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例第十六条
① 求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是什么
1. 机动车应从注册登记之日起,按照规定期限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2. 营运载客汽车5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3. 载货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10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10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4. 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以内每2年简键检验1次;超过6年的,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5. 摩托车4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4年的,每年检验1次。
6. 拖拉机和其他机动车每年检验1次。
7. 营运机动车在规定检验期限内经安全技术检验合格的,不再重复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②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十六条是什么
中华人民抄共和国国务院令第袭555号《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
第六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管辖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对流动人口实施计划生育管理,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组织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指导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夫妻(以下称育龄夫妻)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依法向育龄夫妻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之间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通报制度,及时采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运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核实、通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
③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因故意犯罪;
(二)醉酒导致伤亡的;
(三) 自残或者自杀的。
【拓展资料】
一、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是多久?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申请工伤认定的资料有哪些?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受伤害职工的身份证复印件;
(三)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
三、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及初次治疗病历复印件。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齐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齐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四、哪些情况工伤认定不会被受理?
(一)对于工伤认定未能提交充分资料,同时在行政机关发出补正通知书后规定时间内未能做出补正的,工伤认定机关理应不受理。
(二)对于工伤认定超过申请时效的,除特殊原因外(具体指劳动关系的确认、医疗尚未终结等),工伤认定机关可以驳回申请,不予受理。
(三)伤者或者伤者家属、用人单位对所申请的不予受理的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于60日内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高一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起行政复议,或者在90日内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综上所述,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详细规定了职工申请工伤的程序、材料、期限及各种注意事项。其中,工伤认定十六条明确,职工故意犯罪的,酗酒导致伤亡的,或者自杀的,不在工伤认定的范畴,职工及家属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在工伤认定方面同单位有纠纷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④ 求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405号)第十六条: 机动车应当从注册登记之日起,按照下列期限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一)营运载客汽车5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二)载货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10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10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三)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6年的,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四)摩托车4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4年的,每年检验1次;
(五)拖拉机和其他机动车每年检验1次。 营运机动车在规定检验期限内经安全技术检验合格的,不再重复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拓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是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定的,于2004年4月28日国务院第49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家法规,2004年4月30日公布,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共计8章115条。 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87号国务院令,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进行了修改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条例。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组织有关部门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确定管理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⑤ 《安全生产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和实施哪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监督考核机制,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台账、档案制度以及会议机制; (二)安全生产检查、风险因素辨识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三)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保障制度; (四)设备、设施检查维修制度; (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管理制度; (六)具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七)职业健康保障制度和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使用管理制度; (八)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制定、修订与演练制度、事故报告以及调查处理制度; (九)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和外来进场施工队伍管理制度; (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管理机制执行效晌枝果评估以及修订制度宴旅敏; (十一)其他有关安全生产制镇瞎度。
⑥ 大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
大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指出,城市树木影响交通、管线、房屋或人身安全,且满足特定条件时,可进行砍伐。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鉴定和批准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的树木砍伐,并遵循“伐一补二”的原则进行补植。其他区市县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及建制镇负责本辖区内的树木砍伐工作。具体情况包括:树木自然枯死、发生严重病虫害无法挽救、严重影响居住采光和居住安全、严重倾斜达45度角以上、妨碍交通或危害建(构)筑物安全及人身安全,以及其他需要砍伐的情况。
根据规定,满足上述任一条件的城市树木,经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鉴定和批准后,可以进行砍伐。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的树木砍伐工作由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其他区市县和建制镇则负责各自辖区内的树木砍伐。在树木砍伐后,需遵循“伐一补二”的原则,即砍伐一棵树后需补植两棵树,以保持城市绿化覆盖率。
具体来说,自然枯死的树木、发生严重病虫害无法挽救的树木、严重影响居住采光和居住安全的树木、严重倾斜达45度角以上、妨碍交通或危害建(构)筑物安全及人身安全的树木,以及其他需要砍伐的情况,均属于符合砍伐条件的范畴。这些情况的出现,通常需要在专业人员的鉴定后,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树木砍伐。
总之,大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对城市树木砍伐条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确保了在必要时进行树木砍伐的同时,能够通过“伐一补二”的原则进行相应的补植工作,以保持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美观度。这一规定旨在平衡城市绿化与居民生活需求之间的关系,确保城市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
(6)条例第十六条扩展阅读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通知 大政办发〔2011〕85号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大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