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1839年6月颁发钦定查禁鸦片规章

1839年6月颁发钦定查禁鸦片规章

发布时间: 2022-01-09 22:11:52

① 哪一年的法律最初规定了贩卖毒品罪

是1979年7月1日,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刑法,该法171条明确规定了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罪。

中国是世界上禁毒最早的国家,已有二百年多年的历史。中国也是世界上禁毒立法最早的国家,中国最早的禁毒法规是1729年(雍正七年)清廷颁布的禁烟诏令。

1839年6月清朝道光皇帝颁布的《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禁毒法律。光绪于1906年正式颁布了十年为限禁绝烟毒上谕,开始清王朝20世纪第一次由政府发动的全国范围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一声令下,所收缴的三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四斤鸦片,随着滚滚浓烟投进了销烟池。林则徐的这一壮举震惊中外,令世人瞩目。

(1)1839年6月颁发钦定查禁鸦片规章扩展阅读:

贩卖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贩卖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1、贩卖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2、贩卖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3、武装掩护贩卖毒品的;

4、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5、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贩卖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贩卖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贩卖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

对多次贩卖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贩卖毒品罪

②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禁毒的公约是什么

01
国际鸦片公约
《国际鸦片公约》(InternationalOpiumConvention)是第一份国际禁毒条约,于1912年1月23日在海牙签署。美国协同其他13个国家就国际鸦片公约于1909年在上海召开会议,会议就加大谴责国际鸦片贸易取得共识。

国际毒品顾问委员会于1925年2月19日在日内瓦签署了修订后的《国际鸦片公约》,签约国包括美国、中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荷兰、伊朗、葡萄牙、俄罗斯、暹罗。

美国、中国、荷兰、洪都拉斯和挪威于1915年实施了该公约。在1919年被写入 凡尔赛条约以后,该公约在国际上强制实施。

其修订版于1925年2月15日签署,1928年9月25日生效。该公约引入了一个统计控制系统,由 国际联盟的常设中央鸦片委员会监管。在中国和美国的支持下,埃及建议一种经过干燥的印度大麻(hashish)也被加入到公约之内。另一个子委员会还提出下列文本:对印度大麻及其制成品只能被许可用于医疗和科学用途。然而,从雌性cannabissativaL的顶部提取的树脂(charas)和其他的以其为基础的制成品(hashish、chira、esrar、diamba等)目前被用于非医疗的、可能有害的用途,它们应该像其他的毒品一样,在任何情况下都禁止生产、销售和交易。
印度和其他国家反对这样的说法,它们以社会、宗教的习俗和野外大麻种植过于广泛为由,称以上说法很难执行。因此,该规定最终没有进入公约中。一个妥协条款:禁止印度大麻被出口到禁止使用它的国家,而进口国也许出具许可进口的文书,并申明进口货物“是出于医疗或科学目的”,并要求缔约国“对进口的动机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阻止非法的国际大麻运输,尤其是以树脂的形式”。但公约也为各国留下足够自由以允许生产、国内交易和用于娱乐用途的大麻使用。 该公约被1961年的麻醉品单一公约所替代。

③ 中国和世界第一部较完整的禁毒法规

【17世纪中 — 18世纪中】

约于明朝时,鸦片在中国出现。“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但他也是“鸦片皇帝”,他在朝四十八年期间长年不视朝政,其原因就是中鸦片之毒。




中国是世界上禁毒最早的国家,已有二百年多年的历史。中国也是世界上禁毒立法最早的国家,中国最早的禁毒法规是1729年(雍正七年)清廷颁布的禁烟诏令。



1839年6月清朝道光皇帝颁布的《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禁毒法律。光绪于1906年正式颁布了十年为限禁绝烟毒上谕,开始清王朝20世纪第一次由政府发动的全国范围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





【1838年 — 19世纪中】

1838年12月,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水师提督关天培等缉拿烟贩,整顿海防,命令外国商人交出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一声令下,所收缴的洋鬼子们的三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四斤鸦片,随着滚滚浓烟投进了销烟池。林则徐的这一壮举震惊中外,令世人瞩目。



