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及法规
❶ 化妆品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是那些
《产品质量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刑法》
可能就只有这些辅助性法律,具体法律没有吧
❷ 现行的化妆品法规有哪些
现行的化妆品法规有哪些?
1.法规:主要有《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1989年9月26日由国务院批准,1990年1月1日起实施。
2.部门规章:主要有《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1991年3月27日卫生部令第13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化妆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43号)、《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2007年7月2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00号令)、《化妆品广告管理办法》(1993年7月13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12号)。
3.规范性文件:主要有《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卫监督发〔2007〕1号)、《关于印发化妆品行政许可申报受理规定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09〕856号)、《关于印发化妆品命名规定和命名指南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72号)、《关于印发化妆品行政许可检验管理办法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82号)、《关于印发化妆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工作指南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89号)、《关于印发化妆品技术审评要点和化妆品技术审评指南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393号)、《关于印发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和目录(2010年版)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479号)、《关于印发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1〕181号)、《关于印发化妆品新原料申报与审评指南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1〕207号)等。
4.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可分为通用基础标准、卫生标准、方法标准、产品标准和原料标准几大类。
(1)通用基础标准:如《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GB 5296.3—2008)、《化妆品分类》(GB/T 18670—2002)、《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09)、《化妆品检验规则》(QB/T 1684—2005)、《化妆品产品包装外观要求》(QB/T
1685—2006)等。
(2)卫生标准:如《化妆品卫生标准》(GB 7916—1987)、《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GB
7919–1987)、《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系列标准等。
(3)方法标准:如《化妆品卫生化学标准检验方法》系列标准(GB/T
