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妇女法律法规

妇女法律法规

发布时间: 2022-01-07 19:03:54

㈠ 关于妇女儿童的法律法规

婚姻法主要是规范婚姻、家庭关系的

保护儿童有: 未成年人保护法

保护妇女有: 妇女权益保障法

当然了,各种法律法规都是有涉及各方面的,只不过注重点不同。

㈡ 有关妇女保护的法律法规

1.关于保护妇女的法律法规涉及妇女权益保障法,刑法民法典。都有关于保护妇女的保护法律法规。

㈢ 妇女婚姻法律保护法

妇女婚姻法律保护法规定如下:

1、《宪法》第4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女干部。

2、《宪法》第49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女子的义务,成年女子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刑法》第258条规定,有这样两种行为:

(1)有配偶而重婚,是指已经结婚的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结婚。

(2)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这里所说的“结婚”既包括骗取合法手续登记结婚,又包括虽未登记结婚,但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4、婚姻法第34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和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3)妇女法律法规扩展阅读

婚姻关系成立的基本法律特征:

1、结婚的主体是男女两性。不是由男女两性生理差别的结合,便不构成结婚。同性别的人之间不能结婚。

2、结婚行为是法律行为。申请结婚的双方当事人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履行法律规定的结婚登记程序。否则,婚姻关系不产生法律后果。即:不受法律保护的无效婚姻,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所规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否则不具有合法婚姻的效力。

3、结婚行为的法律后果是,确立双方的夫妻关系。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权利、义务。这种已确立的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任何单位、个人或夫妻双方都无权解除夫妻关系。

4、结婚的必备条件:一是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二是必须达到法定年龄,三是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5、结婚的禁止条件:一是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二是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㈣ 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有哪些

    专门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规定》、《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含有保护妇女权益条款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法》、《企业法》、《义务教育法》、《监狱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1、《妇女权益保障法》对于妇女的人身权利作了如下规定:

    第三十三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人身权利。

    第三十四条、妇女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剥夺或者限制妇女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妇女的身体。

    2、《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三十四条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第四十六条 离婚时,女方因实施绝育手术或者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处理子女抚养问题,应在有利子女权益的条件下,照顾女方的合理要求。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二十六条妇女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劳动保护并可以获得帮助和补偿。

    第五十八条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第五十九条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5、《反家庭暴力法》

    第三十三条 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㈤ 依据法律妇女的定义是什么

    三八妇女节18岁以上的所有成年女性的节日。《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中"妇女"一词的含义,仅指"成年女子"并无其他特殊意指. 已婚女子被称作"妇人"。也就是说成年女子只要是年满十八岁,就属于是"妇女"的范畴,并不是专指结了婚的女性! 它是属于所有年满十八岁周岁以上女性的。


    在这一天,来自不同民族,年龄也不尽相同的各个城市街头的男性,为女性——妻子、女朋友、女儿、同事、母亲——准备礼物。但随着消费主义取代了妇女节的女权主义政治立场,妇女节在蔓延的商业狂潮中失去了其独特的性别政治意味,民众开始对节日意义存在争议。

    20世纪后期美国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为媒体将女权主义议题“去政治化”提供了崭新的方式。主流媒体与广告商、销售商实现共谋,其用消费主义“去政治化”女权主义。公开放弃其原先的女权主义政治立场,以及鼓吹消费主义文化等策略,来最终实现将女权主义议题“去政治化”的目的,使女权主义失去其在公共领域讨论和争辩妇女问题的理由。

    例如:自1913年争取平等的俄罗斯女工庆祝妇女节以来,妇女节在俄罗斯已有百年历史,成为俄罗斯女性的重要节日。据2016年《透视俄罗斯》报道,莫斯科男士将花费约5亿美元为心爱的她选购礼物。不少俄罗斯民众认为,尽管俄罗斯隆重庆祝妇女节,但象征女权主义的妇女节并未帮助女性在经商或从政时享受到与男性平等的待遇。

    ㈥ 妇女的法律年龄是多少

    司法解释中定义14岁以上的女性称为妇女,未满14岁的男女称为儿童。

    拐卖15岁女性定罪是拐卖妇女罪。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处死刑。

    依据《刑法》

    第二百四十条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

    (三)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四)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

    (五)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

    (六)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

    (七)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八)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

    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

    (6)妇女法律法规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条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施诈、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这是一种世界性犯罪。二、三十年以来在中国大陆有愈演愈烈之势。尤其在贫困地区云贵川和流动人口集中的发达地区如东莞深圳福建等地,此类犯罪长期猖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拐卖妇女、儿童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参照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答,的规定,这里所说的“情节特别严重”,是指本法第240条第1款所列的8项情形中特别严重的情节。在具体执行中,不应在这8项情形之外再扩大范围。

    ㈦ 妇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是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中国的实际情况二制定的法律。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修正)。

    ㈧ 妇女的定义是什么法律上规定多少岁以上就是妇女

    妇女的定义是成年女性。

    在司法法中,14岁以上的妇女被定义为妇女,14岁以下的男子和妇女被定义为儿童。

    《宪法》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权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选拔女干部。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禁止侵犯婚姻自由和虐待老年人、妇女和儿童。

    (8)妇女法律法规扩展阅读:

    妇女的权益

    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民法、刑法、选举法、劳动法、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在内的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法律体系。自199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以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12部涉及保护妇女权益内容的法律和2项决议,如劳动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

    ㈨ 刑法中关于妇女年龄的规定是哪一条

    1、在司法解释中定义14岁以上的女性称为妇女,未满14岁的男女称为儿童。2、婚姻法规定的婚专龄具有普遍的适用属性,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法律也允许对婚龄作出例外规定。比如考虑我国多民族的特点,婚姻法第五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3、目前,我国一些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机关对婚姻法中的法定婚龄作了变通规定。比如新疆、内蒙古、西藏等自治区和一些自治州、自治县,均以男二十周岁,女十八周岁作为本地区的最低婚龄。但这些变通规定仅适用于少数民族,不适用生活在该地区的汉族。

    热点内容
    2010年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05 18:21:14 浏览:133
    行政处罚与刑法 发布:2025-07-05 16:48:45 浏览:743
    民法典ar 发布:2025-07-05 16:24:45 浏览:846
    劳动法对公司缴纳社保规定 发布:2025-07-05 15:30:35 浏览:119
    公司法原理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100
    刑法免罪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417
    xx县信访局法律顾问合同书 发布:2025-07-05 15:16:36 浏览:507
    胡功群律师 发布:2025-07-05 14:44:32 浏览:468
    部门规章公布 发布:2025-07-05 14:03:47 浏览:244
    双方互不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5 14:02:15 浏览: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