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海上运输部门规章

海上运输部门规章

发布时间: 2021-12-25 02:04:11

A. 我国港口之间的海上货物运输不适用《海商法》,那么适用什么法法律依据是什么

应该是适应《合同法》吧,合同法有一章(17章)是规定运输合同的。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的常用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费公路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 港口建设费征收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标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规章制定程序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C. 我国各个涉海部门有哪些其职责分别是什么

中国涉海部门达17个 中央成立海权办负责协调

  • 涉海部门多达17个

  1. 中国海洋管理体制一直因“九龙治水”的局面被外界诟病。国家海洋局海洋战略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2)》披露,包括海军在内,我国中央层面的涉海管理部门有17个部委和机构。

  2. 比如,海洋领土纷争的谈判处理由外交部负责,海上救助打捞由交通运输部负责;农业部负责管理全国渔业,公安部负责近海海上治安,海关总署承担全国海上缉私任务。海军则承担中国海上安全、领海主权和维护海洋权益等任务。

  3. 而作为全国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国家海洋局,仅仅是归属国土资源部管理的国家局,为副部级机构。按照我国《立法法》,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无权制定和公布部门规章。

  4. 近几年,中国海洋经济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东海、南海海洋领土纷争频发。去年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标志着海洋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要实现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的质变,理顺海洋管理体制成为当务之急。

  • 海洋体制改革呼声不断

实际上,海洋管理体制改革多年来呼声不断。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时任国家海洋局管理司司长的鹿守本就呼吁对海洋的综合管理。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纪委书记吕滨曾建议,在决策层面,成立中央海洋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中央、军队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他认为,该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向中央提出事关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政策建议,处置海上突发事件。在管理层面,成立国务院直属海洋主管部门,综合管理涉海职能。此外,建议组建中国海洋执法监察总队。整合海洋执法力量,建立一支统一的海上执法队伍。

(南都讯 记者彭美 吴瑶 发自北京)

D. 交通运输部关于干散货海上运输允许货损货差是多少

3—5%

E. 海上运输就是海运吗

你好,是一个意思的,都是用船舶作为运输工具的运输模式,跟水运航运这些差不多的,谢谢
海上运输是使用船舶通过海上航道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港口之间运送货物的一种方式,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国际贸易总量中的2/3以上

F. 交通运输部颁布了很多与道路运输相关的部门规章,都有哪些

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涉及:道路运政、水路运政、港政、航政、地方海事、公路路政(包括超限运输管理)等六个方面领域,共有56件,其中法律4件、行政法规12件、地方性法规3件、政府规章3件、国务院部门规章34件。还有与这些法律法规配套执行的十多项国家标准和十多项交通部行业标准。
道路运政法律法规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管理规定》、《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国际道路运输管理规定》。
公路路政管理面法律法规

公路路政管理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X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路政管理规定》、交通部、公安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
2005年 第44号)。
水路运政法律法规

水路运输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2012年9月26日国务院第218次常务会议通过,并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
港口管理法律法规

港口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港口经营管理规定》、《XX省港口条例》、《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
航政管理法律法规

航道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实施细则》、《XX省航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标条例》、《内河航标管理办法》。
地方海事法律法规

地方海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海事行政处罚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
等等

G. 国际海上运输四大公约的比较

各缔约国政府,愿共同制订统一原则和有关规则,以增进海上人命安全,

考虑到《1960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缔结以来的发展情况,缔结一个公约,以代替该公约,可以最好地达到这一目的,

特议定下列各条:

第一条 公约的一般义务

一、各缔约国政府承担义务实施本公约及其附则的各项规定,该附则应构成本公约的组成部分。凡引用本公约时,同时也就是引用该附则。
二、各缔约国政府承担义务颁布一切必要的法律、法令、命令和规则并采取一切必要的其他措施,使本公约充分和完全生效,以便从人命安全的观点出发,保证船舶适合其预定的用途。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公约适用于经授权悬挂缔约国政府国旗的船舶。

