怎么算
1993年《条例》正式实施后,不少银行仍沿用1993年之前也就是1980年《章程》规定的习惯做法,凡到期不取的存款均视同已事先约定。
同样的1万元,同一天在两家不同银行分别以三年定期存款存入,十四年后同一日支取,得到的利息竟然相差数千元,这是发生在普通储户王伯身上的“怪事”,令人奇怪的是,两家银行均无违反政策规定。令人更加吃惊的是,记者调查后发现,目前所有储户都面临
着定期存款如果过期不取,超过原定期部分,可能全部要按活期利率计息的利息损失风险。就算事先与银行约定自动按定期存款转存,也不能完全避免利息损失的可能性。
最近,王伯到两家银行分别取出已超过原定期存款3年期限11年的存款。一家银行连本带息付给他近2万元,而另一家银行却只付给了他不到1.5万元。
造成王伯在不同银行存款利息有如此大差别的原因,要追溯到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储蓄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及1980年的《中国人民银行储蓄存款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据悉,针对定期存款过期不支取,如储户无事先约定的情形,目前仍然生效的《条例》和已废止的《章程》对超过原定存期部分,分别作出了截然不同的计息规定:前者按活期利率计息,而后者则按原定存期的定期利率计息。
利息付多付少都有依据
少付其利息的银行解释,这家银行是按照《条例》规定,《条例》施行前的定期存款,在原定存期内依照《章程》办法计息。而王伯原定存期是三年,三年存款到期后,王伯并没支取,也没约定继续转存定期存款,而当时《条例》已实施,银行将其超过原定存期部分以活期利率计息,符合人行规定。
多付给王伯利息的那家银行表示,虽然人行有新规定出台,但是基于对储户有利的原则,这家银行内部有规定,对于储户没有事先约定的定期存款到期不支取的情形,会视同储户已约定自动转存定期,超过原定存期的部分,同样按原存期连本带息按同档次定期存款利率计息。
多数银行沿用旧规定
一位银行从业人员表示,1993年《条例》正式实施,不少银行仍沿用1980年《章程》规定的习惯做法,凡到期不取的存款均视同已事先约定。只有个别银行按照《条例》操作,除非客户事先申请,否则超过原定存期的部分按活期计算。
不过,记者在调查时发现,储户定期存款如果过期不取,超过原定期部分,随时面临着定期变活期,利息损失一大截的风险。而这一点,鲜有储户知晓。
据了解,当储户到银行开立定期存款时,银行会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在开立账户的存折或存单上有选择,客户可以选择“自动转存”,银行在存款到期后会为储户继续按原定期转存,或者“约定存期”,存款到期后按事先约定的期限转存;二是储户无须填单选择,凡是定期存款到期不取,都视同约定自动转存定期。最后一种是“约定转存”,是一项单独的业务,客户在开立定期存款时,必须同时申请这项业务,才能享受到期转存为定期的服务,否则到期后的部分按活期存款计息。
法律专家陈晓波律师表示,除非储户与银行有明文约定,定期存款到期后不支取,银行将以何种利率计息、转存期限和次数是多少、如何办理等具体的要素必须列明,否则,银行工作人员的口头承诺,甚至存单上仅提供自动转存的选项,这些都无法保障储户的利益。他表示,目前银行对没有事先约定存款到期可自动转存的做法,只是银行的内部规定,由于人行已出台新规定,银行就算随时变更习惯做法,改为按《条例》操作,事先没有约定的储户就会吃亏。
外资行做法值得借鉴
据悉,就算储户在开立定期存款账户时,已选择了自动转存,但由于没有约定自动转存的具体次数,一旦银行改为按《条例》操作,同样对储户不利。例如,储户2005年1月存入定期存款1万元,选择自动转存,到了2006年1月未到银行支取,银行为其办理自动转存,但到2007年1月,银行也可能会以已为客户办理过一次自动转存为由,从当年起开始存款按活期存款计息。
陈律师表示,长期以来,银行办理许多金融业务都是按照内部规定来做,大多数储户以为银行的规定都是差不多。其实,一样的存款业务,不同的银行在不同的时期计息方法有着许多不同,而对于这些,储户本来应有的知情权却被剥夺。
定期存款到期不取,外资银行又是怎样处理的呢?记者昨天拨通了渣打银行的电话,听完记者有关定期存款到期不支取如何处理的咨询后,工作人员表示,在渣打银行存定期,需要事先提出到期不取自动转存的服务。不过,她同时表示,定期存款即将到期,银行会以信件通知储户。
C. 1993年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执行《储蓄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现在是否有效,如无效有新规定吗
十几年了肯定补充了很多新规定了吧,你上网搜搜吧。
D. 中国邮政管理条例
中国邮政储蓄业务制度
在网络文库里有
下载地址:http://wenku..com/view/a0c632687e21af45b307a884.html
其他:
邮电部关于贯彻执行《储蓄管理条例》有关事项的通知
(1993年1月27日)
为贯彻执行国务院《储蓄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执行《储蓄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以及“周正庆同志在全国储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储蓄管理条例》宣传提纲”,现转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作如下通知,请尽快传达到所有储蓄业务人员,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和宣传工作,确保《条例》按期实施。
一、《条例》自1993年3月1日起施行,我部1986年3月10日颁发的《邮政储蓄章程》同时废止。
邮政企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必须同时严格执行《条例》的各项条款,做好储蓄工作,并协调好与人民银行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关系,对储户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以保证储蓄业务健康发展。
