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法规毒驾
A. 听说现在有新的交通法了,有个什么吸毒驾驶。
曾经的吸毒史现在不会吊销驾照,但是毒驾入刑应该也快了,毒驾肇事根据刑法解释就已经处犯交通肇事罪,严重的可以以危险方法危害社会安全罪,最高可判死刑,吸毒害人害己,希望你能早日戒掉毒瘾。
B. 毒驾北京交通法规是怎样规定的
说什么法律健全了?毒驾,毒驾。就是吸了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叫‘毒驾’;而吸毒的依据是用检测仪器来衡量的,我认为将‘毒驾’入刑是合理的,但是对那些以前有吸毒史,没有吸毒驾驶机动车行为的人而注销其驾驶证一点也不合理。法律是威严的,而道德与人情是同在的,正是因为‘吸毒’行为是违法的,所以在人们心中认为只要以前吸毒,注销其驾驶证是应该的。仔细想想,法律是讲究证据的,不要因为他人‘过错’而误入其反,换位思考一下吧!其严重后果只会把以前有过‘错误’的人们推向一边!此问题也不是我一人‘领悟’,但为什么就没有‘正义’的领导站出来为改过自新的‘民声’伸张正义的说法呢?
我个人认为:很简单,人都是自私的,不牵扯个人利益的时候,都害怕把自己装‘进去’,这个官司不好打,因为吸毒行为的负面影响极大!
我只希望更多的人关心一下‘改过自新’的‘浪子’们,伸出我们温暖的双手迎接他们的‘归’来,而不是将他们‘推’向一边;不要以‘有罪’推论看待他们曾有的‘污点’,而是以‘无罪’定论带领他们走向美好的‘生活’!!!
C. 毒驾司机遇查怎么处罚
毒驾司机被查的,会被处罚款。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毒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
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
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
D. 什么叫毒驾
吸食、注射毒品后驾车,对驾驶人判断路面情况、操纵行驶方向、控制制动踏板、采取紧急避险等措施都带来影响,严重妨碍行车安全,严重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根据毒品对人体产生的不同药理效果,可将其分为兴奋剂、抑制剂和致幻剂三大类,对驾驶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
兴奋剂对驾驶员的影响:兴奋剂如冰毒、摇头丸等苯丙胺类,给吸毒驾驶员制造一种盲目的自信感,有的甚至会出现幻觉,干扰视觉、听觉和触觉,出现妄想和狂躁等现象。促使其产生如超速、逆行等危险驾驶行为。
抑制剂对驾驶员的影响:抑制剂如大麻、K粉、海洛因、氯胺酮、安眠酮、巴比妥类药物。抑制剂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作用,会降低驾驶员的反应能力,延迟反应时间,减弱驾驶员的注意力,严重影响驾驶员对距离与速度的判断,威胁道路交通安全。
致幻剂对驾驶员的影响:致幻剂包括迷幻蘑菇、麦斯卡林等。强烈的置换作用会扭曲驾驶员的视觉、听觉,使其极易对道路情况作出错误判断。一旦出现紧急情况,驾驶员无法及时适当的作出处理反应。
毒驾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易造成多人伤亡的恶性交通事故,从给现实社会带来的危害来看,其破坏性完全不低于醉酒驾驶。人体吸毒后处于一种中毒状态,毒品在进入血液后比酒精更能刺激人的神经,反映会更加迟钝,行为更不受意识控制。英国权威机构对毒驾进行研究之后发现,醉酒驾驶比正常驾驶时的反应时间慢了12%,而毒驾比正常驾驶反应时间要慢21%。机动车驾驶人吸食、注射毒品后驾驶机动车,对驾驶人判断路面情况、操纵行驶方向、控制制动踏板、采取紧急避险等措施都带来影响,严重妨碍行车安全,严重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我国刑法虽未对“毒驾”设定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在实践中,可以依照《禁毒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对吸毒行为本身进行行政拘留、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及强制戒毒等处罚;造成严重后果且在事故中负主要责任以上的,一般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等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或根据不同情节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1、《禁毒法》 第三十八条 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一)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
(二)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
(四)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
2、《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3)吸食、注射毒品的;
3、《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第九十条: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4、《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十二条第二项:三年内有吸食毒品、注射毒品行为或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未满三年,或者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第六十七条第六项:被查获有吸食、注射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行为,正在执行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措施,或者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车辆管制所应当注销其机动车驾驶证。
5、刑法修正案八在交通肇事罪后增设危险驾驶罪,危险驾驶罪为危险犯,不需要造成实际危害结果,只要行为人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即构成本罪。危险驾驶行为同时构成交通肇事罪或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 6、刑法第133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犯危险驾驶罪的,根据刑法第133条之一的规定,处拘役,并处罚金。