7917—1987)、《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系列标准(GB 7918—1987)、《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系列标准(GB/T
13531—2008)、《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总则》(GB 17149.1—1997)、《化妆品中四十一种糖皮质激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薄层层析法》(GB/T 24800.2—2009)、《化妆品中十九种香料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GB/T
24800.10—2009)等。
(4)产品标准:如《发用摩丝》(QB 1643—1998)、《洗面奶(膏)》(QB/T
1645—2004)、《润肤膏霜》(QB/T 1857—2004)、《香水、古龙水》(QB/T 1858—2004)、《香粉、爽身粉、痱子粉》(QB/T
1859—2004)、《发油》(QB/T 1862—1993)、《洗发液(膏)》(QB/T 1974—2004)、《护发素》(QB/T
1975—2004)、《化妆粉块》(QB/T 1976—2004)、《定型发胶》(QB 1644—1998)、《唇膏》(QB/T
1977—2004)、《染发剂》(QB/T 1978—2004)、《沐浴剂》(QB 1994—2004)、《发乳》(QB/T
2284—1997)、《头发用冷烫液》(QB/T 2285—1997)、《润肤乳液》(QB 2286—1997)、《指甲油》(QB/T
2287—1997)、《洗手液》(QB 2654—2004)、《化妆水》(QB/ T 2660—2004)、《浴盐》(QB/T
2744—2005)、《发用啫喱(水)》(QB/T 2873—2007)、《护肤啫喱》(QB/T 2874—2007)、《面膜》(QB/T
2872—2007)等。
(5)原料标准:如《化妆品用芦荟汁、粉》(QB/T 2488—2006)等。
❸ 国家现今有哪关于化妆品的法律法规
- 1.做好防晒霜。出门之前推进好防晒霜,防紫外线伞强烈的阳光,或者戴一顶帽子,面部阳光尽可能多。
- 2。阳光下别忘了修复。虽然防晒霜已经就位,但它总是有漏洞,当你回家时,你需要做晒伤修复。他的工作。除了要涂抹修复霜外,还要记得给面部皮肤添加水分。
- 3,少用化妆品。化妆品含有汞、铅等重金属,砷,他们可以让你成为一个闪闪发光,但是这个美丽后的代价就是肌肤质量的日趋下降。重金属的渗透也会诱发和加剧深层皮肤中的黑色素沉积,造成越来越多的斑点。越来越明显。因此,尽量不化妆,在不可避免的场合下,一定要记得小心卸妆。
- 4.多吃美容食品。许多食品有助于皮肤营养,如西红柿含有谷胱甘肽可抑制黑色素,萝卜富含胡萝卜素,能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E是很好的化妆品助剂。
- 5.使用天然护肤品。一般生产的雀斑产品添加了大量的工业元素,长期使用更多的副作用.建议使用天然植物提取点奶油,安全无副作用,坚持使用一段时间后,斑效果明显,。
- 6。保证睡眠质量。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可使皮肤加速衰老,加重黑色素沉着。形成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保证八个小时的睡眠,让皮肤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自我修复
- 7,适量喝红酒。红酒有助于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细胞,促进血液循环和美容。它可以减少污渍,使皮肤恢复活力。很大的作用。
❹ 近年来护肤品有哪些新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❺ 化妆品的法律法规是什么
化妆品的法律法规有《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进出口化妆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化妆品广告管理办法》和《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具体介绍如下:
1、《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于1991年3月27日卫生部令第13号发布施行,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制定。
