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法规室津贴补贴
『壹』 《关于调整纪检监察办案人员补贴标准的通知》中执行范围为地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具体究竟是什么范围。
具体机关范围包括省纪委监察厅、市纪委监察局、县纪委监察局、乡镇纪委监察室,纪委监察局驻单位纪工委、监察室。
驻单位纪工委、监察室都是地级各纪委监察局,而且派驻监督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
2014年12月 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意见》从总体要求、机构设置、职责权限、工作关系、管理保障、组织领导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加强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建设的思路和要求。
(1)中央纪委法规室津贴补贴扩展阅读
经国务院批准,决定适当调整人民法院办案人员岗位津贴范围和标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岗位津贴实施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法官、执行员、书记员以及其他办案辅助人员。
二、岗位津贴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办案人员每人每天2元。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办案人员每人每天2.2元。其中,县级法院办案人员由现行的0.4元、0.5元、0.6元提高到2.2元。
三、岗位津贴发放办法。根据实际出勤天数计算,按月发放。因节、假日、病、事假或脱产学习等原因未参加办案的,不发给岗位津贴。调离上述岗位的人员,停发岗位津贴。
四、经费来源。各级人民法院办案人员实行岗位津贴所需经费,按现行财政体制和隶属关系,分级负担。
五、调整人民法院办案人员的岗位津贴范围和标准,自1997年1月1日起执行。
六、各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享受公安干警岗位津贴标准,目前暂按人薪发[1992]7号文件规定执行。
七、本通知由人事部负责解释。
『贰』 根据党纪条规的规定,哪些形式属于违规发放津贴补贴
根据党纪条规的规定,以下形式属于违规发放津贴补贴:
1、超过规定标准、范围发放津贴补贴的;
2、违反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公务员奖励的规定,以各种名义向职工普遍发放各类奖金的;
3、在实施职务消费和福利待遇货币化改革并发放补贴后,继续开支相关职务消费和福利费用的;
4、违反规定发放加班费、值班费和未休年休假补贴的;
5、违反《中共中央纪委、中共中央组织部、监察部、财政部、人事部、审计署关于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问题的通知》(中纪发〔2006〕17号)等规定,擅自提高标准发放改革性补贴的;
6、超标准缴存住房公积金的;
7、以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商业预付卡、实物等形式发放津贴补贴的;
8、违反规定使用工会会费、福利费及其他专项经费发放津贴补贴的;
9、借重大活动筹备或者节日庆祝之机,变相向职工普遍发放现金、有价证券或者与活动无关的实物的;
10、违反规定向关联单位(企业)转移好处,再由关联单位(企业)以各种名目给机关职工发放津贴补贴的;
11、将执收执罚工作与津贴补贴挂钩,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发放津贴补贴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12、以发放津贴补贴的形式,变相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13、违反财政部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津贴补贴有关会计核算的规定核算津贴补贴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14使用“小金库”款项发放津贴补贴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15、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职务影响,违反规定在其他单位领取津贴补贴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16、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发放津贴补贴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17、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并以发放津贴补贴的形式合伙私分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处分。
18、在执行津贴补贴政策中不负责任,导致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和本单位发生严重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19、不制止、不查处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和本单位发生的严重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20、违反规定自行新设项目或者继续发放已经明令取消的津贴补贴的。
拓展资料
津贴标准是指某项津贴在单位时间内应支付的金额。它的确定由两种方式,一是按照雇员基本工资的一定百分比计算;二是按照绝对数额计算。第一种方式比较少见,大多数是按绝对数额计算。津贴标准在确定时考虑的因素包括:
1) 工资标准。如果在制订工资标准时,已经考虑了对特殊劳动的补偿,就没有必要另设津贴补偿;如果不能全面反映一些岗位和工种的特殊劳动性质和劳动消耗,就需要单独设立补偿津贴。
2) 劳动特殊性。对劳动的特殊性及对雇员的影响,要进行科学测量,作为确定不同等级津贴标准的依据。
3) 健康损害程度。一些津贴的发放是为了补偿和预防特殊工作条件对劳动者身体健康造成的损害,津贴标准的确定与对雇员身体的损害程度直接相关。
因此,需要通过一些相关部门的技术测定,例如,医疗单位、职业病防治部门等对职业病的发病率和治愈率、以及劳动保护投入等多种因素进行科学度量,从而确定通过津贴形式对雇员健康程度的补偿标准。
