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辽宁省水资源管理条例

辽宁省水资源管理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1-03 00:09:42

❶ 《水资源管理条例》 全文是什么

第十二条 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水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释义】 本条是对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的规定。

一、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水资源的组织体系和权限划分的基本制度,是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以及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组织保障。改革和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是这次《水法》修订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水资源与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不同,它是一种动态的、可再生的资源。流域是一个以降水为渊源、水流为基础、河流为主线、分水岭为边界的特殊区域概念。水资源按照流域这种水文地质单元构成一个统一体,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水量水质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这就要求对水资源只有按照流域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才能妥善处理上下游、左右岸等地区间、部门间的水事关系。水落石出资源的另一特征是它的多功能性,水资源可以用来灌溉、航运、发电、供水、水产养殖等,并具有利害双重性。因此,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各项活动需要在流域内实行统一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才能兴利除害,发挥水资源的最大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目前,以流域为单元进行水资源的管理已经成为世界潮流。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的《二十一世界议程》指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与水量两个方面,应当在流域一级进行,并根据需要加强或者发展适当的体制。我国重要江河均是跨省区的流域,这一自然特点使得协调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关系显得更为重要。

三、1988年制定颁布的原《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为推进我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由于对水资源的权属管理部门与开发利用部门相互间的关系和职责划分不清,没有明确流域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导致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和职能错位的现象并存,“多龙治水”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一是流域按行政区域分割管理;二是地表水、地下水分割管理;三是水量与水质分割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在实践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不利于江河防洪的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和统一指挥。例如有的地方在汛期上下游、左右岸各自为政,只顾自保,不顾整体,影响全局的防汛抗洪工作。二是不利于水资源统一调度,统筹解决缺水的问题。例如一些地区在枯水期争相抢水,还有一些上游地区大量引水,造成下游地区江河断流、无水可用,给下游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损害。三是不利于地表水、地下水统一调蓄,加剧了地下水的过量开发。据统计,全国地下水多年平均超采量67亿立方米,已经形成164个地下水超采区。四是不利于城乡统筹解决城市缺水的问题。五是不利于统筹解决水污染的问题。目前我国跨区域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局部治理,特别是下游地区治理无法真正改善江河水质和水环境,只有上下游统一治理、统一水量调度才能取得成效。六是不利于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综合效益的发挥。新《水法》根据水资源的自身特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一些国家水资源管理的通行做法和经验,按照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管理相分离的原则,确立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四、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核心是水资源的权属管理。新《水法》明确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为了实现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全国水资源的战略规划,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为了实现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主要江河、湖泊设立流域管理机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水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我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在主要江河设置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流域管理机构,例如1935年设立的扬子江水利委员会、1933年设立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和1929年设立的导淮委员会等。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为了加强对大江大河的规划、治理和管理,在长江、黄河、淮河等流域成立了流域管理机构,其间机构几经变更。到目前我国在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海河、辽河这六大江河和太湖流域都成立了作为水利部派出机构的流域管理机构,行使《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水利部授予的水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新《水法》对流域管理机构在水资源监督管理方面的职责进一步作了明确规定,具体包括:(1)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和水功能区水质状况的监测。(2)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以外的其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江河、湖泊的流域综合规划和区域综合规划的编制。(3)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江河、湖泊上建设水工程的审查。(4)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以外的其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区划。(5)管辖权限范围内的排污口设置审查。(6)管辖权限范围内的水工程保护。(7)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量分配方案和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的制订以及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计划的制定。(8)管辖权限范围内的取水许可证颁发和水资源费收取。(9)水事纠纷处理与执法监督检查等。

五、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工作。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实行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还必须紧密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水法》规定的流域管理机构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水资源监督管理上的一些具体职责还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配套行政法规或者政府规章进一步界定。按照《水法》的有关规定,借鉴国外流域管理的功能经验,从总体上说,流域管理机构在依法管理水资源的工作中应当突出宏观综合性和民主协调性,着重于一些地方行政区域的水行政主管部门难以单独处理的问题,而一个行政区域内的经常性的水资源监督管理工作主要应由有关地方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实施。地方在维护全国水资源统一管理、水法基本制度统一的前提下,也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地方性水法规和有关政府规章,制定有利于本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府和有关规划、计划,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❷ 二级水保护条例

