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
❶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条例简介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0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6月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0号、卫生部令第1号发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学校,是指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普通高等学校。
第四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
第二章学校卫生工作要求
第五条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六小时,中学不超过八小时,大学不超过十小时。
学校或者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第六条学校教学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以及黑板、课桌椅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校舍,其选址、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并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许可。竣工验收应当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参加。
第七条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为学生设置厕所和洗手设施。寄宿制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洗漱、洗澡等卫生设施。
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第八条学校应当建立卫生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以及教室、宿舍卫生的管理。
第九条学校应当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办好学生膳食,加强营养指导。
第十条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应当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应当适合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防止发生伤害事故。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并对参加劳动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供必要的安全和卫生防护措施。
普通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劳动,不得让学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从事不安全工种的作业,不得让学生参加夜班劳动。
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保健待遇。学校应当定期对他们进行体格检查,加强卫生防护。
第十二条学校在安排体育课以及劳动等体力活动时,应当注意女学生的生理特点,给予必要的照顾。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应当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者讲座。
学校应当开展学生健康咨询活动。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根据条件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
学校对体格检查中发现学生有器质性疾病的,应当配合学生家长做好转诊治疗。
学校对残疾、体弱学生,应当加强医学照顾和心理卫生工作。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配备可以处理一般伤病事故的医疗用品。
第十六条学校应当积极做好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
第十七条学校应当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做好急、慢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同时做好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
第三章学校卫生工作管理
第十八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把学校卫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作为考评学校工作的一项内容。
第十九条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规模较大的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普通中小学,可以设立卫生管理机构,管理学校的卫生工作。
第二十条普通高等学校设校医院或者卫生科。校医院应当设保健科(室),负责师生的卫生保健工作。
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六百比一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
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可以根据需要,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
学生人数不足六百人的学校,可以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保健教师,开展学校卫生工作。
第二十一条经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可以成立区域性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
区域性的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
(一)调查研究本地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二)开展中小学生常见疾病的预防与矫治;
(三)开展中小学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
第二十二条学校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考核、评定,按照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考核标准和办法,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学校卫生技术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卫生保健津贴。
第二十三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培养学校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列入招生计划,并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为学校卫生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提供进修机会。
第二十四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学校卫生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
第二十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医疗单位和专业防治机构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传染病防治和常见病矫治,接受转诊治疗。
第二十六条各级卫生防疫站,对学校卫生工作承担下列任务:
(一)实施学校卫生监测,掌握本地区学生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掌握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地方病动态;
(二)制定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计划;
(三)对本地区学校卫生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四)开展学校卫生服务。
第二十七条供学生使用的文具、娱乐器具、保健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第四章学校卫生工作监督
第二十八条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卫生工作行使监督职权。其职责是:
(一)对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选址、设计实行卫生监督;
(二)对学校内影响学生健康的学习、生活、劳动、环境、食品等方面的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工作实行卫生监督;
(三)对学生使用的文具、娱乐器具、保健用品实行卫生监督。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的卫生主管机构,在本系统内对前款所列第(一)、(二)项职责行使学校卫生监督职权。
第二十九条行使学校卫生监督职权的机构设立学校卫生监督员,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聘任并发给学校卫生监督员证书。
学校卫生监督员执行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卫生主管机构交付的学校卫生监督任务。
第三十条学校卫生监督员在执行任务时应出示证件。
学校卫生监督员在进行卫生监督时,有权查阅与卫生监督有关的资料,搜集与卫生监督有关的情况,被监督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给予配合。学校卫生监督员对所掌握的资料、情况负有保密责任。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一条对在学校卫生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或者个人,各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六条第二款规定,未经卫生行政部门许可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责令停止施工或者限期改建。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六条第一款、第七条和第十条规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进。情节严重的,可以同时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致使学生健康受到损害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进。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会同工商行政部门没收其不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物品,并处以非法所得两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拒绝或者妨碍学校卫生监督员依照本条例实施卫生监督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处以二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当事人对没收、罚款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对罚款决定不履行又逾期不起诉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学校卫生监督办法、学校卫生标准由卫生部会同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
