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邪教政策法规

邪教政策法规

发布时间: 2022-01-12 04:14:52

Ⅰ 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目的及意义

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目的及意义:

目的:倡导追求文明、崇尚科学的良好风气。

意义:向群众进行反邪教知识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充分认识到宗教与邪教的区别以及邪教的危害性、非法性和反动性。

通过开展本次反邪教宣传活动,切实提高了群众防范邪教的知晓率与参与度,掀起了反对邪教、破除迷信、崇尚科学、传播文明的热潮,使大家掌握了辨识邪教的基本知识与方法,达到了“入耳、入脑、入心”的目的,筑牢了群众的防线,为建设平安和谐乌兰奠定了基础。

向妇女群众讲解了国家针对反邪教的相关法规政策,阐述了邪教的危害以及远离邪教的必要性,揭露批判邪教组织的本质和危害,帮助广大妇女群众增强辨别邪教的能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抵制各种歪理邪说的健康氛围。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家长进一步认识了邪教的本质特征和危害性,在校园营造了防范邪教的浓厚氛围,提高了师生防范抵御邪教能力,厚积反邪教土壤,维护了校园和社会和谐稳定。

Ⅱ 中国法律规定的邪教有哪几种

我国刑法第300条规定: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蒙骗他人,致人死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奸淫妇女、诈骗财物的,分别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为依法惩处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进行犯罪活动,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这类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刑法第三百条中的“邪教组织”,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

第二条

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三百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一)聚众围攻、冲击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扰乱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生产、经营、教学和科研秩序的;

(二)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煽动、欺骗、组织其成员或者其他人聚众围攻、冲击、强占、哄闹公共场所及宗教活动场所,扰乱社会秩序的;

(三)抗拒有关部门取缔或者已经被有关部门取缔,又恢复或者另行建立邪教组织,或者继续进行邪教活动的;

(四)煽动、欺骗、组织其成员或者其他人不履行法定义务,情节严重的;

(五)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宣扬邪教内容出版物,以及印制邪教组织标识的;

(六)其他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行为的。实施前款所列行为,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1.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组织机构或者发展成员的;

2.勾结境外机构、组织、人员进行邪教活动的;

3.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宣扬邪教内容出版物以及印制邪教组织标识,数量或者数额巨大的;

Ⅲ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什么法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总是与特定的事件或行为相联系专,没有所谓笼统的“相属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比如网络搜索,有时会出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这里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主要包括,《宪法》、《刑法》和互联网管理规定。比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五条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Ⅳ 浅述新中国宗教政策内容和要求

1.中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
2.中国法律规定,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在中国,任何人、任何团体,包括任何宗教,都应当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这与联合国人权文书和公约的有关内容是一致的。
3.依法惩处邪教。
4.在司法保障方面,中国对侵犯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行为有明确的惩处规定。
5.在行政保障方面,中国各级政府设立了宗教事务部门,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具体落实和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6.与世界上一些国家一样,中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需依法向政府履行登记手续。
7.中国的宗教事业由中国各宗教团体、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来办,中国的宗教事务和宗教团体不受外国势力支配。中国政府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中国各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

Ⅳ 中国法律规定可以信养的有哪些宗教,有什么规定。

貌似中国主要就道教。佛教,基督(包括东正教,新教等)伊斯兰

Ⅵ 我国有哪些宗教政策

一、我国宗教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含义: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2)实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这说明,公民不论信教不信教,也不论信什么教,是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谁也不得强加干涉。
(3)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
(4)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2、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1)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指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2)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简单讲就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制渗透。可见,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与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对立的,而是为了更好的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4页“专家点评”内容,思考宗教与邪教的区别。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3)邪教不是宗教。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旗号,神话首要分子,宣传迷信邪说,蒙骗群众,非法聚敛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邪恶势力。其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
3、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长期以来,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我国政府既要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又要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含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2)原因: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都是国家的主人,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宗教界成为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教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二、以科学态度对待宗教
1、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1)宗教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的用行政力量去消灭或发展宗教,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遵循宗教发展规律,科学处理宗教问题。
(2)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加强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团结,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弘扬科学精神
我国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也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加强对人民群众的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逐步消除宗教存在的社会根源何认识根源,在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创造宗教消亡的条件,这是解决在教问题的根本途径。

