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定卫生行政法规
『壹』 以下哪一项是我国卫生法的渊源 a.宪法 b.法律 c.卫生行政法规
以下哪一项是来我国卫源生法的渊源 ( )
A.宪法
B.法律
C.卫生行政法规
D.地方卫生法规
E.以上均是
一、正确答案
E。即ABCD都是正确的,应选E
二、解析:
我国卫生法的渊源主要是宪法、法律、卫生行政法规、地方卫生法规等。
『贰』 卫生行政法规的定义是什么
国务院依据法律制定颁布卫生工作规范性文件
『叁』 2007年我国卫生法学领域共有多少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列入立法计划
共5部法律,9部法规,240个部门。
9部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卫生法律的作用:
1、供作医疗机构制作行为规范的依据;
2、可以作为医疗侵权领域具体适用的法律;
3、规范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的管理。
卫生法律制度建设,不仅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习俗的直接影响,还与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卫生法律制度建设具有四个主要特点:
特点一,卫生法律制度与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
卫生法律制度,是重大民生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人人享有健康的生活,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生命的不断延长,又主要是通过卫生事业的发展来体现和衡量;而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又要通过卫生法律制度来保障。
特点二,卫生法律制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科学技术发展紧密相关
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立法的内容,成为法律规定的重要的依据(张文显主编:《法理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10月)。医学科学,是在对疾病的病理分析、控制措施和治疗方法的反复验证和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卫生法律制度建设只有正确地反映医学科学的新成果,才能提高法律的质量。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对生命科学的探索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使医学科学的许多理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些科学理论与立法息息相关,逐渐被运用到卫生法律制度建设中,使卫生立法和卫生执法工作更符合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律,使卫生法律制度建设具有更加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如《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将来要制定的《精神卫生法》,以及未来可能制定的《安乐死法》、《人类精子库管理法》、《禁烟和控烟法》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法》等就是以传染病学、遗传学以及生物学科的现代医学原理为依据的。国际上对克隆技术的立法也是争议颇多的问题,2001年1月31日,英国宣布,人类胚胎的克隆是合法的(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允许克隆人类技术的国家,《新财富宣言》,中信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2页)。克隆胚胎,提取胚胎干细胞的技术,产生了“组织工程学”新学科,它是一个跨越医学、物理化学和遗传科学的全新领域。利用这一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科学家正在培育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将使临床医学发生一场深刻的革命。再例如,在传染病防治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的制定过程中,国家立法机关认真研究和运用传染病防治的“三环节”即发现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以及“两因素”即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等的医学理论,针对传染病控制的不同环节和有关因素,规定了相应的制度。在职业病防治法中较好地运用了“三级预防理论”。一级预防指的是发病因素的预防,二级预防指的是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三级预防指的是在患职业病后要采取措施防止病人残障。因此,这两部法律在逻辑上比较严谨,在执行上具有可操作性。实践证明,卫生法律制度建设,必须高度关注医学科学的发展变化,要在学习和研究医学科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及时客观地反映医学科学发展的规律,提高立法质量,为医学科学的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法律环境。
特点三,卫生法律制度同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卫生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疾病的预防治疗问题,客观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因此,我们必须把卫生法律制度放到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的全局中去研究和思考,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同公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为疾病的预防和公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公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又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卫生法律制度建设,既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又要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均衡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的程度,提高社会建设的整体水平。
特点四,卫生法律制度建设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与国际惯例
同疾病进行斗争,是人类面临的永恒课题,必须树立不拔之志。传染病的传播与人类的安全观有很密切的关系。随着交通的发达,国际间人员交往更加频繁,各种传染性疾病很容易跨国境或者跨地区迅速传播。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出现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事件,都将会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这就需要加强国际间在医学领域的密切合作和互相交流,建立全球传染病问题合作机制,共同研究、探索对一些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治疗等措施。世界各国都是通过立法确立本国对传染病的控制体制和防治措施,而这些控制体制和防治措施,许多都反映了医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其他国家一般都是有借鉴意义的。正是由于这种特点,我国的卫生法律制度建设,特别是对一些传染病控制的立法工作,越来越受到有关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关注。我国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成员,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对发展全球卫生事业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国的卫生法律制度建设,必须注意研究国际通行做法,博采众长,借鉴其他国家在卫生法律制度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国际卫生法规、食品法典等,对我国制定相关的法律就具有借鉴的作用。同时,我国政府已经加入了《国际卫生条例》、《麻醉药品单一公约》、《精神药物公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等等一系列国际条约,因此,我们在卫生立法工作中必须认真研究、合理体现这些国际条约中的共同规定的精神。
『肆』 我国共有多少部卫生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目录
第一部分 法 律(共10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1986.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1993.10.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1994.10.27)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95.1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7.12.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1998.6.26)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1.2.28)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10.2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01.12.29)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8.28)
第二部分 行政法规(共32部)
国境口岸卫生监督办法(1982.2.4)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987.4.1)
麻醉药品管理办法(1987.11.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12.3)
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1988.1.14)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7.21)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1988.12.27)
精神药品管理办法(1988.12.27)
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1989.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1989.3.6)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1989.10.24)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1989.11.13)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0.6.4)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1991.12.6)
中药品种保护条例(1992.10.14)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1994.2.26)
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1994.8.23)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1996.1.29)
血液制品管理条例(1996.12.30)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1998.9.22)
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1998.11.28)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0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2001.6.20)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2001.6.13)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4.4)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5.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2002.8.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2003.4.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5.9)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6.16)
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2003.8.5)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4.11.12)
第三部分 部门规章(共92部)
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7.28)
食糖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
糖果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
肉与肉制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
食用植物油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
冷饮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
粮食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
酒类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
食用氢化油及其制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
豆制品,酱腌菜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
蜂蜜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
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
调味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
茶叶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
蛋与蛋制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
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6)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6)
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6)