对一些特殊的工作和工种,中国有国家、地方和行业规定的统一津贴标准。此外,企业有权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和工作需要制订和调整本企业的津贴发放标准。
2、支付形式
津贴有实物和货币两种具体的支付形式。在一般情况下,与额外劳动补偿有关的津贴支付货币,并构成辅助工资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身体健康补偿有关的津贴有的采取实物的形式,有的采取货币的形式,以货币的形式居多。支付周期通常以出勤日累计,按月随工资支付。
『叁』 求文档: 国务院办公厅厅字【2006】5号文件有关规范津贴补贴的规定执行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监察部、财政部、人事部、审计署关于严肃纪律确保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和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工作顺利进行的通知》的通知
厅字(2006)5号
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和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为严肃纪律,确保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和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工作(以下简称改革和规范工作)顺利进行,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格遵守和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讲政治、顾大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工资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决策部署,切实把改革和规范工作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对改革和规范工作中出现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和纠正,确保中央政令畅通。要认真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耐心细致地解释政策,确保公务员队伍稳定,确保社会稳定。
二、严格遵守和坚决维护机构编制和组织人事工作纪律。要加强机构编制和职数管理,不得超编进人,不得把事业编制用于党政机关,不得擅自提高机构规格,不得超职数、超机构规格配备领导干部,不得突击提拔干部,不得以虚报人员等方式冒占国家下达的行政编制、冒领财政资金。
三、严格执行和坚决维护国家工资福利政策。任何单位不得自行更改国家工资福利政策,擅自提高工资福利待遇;不得自行制定工资制度、工资标准;不得放宽规定的工资套改条件;凡正式调入或录用到工作单位工作的人员,不得将工资关系留在原单位,应及时转入现工作单位,在现工作单位参加工资套改;不得将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人员列入工资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对受到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党纪处分或降级、撤职等行政处分以及刑事处罚的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降低其工资,不得保留原工资待遇;对自然减员、调离和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要及时核销其工资或离退休费以及各类津贴补贴,不得套取财政资金;不得挤占、截留和挪用中央对有关企业离退休人员、优抚对象、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人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专项补助资金,保证专款专用、按时足额发放。
四、严格遵守和坚决维护财经纪律,清理规范各类津贴补贴。
(一)坚决取消在国家统一政策之外自行设立的各种津贴补贴项目,对需保留的津贴补贴项目要严格按规定要求进行归并,严禁借归并之机提高津贴补贴水平;未经审批,不得出台新的改革性补贴项目或提高现有改革性补贴标准和扩大实施范围。
(二)加强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津贴补贴水平的调控,对按规定应纳入基本工资的津贴补贴,要从按规定归并后的津贴补贴中划转,并相应调减津贴补贴水平,不得再予保留;要如实上报津贴补贴发放水平,不得虚报、漏报或瞒报发放金额、范围和人数;按照规定降低津贴补贴水平的部门,不得明降暗不降甚至明降暗升;其他部门要按规定发放津贴补贴,不得自行提高发放水平;对确需提高津贴补贴水平的,一律按规定程序报批。
(三)按规定设立核算津贴补贴的会计科目,不得通过其他科目核算和反映津贴补贴发放情况;不得违反规定开立、使用银行账户用于发放津贴补贴、奖金和福利;中央和省级机关津贴补贴一律以银行卡的形式发放,不得发放现金。
(四)加强津贴补贴资金来源管理,各项政府非税收入要按国家有关规定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不得违反规定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政府非税收入发放津贴补贴、奖金和福利,不得违反规定擅自占有、使用和处置国有资产用于发放津贴补贴、奖金和福利,不得以其他形式隐瞒、截留、坐支和挪用应当上缴财政的各项收入发放津贴补贴、奖金和福利;不得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发放津贴补贴、奖金和福利。
(五)加强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等相关经费管理,不得以工会会员活动、评比竞赛和重大节日庆祝活动等形式用工会经费和用于集体福利的职工福利费普遍发放现金、有价证券或实物;不得违反规定发放加班费和值班费。