第三条 法律、规则

各缔约国政府承担义务将下列各项文件送交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以下简称本组织)秘书长保存:
一、受权代表缔约国政府管理海上人命安全措施的非政府机构的名单,以便分送各缔约国政府,供其官员参考;
二、就本公约范围内各种事项所颁布的法律、法令、命令和规则的文本;
三、根据本公约规定所颁发证书的足够数量的样本,以便分送各缔约国政府,供其官员参考。

第四条 不可抗力情况

一、在出航时不受本公约规定约束的船舶,并不因天气恶劣或任何其他不可抗力的原因偏离原定航线而受本公约规定的约束。
二、由于不可抗力或因船长负有搭载失事船舶人员或其他人员的义务而登上船的人员,在确定本公约的任何规定适用于该船时,都不应计算在内。

第五条 紧急情况下载运人员

一、为了避免对人命安全的威胁而撤离人员时,缔约国政府可准许它的船舶载运多于本公约其他规定所允许的人数。
二、上述许可并不剥夺其他缔约国政府根据本公约享有的对到达其港口的这种船舶的任何监督权。
三、给予此项许可的缔约国政府,应将任何这种许可的通知连同当时情况的说明送交本组织秘书长。

第六条 以前的条约和公约

一、在缔约国政府之间,本公约代替并废除1960年6月17日在伦敦签订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二、本公约缔约国政府之间日前继续有效的有关海上人命安全或其有关事项的所有其它条约、公约和协定,在其有效期间,对下列事项仍应继续充分和完全有效:
(一)不适用本公约的船舶;
(二)适用本公约的船舶.但本公约未予明文规定的事项。
(三)至于上述条约、公约或协定与本公约的规定有抵触时,应以本公约的规定为准。
四、本公约未予明文规定的一切事项,仍受缔约国政府的法律管辖。