饮水水源保护管理办法  1、 已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由水利部门组织设定界碑或界桩。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擅自改变保护标志和界桩。  2、在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开山采石、采矿;   (二)生产、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  (三)经营向水域排污的餐饮、娱乐业;  (四)施用化肥,使用高浓度、高残留农药; (五)建设畜禽养殖场以及敞养、放养畜禽; (六)向水体排放污水;    (七)排放生活垃圾,倾倒、堆放、填埋其它固体废物;    (八)毁林开荒、烧山开荒、破坏植被和非更新性砍伐水源林、护岸林等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行为(必须根除森林病虫害及因防火需要的除外);  (九)其它有可能污染水体的活动。   3、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已设置的排污口由区环保部门报请区人民政府依法处置。   4、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5、5、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6、 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已有的污染源,有明确治理主体的由县环保部门责令其限期治理;没有明确治理主体的,由县环保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治理规划,报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分步实施。   7、因事故和突发性事件已经或可能造成饮用水源污染的,当事人应立即切断污染源,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污染并立即报告县环保部门,由县环保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对事件依法进行调查处理。   8、各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饮用水源保护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单位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机关有责任为被检查的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9、成立专门机构对全县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实施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2)负责组织宣传和监督实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规划和计划;  (3)负责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质进行监控;  (4)负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污染事故查处;  (5)负责污染源监督管理。   10、 违反上述规定者,由县水利部门责令停止破坏。

❸ 辽宁省水资源总量

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辽宁省的水资源总量为294.79亿立方米。

❹ 辽宁省水资源管理集团待遇

摘要 您好 您的问题正在整理答案 请稍等一下 谢谢

❺ 《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是不是法律法规

是国务院的官方文件,不是法律法规。
法律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总称。
法规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我国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后施行。法规也具有法律效力
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政策的实质是阶级利益的观念化、主体化、实践化反映。
标准:包含可以用来为某一范围内的活动及其结果制定规则、导则或特性定义的技术规范或者其他精确准则,其目的是确保材料、产品、过程和服务能够符合需要。
主要标准定义说明:
1、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 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对标准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2、国家标准GB/T 3935.1—83定义:“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为基础,经过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3、国家标准GB/T 3935.1-1996 《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 第一部分:基本术语》中对标准的定义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❻ 哪里可以查到近期新增的法律法规

如下,自己整理下吧。

2012年1月新颁布的EHS法律法规
法规属性 法规名称 颁布日期 实施日期
综合管理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通知
2012-01-05 2012-01-05
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2012修订)
2012-01-19 2012-03-01
大连市安全生产隐患和违法行为报告与举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2012-01-06 2012-01-06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七项法规中有关行政强制条款的决定 2012-01-09 2012-01-09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和废止《山东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规定》等18件省政府规章的决定 2012-01-10 2012-01-10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山东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二十五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2012-01-13 2012-01-13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事故处理规定〉等20部省政府规章的决定 2012-01-16 2012-01-16
浙江省《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2012-01-16 2012-02-16
建设项目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2012-01-30 2012-04-01
体系与认证 南京市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2012-01-19 2012-01-19
危险化学品 关于明确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 2012-01-09 2012-02-09
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管理办法
2012-01-16 2012-01-16
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
2012-01-17 2012-03-01
广东省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2012年工作要点 2012-01-11 2012-01-11
海南省三亚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 2012-01-19 2012-02-01
低碳与生态 河南省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 2012-01-11 2012-03-01
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 2012-01-12 2012-02-01
排放与治理 绍兴市重点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管理考核办法 2012-01-10 2012-01-10
绍兴市区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实施办法 2012-01-16 2012-02-01
水污染 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 2012-01-12 2012-02-01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2012-01-12 2012-02-01
南京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2012-01-14 2012-04-01
苏州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2012-01-04 2012-03-01