五、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调配合,严格监督管理,确保改革和规范工作顺利进行。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执行国家工资福利和津贴补贴政策情况的考察;机构编制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和职数管理;财政部门要加强财政财务管理,强化对规范津贴补贴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严格预算约束;人事部门要加强对工资管理和工资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工资和津贴补贴管理情况的审计监督;纪检监察机关要严格执行纪律,及时发现并严肃查处改革和规范工作中发生的各种违规违纪问题。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监察部、财政部、人事部、审计署将联合对中央和省级机关规范津贴补贴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要组织开展对本地区本部门规范津贴补贴情况的检查。对违反规定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按照组织程序一律先予免职,再依据党纪政纪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对严重干扰收入分配秩序或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
六、本通知适用于列入公务员法实施范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以及由财政预算拨款或政府非税收入安排经费的其他事业单位。
2:
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监察部、财政部、人事部、审计署关于严肃纪律加强公务员工资管理的通知
厅字[2005]10号
2005年6月7日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已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并将自2006年1月1日起执行。公务员法对公务员工资制度作出了新的规定。根据规定,国家将对公务员工资制度进行改革。为做好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和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工作,现就严肃纪律、加强公务员工资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坚决维护国家公务员工资政策的严肃性,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一律不准以任何借口、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在国家统一工资政策之外新设津贴、补贴、奖金项目,一律不准提高现有津贴、补贴、奖金的标准和水平;一律不准以现金或其他任何形式发放新的福利。
二、凡违反上述规定的,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要严肃处理,按照组织程序一律先予免职,再依据党纪政纪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严格监督检查。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执行国家公务员工资政策情况的考察;财政部门要加强财政财务管理,严格按国家政策核拨公务员工资经费;人事部门要加强公务员工资管理和对公务员工资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公务员工资管理情况的审计监督;纪检监察机关要严格执行纪律,严肃查处公务员工资管理方面的各种违规行为。
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单位、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和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参照本通知精神执行。
备注:中纪发[2006]17号也在找,不知你那里有没有?
『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人社部发【2011】18-19号文件关于纪检岗位津贴的规定,有全文吗
【2011】18-19号文件关于纪检岗位津贴的规定:
1、纪检、监察办案人员补贴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220元。
2、纪检、监察办案人员补贴列入工资统发,按月发放。调离办案人员岗位或离退休的人员,从调离或离退休的下个月起停发办案人员补贴。
3、纪检、监察办案人员补贴所需经费,仍按其行政隶属关系和现行经费保障、工资发放渠道解决。
4、各地区要严格执行纪检、监察办案人员补贴规定,不得擅自扩大范围和提高标准.
5、调整纪检、监察办案人员补贴标准,从2011年1月1日起执行。1997年人事部、财政部、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调整纪检、监察办案人员补贴范围和标准的通知》(人发[1997]120号)同时废止。
6、本通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解释。
拓展资料:
津贴(Allowances) 津贴是对劳动者在特殊条件下的额外劳动消耗或额外费用支出给予补偿的一种工资形式。 津贴分配的唯一依据是劳动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的优劣,而不与劳动者劳动的技术业务水平及劳动成果直接对应和联系。 津贴不与技术业务水平及成果直接联系,这就决定了它是一种补充性的工资分配形式。 津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津贴具有相对均等分配的特点。
『伍』 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有哪些
国家统一规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津贴、补贴项目包括三部分:
(一)1993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保留的津贴、补贴,主要指保留物价副补项目。
(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津贴、补贴,具体分为:
1、机关工作人员津贴、补贴。包括警衔津贴、公安干警值勤岗位津贴、审计人员工作补贴、人民法院办案人员岗位津贴。人民检察院办案人员岗位津贴、司法助理员岗位津贴、纪检监察办案人员补贴、税务工作人员税务征收津贴。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津贴、补贴。包括环境保护监测津贴、城市下水道工人岗位津贴、城市环境卫生工人岗位津贴、国家物资储备系统火炸药仓库及油料仓库职工作业津贴、农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毒 有害保健津贴、畜牧兽医医疗卫生津贴、广播电视播音员津贴、 广播电视天线工岗位津贴。
