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规章制度修订的认识

规章制度修订的认识

发布时间: 2022-01-09 15:47:42

A. 请你说说对你公司规章制度的理解和认识,并结合你的本职工作回答公司在制度中是怎样规定的

公司规章制度是为进一步深化企业管理,充分调动发挥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维护公司利益和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规范公司全体员工的行为和职业道德

B. 学习规章制度心得报告

在学校管理中,规章制度的建设是一项主要内容,要把学校里的人、财、物等管理因素,根据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实现最优组合,形成科学运行机制,发挥整体效益,就必须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多年来我校坚持以“强化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为办学宗旨,把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体系作为依法治校的基础,为实现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和构建全面发展的和谐校园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从而规范了我校的办学行为,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日渐提高,受到了当地学生、家长的好评及各级领导的认可。现就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谈一点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是要以人为本。这是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教师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和培养学生的活动,这是一个由“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构成的管理系统,学校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教职工是学校行政管理的对象,也是学校管理的主体,人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巨大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把学校的各项工作做好。因此,学校管理强调“人”的重要性。在制定制度时要充分考虑教师对制度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如果制度不能被广大教师认可和接受,这些制度只能挂在墙上,成为一纸空文。即使被迫执行,也会带来后遗症,容易滋生教师对管理者的不满,无形之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就产生了不和谐因素,这样就不利于学校工作的开展,更谈不上规范化。只有管理者以教师为本,教师才能以学生为本,从而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整体发展。
二是要发扬民主。如果仅仅由校长或各部门的负责人将制度制定好后要求教师遵照执行的话,教师只是被动地接受,这样制度的执行难度就很大。所以在制定制度前学校管理者要做些民意调查,召开不同层面人员的座谈会,如校委会、教代会,开展一些预研究。在取得基本共识后,再组织各部门人员参与制度的制定,各部门负责人拟定好初稿后要召开全体教师会,充分征求教师的意见,然后把意见集中起来交校委会审议,再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最后才正式实施。制订学校规章制度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方法,把制定制度的过程变成了全体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使教师广泛了解其内容,反复讨论其可行性,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全校教职员工的认可,既可以避免制度脱离实际,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又有利于统一认识,沟通感情,从而为制度的贯彻执行奠定心理基础,减少执行制度的阻力。
三是要因校制宜。每所学校因办学历史、地理位置、师资水平等客观条件的不同,以及校长对学校管理的观点和管法也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校与校之间的差异,因此,不可能有一套“放之各校皆适用”的制度。制度的制定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这样才切实可行,才能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和谐发展。 学校规章制度学习教育心得体会学校规章制度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强化规章制度学习,增强遵纪守规自觉性自X月XX日,学校团委开展规章制度学习教育活动以来,通过十几天对学校规章制度的学习,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习规章制度,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面根据学习情况,结合个人实际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团支书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同学热烈积极讨论学习条款为形式。通过此次团会学习以后,同学们对学院新修改制定的管理条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充分体会学院人性化与严格要求兼容,既给学生展现自我的空间,也有与法律相符合的严肃规定的精神。相信通过此次学习,能够切实加强我们对新制度的理解领会,进一步净化校风,促进学风,共同创造淮师更辉煌的未来。由于我们平时疏于学习,对规章制度学习不深,理解不够全面,只抱着兢兢业业干好工作,遵守纪律,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等与己关系不大的可学可不学,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久而久之,就会萌生一些自由散漫的思想,造成违规违纪的现象发生,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通过这次规章制度学习教育,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不学习法律法规有关条文,不熟悉规章制度对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就不可能做到很好地遵守规章制度,并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当前金融系统发生的许多案件除故意犯罪因素外,大多数都是因个别同学法律和规章制度意识不强,违规操作而造成的,不但给国家造成了损失,而且也毁了自己的人生和前程。因此,掌握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学好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了学习方法,并力求在理解和用运上下功夫 。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是一蹴而蹴,一时半会就可学成或学好记牢的,关键要靠长期的学习和积累,要养成长期学习的习惯,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要有不怕吃苦的毅力,只有思想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去学习,并自觉做一名遵纪守法,遵章守纪的合格员工。学习法律法规,我认为没有捷径可走,要在短期尽快熟悉浩如烟海的法规体系知识,确有难度,而且做为学生,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同样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也应有规律可循。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法律法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刻也不能离开,我们就要重点地去学,下功夫去理解和记忆,以便在工作中草药能够熟练地用运。在学习方法上,要联系同学们重点学习,并做到学习与实践用运相结合,学法与守法相结合。另外,在学习教育上应突出教育的普遍性,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注重教育的针对性,抓好结合点,把思想道德教育、普法教育、规章制度教育和学先进、学英模活动结合起来。使每一名同学都能够学法、知法、懂法,依法办事。三、通过学习要强化制约、进一步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当前,在学校管理中,规章制度的建设是一项主要内容,要把学校里的人、财、物等管理因素,根据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实现最优组合,形成科学运行机制,发挥整体效益,就必须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多年来我校坚持以“强化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为办学宗旨,把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体系作为依法治校的基础,为实现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和构建全面发展的和谐校园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四是要以人为本。这是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教师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和培养学生的活动,这是一个由“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构成的管理系统,学校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教职工是学校行政管理的对象,也是学校管理的主体,人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巨大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把学校的各项工作做好。因此,学校管理强调“人”的重要性。在制定制度时要充分考虑教师对制度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如果制度不能被广大教师认可和接受,这些制度只能挂在墙上,成为一纸空文。即使被迫执行,也会带来后遗症,容易滋生教师对管理者的不满,无形之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就产生了不和谐因素,这样就不利于学校工作的开展,更谈不上规范化。只有管理者以教师为本,教师才能以学生为本,从而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整体发展。
五是要发扬民主。如果仅仅由校长或各部门的负责人将制度制定好后要求教师遵照执行的话,教师只是被动地接受,这样制度的执行难度就很大。所以在制定制度前学校管理者要做些民意调查,召开不同层面人员的座谈会,如校委会、教代会,开展一些预研究。在取得基本共识后,再组织各部门人员参与制度的制定,各部门负责人拟定好初稿后要召开全体教师会,充分征求教师的意见,然后把意见集中起来交校委会审议,再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最后才正式实施。制订学校规章制度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方法,把制定制度的过程变成了全体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使教师广泛了解其内容,反复讨论其可行性,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全校教职员工的认可,既可以避免制度脱离实际,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又有利于统一认识,沟通感情,从而为制度的贯彻执行奠定心理基础,减少执行制度的阻力。
六是要因校制宜。每所学校因办学历史、地理位置、师资水平等客观条件的不同,以及校长对学校管理的观点和管法也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校与校之间的差异,因此,不可能有一套“放之各校皆适用”的制度。制度的制定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这样才切实可行,才能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和谐发展。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体会!