近年来,全国“毒驾”案例呈增长态势,吸毒后驾驶车辆肇事肇祸成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新问题,严重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毒驾离我们不远,甚至很多血淋淋的毒驾事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这些潜在的危险每天都在威胁着我们及家人的生命安全,为此,我们要:
1、学习和掌握抵制毒品的基本知识,进一步增强明辨是非、抵制毒品诱惑的能力;
2、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保护,自觉远离毒品,不借助毒品开车提神;
3、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对毒驾做到不参与、不纵容、不包庇;
4、积极主动学习有关毒驾的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拒毒意识,拒绝毒品,拒绝毒驾,用实际行动对毒驾说“不”!
E. 毒驾属于什么罪
毒驾属于违法行为,不属于犯罪。但是若是毒驾导致了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属于治安违法行为的,一般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般来说毒驾没有造成交通事故的,按相关法律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毒驾造成交通肇事,以交通肇事罪论处;若毒驾造成交通肇事且情节严重,亦可以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
毒驾是指未戒断毒瘾的患者和正在使用毒品的驾驶员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司机在吸食冰毒等毒品后,会出现亢奋、幻觉等症状;而在吸食海洛因等传统毒品时,则会出现嗜睡、颓废等症状。毒瘾发作时产生的身体无力、行为异常、意识障碍、人格改变等,会严重影响司机驾车时的判断,进而引发交通事故。
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1、有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精神病、痴呆以及影响肢体活动的神经系统疾病等妨碍安全驾驶疾病的;
2、三年内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或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未满三年,或者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七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
(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三)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条 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F. 毒驾怎么处罚。
1、参照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2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
(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三)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2、吸食合成毒品后会使人产生精神极度亢奋甚至妄想、幻觉等症状,导致车辆驾驶员丧失意识、行为失控。对吸毒人员驾驶机动车问题作出了五个方面的严格规定。
(一)禁止吸食、注射毒品后驾驶机动车,禁止有吸毒行为记录的人员驾驶校车。
(二)未戒除毒瘾的人员不得申领驾照。
(三)正在执行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或者社区康复的人员已取得驾照的应当依法注销。
(四)解除戒毒措施等情形后三年内申请驾驶应当提供吸毒检测报告。
(五)加强对有吸毒行为记录驾驶人员的管理。对毒驾进行依法治理充分显示了禁毒工作围绕减少毒品社会危害的总体目标,体现出对于毒品引发的社会问题零懈怠的态度。
3、驾考对毒驾行为有哪些限制
公安部发布了新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该法规首次对毒后驾驶做出了明确规定,对吸毒人员申请驾驶证做出了“零容忍”的态度,对查出毒后驾驶的驾驶者一律注销驾驶证,并三年内不得申报领取机动车驾驶执照,该规定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针对暴露出的吸毒后驾驶机动车问题,对吸毒人员申请驾驶证或者驾驶机动车采取“零容忍”措施,严格限制吸毒人员申请机动车驾驶证。按照新规定,3年内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或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未满3年的,不得申请驾驶证;驾驶人吸食、注射毒品后驾驶机动车或者正在执行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措施的,要注销驾驶证。
G. 毒驾酒驾处罚
“毒驾入刑”并非一种新型的刑罚机制,而不过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一种具体表现。“毒驾”是比“醉驾”更严重的行为,对醉酒的认定标准已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毒驾”不像“醉驾”那么容易鉴别,毕竟验血和尿检鉴定还不同。
H.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但是对方毒驾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32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自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按下列时限做出:轻微事故5日内;一般事故15内;重大、特大事故20内。因交通事故情节复杂不能按期做出认定的,须报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按上述规定分别延长5日、15日、20日。