县以下农业经营管理技术干部岗位津贴、卫生防疫津贴、医疗卫生津贴、法医毒物化验人员保健津贴、艰苦广播电视台站津贴、林业系统有毒有害工作人员岗位津贴、殡葬岗位津贴、城市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岗位津贴。密码人员岗位津贴、卫生防疫津贴、艰苦类别岗位津贴、奥运奖金津贴。
3、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津贴、补贴。主要指离退休专家生活补贴。
(5)中央纪委法规室津贴补贴扩展阅读:
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补贴、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补贴、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是指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其他补贴、津贴。
『陆』 谁有《人事部、财政部、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调整纪检、监察办案人员补贴范围和标准的通知》,网上查不到
人事部财政部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调整纪检、监察办案人员补贴范围和标准的通知
(1997年12月3日人发[1997]1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人事劳动局)厅(局)、财政厅(局)、纪委、监察厅,国务院有关部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经国务院批准,决定适当调整纪检、监察系统工作人员办案补贴范围和标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办案补贴范围:列入中央纪委、监察部行政编制的纪检、监察办案人员;省、地(市)级办案人员补贴标准,由现行的每人每天0.8元提高到2元。
二、办案补贴标准:中央、省、地(市)级办案人员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2元;县(市)、乡(镇)级办案人员补贴标准,由现行的每人每天0.8元提高到2元。
三、办案补贴发放办法:根据实际出勤天数计算,按月发放。调离上述岗位的办案人员,停发岗位津贴。
四、经费来源。纪检、监察办案人员补贴所需经费,按现行财政体制分级负担。
五、办案补贴自1997年1月1日起执行。
六、本通知由人事部负责解释。
『柒』 享受纪检津贴人员范围
纪检、监察办案人员补贴的执行范围,限于列入中央纪委、监察部行政编制的纪检、监察机关的办案人员。
中纪委印发《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津贴问题解释》),适用于所有公务员单位和按公务员单位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中强调,将执收执罚工作与津贴补贴挂钩,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发放津贴补贴的,相关责任人中的共产党员(下统称有关责任人员)最重可开除党籍。
中纪委强调,津贴补贴不仅包括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和工作性津贴、生活性补贴、离退休人员补贴、改革性补贴等,还包括奖金、实物、有价证券等。
拓展资料:
一、本解释所称津贴补贴包括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和工作性津贴、生活性补贴、离退休人员补贴、改革性补贴以及奖金、实物、有价证券等。
二、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以及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和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违反津贴补贴管理规定的,对负有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的人员中的共产党员(以下统称有关责任人员),依照本解释追究责任。
三、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六条的规定追究责任:
(一)违反规定自行新设项目或者继续发放已经明令取消的津贴补贴的;
(二)超过规定标准、范围发放津贴补贴的;
(三)违反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公务员奖励的规定,以各种名义向职工普遍发放各类奖金的;
(四)在实施职务消费和福利待遇货币化改革并发放补贴后,继续开支相关职务消费和福利费用的;
(五)违反规定发放加班费、值班费和未休年休假补贴的;
参考资料: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津贴补贴行为适用》
『捌』 求:财政部办公厅人事部办公厅关于中央部门规范津贴补贴工作有关问题的答复意见(财办综【2006】122号)
您公教育您服务: 《共央纪委、共央组织部、监察部、财政部、事部、审计署关于规范 公务员津贴补贴问题通知》(纪发〔2006)1号关于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问题通知 编号:80051 律文号:纪发【2006】17号 颁发部门:纪委组部监察部财政部事部审计署 颁布期: 执行期:2007-1-1 纪委组部监察部财政部事部审计署纪发【2006】17号关于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问题通知 、实施间范围 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范围:党机关、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 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及经批准参照《华民共公务员》管 理单位 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实施间:20071月1起 二、实施办 ()统津贴补贴标准 全区公务员参照公务员单位实行统津贴补贴标准发放标准按省式批准案执行 (二)规范津贴补贴资金源发放办 