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施工相关法律法规

施工相关法律法规

发布时间: 2022-01-09 01:17:08

❶ 谁懂的关于施工方面的法律法规

首先要看合同的,其次看对方的证据和你们的证据。还有就是看看诉讼时效的问题,应该没有超过2年吧。当初你们房子质量不合格的证据最好能找到,比如后来谁来修好的。

❷ 有关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律,法规规定主要有哪些

您好,有关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版法》、《中权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试行)、《建筑安装工程总分包实施办法》、《建设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价格管理暂行规定》、《工程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程序管理暂行规定》等。

❸ 实际施工人涉及的法律法规

目前,建筑市场施工主体数量多,建设工程项目少,竞争激烈;同时工程掮客无处不在,可以说是“处处转包,层层分包”,导致产生了很多的无效施工合同。无效合同中的实际施工人虽然普遍存在于建筑施工领域,但很多由于不具备施工资金、技术及组织能力,工程施工能力差,十分容易与发包人产生各种各样的纠纷。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最高院施工合同司法解释》才创设了“实际施工人”的概念,并规定了其拥有的相应权利和义务,但在实践中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实践中的相关问题,特进行以下研究。

一、实际施工人的界定

实际施工人是指在施工合同无效情况下实际履行工程施工义务的主体,即转包合同、违法分包合同、借用资质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合同的承包人。但并不是所有的施工合同均会产生实际施工人,只有在发包人将工程发包给了承包人,承包人是借用资质或又进行了违法分包或转包时,才会有实际施工人,若只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之间的合同无效,并不涉及第三方合同主体,则不可将承包人称为实际施工人。

但是建筑施工领域,普遍存在“层层转包”的情形,是不是每一次转包都会产生一个实际施工人呢?实际施工人制度的设立最终在于保护农民工的利益,因此只有实际投入资金、材料和劳力等从事工程施工承包人才属于实际施工人。在实践中,可能一些承包人既实际进行了施工,又进行了分包,所以在一个工程中可能会存在多个实际施工人,但是对于只进行转包并不进行施工的中间人,不能认定为实际施工人。

二、关于实际施工人向发包人、总承包人提起诉讼的问题

《最高院施工合同司法解释》第26条第二款规定:“实际施工人以发包人为被告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可追加转包人或者违法分包人为本案当事人”。

该条法律规定突破了合同的相对性,其立法目的主要在于解决由农民工组成的实际施工人在与其有合同关系的相对人,因下落不明、破产、资信状况恶化等原因导致其缺乏支付能力,实际施工人又投诉无门的情况下,为其以实际施工人身份主张工程价款提供特殊的救济途径。在实践中,该规定保护了许多实际施工人的利益,但是也有部分当事人滥用该规定损害发包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合同相对性的基本原则,应严格审慎适用《最高院施工合同司法解释》第26条第二款规定,可按照以下观点进行处理:

(1)应严格认定实际施工人,不可随意扩大实际施工人的标准;其次,原则上应坚持合同相对性,由与实际施工人有合同关系的上一手承包人给付工程款,不准许实际施工人提起以不具备合同关系的发包人、总承包人为被告的诉讼,只有在实际施工人的合同相对人破产、下落不明或资信状况严重恶化,才能准许实际施工人以发包人、总承包人为被告提起诉讼;

(2)适用《最高院施工合同司法解释》第26条第2款规定时,原则上第一手承包合同与下手的所有转包合同均应当无效。如果总承包合同有效,按照合同法原则,有效合同就应当全面实际履行;发包人在有效合同中只对合同相对人负有履行义务,对合同之外的人不负担履行义务;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合同的效力就不完整,就有缺陷,合同相对人除负担合同义务外,还要负担合同以外的义务,这对合同当事人而言是不公平的,是签约时无法预料的,不能保障交易安全。

(3)不准许借用实际施工人名义,以适用《最高院施工合同司法解释》第26条第2款为名,提起以发包人或总承包人为被告的诉讼,恶意损害他们的合法权益。

(4)发包人与承包人就工程款已经或者可以结算清楚,欠付工程款范围明确,方可依法判决发包人在欠付工程款范围内对实际施工人承担给付责任。

三、关于实际施工人是否享有优先受偿权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明确施工合同无效的情形下,承包人是否享有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法律没有规定施工合同无效的情况下,承包人是否享有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在实践中,关于施工合同无效,承包是否享有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也存在争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的,承包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应予支持。