自鸦片战争时期开始,广州是中国最早的鸦片转运站,大量的鸦片由此转运到全国各地。



作为首批开放的通商口岸,上海更是成为了中国最大乃至世界最大的鸦片进口、转口与消费口岸,被称为 “鸦片之都”。鸦片战争后,随着印度鸦片源源不断地涌进国内,导致大量白银外流。为此,1874年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提出“分洋人利权”的鸦片救国论,主张“以土抵洋”。1858年,英、法、美等国迫使清政府在上海签订了《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使鸦片贸易在中国正式“合法化”。



【20世纪初 — 20世纪中】

近代世界第一个国际禁毒领域的多边会议,是在中国召开的。



1909年2月1日,“万国禁烟会”在上海和平饭店召开,本次会议是全球性禁烟运动的开端。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13个国家派代表参加会议。这次会议,促成了1912年海牙国际禁毒会议的召开。海牙国际禁毒会议,草签了世界第一个国际禁毒公约--《海牙禁止鸦片公约》,称为国际禁毒合作的发端, 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禁毒斗争的开展,是国际禁毒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严禁烟光烟毒通令》,仅用三年时间就在中国大陆肃清了鸦片烟毒,并从此赢得三十年”无毒国”的美誉。

【20世纪80年代 — 20世纪末】

由于英、美等西方国家在世界推销鸦片等历史因素和全球毒品 消费市场逐年增长的现实因素,催生了金三角(老挝、泰国、缅甸 三国接壤地区)、金新月(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银三角(南美地区),全球三大毒源地,而这三大毒源地中有两个与我国毗邻。



特别是由于我国西南边境毗邻世界最主要的毒源地金三角, 造成毒源地的毒品大量流入我国,部分经我国中转走私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1987年6月,根据联合国秘书长的建议,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 “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的问题国际会议”,这是部长级国际禁毒会议,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了6月26日的大会,会议结束时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决议,将每年的6月26日确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号召全世界人民共同抵御毒品危害。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在我国境内吸毒者基本上以吸食传统毒品为主,此后逐渐向合成毒品发展。近些年来,冰毒、摇头丸等合成毒品正逐步替代传统毒品成为世界主流毒品,一些新型毒品和制毒技术不断通过东南沿海地区,由境外流入境内。从地区范围看,吸毒者的分布一般农村多于城镇。

【20世纪末 — 2013年】

《禁毒法》: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胡锦涛以第七十九号令公布,自2008 年6月1日起施行。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7号《戒毒条例》已经2011年6月22日国务院第16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为了实施《禁毒法》规定的各项戒毒措施,全面规范戒毒工作,有必要在总结以往强制戒毒、劳教戒毒执法实践经验, 以及《禁毒法》规定的其他戒毒措施的试点经验基础上,制定《戒毒条例》。

④ 1839年6月3日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四月丁亥),林则徐在虎门公开毁鸦片

林则徐于1838年12月31日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往广东查禁鸦片,抑制该省水师。他于1839年3月10日抵达广州,在两广总督邓廷桢的合作下,依靠广州人民禁烟。当时,鸦片商人和英国代表都抱观望态度。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3月18日,林则徐命十三行颁给谕帖,严令外商缴出鸦片,并保证以后不再贩卖鸦片。24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从澳门潜入广州洋馆,阻止外商交烟。林则徐一面派兵监视洋馆,封销广州、澳门之间的交通线,一面晓谕英商,论理、论法、论情、论势,说明必须禁绝贩烟。27日,义律被迫递函允缴鸦片。4月11日,林则徐、邓廷桢亲抵虎门验缴鸦片。从4月12日至5月21日,共收缴鸦片19187袋,余8箱留为样品,后来销毁。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经22天方销完。虎门销烟是禁烟运动的高潮,是对于数十年来外商贩运鸦片的严正抗议和坚决打击,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意志。