第七条 经协议订立的特殊规则

所有或某些缔约国政府之间,通过协议而按照本公约订立特殊规则时,应将这种规则通知本组织秘书长,以便分发给所有缔约国政府。

第八条 修正

一、本公约可按下列各款所述的任一程序进行修正。
二、海协组织内审议后的修正:
(一)缔约国政府提议的任何修正案应提交给海协组织秘书长,随后由其将该修正案在海协组织审议前至少6个月分发给海协组织所有会员和所有缔约国政府。
(二)按上述所提议的和分发的任何修正案,应交付海协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审议。
(三)缔约国政府不论是否是海协组织的会员,均有权参加海上安全委员会对修正案进行审议和通过的会议。
(四)修正案应在按照本款(三)项所规定的扩大的海上安全委员会(以下称海上安全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经到会并投票的缔约国政府的三分之二多数通过,但在表决时至少应有三分之一的缔约国政府出席。
(五)经按照本款(四)项通过的修正案应由海协组织秘书长通知所有缔约国政府,以供接受。
(六)1.对本公约条款或附则第一章的修正案,在其被三分之二的缔约国政府接受之日,应认为已被接受;
2.对附则的修正案,除第一章外,在下列情况下,应认为已被接受:(1)从通知缔约国政府供其接受之日起的两年期限届满时;
(2)在海上安全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由到会并投票的缔约国政府的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时所确定的不短于一年的不同期限届满时。
但如果在上述期间内,三分之一以上的缔约国政府或商船合计吨数不少于世界商船总吨数百分之五十的缔约国政府,通知海协组织秘书长反对该修正案,那么应认为该修正案未被接受。
(七)1.关于对公约条款或附则第一章的修正案,就那些业已接受该修正案的缔约国政府而言,应在其被认为接受之日后经过6个月生效;就该修正案被认为接受之日以后接受的各个缔约国政府而言,应在其被接受之日后经过6个月生效。
2.关于对附则的修正案,除第一章外,就所有缔约国政府而言,应在其被认为接受之日后经过6个月生效,但按照本款(六)项2目的规定对该修正案表示过反对,并且未曾撤销这种反对的缔约国政府除外。然而,在该修正案生效日之前,任何缔约国政府可通知海协组织秘书长,在该修正案生效之日算起不长于1年的期间内,或者在海上安全委员会扩大会议通过修正案时,经到会并投票的缔约国政府的三分之二多数可能确定的更为长的期间内,免于实行该修正案。
三、会议修正
(一)应缔约国政府的请求,并经至少有三分之一缔约国政府的同意,海协组织应召开缔约国政府会议,审议对本公约的修正案。
(二)经此种会议由到会并投票的缔约国政府的三分之二多数通过的每一项修正案,应由海协组织秘书长通知所有缔约国政府,以供接受。
(三)除会议另有决定外,该修正案分别根据本条二款(六)项和(七)项所规定的程序应认为已被接受和应予生效;但在这些条款中凡提到海上安全委员会扩大会议这一名称时,应认为就是指缔约国政府会议。
四、(一)业经接受一项已生效的附则修正案的缔约国政府没有义务将本公约在所签发证书方面的利益给予经授权悬挂某一缔约国政府国旗的船舶,这一政府系按本条二款(六)项2目的规定对该修正案表示过反对,并且未曾撤销这种反对者;但这仅限于该修正案所涉及的与证书有关的事项。
(二)业经接受一项已生效的附则修正案的缔约国政府应将本公约在所签发证书方面的利益给予经授权悬挂某一缔约国政府国旗的船舶,这一政府系按本条二款(七)项2目的规定,已通知海协组织秘书长,免于实行该修正案者。
五、除另有明文规定外,按本条规定对本公约所作的任何修正案,涉及到船舶结构者,应仅适用于在该修正案生效之日或以后安放龙骨或处于相应建造阶段的船舶。
六、按照本条二款(七)项2目的规定对某项修正案的接受或反对的任何声明,或任何通知,应以书面提交给海协组织秘书长,并由其将此种文件和收到日期通知所有缔约国政府。
七、海协组织秘书长应将按照本条规定生效的任何修正案,连同每项这种修正案的生效日期,通知所有缔约国政府。

第九条 签字、批准、接受、核准和加入

一、本公约自1974年1l月1日起至1975年7月1日止在本组织总部开放签字,以后仍可加入。各国政府可按下列方式参加本公约:
(一)签字并对批准、接受或核准无保留;或
(二)签字而有待批准、接受或核准,随后再予批准、接受或核准;或
(三)加入。
二、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应向本组织秘书长交存一份相应的文件。
三、本组织秘书长应将任何签字,或者关于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的任何文件的交存以及交存日期,通知本公约所有签字国政府或加入本公约的各国政府。

第十条 生效

一、本公约应在至少有25个国家,其合计商船总吨位不少于世界商船总吨位的50%,按第九条规定参加本约之日后经过12个月生效。
二、在本公约生效日以后交存的关于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的任何文件,应自交存文件之日后经过3个月生效。
三、对本公约的修正案在其按第八条规定被认为接受之日以后交存的关于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的任何文件应适用于修正后的公约。

第十一条 退出

一、任何缔约国政府,在本公约对该政府生效满5年后,可随时退出本公约。
二、退出本公约应向本组织秘书长交存一份退出文件,秘书长应将收到的退出本公约的任何文件和收到日期以及退出生效日期通知所有其他缔约国政府。
三、退出本公约,应在本组织秘书长收到退出文件1年后,或在该文件中所载较此为长的期限届满后生效。

第十二条 保存和登记

一、本公约应由本组织秘书长保存,本组织秘书长应将本公约核证无误的副本分发给本公约所有签字国政府或加入本公约的各国政府。
二、本公约一经生效,本组织秘书长应按照《联合国宪章》第102条的规定将本公约文本送交联合国秘书长,以供登记和公布。

