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法规市场和非法规市场

法规市场和非法规市场

发布时间: 2022-03-10 05:27:44

㈠ 论述违反市场监管秩序的犯罪是怎样的

扰乱市场秩序罪,是指违反国家对市场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进行不正当竞争,从事非法经营贸易或者中介服务活动,以及强行进行交易,扰乱和破坏等价有偿、公平竞争和平等交易的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主要行为是:
(1) 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犯罪行为。主要是指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规定,实行不正当竞争,情节严重的行为。具体包括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行为,虚假广告行为,串通投标行为。
(2) 扰乱市场交易秩序的犯罪行为。主要指违反国家对经济贸易、有价证券以及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非法从事经营贸易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具体包括合同诈骗行为,非法经营行为,强迫交易行为,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和倒卖车票、船票行为,非昧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行为。
(3) 扰乱市场进入秩序的犯罪行为。主要指违反会计法、审计法以为进出口品检验法等的规定,提供不实的中介服务或者逃避商品检验,致使不具备企业法人条件和资格的企业、公司进人市_进行营或者使必须经法定检验的商品不进行检验而擅自进出口,情节严重的行为。

㈡ 什么是法规市场

就是在这样的地方,法规也可以象商品一样,可以和相对需要者进行交换。

㈢ 标准与法规对国内市场经济和国际 贸易秩序能起到什么积极作用

㈣ 骑路市场和马路市场违反了哪些法规法律

可以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扣留其非机动车。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处罚规定如下:
第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应当及时纠正。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应当依据事实和本法的有关规定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予以处罚。对于情节轻微,未影响道路通行的,指出违法行为,给予口头警告后放行。
第八十八条 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拘留。
第八十九条 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第九十条 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㈤ 商业法律与法规的内容简介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框架体系涉及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社会法刑法等众多的法律部门。如果仅从严格的部门法意义上阐述商法、民法或者经济法,面对商业活动涉及众多环节的各种法律问题,恐有以偏赅全之疏忽。作为非法律专业的读者,特别是日趋频繁的商业活动实践者,不拘泥于学科意义上的严格性而更注重于实际应用或许是可取的。为此,我们编写《商业法律与法规》时立足商业活动,着重阐述与市场主体及经营活动(商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力求体现实用性及适应性的特点。因此,《商业法律与法规》系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专业的学历教育、行业岗位资格培训和地方职业资格考核使用的专用教材,也可作为企业营销、管理人员等相关岗位培训的参考教材。

㈥ 论述我国市场经济的法规体系

在民商法方面,那些集中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要求的法律、法规相继颁布。《民法通则》是调整现阶段我国商品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它对民事主体、民事行为、物权、债权、民事责任等法律制度的确认,对保证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未颁布民法典的情况下,一些重要的民事特别法的颁布无疑有利于民法体系的完善,像《合同法》、《专利法》、《商标法》、《担保法》、《合伙企业法》、《信托法》等法律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我国的商事法制建设进程明显加快,根据《宪法》、《民法通则》及市场经济内在要求制定的《公司法》、《海商法》、《票据法》、《保险法》等已经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法律基石。
在经济法方面,那些主要体现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功能、地位和角色的法律逐一颁布施行。我国以所有制及经济成分为标准而分别颁行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乡村和城镇两个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乡镇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及三个规范外商来华投资的企业法,虽然它们的规范标准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比有诸多欠缺,但其在明确企业的权利义务、增强企业活力、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产业发展和振兴方面的立法多数是在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的几年中颁布的,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农业法》、《渔业法》等。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管理要求,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法律应当是经济法中的重头戏,其中比较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业已实施的有《预算法》、《会计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各种税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价格法》等等。市场经济越发展,市场秩序的维护就越重要。近年来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管理的立法进程较快,法律、法规的数量不断增加,其中重要的有《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标准化法》等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要求确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颁行的《劳动法》及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在维护劳动者、弱者的合法权益,减少社会震荡,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纵观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法制建设,从总体上说,党和国家是高度重视的,立法进程是较快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法律体系框架正在逐步成型。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
第一,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契合度较差,有相当一部分经济法律、法规具有浓重的旧经济体制的痕迹。由于很多经济法律、法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明显特征就是维护行政权力和计划的权威,行政性法规居多,体现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市场经济原则的法律规范比较薄弱,许多规定已陈旧过时,亟待进行全面的废、改、立。这种状况既不适应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需要,又与世贸组织规则体系的要求相距甚远。
第二,经济立法严重滞后,与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由于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和体制的等多方面原因,我国立法的滞后是普遍现象,而经济立法的滞后尤为突出和严重。无论是民商法领域,还是经济法领域都有立法落后于改革现实的情形。例如,我国自《公司法》颁布以来,企业改制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公司化进程明显加快,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但《公司法》的实施条例和相关配套法规没能及时制定出来,以致于新旧企业体制混杂并存,现代企业制度的优越性不能充分显现出来;伴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的物权形式日趋多样化,很多新的重要的物权形式不能及时得到法律的确认,而《民法通则》中关于“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相关的财产权”的规定又不能满足保护现有各种物权的需要,法律调整上留下了很多空白地带,这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很不相称的。再譬如,西部大开发已如火如荼地展开,但经济要发展,法律要先行,诸如《西部开发法》、《中西部发展促进法》等重要法律的制定刻不容缓,否则必然会出现东西部经济差距在缩小,但法治差距会扩大的不和谐局面。
第三,经济立法的内容政策性、原则性强,而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较差,加大了法律实施的成本。根据公认的法理学观点,政策是制定法律的灵魂和依据,而法律是政策的具体化、规范化和条文化。在经济立法实践中,往往不能合理而及时地将经济政策转化为经济法律规范,而经常出现“政策搬家”,经济政策的灵活性被引入法律,就使经济法律规范缺乏严格的规定性和可操作性。在执法过程中就难免出现“法为我用”等执法不严、违法难究的不良后果。例如,《破产法》由于自身在立法上存在过于原则、与其他法律法规不配套等缺陷,在实施过程中,一个企业是否破产、破产的法定程序等经常受到具有临时性特点的国家政策和政府行为的直接干预,使《破产法》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四,经济立法内容散乱、标准不一、结构失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使经济法律体系的内在和谐性难以体现。现代经济法律体系应当具有整体系统性、预见指导性、动态适应性等特点,具有纲目有序、平衡协调等基本表征。而现行的经济立法的基本情况与经济法律体系本身的特性和要求相去甚远。首先,经济立法的体系意识不强,立一步看一步,立到哪儿算哪儿,缺乏严密的立法规划。其次,过分强调法律的稳定性,而对法律的灵活性、动态适应性、预见性重视不够。我国经济方面的立法只有《专利法》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是法律规定在前,经济实践在后的,实践证明这样一种超前立法是行之有效的,它可以减少实践的盲目性,也能够避免回过头来花费巨大成本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清理整顿(如80年代两度开展的清理整顿公司),还能够充分借鉴乃至移植西方行之有效的有关法律,少走弯路。再次,重主体法、轻行为法。我国以往的经济立法是根据不同的主体制定不同的法律,如企业法、合同法、税法中首先是有涉外和国内之分,其中有些又有国内不同所有制主体之分,这种做法是计划经济模式下追求主体不平等性的立法指导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立法自身的一种结构失衡。市场经济必须要求建立同一种经济活动(行为)适用统一法律规范的制度,这是一种确认主体地位平等的制度{2}。只有在立法上采纳这种制度,一个国家才会有统一的立法标准和统一的行为尺度,一个国家的立法才有统一性和内在和谐性可言。要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立法,就必须实现从主体立法到行为立法的根本转变,对此应从理论高度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㈦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在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地位是什么

