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环境信访条例

环境信访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3-14 20:11:28

① 求助!!!!环境噪声污染投诉办法

1)找当地环保局是最稳妥和成本较低的方法,但可能处理时间较长。如果遇到不负责任的环保部门,就需要向上一级环保部门反映。县级环保局上级是市级环保局,再上是省级环保局,最高是国家环保总局。向上级环保局反映情况的同时也可以举报下级环保局行政不作为,但要合法上访(应该先看看《信访条例》),否则有理也说不清了。需要注意的是,处理空气污染、设备噪声污染是环保局的职能范围,人为的噪声(大声讲话、摔东西等)环保局就处理不了了。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个人行为造成噪声污染的,应由公安部门予以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也有“故意制造噪声扰乱社会治安”的相关处罚规定。所以遇到人为故意发出噪声,可以找当地派出所或直接拨打110报警。
(2)找新闻媒体曝光的结果不太好说。首先,新闻媒体并不是所有类似事情都愿意报道的。它们并不是所谓“为公众伸张正义”的人,其所追求的是新闻价值,即收视(听)率、点击量和发行量。因为现在扰民的事屡见不鲜,所以有可能媒体认为此事不会有太多人关注,根本不会报道。就算媒体报道了,媒体也只是起到舆论监督作用,执法还是要由环保局去做。也就是说,如果当地环保局在乎这个报道的影响,就会很快处理;如果其不在乎,事情一样得不到解决或要拖很长时间才能解决。
(3)咨询律师,申请法律诉讼,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而且成本较高。去法院打官司与向环保局投诉不同的是,后者由环保局调查取证,对污染单位进行处罚,而前者需要原告自己举证。环境污染举证相当困难,尤其是噪声污染,转瞬即逝,不能用现代化的手段再现,除了现场检测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证明。如果向法院举证,就需要原告自己委托有检测资质的单位出具检测报告,证明被告有环境污染行为。很显然,被告不会眼看着检测单位把证据取走的,而这个证据的取得几乎不可能暗中操作而不被被告知晓(因为检测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在一定位置上采集样本,这个过程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很难不被发现),而且这方面的检测费用相当贵。不过法院判决结果是最具权威性的,执行起来也比较容易,律师水平高的话还能获得可观的赔偿费。
以上这些利弊需要仔细权衡,否则走错了可能不仅仅是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惹麻烦上身。
补充一点:如果那个小作坊是无照非法经营的,就可以不用找环保局了,环保局也管不着,因为它本身就是不应当存在的,没有排污指标。这应该找工商局,告他无照经营。工商把它取缔了就一切都OK了。

② 国务院信访条例规定信访工作应当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坚持什么的原则

国务院《信访工作条例》第四条规定:“ 信访工作应当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③ 环境保护法中有没有对餐饮业油烟排放做出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四条、第五十六条第四项 规定城市饮食服务业的经专营者,属必须采取措施,防治油烟对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污染。违者应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罚款。是否造成污染可以从是否安装油烟净化装置,以及油烟气排放是否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来判断,可见油烟气污染的主管部门应为环保部门。
同时,具体情况也要具体分析,如果该饭店根本就没有工商营业执照属于无证无照经营的,工商部门应该首先予以取缔,这样处理比较快,具体条款见《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四条。
根据以上两个法律、法规可见,如果是无证经营的,两个部门都应当受理该投诉,谁不受理就属行政不作为,参考《国务院信访条例》哪个部门不受理要求书面的不予受理文书,然后行政复议或诉讼均可。如果是有证的饭店则肯定是环保部门处理。

④ 环保举报热线工作管理办法的介绍

为加强环保举报热线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畅通群众举报渠道,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根据《信访条例》以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制定《环保举报热线工作管理办法》。该《办法》经2010年11月5日环境保护部2010年第2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2011年1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15号公布。《办法》分总则,机构、职责和人员,工作程序,工作制度,附则5章27条,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⑤ 环保局24小时电话号码

环保局的统一投诉举报电话号码是:12369,是一天24小时有人接听的,可以直接投诉举报的。

⑥ 我用微信举报了环保问题环保局来查了被举报者是否能查到是我举报的

不能。

根据《信访条例》第二十三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将信访人的检举、揭发材料及有关情况透露或者转给被检举、揭发的人员或者单位。

《环保举报热线工作管理办法》中第二十一条也明确规定“各级承担环保举报热线工作的机构应当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完善保密防护措施,加强保密检查,并积极开展保密宣传教育”。

如果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将信访人的检举、揭发材料或者有关情况透露、转给被检举、揭发的人员或者单位的,根据《信访条例》第四十四条将会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6)环境信访条例扩展阅读:

2006年6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根据《信访条例》制定并公布了《环境信访办法》。其中:

一、信访人可以提出以下环境信访事项:

1.检举、揭发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环境权益的行为;

2.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

3.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和要求。

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信访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二、各级环境信访工作机构收到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并区分情况,分别按下列方式处理:

1.信访人提出属于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环境信访事项的,应予以受理,并及时转送、交办本部门有关内设机构、单位或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要求其在指定办理期限内反馈结果,提交办结报告,并回复信访人。对情况重大、紧急的,应当及时提出建议,报请本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决定。

2.对不属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的信访事项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信访人依法向有关机关提出。