二、《条例》实施后,定期储蓄自动转存业务,全国暂不统一开办;有条件的省(区、市)局,可先制定具体办法进行试点,总结经验。部将根据试点情况在适当时候推广。各局在制定具体办法时应掌握以下原则:
(一)自动转存业务仅限于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并以一次为限。
(二)自动转存必须在开户时约定,到期时本利一并转存,转存存期与原存期相同。转存期满,转存部分利息以转存日挂牌利率为标准计付。
(三)转存部分若提前支取或逾期支取,其提前支取或逾期部分利息均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利率计付。
三、《条例》改变了现行活期储蓄存款计息的规定,具体计息办法必须作相应变更。为简化核算手续,便于营业和事后监督人员操作,活期储蓄分户帐格式暂不变动,仍采用利息查算表方法查算利息,但利息查算表和计息办法略作变更。具体办法如下:
自1993年7月1日起,将现行活期利息查算表改为以月息三厘(3‰)为标准的查算表。查算表的编制、使用办法与原来相同,即每年360张,每天一张,发生业务时按存取金额查表后增加或减少利息余额。但这时的“利息余额”已不是真正的利息余额,而是以三厘为标准的利息基数。因此,结息日须将分户帐上的利息余额(基数)乘以当日活期存款挂牌利率与三厘的倍数后,再转入本金。如:
假设某户1994年6月30日分户帐上利息余额(基数)为3.50元,当日活期存款利率为月息2.4‰,结息时应转入本金的利息为:
2.4
3.50×---=2.80(元)
3.0
清户日,须将分户帐上的利息余额(基数)减去按本金从当日表中查得利息基数后,再乘以当日利率与三厘的倍数,所得的积才是应付储户的利息。如:
假设某户1993年7月1日存入100元,当年8月1日全部支取,当日分户帐上利息余额(基数)为3.60元,挂牌利率为1.5‰。从8月1日查算表中查得100元利息基数为330元,应付储户利息为:
1.5
(3.60-3.30)×---=0.15(元)
3.0
为便于计算,可编制三厘倍数表备用。
四、《条例》生效后,计算规定的变更涉及到计提应付利息的核算,考虑到《条例》实施准备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确保储蓄业务按《条例》规定顺利开展,内部核算办法暂不改变,日后再予研究。
五、为便于储蓄业务人员学习、执行《条例》,做好服务和宣传解释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已将《条例》、执行《条例》的规定、宣传提纲等编印成册,并印制了营业厅宣传画,部已统一订购,分别由中国金融出版社、长城图片社(河南)迳发各省,请按所附清单数量验收,在3月1日前发至各储蓄点。对外宣传工作,请按宣传提纲统一口径进行。
发布部门:信息产业部(含邮电部) 发布日期:1993年01月27日 实施日期:1993年01月27日 (中央法规)
原“邮政储蓄章程”已失效,网上还可以找到。
E. 我国现行的《储蓄管理条例》是哪一年颁布的,至今是否修订过,最新修订时间是什么时候
储蓄管理条例1992年12月11日由国务院颁布,至今没有修订过。
人民银行在1993年1月12日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执行《储蓄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对一些条款进行了细化说明。
F. 连续3年收公款没有存账户上是什么罪
[最佳答案] 根据《商业银行法》第48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单位的资金以个人名义开立帐户存储",《人民币单位存款管理办法》(银发[1997]485号)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将公款以个人名义转为储蓄存款",国务院《储蓄管理条例》第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个人名义将公款转为储蓄存款"。公款私存的法律解释为"单位或个人将公款以个人名义转为储蓄存款的行为"。 中国人民银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不准将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因此,任何企业、单位把公款存在财务人员或者其他个人的私人账户上,都是违反规定的。对于公款私存的问题,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条(十三)款规定:"将单位的现金收入以个人储存方式存入银行的,按存入金额百分之三十至五十处罚。"
G. 对2005年10月1日前的教育储蓄的规定
教育储蓄管理办法
第一条 根据《储蓄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为了鼓励城乡居民以储蓄存款方式,为其子女接受非义务教育(指九年义务教育之外的全日制高中、大中专、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积蓄资金,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特开办教育储蓄。
第三条 办理储蓄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不含邮政储蓄机构)均可开办教育储蓄。
第四条 教育储蓄具有储户特定、存期灵活、总额控制、利率优惠、利息免税的特点。
第五条 教育储蓄的对象(储户)为在校小学四年级(含四年级)以上学生。
第六条 教育储蓄采用实名制。办理开户时,须凭储户本人户口簿或居民身份证到储蓄机构以储户本人的姓名开立存款帐户,金融机构根据储户提供的上述证明,登记证件名称及号码等事项。