一般以下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应由县级交通警察大队,具有助理勘查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审批;重大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由市级交通警察支队,由具有勘查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审批;特大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由省级交通警察总队,具有高级勘查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审批,或委托勘查师审批。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作出并按程序审批后,应当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公布交通事故责任时应当召集各方当事人同时到场,由事故处理人员出具有关证据,认定责任的依据和理由,并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送交相关当事人。相关当事人受到《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应签名且注明收到的时间。当事人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签字同意即为生效,或在15日内没有向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申请重新认定则生效。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关键在于确定同是当事人的责任,在责任分析时应当全面分析当事人的行为与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行为人的道路通行权的权利与义务,权衡当事人的过错责任大小,从何进行综合评价。一般情况下,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原则有行为责任原则、因果关系原则、路权原则、安全原则等。
行为责任原则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91条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16条之规定:“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因此,应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因果关系原则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46条之规定:“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由此可知,关键在与在于确定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因果关系,由此推及出行为人的责任大小。
路权关系原则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行人、车辆各自按照交通规则行使道路通行权,以此。确保交通安通,既是每位行人、车辆应尽的义务,因为在确保自己完全遵循交通规则即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就不会因为触犯了交通规则而侵犯他人(车辆)的通行权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了。
安全原则
安全原则主要包括合理避让、合理操作等方面,是根据当时对安全造成的影响来确定当时的责任。
合理避让,实际上一种合理的让渡权利,主动承担其维护安全义务的行为。比如,车辆的高速公路行驶过程中由于需要紧急停车,不得已将车停在靠边处并打开车后灯示意时,后面行驶的车辆就负有一个合理避让的义务。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此处要求机动车辆做到严格遵循交通规则,合理操作。
广州交通事故网,免费咨询
http://www.gdjtsg.com/
I. 吸毒者驾驶证怎么处罚
驾驶人属于吸毒成瘾未戒除人员的,当事人要在30日内申请注销驾驶证;未主动申请或者被强制隔离戒毒的,按照相关法规规章,注销其驾驶证。
按《道路交通法》的规定,对毒驾的处罚较轻,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相比《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吸食、注射毒品的处罚要重得多,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
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第九十条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该法虽禁止毒驾但对具体的处罚并未明确规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三)吸食、注射毒品的。
(9)交通法规毒驾扩展阅读:
“毒驾入刑进展如何?”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部长助理刘跃进回应称:不存在对某个群体采取特殊手段来进行打击;毒驾在不久的将来会纳入刑法的管辖范围。
最近几年,演艺明星吸毒频频曝光,因此有人怀疑执法部门是不是对娱乐圈重点关注?刘跃进表示,打击毒品犯罪从来没有针对某一个群体、某一个职业。
打击和治理毒品犯罪是全方位的、全社会的,不管你是哪个职业,不管是哪个行业,不管哪个群体,只要你吸毒、只要你贩毒,都在政府打击和管理的行列。
在其他各行各业都存在吸毒问题,只不过其他行业那些人没有那么大的名气,被查获以后也没有人知道,也不会有人去关注。
刘跃进在回答毒驾入刑立法进程时说,国家禁毒办已在会同相关部门推动这项工作,开展立法调研。这个过程会很快的,相信毒驾在不久的将来会纳入刑法的管辖范围。
J. 关于毒驾酒驾处罚规定有哪些
刑法修正案八在交通肇事罪后增设危险驾驶罪,危险驾驶罪为危险犯,不需要造成实际危害结果,只要行为人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即构成本罪。危险驾驶行为同时构成交通肇事罪或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刑法第133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危险驾驶罪的,根据刑法第133条之一的规定,处拘役,并处罚金。
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的原则,你同学涉嫌触犯交通肇事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