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司法规范化程度

司法规范化程度

发布时间: 2022-01-03 01:45:07

『壹』 司法“五规范”指的是什么

一是执法规范。健全完善监狱劳教、社区矫正和行政许可等执法工作职责规范、程序规范、责任规范和监督考核规范,对执法活动全过程进行有效约束。突出减刑(期)、假释、保外就医、监(所)外执行、社区服刑人员考核奖惩、行政许可受理与审核等容易发生问题的关键环节和部位,明确工作标准,明晰业务流程,严密执法程序,推行执法责任制,防止执法随意性和执法不规范。

二是服务规范。健全完善法律服务行业执业规范和法律服务人员执业准则,规范收案收费、业务办理、出具法律文书等执业行为。健全完善法律服务检查考核、质量评估体系,推行执业责任保险制度。健全完善违法违纪行为投诉查处和惩戒的制度规范,建立不良执业行为档案。制定规范同业竞争、规范与司法人员关系的制度规定,健全完善法律服务机构内部管理制度。

三是管理规范。以推进机关工作规范化为重点,健全制度机制,做到职能细化、目标量化、流程规范化、部门协同化、效率最大化。建立健全队伍管理规范,进一步完善班子建设、人事管理、选拔使用、人员招录、教育培训、岗位目标职责、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奖惩等方面的制度规定。规范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党委(党组)会和办公会、民主生活会、廉洁勤政等方面的制度,完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创新管理考核机制。

四是组织规范。重点加强县级司法局的规范化建设,理顺司法所管理体制,使县市区司法局与司法所形成上下协调、运转有序、灵活便利的工作机制,做强做活县域司法行政工作。科学设置监狱和监狱企业机构,强化刑罚执行职能和经济运行调控。坚持警力下沉、充实基层,完善标准、创新手段,推动监区、分监区和劳教所大中队规范化建设再上新水平。制定完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机构、调委会等其他司法行政基层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标准。

五是礼仪规范。制定完善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礼仪规范,统一规定仪表、公务、接待等方面的礼仪标准,规范行为方式,倡行文明礼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做到服务热情、规范、得体。

『贰』 如何推进司法鉴定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一是开展“每周一课”,强化规范司法意识。由业务科室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轮流主讲,时间一般为每周二下午,主讲时间不少于30分钟,主讲内容由授课人自拟,主要包括办案中适用的实体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案例,最高检《刑事诉讼规则》和《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等。

二是开展精品课程展示,激发干警学习兴趣。每月安排一名业务骨干结合办案心得讲授精品课,要求做到备课充分,时间不少于1个小时。这样一方面锻炼了授课人的言语表达、逻辑思维和运用新媒体能力,另一方面使听课人对所讲内容理解更直观,更易于接受。

三是开展案卷抽查,自曝家丑,真整实改。由案管处牵头组织各科室业务骨干组成评估小组,对业务科室2015年1月份以来八大业务科室办结的案件进行抽查。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不回避,不遮掩,形成原汁原味的书面报告在全院通报。对查找出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限期整改,避免问题重现。

四是开展青年干警“微实训”,提高干警实战能力。由侦监、公诉、反贪、反渎分别提供一个案例,制定实训方案,进行情景模拟实训。实训人员一般由院青年干警组成,实训内容包括制定初查方案、询问证人、讯问犯罪嫌疑人、案件汇报等涉及司法办案的各个环节,时间一般限定在30分钟,实训中要求采用法言法语,严格遵守程序规范,切实通过实训使青年干警自觉将规范司法作为自身的行为习惯。

『叁』 法警规范化培训有什么意义

日前,全国法院司法警察规范执法行为视频培训会在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本次培回训演示片选取4大类20余种常见执法答情形和执法难题,示范引导一线司法警察“应该怎么做”“不应该做什么”,规范现场执法环节,完善执法流程。据介绍,本次视频培训会是最高法首次使用演示片的形式,同时对全国四级法院的司法警察、警务辅助人员进行培训。

