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广东省特区经济条例

广东省特区经济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3-12 13:49:23

A. 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建立的经济特区是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设立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经济特区,珠海经济特区,汕头经济特区
.厦门经济特区

B. 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特区设立时间:

1、1980.08.26 广东省 深圳经济特区

2、1980.08.26 广东省珠海经济特区

3、1980.10.07 福建省厦门经济特区

4、1981.10.16 广东省汕头经济特区

5、1988.04.13 海南省海南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特点:

①在国内划出一定地区,一般选择在港口附近、交通方便的地方,以有利于货物流转,节省费用,降低成本;

②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推行开放政策,并采用减免关税办法,吸引外资;

③为外商创造方便安全的投资环境(见国际投资法),订立优惠条例和保障制度;

④产品以外销为主;

⑤集中管理,特区行政管理机构有权制定因地因时制宜的特区管理条例;

⑥区内企业享有相当的自主权。

(2)广东省特区经济条例扩展阅读

1977年11月11-20日,邓小平复出后首站到广东视察。当广东省委领导汇报一些边境地区的农民外逃出港问题十分突出时,邓小平说:“看来最大的问题是政策问题。政策对不对头,是个关键。”“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此事不是部队能够管得了的”。

邓小平指出:“你们的问题相当集中,比较明确,要写个报告给中央,把问题分析一下,什么是自己要解决的,什么是需要外省和中央解决的,看来中心的问题还是政策问题。”这为此后提出创办经济特区埋下了伏笔。

1978年4月10日—5月6日,受国务院委派,国家计委和外经贸部组织考察组,对港澳实地调研。考察组回京后向中央提交《港澳经济考察报告》。

提出:可借鉴港澳的经验,把靠近港澳的广东宝安、珠海划为出口基地,力争经过三五年努力,在内地建设具有相当水平的对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吸引港澳同胞的游览区。

1978年4月19日,邓小平在出席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今后八年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的规划要点》时指出:“广东搞出口基地,要进口饲料,应该支持,试一试也好嘛。”

C. 1980年8月26日,决定在广东和福建的哪几个省份设置经济特区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决定在专广东省的深圳、属珠海、汕头和福建省厦门建立经济特区。1980年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规定:特区鼓励客商及其公司投资设厂或与我方合资设厂、兴办企业和其他工业,并在税收、金融、土地和劳动工资等方面予以适当的优惠条件。

楼主应该问哪几个市0.0

D. 经济特区条例是谁制定的

经济特区条例是由国务院相关的机构制定的,也有一部分是由省政府制定的。

E. 全部设立为经济特区的是什么

不懂你想问什么
经济特区是一个国家为了集中和有效地利用外国资金及技术到版本国进行生权产,发展贸易,繁荣经济而设置的交通条件比较优越的特别地区,在这个地区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和优惠制度,是吸收外国投资、实现国际经济合作的一种方式。
1979年4月30日,邓提出创建经济特区。1980年3月24日,中 央命名“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我国正式设立经济特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规定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分别划出一定区域设置经济特区,特区鼓励外国公民、华侨、港澳同胞及其公司、企业,投资设厂或者与我方合资设厂、兴办企业和其他事业。

F. 经济特区的基本经验

经济特区
中国建设和发展经济特区的基本经验主要有:
①完善投资环境,包括完善投资的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前者为基础设施结构中以通电、通水、通路、通讯、通煤气、通排污、通排洪和平整土地为主体的“七通一平”等;后者包括政治条件(政治、社会、政策等的稳定和法制的健全)、管理水平(政府的效率等)、经营条件(货币和物价、外汇管制、金融、信息服务和自主权等状况)、人口素质和市场、政策优惠(税费等)等;②外引内联有机结合,发挥特区的“四个窗口”(技术、知识、管理和对外政策)和两个扇面辐射(对内和对外)的“枢纽”作用;③努力探求建立一种灵活而有效地适应国际市场规律的特区经济体制模式。为此,需在计划管理体制、企业管理体制、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流通体制、价格体制、劳动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以及财政金融体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 中国经济特区名单序号批准时间所在省市区经济特区名称1 1980.08.26 广东省 深圳经济特区 2 1980.08.26 广东省 珠海经济特区 3 1980.10.07 福建省 厦门经济特区 4 1981.10.16 广东省 汕头经济特区 5 1988.04.13 海南省 海南经济特区 6 2010.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喀什经济特区 72014.0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尔果斯经济特区中国经济特区立法及其特征
根据《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陆续制定、施行了关于特区入境出境人员管理暂行规定、特区企业劳动工资管理暂行规定、特区企业登记管理暂行规定、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暂行规定、蛇口工业区海关边防管理试行办法等单行法规,法制日趋完备。根据规定,特区经营范围十分广泛,一切在国际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工业、农业、畜牧业、养殖业、旅游业、住宅和建筑业、高级技术研究制造业,以及客商与特区共同感兴趣的其他的行业,都可以投资兴办或与特区合资兴办。经营方式一般有:①合资经营。为股权式合营,由客商依照《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细则,向特区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与特区举办合营企业。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设有董事会,人员组成、投资比例等依中国法律及合同规定。在中国,合营企业还可采用客商、特区、内地三结合的联合经营方式。②合作企业。指由客商投资,由中方合作者提供土地(场地)、资源和劳力共同兴办事业、企业,双方权利、义务由双方以合同形式予以确定,合作期满后设备全部归特区所有。③独资经营。指外资独资经营的企业。它通过与特区政府签订协议,取得企业用地,并商定使用期限、费用等事项,由客商独自经营。这种企业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和自由权,但由其独自承担一切风险及经济责任。此外还有补偿贸易、来料对外加工装配等方式。 中国经济特区与外国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有本质的不同,它是在中国政府管理下,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一种形式。经济特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特区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区内的企业和个人须尊重中国主权,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在维护中国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中国法律保障客商的合法利益,并贯彻平等互利的原则,提供一定的优惠条件。如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比内地合营企业低一半;对投资额达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或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客商所得利润在特区内进行再投资为期5年以上者,可申请减免用于再投资部分的所得税。客商在纳税后所得合法利润,特区内的外籍职工、华侨职工、港澳职工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后的工资及其他正当收入,均可按特区外汇管理办法汇出。特区企业生产所必须的机器设备、零配件、原材料、运输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可免征进口税,等等。