C. 急求公司规章制度的认识 2000字

一、上下班原则:店员上下班必须准时在签到表上登记上下班时间,不得代签并由店长或组长每天检查,签到表不得擅自涂改。店员应严格按照规定上下班时间上下班,任何人不得迟到,早退,旷工,工作时间不得擅自离岗 店员上下班必须主动让当班负责人检查随身携带的物品,离开后如再返回货场也要再次重新检查。下班前必须做好交接工作,如因个人传达不清或没交接好,其后果自负!收银交接时,要认真检查金额及真假,若发现欠缺及假币,由其当班负责人承担。 二、加班规定:所有店员在店铺需要加班的情况下,不得以各种理由拒绝加班,必须服从店铺的安排。 三、员工上班前应将工衣,工牌穿戴整齐,并随时保持工衣整洁。上班时店员必须浅淡化妆,口红颜色清淡,吃饭过后应及时补妆。 时刻要保持精神饱满,热情待客,不允许无精打采,在没有顾客时,可以适当做小游戏,提高各位员工的销售热情。在卖场内确保正确站姿(手、虎口对虎口交叉放于俯部或则放于身后,两脚开60度站立。挺胸抬头,精神饱满),不准依靠货架或做出有损店铺形象的举止。 店员上班时不能在店铺内打闹,不能在货场上化妆、吃东西,不能对顾客和同事无礼,不能吵架或打架,不得越权或违规操作。 店员必须经常检查店铺卫生,时刻保持全天整洁,给予顾客舒适的环境,每天至少打扫两至三次(早中晚各一次),每星期三打扫死角卫生一次,每星期六清理空调一次,每星期天为小盘点日! 四、在销售过程中,每位店员都要做到面带微笑,态度真诚!要主动服务,不能相互推委,要做到以客为先!同事之间要有团队意识,要把每一个人当成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苦乐同担,风雨同行! 五、公司财物:店员必须爱护公司货品,购物袋,文具等财物,不得挪为私用,归为己有,如有蓄意浪费破坏,盗用公司财物或故意造成公司或店员损失者,公司将追究经济责任并严重处罚! 六、保密制度:员工不得泄露公司的业务策略,营业状况,销售数据,薪酬制度及各种报表或其它机密资料等等。因个人职务而获得的公司资料必须加以严格保密,离职时将有关资料归还公司。 七、私人探访/私人电话:工作时间不可接待私人探访,特殊情况下经店长批准后方可接待。 工作时间内不可接、打私人电话。 八、顾客投诉:员工必须耐心听取顾客投诉及对公司所售货品的询问,对顾客的需求和问题应设法协助解决。如投诉事项超出本身的工作及权利范围外应立即通知上级处理,不得以任何借口置顾客不理。 九、失货处理:每位店员都应加强防止货品流失,凡属店铺日常营运中出现的失货,应由该当班人负责!每天进行货品核对,每月25号进行全场大盘点.如有失货,在每人工资中平均扣除! 十、使用电话制度:节约电话费,每次打电话最好不可超过5分钟。长话短说,精简扼要,不允话打私人电话,每月电话费最高限额为150元/月,超过部分店员们共同承担。 十一、若员工辞职,须提前一个月写辞职书告知,同意后方可辞职。

