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财经法规公式

财经法规公式

发布时间: 2022-01-13 03:40:13

❶ 财经法规税率和公式太多根本记不住怎么办必须得每个都背下来吗我肯定背不下来

这种公式就是考前记一下就可以了,在以后的运用中会更加熟悉而且你可以查表格,暂时记忆可以的吧

❷ 23, 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办法的,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

销售收入*核定税率*所得税税率

❸ 财务管理中名义年利率和实际年利率的换算公式怎么理解

假设m为一年计息次数:实际年利率=(1+名义年利率/m)的m次方-1,当每年计息一次时,实际年利率=名义年利率;当每年计息多次时,实际年利率>名义年利率。
拓展资料:
1、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单的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2、筹资管理:企业筹措的资金可分为两类;一是企业的权益资金,企业可以通过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企业内部留存收益等方式取得。二是企业负债资金,企业可以通过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应付款项等方式取得。
3、运营资金管理:(1)保持现金的收支平衡。(2)加强对存货、应收账款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3)通过制定各项费用预算和定额,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各项开支。
4、财务规划:财务规划帮助公司设立指导方针来制定运营和财务计划。将公司的关键目标合理化并兼顾到资本投资。公司目标转化成有形的财务指标。投资决策和目标产生整合的财务报表,把财务目标和财务指标联系起来。然后整个组织围绕这些目标和指标运营。财务规划包含3项活动:1)设立目标;2)设立有形指标;3)衡量并调整目标和指标。在财务规划流程中,关键是要建立整合的财务报表及其与运营规划的链接。关键的财务规划与预测产生一致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并最终形成财务指标。


❹ 还有一个月就要考试了,财经法规 算税公式那么多,我都不知道怎么算,怎么办啊,请哪有专业我帮我整理下。

最多也就考个一二道,也不是所有人都考到的,放弃好了。

❺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一个计算题

表演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按超额累进税率征收,

每次收入不足4000,按(每次收入额-800)*20%征收内;

每次收入在4000以上,容按每次收入*(1-20%)*20%征收;

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按每次收入*(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超过20000-50000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2000;

超过50000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7000。

因此该明星收入:700000*(1-20%)*40%-7000=217000元。

❻ 财经法规-主要税收的计算公式

一、增值税
1、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此处税率为17%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禁止抵扣人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的合计÷当月全部销售,营业额合计)
2、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小规模纳税人 考试大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二、消费税
1、一般情况:
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三、营业税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四、关税
1、从价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
3、复合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五、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33%
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
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所得税
1、应纳税所得额
制造业:
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商业:
应纳税所得额=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服务业:
应纳税所得额=业务收入×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再投资退税:
再投资退税=再投资额×(1—综合税率)×税率×退税率
七、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稿酬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30%)
3、其他各项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
八、其他税收
1、城镇土地使用税
年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使用税率

❼ 财经法规的税法计算公式不会什么

有关计算题其实是最容易得分的,希望你总结一下,然后梳理应答,祝考虑顺利!

❽ 财经法规——主要税种的重点!

主要的税种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还有所得税
1.增值税 ,主要掌握它的征税内范围,以及他增值税容纳税人的区别,他有增值税的税率,以及它的征收率,注意税率的区分以及计算
2.消费税主要掌握它的征税范围,以及它的税率,学会运用并计算
3.所得税分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最重点的是学会计算个人所得税,并知道他们对应的税率以及学会查看税率表进行计算,个人所得税

❾ 财经法规增值税 图中5.6题能帮我写出来计算公式嘛

❿ 会计,财经法规, 李教授一次取得稿酬12万元,其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多少呢请帮忙列出详细计算公式。

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其中,对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税外,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1-3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1-30%)

李教授一次取得稿酬12万元,其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
120000×(1-20%)×20%×(1-30%)=13440元

热点内容
劳动法社保条款 发布:2025-07-04 12:27:29 浏览:377
天津知名律师 发布:2025-07-04 12:18:40 浏览:900
法院的诉讼义务 发布:2025-07-04 12:17:02 浏览:662
什么是经济法主体 发布:2025-07-04 11:58:51 浏览:166
cpa经济法突击 发布:2025-07-04 11:50:06 浏览:939
新会法院电话 发布:2025-07-04 11:49:50 浏览:689
依法治理编 发布:2025-07-04 11:49:03 浏览:173
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发布:2025-07-04 11:46:24 浏览:661
注册会计师经济法考试案例分析有几道啊 发布:2025-07-04 11:45:45 浏览:535
民事诉讼法第143条 发布:2025-07-04 11:24:20 浏览: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