⑤ 面对鸦片大量输入,以什么为代表的一批官员力主严厉禁烟

弛禁与严禁的论争,以严禁论的胜利而告一段落。清廷官员,即使是原来支持弛禁的邓廷桢,还是执行了朝廷禁烟令,驱逐在广州的外国烟贩,拟定《拿办窑口走私章程》,认真查办禁烟事宜。道光十七年(1837)六月,道光皇帝谕令两广总督邓廷桢驱逐鸦片趸船,“严饬洋商,传谕该国坐地夷人,勒令寄泊趸船尽行回国,无许托故逗留。并确查窑口巢穴所在,悉数按治,毋稍姑息”(《筹办洋务始末》(道光朝)第一册,第19页)。七月,又令缉办鸦片私贩。邓廷桢要求英国商务监督义律等撤走趸船,但遭到拒绝。邓廷桢于是通过铲除“快 蟹”等走私小船,断绝趸船接济补给等方法,来达到驱逐趸船的目的,又严厉查缉了一批国内鸦片贩子。双管齐下,禁烟取得了一些成效,使烟土价格开始下跌。 然而,鸦片泛滥已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邓廷桢等人的禁烟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鸦片走私活动仍十分猖獗,白银大量外流并未改变。针对这种局面,道光十八年闰四月(1938年6月)鸿胪寺卿黄爵滋奏呈《请严塞漏厄以培国本折》,建议采用重治吸食洋烟的方法来禁止鸦片。黄爵滋认为,以往禁查鸦片一是严查海口,在海岸巡逻;二是禁止通商;三是查拿兴贩,严治烟馆。但这些方法都未能达到禁烟的目的,成效较小。因此,他提出了重治吸食的办法。因为“耗银之多,由于贩烟之盛,贩烟之盛,由于食烟之众。无吸食,自无兴贩,由外夷之烟自不来矣。”黄爵滋重治吸食的方法是:“请皇上严降谕旨,自今年某月某日起至明年某月某日至,准给一年期限戒烟,虽至大之瘾,未有不能断绝。若一年之后,仍然吸食,是不奉法之乱民,置之重刑,无不平允。查旧例,吸食鸦片者,罪仅枷杖,其不指出兴贩者,罪杖一百徒三年,然皆系活罪。断瘾之苦,甚于枷杖与徒。故甘犯明刑,不肯断绝。若罪以死论,是临刑之惨急,更苦于断瘾之苟延。臣知其情愿绝瘾而死于家,必不愿受刑而死于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第一册,第465页)黄爵滋提出了用“死刑”严惩鸦片吸食者的主张。 道光皇帝阅后,抄转全国各地方大员,并谕令“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直省各督抚,各抒所见,妥议章程,迅速具奏”。(《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第1册,第258页)于是,针对黄爵滋的意见,全国各地方大员展开了章奏大讨论。综合起来看,各大员都认为银贵钱贱是由于鸦片大量输入造成的白银大量外流。但对于用“死刑”重罪吸食者,绝大多数官员都表示了反对,他们认为:吸食鸦片不过如酒色过度一样,是自戕躯命,与杀人、强盗等十恶同罪,量刑过重;而且吸食者几遍天下,势必造成诛不胜诛的局面;二是认为禁绝鸦片,逐应从正本清源入手,贩售鸦片是活水源头,吸食为其流,只有重治贩售,遇源绝流,才能堵绝吸食。他们有的主张应严惩贩烟,开烟馆之人;有的主张严禁鸦片入口,禁绝烟船入港,驱逐趸船;有的主张首先严海口之禁,次加兴贩开馆之罪;有的主张重惩海口接引奸商;有的主张严惩官吏中的吸烟者。这些人的意见,也是很有道理的。在鸦片流毒全国之时,只有从入口到吸食的整个过程全力严加禁堵,才能收到禁绝之奇效,缺一则不可。 同意黄爵滋重罪吸食的仅仅是少数督抚,林则徐完全同意黄爵滋的意见,并结合自己在湖广辖境的禁烟成果,指出严刑峻法是可以禁绝鸦片的。他指出:“民情非不畏法,习俗大可转移,全赖功令之森。”(《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第一册,第357页)林则徐在条奏之时,还附上了《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的附片,进一步指出了鸦片的危害,发生了震聋发聩的吼声:“迨流毒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泛泛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御敌之兵,且无可充饷之银。”