『肆』 如何规范司法行为中的不规范行为

深刻认识才会坚决行动,直面问题才会汲取教训。最高检通报11起司法不规范典型案件,充分彰显了检察机关勇于对自身问题“亮剑”,敢于对自身问题“亮丑”,坚持不懈改进司法作风、锲而不舍整治司法不规范问题的坚定决心。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范司法行为,是保证司法公正、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司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和司法机关,必须首先做到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近年来,各级检察机关高度重视司法规范化建设,检察队伍严格规范司法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检察机关在司法活动中仍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司法规范化建设任重道远。此次最高检通报11起司法不规范典型案件警示我们,各级检察机关必须深刻认识深化司法规范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高度重视并坚决纠正自身司法不规范的突出问题,真正把深入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抓紧抓好。要从这些典型案件中汲取深刻教训,引起高度警觉,并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对司法不规范突出问题,发现一个查处一个,绝不姑息,绝不袒护,绝不手软,以零容忍的决心坚决整治。

队伍建设任道重远,规范司法刻不容缓。各级检察机关和广大检察人员要在认识上下足功夫,在行动上下足力气,结合正在开展的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抓住要害、集中发力、持续用劲,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整治不公正、不文明、不规范、不廉洁的司法行为,不断提高规范司法的能力和水平,取得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成效。

『伍』 执法司法规范化水平提升年活动现处在什么阶段

我没有听说过有这个活动。

『陆』 最高院量刑规范化意见的内容是怎样进行规定的

(十三)寻衅滋事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内若干问题的容解释》
1.构成寻衅滋事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寻衅滋事一次的,可以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纠集他人三次寻衅滋事(每次都构成犯罪),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可以在五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寻衅滋事次数、伤害后果、强拿硬要他人财物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柒』 执法规范化是指什么

