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消防法规的溯及力

消防法规的溯及力

发布时间: 2021-12-31 13:07:28

1. 消防法律法规有哪些

1、消防法律。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同年9月1日起施行。《消防法》分为总则、火灾预防、消防组织、灭火救援、法律责任和附则共六章五十四条。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消防法》正在修订之中。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8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并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2、地方性消防法规。除国家立法以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消防法》的原则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多数颁布了地方性消防法规。

3、部门规章。公安部先后颁布了与《消防法》相配套的《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火灾事故调查规定》、《消防监督检查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

4、消防技术标准。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接受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局(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设九个分委员会,负责制修订和审查各类消防技术标准草案。消防技术标准经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后,报送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局或公安部技术监督委员会批准,作为国家标准(GB)或行业标准(GA)公布施行。现已颁布施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达250多项。

(1)消防法规的溯及力扩展阅读:

消防基本任务:

(1)控制、消除发生火灾、爆炸的一切不安全条件和因素;

(2)限制、消除火灾、爆炸蔓延、扩大的条件和因素;

(3)保证有足够的安全口和通道,以便人员逃生和物资疏散;

(4)彻底查清火灾、爆炸原因,做到“三不放过”。即原因不明不放过。事故责任以及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2. 消防法规的概念

一、法规 广义复上:有制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也可称“法”或“法律”,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以及国家机关制定的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
狭义上:仅指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两者的区别,主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如“法律法规”和“法律、法规、规章”、“法律、行政法规”。

二、消防法规:是调整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所发生和形成的各类社会关系的全部法律规范的总和。也是对消防工作作出规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以及技术标准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通常,我们是在广义上使用“消防法规”这一概念。
根据其性质不同,又可分为消防管理法规和消防技术法规。
消防管理法规包括:消防法律、消防行政法规、地方性消防法规、消防行政规章(部门消防规章和地方性消防规章)。
消防技术法规包括:建筑工程防火设计规范、消防产品技术标准。

3. 如何看待新制定,修订消防技术规范的溯及力

新修订的消防给水技术规范这个比以前更完善和更严格些,相应改动较大,能更有效的保证安全。

4. 我国法律对溯及力问题实行的原则是什么

从旧兼从轻原则。张明楷《刑法学》

5. 关于法律溯及力的问题

民事法律法规的溯及力问题:

1、根据《立法法》第八十四条规定,法律、行政回法规、地答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根据该条规定确立法的溯及力原则:从旧兼有利。

2、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第1条:“合同法实施以后成立的合同发生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法实施以前成立的合同发生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除本解释另有规定的以外,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当时没有法律规定的,可以适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

第5条 人民法院对合同法实施以前已经作出终审裁决的案件进行再审,不适用合同法。

3、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3条:“担保法施行以前发生的担保行为,适用担保行为发生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司法解释。”“担保法施行以后因担保行为发生的纠纷案件,在本解释公布施行前已经终审,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不适用本解释。”“担保法施行以后因担保行为发生的纠纷案件,在本解释公布施行后尚在一审或二审阶段的,适用担保法和本解释。”

6. 关于消防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关于消防的法律法规有如下几种: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和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编写,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

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进行了修订。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制定本法。

(6)消防法规的溯及力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消防工作,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第三条:消防工作由公安机关实施监督。人民解放军各单位、国有森林、矿井地下部分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部门实施监督,公安机关协助。

7. 溯及力是消防法规什么所发生的事件或行为是否适用该法规的问题

消防法第四条:军事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协助;矿井地下部分、核电厂、海上石油天然气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 法律、行政法规对森林、草原的消防工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8. 法律的溯及力

《侵权责任法》于2009年12月26日向社会公布,《侵权责任法》第92条规定,“本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所以《侵权责任法》的生效时间不是该法公布之日,而是由该法明确规定的生效时间。这是执行《立法法》第51条的规定“法律应当明确规定施行日期”。同时也是考虑《侵权责任法》是一部重要的法律,涉及内容广泛,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应当给予一个实施的准备期,以便人们熟悉、了解和掌握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同时人民法院也要充分学习掌握侵权责任法的主要内容,保证侵权责任法的正确实施。最高人民法院还要根据审判工作需要,清理或者制定新的司法解释。在审判实践中,首先要解决《侵权责任法》的溯及力问题。根据《立法法》第84条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侵权责任法》关于溯及力并没有特别规定,所以《侵权责任法》在司法实践中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也就是说,《侵权责任法》生效之前发生的侵权行为,不能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而只能适用《侵权责任法》之前的有关法律规定。但是,侵权行为发生在《侵权责任法》生效之前,但持续到《侵权责任法》生效之后的,《侵权责任法》具有溯及力,应当适用;侵权行为发生在《侵权责任法》生效之前,但侵权结果发生在《侵权责任法》生效之后的,《侵权责任法》也具有溯及力,也应当适用。
上述结论来自罗东川 袁春湘
《人民法院实施侵权责任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罗东川:法学博士、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侵权责任法》立法研究小组成员。
袁春湘:法学硕士、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9. 消防法律法规有哪些

关于消防的法律法规有如下几种: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和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编写,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

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进行了修订。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制定本法。

(9)消防法规的溯及力扩展阅读:

新消防法实施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 单位应当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规章(以下统称消防法规),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保障消防安全。

第四条 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 单位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奖惩:

第四十五条 单位应当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内部检查、考核、评比内容。对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部门(班组)和个人,单位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对未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或者违反单位消防安全制度的行为,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或者其他处理。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热点内容
民事诉讼法关于房产纠纷 发布:2025-07-08 12:39:04 浏览:615
四川司法考试网 发布:2025-07-08 12:39:04 浏览:705
合同法不规范建议有哪些 发布:2025-07-08 12:34:49 浏览:996
lol皮城执法官的大可以打断吗 发布:2025-07-08 12:34:41 浏览:35
关于行政法案例 发布:2025-07-08 12:29:52 浏览:988
付房定金的收据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7-08 12:26:23 浏览:688
温州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 发布:2025-07-08 12:18:17 浏览:245
封建王朝道德 发布:2025-07-08 12:18:08 浏览:779
上海政法学院公示 发布:2025-07-08 12:09:38 浏览:950
谁制定教育法规 发布:2025-07-08 12:09:34 浏览: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