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6)
食品容器内壁涂料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6)
搪瓷食具容器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6)
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涂料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6)
铝制食具容器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6)
陶瓷食具容器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6)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91.3.11)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1991.3.27)
全国卫生系统荣誉称号暂行规定(1991.7.30)
性病防治管理办法(1991.8.12)
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1991.9.12)
首批淘汰三十五项临床检验项目,方法的规定(1991.12.20)
卫生监督员管理办法(1992.5.11)
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1992.10.7)
核设施放射卫生防护管理规定(1992.10.31)
护士管理办法(1993.3.26)
鼠疫地区猎捕和处理旱獭卫生管理办法(1993.3.15)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94.8.29)
预防用生物制品生产供应管理办法(1994.9.2)
核事故医学应急管理规定(1994.10.8)
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1995.4.27)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1995.6.2)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1996.3.15)
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996.4.5)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1996.7.9)
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1996.8.27)
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1997.3.15)
食品卫生监督程序(1997.3.15)
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1997.3.17)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1997.6.5)
卫生行政处罚程序(1997.6.19)
血站管理办法(暂行)(1998.9.21)
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1999.2.25)
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1999.7.16)
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1999.7.16)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暂行办法(1999.7.23)
卫生部卫生立法工作管理办法(1999.10.25)
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1999.12.24)
卫生部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管理办法(1999.12.29)
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2000.1.16)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2000.5.15)
医疗气功管理暂行规定(2000.7.10)
卫生部业务主管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办法(2000.10.31)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2001.2.20)
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2001.2.20)
放射事故管理规定(2001.8.26)
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2001.10.23)
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卫生管理办法(2001.10.23)
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2002.1.22)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2002.3.28)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2002.3.28)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2002.3.28)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2002.3.28)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2002.3.28)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2002.3.28)
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2002.3.28)
消毒管理办法(2002.3.28)
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2002.4.8)
卫生部决定废止和宣布失效的规章目录(2002.5.8)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2002.7.31)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2002.7.31)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2002.7.31)
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2002.12.13)
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规范(2002.12.18)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2003.5.12)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3.10.1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2003.11.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规定(2004.3.4)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2004.3.4)
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2004.5.2)
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2004.11.17)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2004.12.31)
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2005.1.5)
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2005.1.5)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2005.2.28)
第四部分 附录(共13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摘录)(1982.1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6.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摘录)(1997.3.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89.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1994.5.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1996.3.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1999.4.29)
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1997.1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00.3.15)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2001.11.16)
规章制定程序条例(2001.11.16)
法规规章备案条例(2001.1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8.27)
『伍』 广义的卫生法律法规中的卫生行政法规、卫生行政规章分别是哪个是部门发布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卫生行政法规和卫生行政规章,应该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来制定。
『陆』 我国卫生法的体系组成部分有哪些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的体系组成部分具体如下:
1、卫生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有关卫生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2、卫生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和颁布的有关卫生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3、地方性卫生法规是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法定权限内制定、颁布的有关卫生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4、卫生行政规章按卫生行政规章制定的主体来分,可分为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分布的卫生行政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卫生行政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发布的卫生行政规章。这三种类型的卫生行政规章的法律效力等级是不同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发布的卫生行政规章的效力高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卫生行政规章,在全国有效;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卫生行政规章的效力高于其下级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卫生行政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七条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
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全国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
『柒』 我国解放前的卫生法律法规有哪些
1、宪法: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第43条,48条均有规定。
2、刑法:刑法第115条规定“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113条(交通)114、187条均有职业安全卫生有关的内容”。
3、劳动保护基本法:由于目前,我国暂时没有建立《职业安全卫生法》因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起到了劳动安全卫生领域的基本法作用,也是我国制定各项劳动安全卫生专项法律的依据。
4、劳动保护专项法:是针对特定的安全生产领域和特定保护对象而制订的单项法律,目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5、劳动保护行政法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等由国务院发布
6、各部门发布的有关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如劳动部《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违反的行政处罚办法》、《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防护用品规定》。
7、劳动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各地方不同。
8、安全及卫生标准:包括产品标准、基础标准、方法标准、作业场所分级标准。
9、其他要求:指产业实施规范与政府机构的协定,非法规性指南。
(7)我国制定卫生行政法规扩展阅读:
法律制度内容:
1.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方针和制度。
2.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作业、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高温、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3.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
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对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的措施主要有:
(1)上岗前培训。未成年工上岗,用人单位应对其进行有关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
(2)禁止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有害健康的工作。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3)提供适合未成年工身体发育的生产工具等。
(4)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捌』 现行有效的卫生法律、行政法规有多少部
11部卫生方面的法律,37部行政法规 下面是摘自某网站的新闻片段,时间为2009年“陈竺介绍,改版革开放以来,全国权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实施了《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母婴保健法》等11部有关卫生方面的法律;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37部行政法规;卫生部制定印发了《处方管理办法》等200余件部门规章;现行有效卫生标准130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