第七条 教育储蓄为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存期分为一年、三年和六年。最低起存金额为50元,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为2万元。开户时储户应与金融机构约定每月固定存入的金额,分月存入,中途如有漏存,应在次月补齐,未补存者按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条 教育储蓄实行利率优惠。一年期、三年期教育储蓄按开户日同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六年期按开户日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
第九条 教育储蓄在存款期内遇利率调整,仍按开户日利率计息。
第十条 教育储蓄到期支取时按实存金额和实际存期计算利息。教育储蓄到期支取时应遵循以下规定:
(一)储户凭存折和学校提供的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证明(以下简称"证明")一次支取本金和利息。储户凭"证明"可以享受利率优惠,并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金融机构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后,应在"证明"原件上加盖"已享受教育储蓄优惠"等字样的印章,每份"证明"只享受一次优惠。
(二)储户不能提供"证明"的,其教育储蓄不享受利率优惠,即一年期、三年期按开户日同期同档次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六年期按开户日五年期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同时,应按有关规定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第十一条 教育储蓄逾期支取,其超过原定存期的部分,按支取日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并按有关规定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第十二条 教育储蓄提前支取时必须全额支取。提前支取时,储户能提供"证明"的,按实际存期和开户日同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并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储户未能提供"证明"的,按实际存期和支取日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并按有关规定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第十三条 储户办理挂失,应按《储蓄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凡因户口迁移办理教育储蓄异地托收的,必须在存款到期后方可办理。储户须向委托行提供户口迁移证明及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身份证明。不能提供证明的,不享受利率优惠,并应按有关规定征税个人存款利息所得税。
第十五条 参加教育储蓄的储户,如申请助学贷款,在同等条件下,金融机构应优先解决。
第十六条 学校应从严管理"证明",对开具的"证明"必须建立备案存查制度。其教育主管部门应定期检查,严禁滥开、滥用"证明"。
第十七条 各金融机构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修改和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H. 定期到期转存是什么意思
就是定期存款到期后,不用取出来,银行系统自动按原来存期,自动存为定期存款。
比如,存了一笔4月1日存了一笔1年期的定期存款,并在存单上约定了到期自动转存业务。明年4月1日到期后,不用存款人任何操作,此笔存款本金加利息,自动合计又存为一笔期限为一年的定期存款。
按照我国《储蓄管理条例》的规定,逾期支取的定期储蓄存款,其超过原定存期的部分,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而提前办理自动转存手续后,逾期不取的存款,还是按定期存款的利率计息,这样就避免存款人因遗忘没有支取,或者是因工作太忙、不在本地等原因不能及时提取定期存款,而带来的利息损失。
(8)2014年储蓄管理条例扩展阅读:
转存相关方式:
1、到期即转方式
即每逢账户到期,自动地将利息扣除利息税(如果有)计入本金。
2、账户销户结算
账户销户时计算最终的利息。
3、两种方式对比
第一种方式到期即转:你存一年定期存款到期产生50快钱利息,你到期不支取,签约的时候是定期续存,你产生的那50的利息,转入本金,第二年也是算利息的
第二种方式就没有这部分复息了,但是前提是你签约了定期续存,如果没有签约到期不支取按照活期利率算,第一年的到期利息也不做本金在计息
账户销户结算优点:可以减轻系统的压力,减少日终的时间,减少垃圾数据量
账户销户结算缺点:销户时需要特殊对此产品处理,查明细的时候需要做特殊处理,计提的时候,同时也要特殊处理,对账单的时候需要做特殊处理,需要对利息清单做特殊处理
I. 储蓄管理条例中对未成年人的要求
没有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规定
本条例于1992年12月11日由国务院令第107号发布,自1993年3月1日起施行回。2010年12月29日国务院第答138次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对本条例部分条款予以修正,于2011年1月8日经国务院令第588号发布施行。
J. 《储蓄管理条例》于哪一年起施行
《储蓄管理条例》由国务院于1992年12月11日颁布,于1993年3月1日正式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