第三十九条贫困县不能全部适用本条例第六条第一款和第七条规定的,可以由所在省、自治区的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变通的规定。变通的规定,应当报送国家教育委员会、卫生部备案。
第四十条本条例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教育部、卫生部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六日颁布的《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和一九八零年八月二十六日颁布的《高等学校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同时废止。
❷ 谁有最新的《体育卫生工作条例》麻烦给提供一下
体育卫生工作条例 1、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体卫工作,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正常发育成长,特制定本条例。 2、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和教学进度,防止负担过重。学生每日学习时间与课外活动不超过六小时,学生每日睡眠时间应保证十小时。每节课40分钟,两节课间休息10分钟。 3、教室的墙壁应经常保持洁白,对不合标准的课桌凳要逐步改进,黑板应保持漆黑,不反光。第一排课桌的前缘距离黑板应不少于二米。 4、培养学生良好的坐姿和阅读、书写习惯。教育学生保护视力,认真做好眼保健操,遵守用眼的卫生要求。 5、教育学生经常锻炼身体,每天坚持做广播操,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体育课要争取按学生性别、体质情况分组和合理负荷,防止发生伤害事故。 6、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建立环境卫生保洁制度。要绿化校园。 7、建立学生健康卡,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实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 8、积极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树立以卫生为光荣,不卫生为耻辱的新风尚,教育学生养成“四勤四不”、“三要三不要”的个人卫生习惯,把学生的个人卫生健康状况作为评选“优秀生”学生条件之一。 9、学校保健教师重点做好学生的卫生防病工作,组织安排学生身体检查,建立健康卡片,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督促学校的环境卫生和体育卫生工作,组织指导学生卫生委员工作。班主任、任课教师应协助学校保健教师开展学校卫生工作。 10、学校领导应把学校体卫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并亲自督促检查,应从政治上、业务上、生活上关心学校卫生人员,对工作成绩显著者应予表扬或奖励。 个人卫生要求 “四勤四不”:勤洗手剪指甲;勤洗头理发;勤洗澡换衣;勤洗脸刷牙。不喝生水和不清洁的食物;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 “三要三不要”: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要保持一市尺;连续看书一小时要休息几分钟或向远处跳望会;要坚持天天做眼保健操,穴位、动作必须准确。不要在光线暗弱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和走路时或在动荡的车厢里看书;不要天天长时间看电视。
❸ 国务院是哪年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我国制定的学校体育工作的法律性文件。1990年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回随即于答3月12日由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签署国家教委第8号令,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签署国家体委第11号令,共同发布,正式施行。5月14日,国家教委、国家体委联合发出《关于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通知》。
❹ 学生卫生工作条例
第一条 为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
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
;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学校,是指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
、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普通高等学校。 第四条 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卫生行政部门
负责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 【章名】 第二章 学校卫生工作要求 第五条 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
括自习),小学不超过六小时,中学不超过八小时,大学不超过十小时。 学校或者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
学生学习负担。 第六条 学校教学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等环
境质量以及黑板、课桌椅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校舍,其选址、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并
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许可。竣工验收应当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参加。 第七条 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为学生设置厕所和洗手设施。寄宿制
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洗漱、洗澡等卫生设施。 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第八条 学校应当建立卫生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以
及教室、宿舍卫生的管理。 第九条 学校应当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加强饮食卫生
管理,办好学生膳食,加强营养指导。 第十条 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应当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运动项目和
运动强度应当适合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防止发生伤害事
故。 第十一条 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并
对参加劳动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供必要的安全和卫生防护措施。 普通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劳动,不得让学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
从事不安全工种的作业,不得让学生参加夜班劳动。 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组织
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保健
待遇。学校应当定期对他们进行体格检查,加强卫生防护。 第十二条 学校在安排体育课以及劳动等体力活动时,应当注意女学
生的生理特点,给予必要的照顾。 第十三条 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
健康教育课,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
中学应当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者讲座。 学校应当开展学生健康咨询活动。 第十四条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根据条件定期对学生进
行体格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 学校对体格检查中发现学生有器质性疾病的,应当配合学生家长做好
转诊治疗。 学校对残疾、体弱学生,应当加强医学照顾和心理卫生工作。 第十五条 学校应当配备可以处理一般伤病事故的医疗用品。 第十六条 学校应当积极做好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
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
工作。 第十七条 学校应当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做好急、
慢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同时做好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
作。 【章名】 第三章 学校卫生工作管理 第十八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把学校卫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
,作为考评学校工作的一项内容。 第十九条 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规模较大的农
业中学、职业中学、普通中小学,可以设立卫生管理机构,管理学校的卫
生工作。 第二十条 普通高等学校设校医院或者卫生科。校医院应当设保健科
(室),负责师生的卫生保健工作。 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六
百比一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 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可以根据需要,配
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 学生人数不足六百人的学校,可以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保健教师,开展
学校卫生工作。 第二十一条 经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可以成立区域性中小学卫