大气污染 山东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2012-01-04 2012-03-01
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2年修订) 2012-01-12 2012-01-12
噪声与震动 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2012-01-12 2012-02-01
固体废弃物 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2年修订) 2012-01-12 2012-02-01
节能与资源
管理 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
2012-01-12 2012-01-12
徐州市地下水资源管理条例(2012年修订) 2012-01-12 2012-01-12
江西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2012年修订) 2012-01-10 2012-02-01
消防安全 苏州市消防条例(2012年修订) 2012-01-12 2012-05-01
辽宁省消防条例 2012-01-05 2012-03-01
江西省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规定 2012-01-11 2012-01-11
河南省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2012年修订) 2012-01-12 2012-01-12
建筑安全 广州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2012-01-05 2012-03-01
徐州市城市房屋安全管理条例(2012年修订) 2012-01-12 2012-01-12
南京市城市房屋安全管理条例(2012年修订) 2012-01-12 2012-01-12
贵阳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 2012-01-12 2012-01-12
交通安全 关于进一步加强客货运驾驶人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
2012-01-20 2012-01-20
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2012年修订) 2012-01-12 2012-02-01
江苏省内河交通管理条例(2012年修订) 2012-01-12 2012-02-01
江苏省公路条例(2012年修订) 2012-01-12 2012-02-01
事故与应急 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2012-01-20 2012-01-20
天津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工作程序规定(暂行) 2012-01-09 2012-01-09
特种设备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交通领域电梯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2-01-19 2012-01-19
机械电气安全 江西省雷电灾害防御办法 2012-01-11 2012-03-01
工伤与保险 海南省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条例实施细则(2012年修订) 2012-01-10 2012-01-10
海南省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实施细则(2012年修订) 2012-01-10 2012-01-10
江苏省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2012年修订) 2012-01-12 2012-02-01
食品药品安全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2012-01-20 2012-01-20
厦门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试行) 2012-01-05 2012-02-05

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

在中国,有关水资源保护的法律和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管理规定》、《城市供水条例》、《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规定。

(7)辽宁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扩展阅读:

必要性:

要使水资源保护的各种技术、行政措施得以实现,运用法律的手段是必要的。水资源保护法律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在调整水资源与社会关系时,更多地涉及到水资源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制定出来的法律法规有很强的科学技术色彩。

水资源保护法律以保护水资源和改善水环境状况为宗旨,它所约束的对象不仅是公民个人,而且包含了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关。

实施困难:

水资源保护法律的实施涉及到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因此执行起来比其他法律的实施更为困难,更为复杂。深刻地理解水资源保护法律,对于搞好水资源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在中国经济还不十分发达,治理水环境的资金仍较短缺,水资源保护意识还较淡薄的情况下,尤其要充分利用法律的约束力来保护水资源,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水资源的关系,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的水环境问题。

❽ 法律法规治水政策

水资源相关的法律法规是约束水资源利用、规范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手段。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填补法律空白与缺陷,有利于促进依法治水、依法用水。

6.5.1 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

水资源的法律有国家法律法规,也有地方法律法规。京津冀都市圈应抓紧研究水权制度体系中诸如初始水权分配、用水总量控制、水权转让、污染物总量控制等核心制度的建设,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基础上,适当地制定促使本地区水资源有效利用的法规规范,或是修订和完善已有法律,增强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使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如北京市目前急需修订《北京市水资源管理条例》、《北京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等法规。同时扩大立法工作的利益相关方参与程度;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论证制度、立法征求制度等。

6.5.2 依法治水

京津冀都市圈内各级政府在水资源的管理中,要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把依法行政和转变政府职能及管理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突出社会管理和公众服务职能;落实行政执法的责任制,界定执法责任,健全行政执法考核机制,建立行政执法追究责任制,尤其是在区域内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上,各级政府要相互合作,实现双赢,要从流域整体利益考虑,将水资源分配方案以相应的法律条款固定下来,由流域管理部门进行监督落实。

❾ 辽宁省水资源管理社会招聘体检了吗

摘要 您好亲,要的,体检安排

热点内容
民事行为能力年龄划分经济法 发布:2025-07-10 01:44:05 浏览:591
廊坊刑事律师 发布:2025-07-10 01:39:04 浏览:207
船员规章制度执行力的总结 发布:2025-07-10 01:37:27 浏览:911
中国注册会计师有哪些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10 01:31:17 浏览:53
法治引领下的 发布:2025-07-10 01:30:43 浏览:815
协议书怎样写才有法律效力土地土 发布:2025-07-10 01:22:46 浏览:842
地方规章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是 发布:2025-07-10 01:19:59 浏览:933
法院送达制度 发布:2025-07-10 01:19:19 浏览:39
刑法解释关键 发布:2025-07-10 01:10:37 浏览:201
烟草一法一例三规章一解释 发布:2025-07-10 01:09:46 浏览: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