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法规可以剥夺政治权利

法规可以剥夺政治权利

发布时间: 2021-12-25 06:30:41

『壹』 剥夺政治权利的法律规定

刑法条文:

第五十四条 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第五十五条 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外,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

第五十六条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依照本法分则的规定。

第五十七条 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第五十八条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的规定,服从监督;不得行使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各项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指剥夺犯罪人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资格刑,它以剥夺犯罪人的一定资格为内容。我国刑法中的剥夺政治权利,是以剥夺政治权利这种资格为内容的,具有明显的政治性。从刑法规定看,剥夺政治权利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贰』 剥夺政治权利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18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由公安机关执行。被剥夺政治权利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法律与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的规定,服从监督;不得行使《刑法》第54条规定的各项权利。执行期满,应由执行机关通知本人,并向有关群众公开宣布恢复政治权利。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在恢复政治权利后,重新享有法律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但因剥夺政治权利带来的某些消极后果并不因恢复政治权利而消灭。

『叁』 剥夺政治权利能否适用数罪并罚规定

律师:周某犯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刑期执行完毕后,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还在执行中,周某又犯故意杀人罪,现合议庭认为应当判决附加剥夺政治权利5年。,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是否也应适用数罪并罚规定? 读者 李好成 李好成读者: 按我国《刑法》规定,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除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外,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期间犯新罪应如何处理的批复》中规定,对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主刑已执行完毕,在执行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期间又犯新罪,如果所犯新罪也剥夺政治权利的,依照刑法第55条、第57条、第71条的规定并罚。因此,如果周某在被执行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期间又犯罪,按规定要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外,应当予以并罚。

『肆』 剥夺政治权利罪在管制期间的适用

剥夺政治权利在管制期间的适用是,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的规定,服从监督。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五十五条
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外,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
第五十八条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的规定,服从监督;不得行使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各项权利。

『伍』 法律上对剥夺政治权利是怎么规定的

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时间的计算方式:如果犯罪分子被判处管制的,和管制的期限同时开始计算;如果被判处徒刑、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五条
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外,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
第五十八条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的规定,服从监督;不得行使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各项权利。

『陆』 剥夺政治权利的规定有哪些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18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由公安机关执行。被剥夺政治权利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法律与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的规定,服从监督;不得行使刑法第54条规定的各项权利。执行期满,应由执行机关通知本人,并向有关群众公开宣布恢复政治权利。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在恢复政治权利后,重新享有法律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但因剥夺政治权利带来的某些消极后果并不因恢复政治权利而消灭。如不得担任司法人员的职务,等等。剥夺政治权利是指依法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根据《刑法》第54条的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一)选举权和被选举仅;(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柒』 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行使的权利是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人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资格刑,它以剥夺犯罪人的一定资格为内容。我国刑法中的剥夺政治权利,是以剥夺政治权利这种资格为内容的,具有明显的政治性。从刑法规定看,剥夺政治权利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剥夺政治权利作了明确规定。根据我国1997年刑法第54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以下权利:
(1)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剥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剥夺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4)剥夺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除了上述四种权利以外的其他权利,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都可以行使,不受法律限制。

『捌』 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哪些权利有没有法律明文规定

广泛意义上的理解

宪法没有从正面明确公民的政治权利究竟有哪些,直接导致了理论中对宪法公民政治权利范围的不同认识。有的观点认为,宪法中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两类:一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是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有的观点认为包括三类:一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是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三是监督权,即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批评、控告、申诉或者检举的权利。还有的观点认为,除上述三类政治权利之外,现行宪法有关政治权利的内容还包括宪法第2条第三款有关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加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权利,第16条有关国有企业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实行民主管理的权利,第17条第二款有关集体经济组织实行民主管理的权利,以及第111条有关农村村民和城市居民实行自治的权利,有的观点甚至认为宗教信仰自由也是公民的政治权利。上述对宪法有关公民政治权利范围的界定,是依据宪法的有关规定精神抽象总结得出的结论。这是从比较广泛的意义上认识政治权利的。
根据我国1997年刑法第54条的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下列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热点内容
银行内控管理处罚条例 发布:2025-07-14 17:07:31 浏览:331
民法典仙子 发布:2025-07-14 16:54:14 浏览:565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 发布:2025-07-14 16:51:03 浏览:711
法律援助项目经费使用情况 发布:2025-07-14 16:46:12 浏览:546
函是否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14 16:23:30 浏览:429
道德经读音版 发布:2025-07-14 16:14:00 浏览:769
出庭法院审 发布:2025-07-14 16:13:55 浏览:287
海南省规划条例 发布:2025-07-14 15:59:06 浏览:629
轨道交通建设法规 发布:2025-07-14 15:49:03 浏览:178
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发布:2025-07-14 15:35:41 浏览: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