D. 你对规章制度的看法

你的问题是说你对规章制度的看法,一般来说,规章制度实际上也内就是说,为了规范员工容,让员工干好工作,不迟到不早退,干好工作,这就是它的规章制度,他应当由奖罚制度,所以说看法是没有用的,当你当老板好,你也会给你的员工有一个规章制度

E. 你对规章制度的理解

规章制来度的使用范围极其广自泛,大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各行业、各系统,小至单位、部门、班组。它是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体化,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因此,规章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规章制度可分为岗位性制度和法规性制度两种类型。岗位性制度适用于某一岗位上的长期性工作,所以有时制度也叫“岗位责任制”。如《办公室人员考勤制度》、《机关值班制度》。法规性制度是对某方面工作制定的带有法令性质的规定,如《职工休假制度》、《差旅费报销制度》。
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F. 找一些关于对学校规章制度的认识的文章

学校制度文化是指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条例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在学校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具体体现出来的学校管理的独特风格。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学校办学经验的结晶和反映,它对规范教育教学秩序,达成办学目标起着保障作用。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塑造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校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才能保证学校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但是,学校规章制度建立是否合理科学,以及贯彻执行是否有效果,直接反映了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程度,学校领导文化素质以及学校科学管理的水平。虽然制度是人定的、人创造的,但是规章制度的制定,不要只在管、卡上做文章,要体现教师的工作特点,促进学校管理机制的良性循环。即制度必须能够管理人,制度常常也能塑造人,使人不自觉的适应制度。建设学校文化从制度入手是一条强有力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对制度文化的理解,人们常常陷入“文化与制度”认识的误区。或者对立,或者混为一谈,分不清二者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般来讲,学校文化包括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种广义角度界定的学校文化,无疑把制度也包含在内,即在制度建设中,完全是可以融入文化的,制度是可以衍生文化的。或者说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如果从狭义角度看学校文化,制度只是文化的载体。制度与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管理层次和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制度管理是务实的,以管人的具体行为为底线的。文化管理是务虚的,管人的道德追求与精神向导的。制度是有形的,文化是无形的,是一种精神状态,通过有形的事物或活动反映表现出来。但往往有形的制度中渗透着文化,无形的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得以表现,文化管理高于制度管理,制度管理是文化管理的底线。因此,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应该研究学校的制度文化,刚柔相济,科学合理的运用。

G. 谈谈你对公司管理制度的认识

公司管理制度是公司为了员工规范自身的建设,加强考勤管理,维护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经过一定的程序严格制定相应的制度,是公司管理的依据和准则。公司管理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规章制度和责任制度。规章制度侧重于工作内容、范围和工作程序、方式,如管理细则、行政管理制度、生产经营管理制度。责任制度侧重于规范责任、职权和利益的界限及其关系。一套科学完整的公司管理制度可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和职工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为加强考勤管理,维护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为加强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促进公司发展壮大,提高经济效益。

