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条例刊登

条例刊登

发布时间: 2021-12-31 10:55:23

『壹』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什么对条例规定办法等的制度程序做了明确的规定

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对条例规定办法等的制度程序做了明确的规定

『贰』 关于国务院颁布的条例是否属于法律

国务院颁布的条例自属于行政法规。

  •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

第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第六十五条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

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规,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叁』 章程和条例的发布机关可以是公司吗

摘要 您好,条例是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并发布。如果是公司内部的章程或条例,则可以由公司进行发布。

『肆』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发布时间

(1994年10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7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伍』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补充规定的条例

第一条
第二条军队中的党组织和党员违犯党的纪律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本规定。插手干预基层敏感事务、违犯军官职务任免纪律的,依照《关于军队领导机关工作人员插手干预基层敏感事务的处理规定(试行)》和《违犯现役军官职务任免纪律的处理规定》处理。
第三条公开发表反对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文章、演说、宣言、声明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播出、刊登、出版前款所列文章、演说、宣言、声明的,对主要责任者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第四条在军队中进行策反或者组织、参加危害国家、军队安全活动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第五条在军队中擅自成立军队条令条例规定以外的团体、组织或者擅自参加社会团体、组织及其活动,经批评教育不改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成立或者参加军队禁止性组织及其活动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第六条编造或者传播有严重政治问题的信息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第七条参与或者以提供信息、资料、财物、场所等方式支持社会上的游行、示威、静坐、请愿、串联上访活动的
组织社会上的游行、示威、静坐、请愿、串联上访活动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第八条参与宗教、迷信活动,经批评教育不改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造成恶劣影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组织宗教、迷信活动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第九条擅自出国、出境的;超过六个月不归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第十条弄虚作假,骗取不正当利益的
瞒报、谎报案件、事故或者其他按照规定应当上报的重要情况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战时瞒报、谎报军情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贻误战机或者造成作战失利等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第十一条违抗或者消极执行上级命令、指示的,对主要责任者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在执行作战、抢险救灾或者处置突发性事件等任务中,违抗或者消极执行上级命令、指示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第十二条无故不参加学习、工作、训练、执勤,经批评教育不改的,
第十三条授意、指使部属违法违纪的
战时有前款所列行为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由于上级授意、指使,致使部属违法违纪的,对部属依照第一款规定从轻或者减轻处分;事先进行抵制或者及时报告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不予处分。
第十四条隐瞒、截留战利品、慰问金、慰问品的,
私分战利品、慰问金、慰问品的,对主要责任者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规定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第十五条插手部队工程建设、物资采购、报废装备器材处理,以及转让、出卖、租赁军队房地产等,为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利用职权把亲友调离参战部队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第十六条用公款吃喝、送礼,经批评教育不改或者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用党费或者专项业务经费吃喝、送礼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第十七条违反财经纪律设立“小金库”
第十八条在征兵工作中失职、渎职,接送不合格兵员的,对主要责任者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在征兵工作中收受钱物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第十九条违反武器装备使用管理规定,遗失、遗弃、损坏武器装备,擅自出卖、转让、出借、私存装备器材,或者擅自改变武器装备的编配用途,造成不良后果。
战时有前款所列行为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第二十条违反规定出借军用车辆或者军车号牌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出租、出卖军用车辆或者军车号牌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第二十一条违反规定出借军队房地产或者擅自改变军用土地用途的,
擅自出租、出卖、转让军队房地产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第二十二条违反规定使用军队印章,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对主要责任者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使用军队印章进行违法违纪活动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第二十三条违反群众纪律,侵犯群众利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造成恶劣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战时有前款所列行为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第二十四条虐待俘虏,
以上: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对主要责任者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第二十五条对同时违犯党纪、军纪的行为,应当按照规定分别处理。其中,受到开除军籍或者除名处分的,一律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受到行政降职(级)、撤职处分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对违犯党纪应当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的,如本人因同一行为已经受到行政记大过(含)以下处分,也可以不再给予党纪处分。
第二十六条对犯罪情节轻微,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第二十七条对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本规定以及其他党内法规没有规定,但危害党、国家、军队和人民利益,确需追究党纪责任的违纪行为,比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本规定以及其他党内法规中最相类似的条款处理。需要比照处理的案件,按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应当由军级单位或者军区级单位党委、纪委批准的,报中央军委纪委批准;应当由师、旅级单位党委、纪委批准的,报军区级单位纪委批准;应当由团级单位党委、纪委批准的,报军级单位纪委批准。各级纪委批准的比照处理案件,报中央军委纪委备案。
第二十八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的党组织和党员违犯党纪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按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本规定由中央军委纪委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本规定自2005年7月22日起施行。2000年2月18日中央军委发布的《军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的补充规定》同时废止。