2、《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是为加强化妆品的卫生监督,保证化妆品的卫生质量和使用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制定。1989年9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于1989年11月13日发布,自1990年1月1日起施行。
3、《进出口化妆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
《进出口化妆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于2011年1月1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4、《化妆品广告管理办法》
《化妆品广告管理办法》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务会议通过,自一九九三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根据2005年9月28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21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按照新修订的〈广告管理条例施行细则〉调整有关广告监管规章相应条款的决定》,《化妆品广告管理办法》中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已被修改。
5、《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
《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于2007年7月2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❻ 有法律规定护肤品不能无条件退货吗
如果是网购的,可以无理由退货。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十四条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
第二十五条 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费者定作的;
(二)鲜活易腐的;
(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报纸、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❼ 中国化妆品不良反应处理的相关条例和法规是什么
您好我是韩国彩妆讲师和国家中级美容师,对于这点 目前真的是没有相关的回处理条例的答 因为每个人的肤质不同 产品也没有明确的指出绝对不会过敏的包装字样 所以只能按照个人因素 即使用到过敏了 上法院告 也不可能成立的
只有用产品的时候 不要马上用在脸上 应该先在耳后 手臂内侧先做过敏测试后 若无明显过敏反映 再用在脸上
还有一个消息也是听同行消息知道的 明年起 国内所有专柜出售的化妆品包装 都必须明确的标明产品的详细成分 这样消费者就有根据找到过敏源了
❽ 关于护肤品的执行标准
化妆品常识
化妆品(cosmetics)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清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购买化妆品时,首先要检查产品的外包装。正规产品的外包装上应标有:
1.卫生许可证。如卫妆准字29(代表省份)-XK(代表许可)-****(代表批号)
2.生产许可证。如XK16-1083529
3.执行标准。如AB-02,由厂方自己编号
4.如果是特殊类化妆品,应有特殊类化妆品批号。如QG(97)卫妆准字25(代表省份)-QG(“特殊化妆品”标记)-07(代表类别)-0907(代表序号)
特殊用途化妆品分类号:01育发02染发03烫发04脱毛05美乳06健美07除臭08祛斑09防晒 如果是这九种化妆品,其产品包装上一定要有特殊类化妆品批号,1999年5月后批的批号如:卫妆特字(年份)第***号。如没有这两种任一种批号,即属于三无产品。