(1)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版有危害的食品损害了人民权的身体健康,其价值就难以实现。
(2)由于市场不是万能的, 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市场具有他自身的缺点和弱点(盲目性,滞后性,自发性)。国家就需要运用宏观调控来调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加强运用宏观调控中的 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以及经济手段来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
(3)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在商品服务市场上,依法享有安全权,而市场上的一些假冒产品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就需要国家用法律来规范市场,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

㈧ 医药非规范市场与规范市场的区别

这个事情很难说得清,像国家对科技的投入,法律是否完备,欧美市场经历了两次产业革命,有较完备的法律法规,运作机制规范,成熟。医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较大,一些欠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人文环境条件不足,市场运作环境存在不规范现像,导致医药产业发展不足。需要结合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也可以参考风险投资公司所做地风险评估。

㈨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有哪些是关于市场管理的

·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船舶管理市场管理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旅游局关于加强旅游服务广告市场管理的通知
·海南省商务厅关于转发《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成品油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成品油市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文化部关于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全面加强演出市场管理的通知
·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关于《厦门市已购公有住房进入市场管理暂行办法》有关条款中“同住成年直系亲属
·陕西省商务厅关于做好2010年度石油市场管理工作总结和2011年度工作安排的通知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报送房地产市场管理宏观调控情况的通知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房屋拆迁估价市场管理专项整治的意见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房屋拆迁估价市场管理专项整治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国际航行船舶港口供应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保障春耕生产用种加强种子市场管理的紧急通知
·汕头市人民政府关于《汕头经济特区实施<广东省体育市场管理暂行规定>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北京市经济委员会、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市金银饰品零售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成品油市场管理暂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省经贸委、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我省整顿成品油市场实施意见和《陕西省成品油市场管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加强国库券转让市场管理的
·山东省政府批转省出版局、省工商管理局《关于当前图书市场管理问题的请示报告》的通知
·江苏省运输市场管理试行办法
·国内贸易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加强民用煤市场管理进一步做好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严格执行《整顿中药材专业市场标准》加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印发《成品油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
·电力工业部关于印发《电力建设市场管理规定》(暂行)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金银饰品零售市场管理的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彩票市场管理禁止擅自批准发行彩票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轻工总会、国内贸易部、卫生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关于加强食盐市场管理坚决杜绝非碘
·商业部、国家计委、国家民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物价局、国家技术监督局关于加强边销茶计划管理和市
·物资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民用木材水泥放开经营和加强重要生产资料市场管理的试行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城乡规划建设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若干
·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九江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热点内容
道德经十九章感悟 发布:2025-05-23 10:26:32 浏览:348
2017中华人民劳动法 发布:2025-05-23 10:26:29 浏览:342
最高院关于适用合同法司法解释 发布:2025-05-23 10:20:46 浏览:989
法律硕士研究生工作好找吗 发布:2025-05-23 10:20:06 浏览:111
民事诉讼法实行81 发布:2025-05-23 10:12:05 浏览:844
劳动法短期病假的规定 发布:2025-05-23 10:04:35 浏览:933
社会与法普法栏2017目剧 发布:2025-05-23 10:03:56 浏览:602
土地局出的证明有法律效力么 发布:2025-05-23 09:53:48 浏览:607
浙江义乌人民法院 发布:2025-05-23 09:51:37 浏览:812
商法的营业自由原则 发布:2025-05-23 09:47:54 浏览: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