1、收支脱钩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实现收入与单位占资产掌握行政权力脱钩各项政府非税收入(含经营性收入)要坚决按照家关规定缴库或财政专户由财政部门统收统支统筹安排同由财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实行统管理资产偿使用收入处置收入纳入财政预算各单位工经费、集体福利费其专项经费要严格按照现行关财务计制度规定支范围使用 2、规范源各部门、各单位原通合合规渠道筹集、由各单位发放津贴补贴资金全部缴财政作发放津贴补贴资金源 3、专户发放津贴补贴通财政部门集统发放所单位都必须按照辽财库〔2006〕360 号文件规定设立津贴补贴专门科目用于统核算本单位发放给职职工离退休员津贴补贴其科目律再核算发放津贴补贴津贴补贴律银行卡形式发放发放现金并依缴纳所税 三、工作要求 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政策性强敏度高各部门、各单位要实行手负责制坚决贯彻家、省、市关文件精神确保规范工作平稳推进 家规范奖励性补贴意见发前各部门、各单位制定奖励性补贴律取消 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各部门、各单位律准自行新设津贴补贴项目;律准自行提高津贴补贴标准扩实施范围;律准自行扩关经费支范围提高支标准发放津贴、奖金福利;律准发放价证券实物 四、监督检查 20073月1起各单位除执行新津贴补贴标准外其现金、实物等各种形式津贴、补贴、奖金、福利律停止发放 区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加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各种顶风违纪行凡违反关纪律单位都要进行严肃处理违反规定任何借口、任何名义、直接责任按照组织程序律先予免职再依据党纪政纪关律规追究责
『玖』 国家公务员津贴补贴规范后保留的津贴补贴有哪些,文号是多少
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中共中央纪委、中共中央组织部、监察部、财政部、人事部、审计署关于规范
公务员津贴补贴问题的通知》(中纪发〔2006)1号关于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问题的通知
编号:80051 法律文号:中纪发【2006】17号
颁发部门:中纪委,中组部,监察部,财政部,人事部,审计署 颁布日期:
执行日期:2007-1-1 中纪委,中组部,监察部,财政部,人事部,审计署中纪发【2006】17号关于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问题的通知
一、实施时间和范围
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范围为: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
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及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
理的单位。
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实施时间为:从2007年1月1日起。
二、实施办法
(一)统一津贴补贴标准
全区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单位实行统一的津贴补贴标准,发放标准按省正式批准的方案执行。
(二)规范津贴补贴的资金来源和发放办法
1、收支脱钩。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实现个人收入与单位占有的国有资产和掌握的行政权力脱钩,对各项政府非税收入(含经营性收入),要坚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由财政部门统收统支,统筹安排。同时,由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统一管理,将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处置收入纳入财政预算。各单位工会经费、集体福利费和其他专项经费要严格按照现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使用。
2、规范来源。各部门、各单位原通过合法合规渠道筹集的、由各单位发放津贴补贴的资金,全部上缴财政,作为发放津贴补贴的资金来源。
3、专户发放。津贴补贴通过财政部门集中统一发放。所有单位都必须按照辽财库〔2006〕360
号文件的规定,设立津贴补贴专门科目,用于统一核算本单位发放给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津贴补贴,其他科目一律不得再核算发放个人津贴补贴。津贴补贴一律以银行卡形式发放,不得发放现金,并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工作要求
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政策性强,敏感度高。各部门、各单位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坚决贯彻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确保规范工作平稳推进。
在国家规范奖励性补贴意见下发之前,各部门、各单位制定的奖励性补贴一律取消。
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后,各部门、各单位一律不准自行新设津贴补贴项目;一律不准自行提高津贴补贴标准和扩大实施范围;一律不准自行扩大有关经费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发放津贴、奖金和福利;一律不准发放有价证券和实物。
四、监督检查
从2007年3月1日起,各单位除了执行新的津贴补贴标准以外,其他现金、实物等各种形式的津贴、补贴、奖金、福利一律停止发放。
区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各种顶风违纪行为。凡违反有关纪律的单位和个人,都要进行严肃处理。对违反规定以任何借口、任何名义、直接责任人,按照组织程序一律先予免职,再依据党纪政纪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拾』 急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人社部发【2011】18-19号文件关于纪检岗位津贴的规定
文件已经发出,有些地方开始执行了,文件中规定从2011年元月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