附:特殊用途化妆品。用于育发、染发、烫发、脱毛、丰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等。产品在获得在国家卫生部注册的“卫妆特字(年份)×××号”的批准文号,方为合法特殊用途化妆品,否则为非法化妆品。
点此进入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查询系统
1)育发化妆品:有助于毛发生长、减少脱发和断发的化妆品;
2)染发化妆品:具有改变头发颜色作用的化妆品;
3)烫发化妆品:具有改变头发弯曲度,并维持相对稳定的化妆品;
4)脱毛化妆品:具有减少、消除体毛作用的化妆品;
5)美乳化妆品:有助于乳房健美的化妆品;
6)健美化妆品:有助于使体形健美的化妆品;
7)除臭化妆品:用于消除腋臭等体臭的化妆品;
8)祛斑化妆品:用于减轻皮肤表皮色素沉着的化妆品;
9)防晒化妆品:具有吸收紫外线作用,减轻因日晒引起皮肤损伤的化妆品。
5.进口化妆品:1999年5月前批准的批号如:(91)卫妆准字02(代表类别)-JK(代表进口)-0011号,1999年5月后批准的批号如:卫妆进字(年份)第0000号进口化妆品分类号:01发用类02护肤类03美容修饰类04香水类
注:进口化妆品需要获得在国家卫生部注册的“卫妆进字(年份)×××号”或“卫妆备进字(年份)×××号”,切在产品的外包装上须有中文标识方为合法进口化妆品,请消费者注意识别,谨防上当买到水货产品。
6.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检查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化妆品分类
化妆品有多种分类,按其使用部位和目的分为:
1.护肤化妆品。用于清洁皮肤,补充皮脂不足,滋润皮肤,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等。
2.毛发化妆品。用于使头发保持天然、健康、美观的外表,以及修饰和固定发型,包括护发、洗发和剃须用品。
3.口腔卫生用品。用于清洁口腔和牙齿,防龋消炎,祛除口臭。
4.美容化妆品。用于修饰容貌,发挥色彩和芳香效果,增进美感。
5.特殊用途化妆品。用于育发、染发、烫发、脱毛、丰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等。产品在获得在国家卫生部注册的“卫妆特字(年份)×××号”的批准文号,方为合法特殊用途化妆品,否则为非法化妆品。
点此进入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查询系统
1)育发化妆品:有助于毛发生长、减少脱发和断发的化妆品;
2)染发化妆品:具有改变头发颜色作用的化妆品;
3)烫发化妆品:具有改变头发弯曲度,并维持相对稳定的化妆品;
4)脱毛化妆品:具有减少、消除体毛作用的化妆品;
5)美乳化妆品:有助于乳房健美的化妆品;
6)健美化妆品:有助于使体形健美的化妆品;
7)除臭化妆品:用于消除腋臭等体臭的化妆品;
8)祛斑化妆品:用于减轻皮肤表皮色素沉着的化妆品;
9)防晒化妆品:具有吸收紫外线作用,减轻因日晒引起皮肤损伤的化妆品。
注:进口化妆品需要获得在国家卫生部注册的“卫妆进字(年份)×××号”或“卫妆备进字(年份)×××号”,切在产品的外包装上须有中文标识方为合法进口化妆品,请消费者注意识别,谨防上当买到水货产品。
垣原高志氏化妆品分类 日本学者垣原高志根据化妆品使用部位和用途将其分为8类,即皮肤用化妆品、头发用化妆品、指甲用化妆品、口腔用化妆品、清洁化妆品、基础化妆品、美容化妆品、芳香化妆品。
生活化妆品 用于日常生活的皮肤、毛发护理或美容的化妆品。相对于专业化妆品,国外有人称之为商业性化妆品。生活化妆品品种繁多,根据其性质、功能、用途可分多个种类。
1.根据化妆品性状分为:膏类化妆品、霜类化妆品、蜜类化妆品、水类化妆品等。
2.根据酸碱度可分为:酸性化妆品、碱性化妆品、中性化妆品。
3.根据功能和用途可分为:基础化妆品、护肤化妆品、美容化妆品、营养化妆品、药用化妆品、卫生化妆品、清洁化妆品、护发化妆品、美发化妆品等。
文艺化妆品 也称专业化妆品,是专为专业化妆师刻划戏剧、电影、电视人物形象生产的。文艺化妆品与生活化妆品在用途和品种上有很大区别,文艺化妆品最主要功能是塑造人物形象,而生活化妆品用途繁多。两者品种也有很大差异。油彩是文艺化妆品最主要的品种,生活化妆品无此品种。
基础化妆品 包括护肤化妆品、清洁卫生类化妆品、营养化妆品等。除美容修饰化妆品外,其他的均属基础化妆品,根据其用途可分4种:
1.清洁皮肤,如花露水、香皂、奎宁头水等。
2.防止皮肤受到外来刺激,如雪花膏、冷霜、防晒霜、防冻膏等,具有防止紫外线照射、寒冷刺激以及防止细菌感染等作用。