Ⅶ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怎么破解

“根据相关法律复法规和政策”制,总是与特定的事件或行为相联系,没有所谓笼统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比如网络搜索,有时会出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这里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主要包括,《宪法》、《刑法》和互联网管理规定。比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五条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Ⅷ 百度贴吧“抱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本吧暂不开放”请问所谓“法律法规和政策”是什么法,什么规定

因为中国法律渊源广博,其实有很多也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楼主要明白“和谐”

Ⅸ 中国的信仰自由具体是什么含义呢法律规定可以施行的具体有哪些

1、含义

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2、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2)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法通则》、《教育法》、《劳动法》、《义务教育法》、《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广告法》等法律还规定:公民不分宗教信仰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团体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

(3)《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可以以维护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尊重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外国人在宗教方面同中国宗教界进行的友好往来和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9)邪教政策法规扩展阅读

政策

1、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干预司法、干预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绝不允许强迫任何人,特别是18岁以下少年儿童入教、出家到寺庙学经,绝不允许利用宗教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统一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2、保护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信徒活动场所内所进行的正常的宗教生活,按照宗教习惯自愿的布施、乜贴、献仪、奉献以及在自己家里进行修持、念经、祷告、守斋等,均受国家法律保护。

同时,宗教团体按照宪法、法律和政策的有关规定,可以开办宗教院校,出版宗教书刊,销售宗教用品和宗教艺术品,开展宗教方面的国际友好往来,进行宗教学术文化交流等。公民在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时候,必须履行自己的应尽义务。

4、中国各种宗教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自治、自养、自传的原则。这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宗教的一个显著特色。

Ⅹ 我国法律对封建迷信有规定吗

我国法律对封建迷信是有规定的。利用人的封建迷信思想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应追究法律责任

1、《刑法》第三百条第一款、第二款,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蒙骗他人,致人死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组织、教唆、胁迫、诱骗、煽动他人从事邪教、会道门活动或者利用邪教、会道门、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

(二)冒用宗教、气功名义进行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活动的。

(10)邪教政策法规扩展阅读:

我国一直大力打击封建迷信活动,国家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封建迷信并不是法律概念,而是我国解放后约定俗成的一个专用名词,专指人们相信星相、占卜、巫医、风水、命相、鬼神的思想和行为。

在我国,迷信活动不受国家法律保护。但如果利用封建迷信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要根据情节予以处罚。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2016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党员干部组织、参与迷信活动作出明确的纪律处罚规定。

根据新修订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党员干部“搞封建迷信”分为组织迷信活动和参加迷信活动两种情形:

第一类情形“组织迷信活动”的性质,显然严重得多,其处罚有两种:组织迷信活动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第二类情形“参加迷信活动”,其处罚分为四种:

一是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二是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三是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四是对不明真相的参加人员,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免予处分或者不予处分。

热点内容
劳动法如何规定产假 发布:2025-07-05 00:19:42 浏览:326
外国法律史刑事责任年龄 发布:2025-07-05 00:13:15 浏览:909
中国合同法错误 发布:2025-07-05 00:12:05 浏览:466
北京法官集体辞职 发布:2025-07-05 00:05:55 浏览:864
合同法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05 00:05:54 浏览:110
合同法总包配合费收取规定 发布:2025-07-05 00:01:33 浏览:234
新婚姻法彩礼规定 发布:2025-07-05 00:00:39 浏览:201
汤沟司法 发布:2025-07-04 23:42:01 浏览:990
广西师范大学法律硕士复试 发布:2025-07-04 23:41:55 浏览:903
劳动合同法辞职赔偿 发布:2025-07-04 23:40:34 浏览: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