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条例英荷
『壹』 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航海条例》的颁布为什么引发英荷战争
原因:①荷兰航海业和国际贸易发达(荷兰拥有世界殖民贸易的霸主地位);②《航海条例》打击荷兰海上贸易活动。
『贰』 英国发布《航海条例》的根本目的是
根本C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直接A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活动
航海条例(Navigation Acts),英国历史上关于航海贸易的一系列立法。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发展英国的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1381年理查二世颁布英国最早的航海条例,1485年和1540年又陆续订立。1651年,英吉利共和国政府针对当时英国海上贸易的主要竞争对手荷兰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凡从欧洲运往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从亚洲、非洲、美洲运往英国或爱尔兰以及英国各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英属殖民地的船只运送。英国各港口的渔业进出口货物以及英国国境沿海贸易的货物,完全由英国船只运送。这些规定排挤了荷兰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危及荷兰的海上利益,导致1652年的第一次英荷战争。荷兰战败,被迫承认这一条例。1661年颁布的航海条例重申1651年航海条例的主要内容,规定某些产品只能运送到英国和爱尔兰或英国其他殖民地。1665年爆发第二次英荷战争,英国战败,航海条例稍有放宽。1651年以后颁布的航海条例是为了垄断英国和殖民地的贸易,维持英国殖民地对英国的依赖,限制殖民地的经济发展。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又先后颁布航海条例。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到1849年废除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至此,航海条例所规定的限制完全取消。
『叁』 航海条例导致了英荷战争爆发
B 解析: 略
『肆』 分析航海条例的颁布为什么引发英荷战争历史材料
【答案】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相关知识。17 世纪荷兰有海上霸主之 称,该条例的出台的目的是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遭到了荷兰的发对,引发了英荷两国的战争。故选C。AB项不能体现出与荷兰的关系;D项寻找投资场所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考点:英荷战争点评:英国大革命时期,随着自身的实力的增长,颁布了《航海条例》,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荷兰在十七世纪是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是当时的霸主,通过三次的英荷战争,荷兰一蹶不振,英国发展起来。
『伍』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对英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英国经来济开始崛起。自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商品由本国船舶运输,严禁走私和管制价格等。政府逐渐取消地方关税,统一国内市场,维护经济秩序,规范交易行为,包括生产质量标准和规定工资水平,保障廉价劳力供应。
政府批准许多特许贸易公司,商人则利用王权进行垄断贸易。简言之,重商主义形成了保护本国产业的关税政策,敛聚金银和积累资本的金融政策,鼓励生产的工商业政策,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的外贸政策,低工资低消费的劳工民生政策的政策体系。
这对原始资本积累和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促进作用,带来了“好日子”:英国经济开始崛起。
(5)航海条例英荷扩展阅读:
英国航海条例里边有几条,全是反自由贸易的:
1、只有英国和殖民地的船可以运送英国货。
2、货物从殖民地出来,比如从北美殖民地运出糖,你不能够运到其他地方去,只能运到英国或者其他的殖民地。
2、它国制造的产品,必须经过英国本土,而不能直接运到英国的殖民地。
没有强大的民族国家保护,任何地区的财富终将流逝。同时做到在政治上民主和经济上繁荣的国家在世界上只能有一个。这就是19世纪的英国
『陆』 航海条例的颁布为什么引发英荷战争
英国于16世纪晚期,挫败了西班牙海上霸权,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垄断局面。英国脱颖而出,逐渐发展为后起的却又是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它在同荷兰殖民强国的斗争不仅不可避免,然而,此时荷兰到处排挤英国商人。在俄国和波罗的海各国,在北美殖民地和东亚各国,在地中海和西非沿岸地区,荷兰人倚仗资本雄厚,基本土垄断了各国的贸易。1649年,又与丹麦签订条约,获得货船免税通过松德海峡的权利,从而掌握这一地区的贸易优势。最令英国人不能容忍的是,荷兰竟然在英国水域肆意捕捞鱼虾等水产品,甚至把这些水产品拿到英国市场上高价出售,牟取厚利。这些情况早已激起英国资产阶级的愤怒。165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航海条例》,规定一切输入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或由实际产地的船只运到英国,这就是说不许其他有航运能力的国家插手。荷兰一向以商船多、体积大、效率高、组织完善而成为贸易中介国家、全世界商品集散的中心。英国的新航海条例显然是对付荷兰的,打击它在英国对其他国家贸易中的中介作用。荷兰与英国之间的斗争空前激化起来,荷兰反对英国的航海条例,英国拒绝废除航海条例,这就导致了英荷海上大战。
『柒』 名词解释 航海条例
航海条例(Navigation Acts),英国历史上关于航海贸易的一系列立法。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发展英国的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1381年理查二世颁布英国最早的航海条例,1485年和1540年又陆续订立。1651年,英吉利共和国政府针对当时英国海上贸易的主要竞争对手荷兰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凡从欧洲运往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从亚洲、非洲、美洲运往英国或爱尔兰以及英国各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英属殖民地的船只运送。英国各港口的渔业进出口货物以及英国国境沿海贸易的货物,完全由英国船只运送。这些规定排挤了荷兰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危及荷兰的海上利益,导致1652年的第一次英荷战争。荷兰战败,被迫承认这一条例。1661年颁布的航海条例重申1651年航海条例的主要内容,规定某些产品只能运送到英国和爱尔兰或英国其他殖民地。1665年爆发第二次英荷战争,英国战败,航海条例稍有放宽。1651年以后颁布的航海条例是为了垄断英国和殖民地的贸易,维持英国殖民地对英国的依赖,限制殖民地的经济发展。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又先后颁布航海条例。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到1849年废除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至此,航海条例所规定的限制完全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