第十三条 文字

本公约正本一份用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写成,各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阿拉伯文、德文和意大利文的官方译本应译就,并与签署的正本一起保存。
具名于下的经各自政府正式授权的代表特签署本公约,以昭信守。
本公约于1974年11月1日订于伦敦。

H. 再谈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如何选择适用问题

�0�2�0�2�0�2 一、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则的适用 《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如何选择适用问题》文中表述的是特殊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可以规范表述为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则,这个是法律适用原则,属于法理学的范畴。当两部法律是不同位阶的时候,适用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当两部法律是同一位阶的时候,适用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河南安全生产条例》是地方性法规,制定机关是河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是部门规章,制定机关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两法位于同一法阶,而且对同一事项规定不同,当然存在特别法和一般法的适用问题。《立法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本条是关于同一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一致时的适用规则的规定。当不同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一致时,而且位于同一法阶时,同样存在特别法和一般法如何适用问题。例如合同法调整所有的民事合同关系,合同法的规定就是一般规定。除合同法对合同有规定外,海商法、铁路法、航空法等法律分别对海上运输合同、铁路运输合同、航空运输合同作了规定。 二、《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的罚款规定并没有违反当时的上位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答复:地方性法规规定行政处罚的幅度时,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的幅度内提高下限或者降低上限,但不得突破行政处罚的幅度,降低下限或者提高上限。因此,《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的罚款规定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的幅度内提高了下限,并没有违反当时的上位法。(刘玉敏)

I. 海上运输所涉及到的我国法律法规..........急........!!!!!!!

1、涉及到涉外海上运输的主要由海商法、海事诉讼程序法、以及汉堡规则、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调整,不过上述三个规则仅具有参考作用。
2、国内内河运输和国内海上运输有交通部出的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调整。
3、当然还有司法解释,不过旅客运输我就不甚清楚了。

J. 国际海上运输货物保险制度

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

一、 责任范围
本保险分为平安险、水渍险及一切险三种。被保险货物遭受损失时,本保险按照保险单上订明承保险别的条款规定,负赔偿责任。

(一) 平安险
本保险负责赔偿:
1、 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洪水自然灾害造成整批货物的全部损失或推定全损。当被保险人要求赔付推定全损时,须将受损货物及其权利委付给保险公司。被保险货物用驳船运往或运离海轮的,每一驳船所装的货物可视作一个整批。推定全损是指被保险货物的实际全损已经不可避免,或者恢复、修复受损货物以及运送货物到原订目的地的费用超过该目的地的货物价值。
2、 由于运输工具遭受搁浅、触礁、沉没、互撞、与流冰或其他物体碰撞以及失火、爆炸意外事故造成货物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3、 在运输工具已经发生搁浅、触礁、沉没、焚毁意外事故的情况下,货物在此前后又在海上遭受恶劣气候、雷电、海啸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
4、 在装卸或转运时由于一件或数件整件货物落海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5、 被保险人对遭受承保责任内危险的货物采取抢救、防止或减少货损的措施而支付的合理费用,但以不超过该批被救货物的保险金额为限。
6、 运输工具遭遇海难后,在避难港由于卸货所引起的损失以及在中途港、避难港由于卸货、存仓以及运送货物所产生的特别费用。
7、 共同海损的牺牲、分摊和救助费用。
8、 运输契约订有“船舶互撞责任”条款,根据该条款规定应由货方偿还船方的损失。
(二) 水渍险
除包括上列平安险的各项责任外,本保险还负责被保险物由于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洪水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
(三) 一切险
除包括上列平安险和水渍险的各项责任外,本保险还负责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外来原因所致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二、 除外责任

本保险对下列损失,不负赔偿责任:
(一) 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或过失所造成的损失。
(二) 属于发货人责任所引起的损失。
(三) 在保险责任开始前,被保险货物已存在的品质不良或数量短差所造成的损失。
(四) 被保险货物的自然损耗、本质缺陷、特性以及市价跌落、运输延迟所引起的损失或费用。
(五) 本公司海洋运输货物战争险条款和货物运输罢工险条款规定的责任范围和除外责任。