(《林则徐集·奏稿(中)》) 此时的大讨论,进一步促进了禁烟措施的合理化与实施,因而也推动了禁烟工作的进行,在全国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成果显著的禁烟活动。直隶、山东、江苏、湖广、福建、浙江、江西、两广等地,查获了多起烟土案。仅道光十八年(1838)十月,即有二千余名鸦片贩子、掮客、吸食者被捕,每一天都有一些罪大恶极之人被判处死刑。到年底,鸦片商已成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四处逃匿,鸦片的兴贩几乎中断了。 内地禁烟初获成功,道光皇帝又把禁烟重点转向了堵绝鸦片进口上。道光十八年(1838),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谕令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通力合作。次年三月,林则徐到达广州后,立即进行了雷厉风行的禁烟活动。他在邓廷桢、怡良的支持下,下车伊始,即缉拿了17个据报在案的烟贩,调查了45名涉嫌从事鸦片交易活动的官府人员。之后,又下令所有吸食、贩卖鸦片之人,必须在两个月内交出鸦片和烟具,投案自新。到六月底,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林则徐共捕获鸦片贩子1700余名,收缴烟膏 烟土近65万两,烟枪7万余杆,成果较为显著。对于官员中涉嫌贩卖鸦片之人,林则徐也大力进行调查、惩处,先后惩办了广东水师副将韩肇庆及蒋大彪、徐广等下级军官。对于贩卖鸦片的外国人,林则徐也下了最后通牒,义正辞严地指出:“查尔等以此物(指鸦片)蛊惑华民,已历数十年,所得不义之财,不可胜计,此人心所共愤,亦天理所难容。从前天朝例禁尚宽,各口犹可偷漏,今大皇帝闻而震怒,必尽除之而后已。所有内地人民贩卖开烟馆者,立即正法,吸食者亦议死罪。尔等来至天朝地方,即应与内地民人同遵法度,本大臣家居闽海,于外夷一切伎俩,早皆深悉其详。是以持大皇帝颁给平定外域屡次立功之钦差大臣关防,前来查办。若追究该夷人积年贩卖之罪,即已不可姑容。惟念究系远人,从前尚未知有此严禁,今与尔明申约法,不忍不教而诛。查尔等现泊伶仃等洋之趸船,存贮鸦片甚多,意欲私行售卖,独不思海口如此严拿,光复有人敢为护送,而各省亦皆严拿,更有何处敢与销售?此时鸦片禁止不行,人人知为鸩毒,何苦贮在夷趸,久锭大洋,不独徒费工资,恐风火更不可测也。合行谕饬,谕到该夷商等,速即遵照,将趸船鸦片,尽数缴官,由洋商查明共交若干箱,造具清册,呈官点验收明毁化,以绝其害,不得丝毫藏匿。一面出具甘结声明,嗣后来船永远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即没收,人即正法字样。”(《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第二册,第144页)然而,林则徐的谕令遭到外国鸦片贩子的抵制,林则徐采取了坚决的措施:下令封仓,停止中外贸易;派兵包围商馆,撤退商馆内的中国买办、工役,停止食物供应。至此,英国商务监督义律以英国政府的名义,责令英国商人将鸦片全部交出,损失由英国政府和他本人负责赔偿。 林则徐收缴鸦片的工作至此已大见成效,至四月(1839年6月)共收缴了鸦片二万余箱。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公开销毁鸦片。其时销毁鸦片,是在海岸处挖了若干池子,将鸦片、石灰放在一起,当海水涨潮时,鸦片、石灰、水发生化学反应,变成了灰烬,并被海水冲走,干净利落,一点残渣剩膏也未留下。 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禁毒行动,是正义战胜了邪恶的行动。然而,英国殖民主义者,却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 承平日久,清朝的八旗官兵、绿营兵已腐败不堪,没有什么战斗力。因此,鸦片战争中,清军一败涂地,马戛尔尼的预言至此被证实了。道光二十二年(1842),清廷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等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屈辱地同意了英军的一切要求。