『陆』 请问法律专业人士:国务院发布的条例和各部委发布的规定之间是什么关系

属于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6)条例刊登扩展阅读:

立法的相关要求规定:

1、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国务院法制机构具体负责起草,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草案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组织起草。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2、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总体工作部署拟订国务院年度立法计划,报国务院审批。国务院年度立法计划中的法律项目应当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相衔接。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及时跟踪了解国务院各部门落实立法计划的情况,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

『柒』 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公文文种是哪些命令、条例、规定、决定、办法 是吗急需高手

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公文文种种类:
一、公告、通告与通知
公告是“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的行政公文。通告是“适用于公布社会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的行政公文。通知是“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的行政公文。公告,根据其作用可以划分为重要事项公告、法定事项公告;通告,根据其作用可以划分为制约性通告、知照性通告;通知,根据其作用可以划分为发布性通知、转发性通知、指示性通知、知照性通知和任免性通知。由此可见,公告、通告和知照性通知均具有“告知事项”的功能。
二、命令、决定与通报
命令是“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的行政公文。决定是“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的行政公文。通报是“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的行政公文。由此可见,命令中的嘉奖令、决定中的奖励决定和通报中的表彰通报均具有“表彰先进”的功能。
三、命令与通知
命令是“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的行政公文。通知是“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的行政公文。命令,根据其作用可以划分为公布令、行政令、嘉奖令和任免令;通知,根据其作用可以划分为发布性通知、转发性通知、指示性通知、知照性通知和任免性通知。由此可见,命令和通知均具有“发布规章和人事任免”的功能。
四、决定、通知与意见
决定是“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的行政公文。通知是“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的行政公文。意见是“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行政公文。决定,根据其作用可划分为政策性决定、部署性决定、奖惩性决定和变更撤销性决定;通知,根据其作用可划分为发布性通知、转发性通知、指示性通知、知照性通知和任免性通知;意见,根据其作用可划分为下行的指导性意见、上行的建议性意见和平行的协商性意见。由此可见,决定、通知和指导性意见都属下行文,均有“向下级布置工作”的功能。
五、函与意见
函是“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行政公文。意见是“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行政公文。函,根据其作用可划分为商洽函、询问答复函和求批审批函;意见,根据其作用可划分为下行的指导性意见、上行的建议性意见和平行的协商性意见。由此可见,商洽函和协商性意见大多属于平行文,均有“向平级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协商工作”的功能。
六、报告、请示与意见
报告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的行政公文。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行政公文。意见是“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行政公文。报告,根据其内容性质可划分为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和报送报告;请示,根据其作用可划分为请求批示性请示、请求批准性请示;意见,根据其作用可划分为下行的指导性意见、上行的建议性意见和平行的协商性意见。由此可见,报告、请示和建议性意见都属上行文,均具有“向上级反映工作”的功能。
七、函与请示
函是“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行政公文。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行政公文。函,根据其作用可以划分为商洽函、询问答复函和求批审批函;请示,根据其作用可以划分为请求批示性请示和请求批准性请示。由此可见,函和请示均具有“请求批准”的功能。
八、批复、复函、通知与报告
批复是“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的行政公文。函是“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行政公文。函从行文往来上可划分为发函和复函。通知是“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的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的行政公文。报告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的行政公文。由此可见,批复、复函、通知和报告均具有“回复事项’的功能。

『捌』 关于法律条例发布的缓冲期,法律有没有具体规定

法律都有施行期,没有规定的缓冲期。如果把发布期与实施期之间的时间段理解为缓冲期也可以,但无法律性规定

热点内容
婚姻法2015年10号文件离婚 发布:2025-07-12 13:05:53 浏览:560
法院布告死刑 发布:2025-07-12 12:59:05 浏览:788
钟敏律师 发布:2025-07-12 12:53:53 浏览:616
社会与法消矢的 发布:2025-07-12 12:52:23 浏览:699
民事诉讼法刑事执行移交 发布:2025-07-12 12:39:16 浏览:101
中国法律多少年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发布:2025-07-12 12:28:17 浏览:156
山东行政法专家 发布:2025-07-12 12:27:41 浏览:906
司法考卷子 发布:2025-07-12 12:27:40 浏览:12
劳动法中2018年婚假新规定 发布:2025-07-12 12:11:17 浏览:865
2014财经法规复习资料 发布:2025-07-12 12:11:15 浏览: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