三、 责任起讫

(一) 本保险负“仓至仓”责任,自被保险货物运离保险单所载明的起运地仓库或储存处所开始运输时生效,包括正常运输过程中的海上、陆上、内河和驳船运输在内,直至该项货物到达保险单所载明目的地收货人的最后仓库或储存处所或被保险人用作分配、分派或非正常运输的其他储存处所为止。如未抵达上述仓库或储存处所,则以被保险货物在最后卸载港全部卸离海轮后满六十天为止。如在上述六十天内被保险货物需转运到非保险单所载明的目的地时,则以该项货物开始转运时终止。
(二) 由于被保险人无法控制的运输延迟、绕道、被迫卸货、重行装载、转载或承运人运用运输契约赋予的权限所作的任何航海上的变更或终止运输契约,致使被保险人货物运到非保险单所载明目的地时,在被保险人及时将获知的情况通知保险人,并在必要时加缴保险费的情况下,本保险仍继续有效。保险责任按下列规定终止:
1、 被保险货物如在非保险单所载明的目的地出售,保险责任至交货时为止,但不论任何情况,均以被保险货物在卸载港全部卸离海轮后满六十天为止。
2、 被保险货物如在上述六十天期限内继续运往保险单所载原目的地或其他目的地时,保险责任仍按上述第(一)款的规定终止。

四、 被保险人的义务

被保险人应按照以下规定的应尽义务办理有关事项,如因未履行规定的义务而影响保险人利益时,本公司对有关损失,有权拒绝赔偿。
(一) 当被保险货物运抵保险单所载明的目的港(地)以后,被保险人应及时提货,当发现被保险货物遭受任何损失,应即向保险单上所载明的检验、理赔代理人申请检验,如发现被保险货物整件短少或有明显残损痕迹应即向承运人、受托人或有关当局(海关、港务当局等)索取货损货差证明。如果货损货差是由于承运人、受托人或其他有关方面的责任所造成,应以书面方式向他们提出索赔,必要时还须取得延长时效的认证。
(二) 对遭受承保责任内危险的货物,被保险人和本公司都可迅速采取合理的抢救措施,防止或减少货物的损失。被保险人采取此项措施,不应视为放弃委付的表示,本公司采取此项措施,也不得视为接受委付的表示。
(三) 如遇航程变更或发现保险单所载明的货物、船名或航程有遗漏或错误时,被保险人应在获悉后立即通知保险人并在必要时加缴保险费,本保险才继续有效。
(四) 在向保险人索赔时,必须提供下列单证:
保险单正本、提单、发票、装箱单、磅码单、货损货差证明、检验报告及索赔清单。如涉及第三者责任,还须提供向责任方追偿的有关函电及其他必要单证或文件。
(五) 在获悉有关运输契约中“船舶互撞责任”条款的实际责任后,应及时通知保险人。

五、 索赔期限

本保险索赔时效,从被保险货物在最后卸载港全部卸离海轮后起算,最多不超过二年。

热点内容
英语直拼法规则 发布:2025-07-15 00:20:21 浏览:519
中国婚姻法有可以同性 发布:2025-07-15 00:18:47 浏览:950
聘用法律顾问书 发布:2025-07-15 00:10:13 浏览:637
关于涉港国家安全立法作用 发布:2025-07-14 23:53:53 浏览:497
山东省2016年婚假条例 发布:2025-07-14 23:53:06 浏览:697
深圳经济特区规划条例 发布:2025-07-14 23:52:26 浏览:857
大学生对劳动法了解程度分析报告 发布:2025-07-14 23:27:06 浏览:179
中原法治网 发布:2025-07-14 23:09:34 浏览:987
阿克苏法律咨询 发布:2025-07-14 23:06:51 浏览:928
什么方法治疗恐惧症 发布:2025-07-14 23:06:47 浏览: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