⑥ 1839年6月()颁布的《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是中国和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禁毒法规

1839年6月清道光皇帝颁布的《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是中国和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禁毒法规。

世界禁毒立法始于鸦片泛滥的近代。中国是世界上禁毒立法最早的国家。1729年清朝雍正皇帝颁布的关于禁止鸦片烟的条例是中国最早的禁毒法规。1839年6月清道光皇帝颁布的《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共39条,是中国和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禁毒法规。

《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中规定:所有吸毒人员,在一年半之内必须戒烟,不能禁烟者将被判刑,绞监候。鸦片烟贩,就地正法,斩立决;所有开设烟馆、提供吸烟场所,以及包庇贩毒的官员,就地正法,绞监候。鸦片烟贩,就地正法,斩立决;

为国内走私提供货源的洋人,就地正法,首犯斩立决,从犯绞立决。除了吸毒人员是死缓以外,其它凡是参与鸦片销售的相关人员,无论洋人还是中国人,都要就地正法。

(6)1839年6月颁发钦定查禁鸦片规章扩展阅读:

《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的背景:

道光十九年正月廿五(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正式抵粤,受九响礼炮之礼,所有广东高官员皆来迎接。

众鸦片烟商以为贿赂就能打动新来的钦差大臣林则徐,偏是林则徐就与历来的官员不同,视钱财如无物,他限定所有烟商三日内交出全数鸦片,并签切结书,声明以后不贩鸦片,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少数的烟商屈服,但大部分的烟商,皆无所动。

林则徐便宣告:“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不假差役胥吏之手,知识界的士人与他同一阵线,召粤秀书院、越华书院、羊城书院三大书院六百四十五学子入贡院“考试”。

这次名为考试,实为问卷调查,试题四道:鸦片集散地及经营者姓名;零售商;过去禁烟弊端;禁绝之法。自此林则徐掌握了所有烟商、贪官污吏之名单。

禁烟期间,林则徐写了一封致维多利亚女王的照会,质问女王明知鸦片有害,在国土上包括伦敦、苏格兰和爱尔兰等地不产鸦片,严禁国民吸食。但却在其管辖的印度种植生产鸦片,批准国民在中国进行鸦片贸易。

他要求女王去除印度的鸦片,并通知女王中国已经通过《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全面禁烟,使英国国民放弃鸦片贸易。

⑦ 1838年零九,徐上书道光皇帝主张严禁鸦片,后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1],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经担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为主张严禁鸦片及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称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使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将收到的鸦片于虎门销毁。虎门销烟成为清帝国与大英帝国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清朝官员林则徐一生奉命与西方周旋,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⑧ 鸦片战争清政府强烈要求禁烟而不是禁毒

道光十九年五月(1839年6月),正值禁烟运动进入高潮之际,清政府颁布了《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
那时,“禁烟”,指的就是禁鸦片烟。

鸦片,因为对人体有毒害,后被称为毒品。禁鸦片烟,就是禁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吸毒在全世界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毒品的泛滥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威胁。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面对这一严峻形势,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中国,1839年6月3日开始的虎门销烟,于6月25日结束。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⑨ 我国历史上第一道查禁鸦片的谕旨是哪一年

1839年9月1日,他在给道光皇帝的一份奏折就认为:“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
(《林则徐集·奏稿》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76页。)
到了1840年8月,英国的坚船利炮已逼近中国内海,林氏听到英军攻陷定海的消息,再次上疏献策于道光帝,在《密陈以重赏鼓励定海民众诛灭敌军片》中提出了动员激励沿海军民杀敌的具体办法,仍谓洋兵虽“上身刃不能伤”,但“一仆不能复起”,若以长棍伏击其足,应手即倒云云。

热点内容
2010年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05 18:21:14 浏览:133
行政处罚与刑法 发布:2025-07-05 16:48:45 浏览:743
民法典ar 发布:2025-07-05 16:24:45 浏览:846
劳动法对公司缴纳社保规定 发布:2025-07-05 15:30:35 浏览:119
公司法原理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100
刑法免罪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417
xx县信访局法律顾问合同书 发布:2025-07-05 15:16:36 浏览:507
胡功群律师 发布:2025-07-05 14:44:32 浏览:468
部门规章公布 发布:2025-07-05 14:03:47 浏览:244
双方互不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5 14:02:15 浏览: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