根据该条规定,承包人在合同无效的情形下可以享有工程价款的请求权,而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作为实现工程价款请求权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应该赋予承包人在合同无效的情况下拥有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这不仅符合法理和立法宗旨,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公平合理。故,无效施工合同的优先受偿权问题可参照适用《最高院施工合同司法解释》第2条的规定,如果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应得到支持;如工程未验收合格的,承包人不具有工程款请求权,自然也不能享有优先受偿权。

实际施工人是基于无效施工合同产生,且实际履行施工义务的人,其在工程中投入了资金、人员、材料、设备等,根据上述分析,施工合同无效,承包人有权行使优先受偿权,即实际施工人享有优先受偿权。

四、关于实际施工人的管辖问题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28条明确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由工程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改变了以前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协议管辖有效的规定。但是在实践中,发包人和承包人之间、转包人(违法分包人)和实际施工人之间往往会约定仲裁管辖,那么在这种情况应如何确定管辖呢?应按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若实际施工人仅以转包人被告主张权利,则应以实际施工人与转包人的管辖约定为准,转包人(或违法分包人)与发包人的管辖约定对实际施工人没有约束力。

(2)若实际施工人以发包人及转包人(或违法分包人)为共同被告主张权利的,若发包人与转包人(或违法分包人)、实际施工人与转包人(或违法分包人)的均有管辖约定,则以实际施工人与转包人(或违法分包人)管辖约定为准。

在将来,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规范,包括淡化资质、强化业绩、重视社会信用等,实际施工人可能会慢慢的消失,但是在目前解决实际施工人的问题上,很多法院对于实际施工人的条文仍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和适用上的差异,仍需要实务界和学术界的不断总结和研究,以期用相对成熟的法律更好的解决实际施工人的相关问题。

❹ 建筑工程相关法律法规具体有哪些

另外针对我国监理企业深陷的“取费低、待遇低、素质低、影响差”恶性循环,未来政策还需推进监理服务价格合理化,各级价格主管部门也应加强对监理市场价格行为的监管。

概而言之,责权利一致对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而言可谓至关重要:合理的责任设定,是充分调动各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前提;责任一经确定,权力(包括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是其履行的保障;实行利益驱动,也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各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❺ 施工法律法规

有关建设施工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试行)、《建筑安装工程总分包实施办法》、《建设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价格管理暂行规定》、《工程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程序管理暂行规定》等。

工程施工文件的形成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工程合同与设计文件等规定。

❻ 关于建筑适用的法律法规有哪些啊

详细名称就不写了,有建筑法、消防法、安全生产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质量管理条例、内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担容保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会计法、审计法、环境保护法、刑法、城乡规划法、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等

❼ 与建筑工程相关的法律

与建筑工程相关的法律有:《建筑法》、《招投标法》、《建设工程合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经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根据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分总则、建筑许可、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法律责任、附则8章85条,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经2000年1月10日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2000年1月30日发布起施行。 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制定本条例。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及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必须遵守本条例。全文共九章八十二条。根据2017年10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7号《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制定的国家法规,目的是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由国务院于2003年11月24日发布,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共计8章71条。

4、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20次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5年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22号发布。该《规定》分总则、申请与许可、延续与变更、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6章42条,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2007年6月26日建设部颁布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9号)予以废止。2018年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修改<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的决定》进行修改。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是根据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简称中建总公司)《关于启动(中建总公司施工工艺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中建科字[2002]389号,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质量管理部门会同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等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❽ 关于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

与建设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具体规定是什么?

说实话,你的这个回题目太大,没有人答能给你比较全面的答复。我简单的说说:

1、与建设工程有关的法律有:建筑法、城市规划法、招投标法、合同法、劳动法等等,太多了。

2、所谓法规,实际就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应的规章、规程、规范的统称,这些就更多了,如各项工程施工规范、验收规范、安全生产法规、部门规章、行业规范等等太多了,没法说。

热点内容
2010年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05 18:21:14 浏览:133
行政处罚与刑法 发布:2025-07-05 16:48:45 浏览:743
民法典ar 发布:2025-07-05 16:24:45 浏览:846
劳动法对公司缴纳社保规定 发布:2025-07-05 15:30:35 浏览:119
公司法原理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100
刑法免罪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417
xx县信访局法律顾问合同书 发布:2025-07-05 15:16:36 浏览:507
胡功群律师 发布:2025-07-05 14:44:32 浏览:468
部门规章公布 发布:2025-07-05 14:03:47 浏览:244
双方互不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5 14:02:15 浏览: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