3.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和单位提出。

4.对信访人提出的环境信访事项已经受理并正在办理中的,信访人在规定的办理期限内再次提出同一环境信访事项的,不予受理。

对信访人提出的环境信访事项,环境信访机构能够当场决定受理的,应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自收到环境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但是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或联系方式不清而联系不上的除外。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收到的环境信访事项,交由环境信访工作机构按规定处理。

三、环境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本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应告知信访人延长理由;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对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人民政府信访机构交办的环境信访事项,接办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按照交办的时限要求办结,并将办理结果报告交办部门和答复信访人;情况复杂的,经本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向交办部门说明情况,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

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人民政府信访机构认为交办的环境信访事项处理不当的,可以要求原办理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重新办理。

参考资料:网络-信访条例

网络-环保举报热线工作管理办法

网络-环境信访办法

⑦ 环保局不给举报人保密怎么收集证据

有以下办法:1,询问。2,讯问:讯问是指执法机关要求违法行为人、犯罪嫌疑人或者刑事被告人如实交代案情的方法。3,辨认:辨认是要求被害人或者证人在若干类似的物品、场所或者人中,挑选出自己曾经所见所闻的部分。4.勘验:勘验是指执法人员亲临现场,发现和提取证据的专门活动。
举报人是严格受法律保护的。环保部门会处理当事人的举报。主要受理公众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的举报。对于地方环保部门有权处理的举报将按照国家《信访条例》属地管理的原则,通过联网系统转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调查处理。
环保问题可以通过电话投诉,举报电话是:12369 ,还可以通过网络举报,通过本平台提交的环境污染问题举报应具备以下条件:
1,明确的举报对象;
2,详细的事发地点;
3,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具体行为和事实。

⑧ 举报环境污染有奖吗

举报环境污染经查实后有奖励的。《环保举报热线工作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制定环保举报热线工作表彰和奖励制度,对事迹突出、成绩显著的工作人员或者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

为了加强环保举报热线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畅通群众举报渠道,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根据《信访条例》以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开通环保举报热线“12369”客服电话。

(8)环境信访条例扩展阅读

环保热线将做到24小时畅通,执法队伍接到举报迅速出动,及时处理环境违法案件,接受社会检验。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在向环保部门举报环境污染问题时,可根据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地点向辖区环保局或“12369”市指挥中心举报。

环保举报热线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

二、依法受理,及时办理;

三、维护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妥善处理,解决问题。

⑨ 我想在12369举报环境污染,会保密举报人的个人信息吗

会的,在12369举报环境污染,选择匿名举报即可保密举报人的个人信息,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首先在网络上搜索环保部官方网站,如下图所示;

⑩ 关于环保问题的举报网站是多少

分为两种:

1、在线举报:环保问题举报可登录12369环保热线官方网站http://www.12369.gov.cn/,点击“环保热线”,导航栏中有“在线举报”;

2、电话举报:12369

(10)环境信访条例扩展阅读:

12369是环境保护的举报热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保举报热线工作管理办法》设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拨打环保举报热线电话,向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事项,请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截至2016年4月,环保微信举报已覆盖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和地市,以及40%以上区县。“12369环保举报”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超过9.6万人,全国共收到各类举报事项23883件,办结21416件。

开设目的

为了加强环保举报热线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畅通群众举报渠道,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根据《信访条例》以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开通环保举报热线“12369”客服电话。

受理范围

环保热线将做到24小时畅通,执法队伍接到举报迅速出动,及时处理环境违法案件,接受社会检验。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在向环保部门举报环境污染问题时,可根据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地点向辖区环保局或“12369”市指挥中心举报。

1、一般程度的污染问题由辖区环保局受理,遇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可直接向“12369”市指挥中心举报。

2、属于环保部门管辖范围内的,如果属于市本级的,则有市本级处理;如果属于某区的,则转交给该区环保部门处理。

3、一些并不属于环保部门管辖范围的,例如城市垃圾处置,12369并不会派专人到现场,而会转给有关部门来处理。

4、如果遇到环保投诉,根据实际情况,先做了解,如果有必要,环保部门则会到现场进行处置。

受理程序

1、对属于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职责范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举报事项,应当予以受理。

2、对不属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处理的举报事项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举报人依法向有关机关提出。

3、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或者已经进入上述程序的,应当告知举报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向有关机关和单位提出。

4、举报事项已经受理,举报人再次提出同一举报事项的,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举报人受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的查询方式。

5、举报人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做出的举报件答复不服,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举报的,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举报人可以依照《信访条例》的规定提请复查或者复核。

6、对涉及突发环境事件和有群体性事件倾向的举报事项,应当立即受理并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报告。

7、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举报事项,由举报事项涉及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协商受理;协商不成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协调、决定受理机关。

8、对举报人提出的举报事项,环保举报热线工作人员能当场决定受理的,应当当场告知举报人;不能当场告知是否受理的,应当在15日内告知举报人,但举报人联系不上的除外。

热点内容
库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本 发布:2025-05-21 11:18:47 浏览:901
出借会计中级职称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1 11:17:00 浏览:376
村河道管理条例 发布:2025-05-21 11:16:18 浏览:173
郭丽律师 发布:2025-05-21 11:07:48 浏览:421
小三怀孕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1 10:55:29 浏览:129
理想中的法院 发布:2025-05-21 10:54:00 浏览:284
济南商河律师 发布:2025-05-21 10:53:25 浏览:88
宁夏司法行政网 发布:2025-05-21 10:53:25 浏览:454
公司法共几条 发布:2025-05-21 10:51:12 浏览:815
中法学会 发布:2025-05-21 10:51:12 浏览: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