3.代替皮脂膜,如雪花膏、冷霜、奶液等。
4.使皮肤保持光润泽,并促进其新陈代谢。现代化妆品中往往加入不同的营养成分,如银耳、珍珠粉水解液、蜂王浆、人参、花粉、麦芽油、磷脂等。其中低分子量的有效物质容易随乳剂被皮肤所吸收,使皮肤有保持水分的功能,补充天然调湿因于的不足,逐惭使皮肤润滑,促进微血管扩张,增加细胞活力,达到延缓皮肤衰老的目的。
美容化妆品 也称修饰化妆品或粉饰化妆品,用于美化面容,增加魅力,改变容貌,因此与基础化妆品用途有很大差异。常用的美容化妆品有唇膏、服脂、指甲油、睫毛膏、眼影粉、眼线笔、粉饼、香水等。
特殊用途化妆品 是指用以改变人体局部状态,或是促进人体美,或是消除人体美不利因素的一类化妆品。此类化妆品的特点是带有半永久性装饰性(如烫发),或带有治疗(如祛斑)作用。
天然化妆品 指以自然界植物、水果等提抽物为原料制成的化妆品。其有两种含义:
1.相对天然化妆品,即相对于含有多种工业化学成分的人工化妆品而言,在制做过程中主要使用天然原料。但在其制造过程中,需加入香料和防腐剂,故很难称其为绝对的天然化妆品。
2.纯粹天然化妆品,在人工化妆品还没有问世以前,人们便直接用一些水果、蔬菜或其他食品来保养皮肤,于是人们称它们为天然化妆品。因此,这些直接在家庭里被用作化妆美容的植物、药草、水果才为天然化妆品。常被选用的有:蕃茄、黄瓜、西瓜、蜂蜜、橘子、篙苣、鸡蛋、无花果等等。
药物化妆品 是一类具有美容作用和治疗效果的化妆品,主要是根据皮肤组织的生理需要和病理状况,加入有关物质和药物,既有护肤作用,又有治疗功能。按加入的成分可分为:
1.天然滋补品类,如银耳、珍珠、人参、花粉、灵芝、奶制品;
2.蛋白类,主要用动物或植物水解蛋白;
3.维生素类;
4.中草药类,如当归、红花、首乌、丹参、黄芪、补骨脂等;
5.其他,如胆固醇、磷脂、硅油、微量元素。
按功能或作用分为: 1.消斑类;2.消退粉刺类;3.养发生发类;4.丰乳类;5.增白类;6.减肥类;7.其他。膏类化妆品也称雪花膏,是以油脂、甘油、水、香精为原料,以钾皂为乳化剂,经过乳化,使油脂和水形成洁白的乳化体,构成一种非油性的“水包油”型乳剂,能使皮肤不受外界湿度、温度变化影响,从而保护皮肤健康和防止皮肤衰老。适合在夏季或油性皮肤者选用。
霜类化妆品 也称冷霜、护肤脂、香脂,为一种“油包水”型的乳剂,是保护和滋润皮肤的油性护肤品,能防止皮肤的干燥与冻裂。冷霜起源于希腊,当时用蜂蜡、橄榄油以及玫瑰水溶液等制成,由于乳化不稳定,敷在皮肤上有水分分离出来,水分蒸发时吸热,使皮肤有清凉感觉,故称冷霜。霜类化妆品的持点是含有较多的油脂成分,擦用后乳剂中的水分逐渐挥发,在皮肤上留下一层油脂薄膜,能阻隔皮肤表面与外界干燥、寒冷的空气相接触,保持皮肤的水分,防止皮肤干燥皱裂,具有柔软和滋润皮肤的作用,适合冬季和干性皮肤者使用。
蜜类化妆品 又称奶液,为一种略带油性的半流动状的液态乳剂。大多数属于“水包油”型的乳剂。此类化妆品有清洁蜜、润肤蜜、杏仁蜜、柠檬蜜等,主要原料是硬脂酸、单硬脂酸、计油脂、蜂蜡、18醉、羊毛脂、白油、甘油、三乙醇胺、水、香精和防腐剂等。皮肤擦抹蜜类化妆品后,随着水分逐渐挥发,在皮肤表面留下一层脂肪物和甘油形成的薄膜,使皮肤表面保持相当的润湿程度,防止皮肤干燥开裂。同时,由于甘油具有吸湿性能,能减缓皮肤水分蒸发,使皮肤表面保持滋润、滑爽,所以一年四季皆可使用。
酸性化妆品 含有酸性成分,使化妆品呈酸性,使用于皮肤可使皮肤呈正常弱酸性反应。强酸性尤其可起收敛皮肤,抑制汗液与皮脂的分泌作用,故适合于夏季或油性皮肤者使用。但常用于分泌作用微弱的干性或老化皮肤者,可使皮肤日渐干燥,以致产生小皱纹或松弛。在皮肤分泌不旺盛的冬季使用,也可能带来同样的不良后果。
碱性化妆品 含有碱性成分,使化妆品呈碱性,具有软化皮肤,提高皮肤含水率,使有效成分易于渗透的作用,还有溶解老化皮肤角质,使其易于脱落的功能。因其有促进新陈代谢的机能,故适合老化或干燥皮肤使用。用于碱度过高或碱性中和能力较弱的皮肤时,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或发炎。
女性化妆品 为针对女性皮肤特点而研制的化妆品。此类化妆品油脂含量较低,因此女性绝不可选用适合油性皮肤用的男性化妆品。
男性化妆品 为针对男性皮肤特点所设计的化妆品。男性皮肤与女性不同,皮肤较粗,毛孔较大,毛孔上的皮脂腺分泌出的皮脂较多。所以男性化妆品的主要特点是能吸收较多的油脂,使皮脂膜的状况趋于平衡,保持脸部的洁净。
气压化妆品 也称气溶胶化妆品,是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包装的化妆品。是利用气压容器的原理,启动气阀,将内容物压出的一类化妆品的总称。该种化妆品可分5大类:
1.空间喷雾制品。能喷出细雾,有香水、古龙水等。