执法规范化是法制社会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对我们执法民警最根本的素质要求。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不仅是确保公安边防部队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公安边防部队维护边境辖区和谐稳定能力和执法公信力的重要举措。作为公安边防部队基层一线执法的主体单位,边防派出所承担着最具体最基本的执法活动。执法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公安边防部队的形象,乃至影响到国家的形象。因此,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要立足于基层,立足于实践,在现有的条件下,侧重于从内部管理、追究惩罚等内部机制入手,全面推进基层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 、从人的角度出发,着重于思想动态,以提高民警的执法素质,为执法规范化打好基础。 (一)端正思想,转变执法理念,推动执法工作规范化。 唯物论里面曾经提到过,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而错误的意识对物质具有消极的阻碍作用。所以,规范执法的首要任务就是端正思想,这是实现执法为民的前提和基础。 端正思想,首先就是要引导民警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牢固树立“执法质量是公安边防工作的生命线”的理念。其次是要破除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牢固树立严格依法办事的观念;破除为了执法而执法的思想,牢固树立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观念,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二)强化措施,严格教育培训,提高民警的执法素质。 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是整个公安边防工作中的基础性、保障性工作。通过强化法律学习和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公安边防部队的整体执法素质和水平,掀起全体民警学法、懂法、守法、严格依法办事的高潮。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首先要在严格落实“三学一考”的基础上,采取集中培训和个人指导相结合,学习教育和案例剖析相结合的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民警进行法制培训。同时,针对不同层次民警的执法需要和实践中遇见的问题,积极开展法制培训和专题辅导讲座,并购买相关的法律书籍,及时介绍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交流执法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剖析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开展灵活多样的法律法规学习活动,提高民警学习法律的热情。派出所可以在民警之间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进行现场提问答题、个案点评、网上点评,或者民警相互之间进行案件自查,互相纠正、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组织专人考察,借鉴其他先进单位的经验。最后,及时进行法律知识考试。对经常使用的法条法规做到“一口清”,并将考试结果与年度评功受奖实行挂钩。鼓励民警自学法律,对通过国家司法资格考试的民警要予以重奖并作为人才进行培养,充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总结经验,发扬传统,鼓励民警在实践中锤炼。 传帮带是提高民警执法能力最直接、最快捷、最不计成本的好方法。基层派出所的领导担负着培养人、教育人、引导人的重要职责,要不失时机地教育和引导民警做好公安边防工作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进一步牢记自己的使命,提高自己的素质。坚持老民警传帮带,老民警长期在一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特别是处理棘手的案件时,通过他们手把手的教,能够让新民警很快成长起来。提高民警的执法素质,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在实践中锻炼。基层派出所要根据每个人的素质分配任务,为大家提供施展才华、锻炼提高的机会;民警要自觉的把岗位当作舞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真正通过实践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法素质。 二、从执行的角度出发,着重于对法定程序进行明确和细化,以确保公正执法。 (一)建立案件责任制,增强责任心,提高处警效率。 案件责任制包括案件第一责任制和领导责任制。案件第一责任制就是指谁受理谁负责。对于派出所的大多数案件来讲,最先亲临案件现场的是值班民警。对于值班民警实行第一责任制,可以进一步增强责任心,提高第一时间处警的效率。这就要求民警在接警后,迅速展开工作,及时出现场,及时有效地提取证据,保全证据,规范填写接处警登记,认真做好笔录材料,在做完这些工作后再进行归档。这一过程由单位主管领导负责监督实施。如果因为在此期间没有及时收取证据而导致案件的进展不顺利时,单位主管领导负有责任。案件第一责任制和领导责任制必须同步建立,二者不可偏颇。 (二)建立执法考评制,增强紧迫感,保证执法质量。 对于民警所办的每一起案件,派出所都应根据所制定的执法质量考评制度实行每日、每月清理结算,每季度进行一次评比考核,考核的结果通过书面形式反馈给办案民警;办案民警对照反馈结果进行更正,补充完善卷宗。民警所办的每一起案件都附有书面反馈材料,反馈内容直接记入民警的执法档案。同时,针对反馈的内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剖,每月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执法检查通报,以此增强民警执法办案的紧迫感,督促办案民警慎重地对待每起案件,从而确保执法质量,保证执法规范化。 三、从监督的角度出发,着重于监督机制、奖惩机制的完善,以全面促进执法规范化。 (一)强化执法监督,完善警务公开,建立良好监督机制。 及时、有效的执法监督,是保证民警规范执法的重要途径。一套良好的监督机制,有利于民警执法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民警更好地发挥长处、改进不足、弥补缺陷,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监督机制包括内部执法监督和外部执法监督两种形式。就内部执法监督而言,除了上述在执法过程中建立执法档案和进行质量考评之外,还可以借助上一级的纪检和督察的力量,对民警依法履行职责和行使职权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坚决查处以权谋私、徇私枉法、不作为、乱作为等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的违法违纪行为,切实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惩处害群之马。就外部执法监督而言,应完善警务公开制度,依法公开执法流程、执法依据、执法进度、执法结果,提高执法工作的透明度,以接受党委政府、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对于案件审查过程中出现异议的,要充分听取当事人的申辩意见,保证执法公开、公平、公正。除此之外,边防派出所要主动提请公安机关介入一些重大、复杂、疑难案件的侦破,确保少走弯路,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 (二)建立奖惩制度,激发工作热情,提高执法办案质量。 奖惩机制是执法工作好坏的一种直观体现。执法过错追究制度、案件第一责任制度、执法质量考评制度等更多的体现惩戒,为了更激发基层派出所提高执法质量的积极性,还要进一步加大激励奖赏的力度。推行办案经费补助制度。同时,每月进行执法之星的评选活动,表彰优秀办案民警,激励办案民警自觉学习,增强执法办案水平。季度进行最差案件和最佳案件的评选,对办案民警形成压力,人人争取办好案。年末就所有民警在执法质量上进行评选,实行排名通报。这一制度能够有效地激发民警的上进心,促使派出所的全体民警努力提高执法质量。 基层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从每一个执法者具体的执法环节入手,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措施,强化执法监督,才能不断推进执法规范化。

『捌』 数据库如何判断规范化程度

如果一个关系数据库模式R(A,B),下面的语句是正确的?
Ⅰ,A→→乙一定是正确的ⅡA→B必须设立
III,不能确定的程度,标准化的RⅣ?标准化程度4NF
只有AⅠBⅠ Ⅱ,ⅢD,Ⅰ和Ⅳ
需要解释为什么啊???
阿尔法
Alpha

热点内容
苏州市劳动法关于病假工资 发布:2025-07-10 01:48:50 浏览:846
司法行政机关信访工作办法 发布:2025-07-10 01:47:50 浏览:478
民事行为能力年龄划分经济法 发布:2025-07-10 01:44:05 浏览:591
廊坊刑事律师 发布:2025-07-10 01:39:04 浏览:207
船员规章制度执行力的总结 发布:2025-07-10 01:37:27 浏览:911
中国注册会计师有哪些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10 01:31:17 浏览:53
法治引领下的 发布:2025-07-10 01:30:43 浏览:815
协议书怎样写才有法律效力土地土 发布:2025-07-10 01:22:46 浏览:842
地方规章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是 发布:2025-07-10 01:19:59 浏览:933
法院送达制度 发布:2025-07-10 01:19:19 浏览: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