H. 对企业管理制度的认识

据著名企业管理教育专家平行老师讲述:
1更新观念树立全新的管理意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不断的更新管理观念,树立全新的管理意识,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1)市场意识。让管理活动与市场接轨,将与上级对口的内部管理结构改造为与市场对口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使其内部结构功能和运转方式适应市场竞争,做到用市场来统一企业管理行为。(2)创新意识。企业管理的创新能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水平和企业的效率、效益,也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形式。(3)服务意识。企业管理机构和职能科室要为生产服务,各工序之间、各生产环节之间相互服务,企业要以质高、价廉、多品种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2分部管理实现机制创新在机制转换过程中,使现有的组织体制和领导体制有一个新的改变,真正使企业的营销部门、技术开发部门、企业管理部门得到名副其实的加强,在企业内部要逐步形成一个科学的决策体系和一套快速反映的机制。实施分部管理和切块搞活,定指标严考核是较为有效的办法。对煤炭企业来讲,可以根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性质分设为生产部、经营部、党群部、非煤部、物业管理部等工作核心部门,平等竞争。根据责权对等的原则,把经济责任和管理权限层层分解落实下去,实现内部市场化运作,促进各部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3以精细代粗放实现生产管理创新 3.1转变企业理念提高职工素质煤炭企业不能再固守着等、靠、要的思想,树立“创造价值、为社会做贡献”的理念。从而把管理模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彻底抛弃“差不多”的管理,追求科学的精细管理。通过各种技术培训、技术竞赛,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技术素质,实现一人多能。 3.2严格进行量化考核煤炭企业材料消耗极大,材料的采购、使用必须进行特别的控制,建立权利治衡机制。量化使考核具有客观性、标准性、权威性,避免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之间的猜测、减少了冲突,促进了相互间的协调关系。 3.3生产作业标准化标准化工作是工作控制的有效方法。以集团公司达标验收为契机,大搞质量标准化,以促进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进行最佳组合,按照上级要求制定相应的标准,减少浪费,实现高效率。 3.4加强信息管理煤炭生产战线长,作业点多,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是进行正确决策的先决条件,也是减少浪费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及时获取信息,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及时处理信息。 4以文化促安全实现安全管理创新 4.1培育安全理念安全理念来源于职工群众的实践创造,如在经营和安全管理上,提出的“安全为天,质量为本,以质取胜”、“企业越困难越要抓安全,抓不好安全就更困难”等一系列企业管理理念。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具有煤矿特点的企业理念、安全理念和企业作风,并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引导,逐步使企业理念、安全理念渗透到每个职工心里。 4.2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把安全宣传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努力营造一个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树立安全生产先进典型,在全矿营造“谁安全、谁光荣”的风清气正的环境。同时,严格处理各种安全事故和违章人员,既进行经济处罚,还要进行行政处理,促进安全工作的开展。 4.3加强团结增强凝聚力坚定不移地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形成步调一致、政令畅通的权力运行体制。从上到下同唱一个调,齐心协力抓安全。

I. 公司新规章制度看法认识

企业制度文化主要包括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
1.企业领导体制
企业领导体制的产生、发展、变化,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化进步的产物。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包括正式组织结构和非正式组织。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时所制定的、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项规定或条例。上述三者,构成企业的制度文化。
企业领导体制是企业领导方式、领导结构、领导制度的总称,其中主要是领导制度。企业的领导制度,受生产力和文化的双重制约,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的进步,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领导体制。不同历史时期的企业领导体制,反映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制度文化中,领导体制影响着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置,制约着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所以,企业领导体制是企业制度文化的核心内容。卓越的企业家就应当善于建立统一、协调、通常的企业制度文化,特别是统一、协调、通常的企业领导体制。
2.企业组织机构
企业组织机构,是指企业为了有效实现企业目标而筹划建立的企业内部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如果把企业视为一个生物有机体,那么组织机构就是这个有机体的骨骼。因此,组织机构是否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要求,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企业文化,有着不同的组织机构。影响企业组织机构的不仅是企业制度文化中的领导体制,而且,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环境、企业目标、企业生产技术及企业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等也是重要因素。组织机构形式的选择,必须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
在探讨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组织文化的时候,我们应当意识到,企业的组织文化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与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厚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一般不从个体方面看问题,而是把什么都看成是一种有组织的结构。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有相应的管理网络和管理艺术。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己,是自我管理;所为齐家、立业、治国平天下是家庭管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教化管理。修身和安人是相互沟通的。
3.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为求得最大效益,在生产管理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义务,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或条例,包括企业的人事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一切规章制度。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它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能使职工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同时又成为维护职工共同利益的一种强制手段。
因此,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所必需的,它是一种强有力的保证。优秀企业文化的管理制度必然是科学、完善、实用的管理方式的体现。

热点内容
2010年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05 18:21:14 浏览:133
行政处罚与刑法 发布:2025-07-05 16:48:45 浏览:743
民法典ar 发布:2025-07-05 16:24:45 浏览:846
劳动法对公司缴纳社保规定 发布:2025-07-05 15:30:35 浏览:119
公司法原理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100
刑法免罪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417
xx县信访局法律顾问合同书 发布:2025-07-05 15:16:36 浏览:507
胡功群律师 发布:2025-07-05 14:44:32 浏览:468
部门规章公布 发布:2025-07-05 14:03:47 浏览:244
双方互不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5 14:02:15 浏览: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