G. 决定设立经济特区的是哪次会议(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回条例》,这答些经济特区相继兴建,标志着经济特区正式成立的法律授权。

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
1980年5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
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这些经济特区相继兴建,标志着经济特区正式成立的法律授权。
1984年邓考察了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建设上以吸收利用外资为主。
设立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之初邓的改革开放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经济特区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中央政府给予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二者合力,经济以超出一般地区很多的速度成长,其人均经济实力接近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水平,后来更衍生了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 2011年5月1日起,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至全市。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中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都扩大了范围。

H. 请问什么是:经济特区。

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按其实质,经济特区也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同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果斯经济特区。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共有7个经济特区。中国经济特区诞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长于90年代。经济特区的设置标志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1992年中国加快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模式移到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等国家级新区新的特区扩大改革等发展起来,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重要标志。

1992年中国另一个改革高地国家级新区诞生,标志着中国新一轮改革起航。

2013年3月,陈经纬关于合并潮汕三市并升级为副省级“潮汕特区”的提案已提交全国两会讨论。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作了回函,表示将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其可行性。

中文名:经济特区
提出时间:1979年4月
提出人:邓小平
原名:出口特区

I. 1979年,中央决定的经济特区是

广东、福建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5月,又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各划出一块区域,试办经济特区(开始叫出口特区)。

同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正式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在粤、闽四市设立经济特区的建议,同时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完成了设立经济特区的立法程序。

(9)广东省特区经济条例扩展阅读:

经济特区实行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有如下几方面:

一是建设资金以引进外资为主,所有制结构为多种形式共存,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

二是特区的经济活动,在国家宏观指导下以市场调节为主。

三是管理体制有更大的自主权,在投资项目审批、外贸、企业经营等方面都给予优惠待遇。四是对来特区投资的外商,在税收、土地使用、出入境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

J. 深圳经济特区初期是靠国家“输血”维持的吗

深圳是试验田,不靠国家。主要是地理位置,汕头也是特区试验田,但经济不如深圳。
早期深圳的资金都是靠广东华侨,那个时候国家不会往这砸钱,只给了政策。广东人闯出一条发展道路,推广到全国。“保守派”见到开放的好处多,所以也走这条道路。我们不能磨灭广东对国家的贡献,没有广东,没有香港,改开还要折腾好几十年。

1992年中国加快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模式移到国家级新区。1992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此后一直未再有新区设立。上海浦东新区的设立,是中国新一轮的改革标志。

热点内容
律师唐山 发布:2025-05-22 05:02:31 浏览:730
赵杰法院电视剧 发布:2025-05-22 04:42:15 浏览:13
行为司法解释 发布:2025-05-22 04:40:06 浏览:87
2017级经济法基础重点 发布:2025-05-22 04:40:04 浏览:117
民法典禁止物业 发布:2025-05-22 04:37:48 浏览:249
合同法与民法通则 发布:2025-05-22 04:36:51 浏览:711
民主法治村创建措施 发布:2025-05-22 04:31:26 浏览:142
青少年多少岁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2 04:22:59 浏览:54
劳动法考勤扣款的比例 发布:2025-05-22 04:22:13 浏览:973
法律义务与道德责任 发布:2025-05-22 04:21:38 浏览: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