生保健机构。 区域性的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 (一)调查研究本地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二)开展中小学生常见疾病的预防与矫治; (三)开展中小学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 第二十二条 学校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考核、评定,按照卫
生、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考核标准和办法,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学校卫生技术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卫生保健津贴。 第二十三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培养学校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列入
招生计划,并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为学校卫生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提供进修
机会。 第二十四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学校卫生经费纳入核定
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 第二十五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医疗单位和专业防治机构对
学生进行健康检查、传染病防治和常见病矫治,接受转诊治疗。 第二十六条 各级卫生防疫站,对学校卫生工作承担下列任务: (一)实施学校卫生监测,掌握本地区学生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掌
握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地方病动态; (二)制定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计划; (三)对本地区学校卫生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四)开展学校卫生服务。 第二十七条 供学生使用的文具、娱乐器具、保健用品,必须符合国
家有关卫生标准。 【章名】 第四章 学校卫生工作监督 第二十八条 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卫生工作行使监督职权。其
职责是: (一)对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选址、设计实行卫生监督; (二)对学校内影响学生健康的学习、生活、劳动、环境、食品等方
面的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工作实行卫生监督; (三)对学生使用的文具、娱乐器具、保健用品实行卫生监督。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的卫生主管机构,
在本系统内对前款所列第(一)、(二)项职责行使学校卫生监督职权。 第二十九条 行使学校卫生监督职权的机构设立学校卫生监督员,由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聘任并发给学校卫生监督员证书。 学校卫生监督员执行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卫生主管机构交
付的学校卫生监督任务。 第三十条 学校卫生监督员在执行任务时应出示证件。 学校卫生监督员在进行卫生监督时,有权查阅与卫生监督有关的资料
,搜集与卫生监督有关的情况,被监督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给予配合。学
校卫生监督员对所掌握的资料、情况负有保密责任。 【章名】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一条 对在学校卫生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或者个人,各级教
育、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六条第二款规定,未经卫生行政部门许可
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
警告、责令停止施工或者限期改建。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六条第一款、第七条和第十条规定的,由
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进。情节严
重的,可以同时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致使学生健康受到损害的,
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进。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
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会同工商行政部门没收其
不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物品,并处以非法所得两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 拒绝或者妨碍学校卫生监督员依照本条例实施卫生监督
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可
以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处以二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 当事人对没收、罚款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
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
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对罚款决定不履行又逾期不起诉的,由
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章名】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学校卫生监督办法、学校卫生标准由卫生部会同国家教
育委员会制定。 第三十九条 贫困县不能全部适用本条例第六条第一款和第七条规定
的,可以由所在省、自治区的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变通的规定。变通
的规定,应当报送国家教育委员会、卫生部备案。 第四十条 本条例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卫生部负责解释。
❺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对学校配置卫生技术人员有哪些要求
对于这方面的要求,卫生技术人员,需要有具体专业的相关证书,以及培训的专业知识的证明,可以就职于学校的卫生技术人员的,当然,工作经验也是参考的一个重要标准。
❻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指出,学校体育竞赛应贯彻什么原则
2007年。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要求,为保障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保证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及现有涉及中小学建筑、教学卫生、生活卫生等方面的相关标准和政策规定,制订本《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民中小学校)。本《标准》从体育教师、体育场地器材、教学卫生、生活设施、卫生保健室配备以及学生健康体检等方面明确了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国家对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中小学校学应达到的最基本标准,是教育检查、督导和评估的重要内容。各地应当按照本《标准》对中小学校进行核查,尚未达到本《标准》的,应积极创造条件,使其尽快达到标准要求。各地在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时,应当按照本《标准》进行建设和配备。少数因特殊地理环境和特殊困难达不到本《标准》规定的部分要求的地区,应制定与之相应的法,确保学校体育场地的需要。各地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积极创造条件,增加投入,不断改善学校学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订高于本《标准》的学校体育卫生条件标准。
❼ 最新教育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课间操怎么算课时
保证中小学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也规定: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
❽ 学校要建立的体育卫生工作制度主要有哪些
(1)作息制度。要按照国家规定控制学生在校的活动总量和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与课外活动,小学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7小时。学生每日睡眠时间应保证:小学生10小时,中学生9小时。学校要根据不同季节,合理规定学生到校、离校时间。
(2)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国家为了鼓励和推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保卫祖国服务,特制定《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校是全面施行单位。中小学学生按年级和学段分为三个组,即儿童组、少年乙组、少年甲组。学校应把《标准》的施行同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并纳入学校工作计划。“达标”锻炼要经常化、制度化,要严格进行“达标”的测验和登记,定期统计和公布各班的“达标”成绩。学校除每年举行一次运动会外,还应适当开展班级之间、年级之间小型的体育竞赛活动,并和”达标”结合起来。
(3)体格检查制度。在当地医务部门协助下,每年要对全校师生进行体格检查,并建立健康卡片。体检情况要向体育、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并及时转告班主任和家长。体检资料要存档备查。
(4)清洁卫生制度。很多小学制订了晨检或午检个人卫生情况制度。这个制度有助于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应坚持施行下去。环境卫生,应建立分区包干责任制,每周周末最后一节课,应规定为全校大扫除时间,并进行检查评比。环境卫生要与美化环境相结合,包干区花草树木的保护,也要实行责任制。
(5)体育场地、器材检查维修制度。体育场地、器材失修,是造成体育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体育教师应经常在课前和课外活动前对运动场地和器材进行检查,如有损坏,要停止使用,并及时通知总务部门修理。
(6)传染病预防制度。学校是集体生活的场所,传染病尤其是流行性传染病,对师生安全威胁极大,必须严加防范。学校为此要制定一套科学的传染病预防制度,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疫情报告制度、传染病患者复学的隔离制度、患者复学的复诊制度。平时要做好预防接种、服预防药、按时检查身体等医疗预防工作,最大限度保证全体师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