2.表面成膜制品。能附着在物质表面成连续的薄膜,有香水、古龙水、发油、祛臭剂等。
3.泡沫制品。压出后立即膨胀,产生泡:沫。有剃须膏、防晒膏、润肤膏等。
4.气压溢流制品。用压缩气体使产品压出,形态不变。有牙膏、冷霜等。
5.粉末制品。有爽身粉、足粉和古龙香粉。
化妆品卫生 指化妆品无毒、无害,符合法定卫生标准,有利于人们实现使用化妆品进行美容、护肤、护发、健美等要求,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损害和不良反应。
化妆品皮炎 也称化妆皮炎,是由于使用化妆品,与化妆品接触的部位的皮肤产生瘙痒、丘疹、红斑、水疱以及苔藓样的病变。根据皮肤损害类型,化妆品皮炎可分为瘙痒型、皮炎型、色素沉着型3种。化妆品皮炎即接触性皮炎,有些也是光感性皮炎或光毒性皮炎,其病因有原发性刺激反应、变态反应或者两者兼有之。化妆品皮炎的治疗主要是利用斑贴试验寻找病因,避免使用使皮肤损害的化妆品。
瘙痒型化妆皮炎 是一种最常见的化妆品皮炎的类型,发病率较高,四季均可发生,夏季最明显。其症状是面部皮肤,尤其是两颊、额部突然发生一种瘙痒感、烧灼感或蚁爬感。但皮诊不明显。停止使用引起病变的化妆品,症妆随之消失。
皮炎型化妆皮炎 化妆皮炎的一种,是由于使用化妆品,在接触化妆品的部位产生不适症状和皮肤损害。轻者有瘙痒感、烧灼感、蚁爬感,同时可以出现红斑、斑丘疹、丘疹,停止使用化妆品后二、三天,上述症状可以消失并有少许脱屑而痊愈。重者可出现大片红斑、丘疹、斑丘疹、水疤,上下眼睑出现水肿,甚至睁眼都困难,局部可以剧痒、有烧灼感、发胀感,出现糜烂时可疼痛。
色素沉着型化妆皮炎 是化妆皮炎常见的一种类型,该类型皮炎的前一阶段大部分病人有过轻重不同的化妆皮炎反应,经过反复化妆,皮炎反复发生,因而接触化妆品的部位的皮肤出现片状或弥漫性淡褐色、深褐色或红褐色的色素沉着斑。起初,其边缘不十分明显,色泽也较浅,随着病情的反复发生和时间的推移,边缘变得清楚,色素也加深,部分色素可呈网状,或有交错的毛细血管扩张,有时皮肤干燥,可伴有脱屑。若停止化妆,色素可逐渐浅淡。
化妆品痤疮 是由于应用化妆品引起的痤疮。确定为化妆品痤疮,有以下依据:
1.有长期使用某种单一化妆品的历史;
2.应用化妆品前面部皮肤没有粉刺、痤疮样损害;
3.发病部位和接触化妆品的部位一致;
4.皮疹呈粉刺、痤疮损害;
5.患者无长期使用氟、溴、氯、碘、砷剂,以及内服或外用皮质激素的药物史。有的学者认为化妆品与痤疮有关,但并不存在化妆品痤疮这一类型。
化妆品斑疹 为使用化妆品引发的面部和颈部的一种炎性反应,往往表现为红肿、水疱及大疱,同时伴有某种程度的瘙痒及灼热感。发生化妆品斑疹的原因,一是使用人本身属过敏体质,当皮肤接触化妆品时,便会发生化妆品斑疹;二是化妆品变质,此乃导致皮肤过敏的重要原因。
香料皮炎 又名伯洛克皮炎。因为对香水或含挥发油的化妆品过敏,而使喷洒部位,如面部、颈部出现红斑、瘙痒,之后遗留色素沉着。防止的最好的方法是正确使用香水,不要直接将香水喷在皮肤上,而应喷在领口和内衣上。
不化妆日 有些人由于工作的需要或别的原因,需要天天化妆。这会使皮肤干燥、老化,出现皱纹。所以,应该提倡不化妆日,在每周至少有一二天不化妆,让皮肤得到充分的休息。
太阳防护系数 此系数是指防晒霜和皮肤黝黑霜对太阳光防护的有效时间,一般印在产品的包装上。一般是以数字来表示,如2、4等等。西方国家的产品,基本单位为5分钟,那么印有4的防晒霜的防护太阳有效时间为20分钟。但日本产的防晒霜的基本单位为20分钟。那么,印有4的防晒霜的防护太阳有效时间为80分钟。
化妆品保管 化妆品中最常用的是雪花膏、香脂、珍珠霜、杏仁蜜、蜂蜜等。在家中存放或随身携带的保管方法有:
1.防热。如果存放的地方温度过高,不仅容易使其中的水分挥发,膏体干缩损耗,而且往往使膏霜内的油水分离,发生变质现象。所以存放化妆品的温度要在35℃以下的地方。
2.防晒。化妆品中含有大量的药品和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容易因阳光中的紫外线而发生化学变化,使其效果降低,所以化妆品不要放在室外、窗台上或其他太阳容易晒着的地方。
3.防冻。化妆品在过冷的地方存,放,容易发生冻裂现象,解冻后出现油水分离,其中有一部分交粗变硬,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4.防潮。有些化妆品,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蜂蜜,受潮后容易发生霉变,孽生微生物。也有的化妆品是用铁盖玻璃瓶包装,受潮后铁盖容易生锈,腐蚀瓶中的膏霜,使其变质。
5.防摔。化妆品应放在稳妥不动的地方,以免从上面摔下来,将玻璃瓶摔碎或将塑料袋弄脏。
6.防污染。化妆品应放在清洁卫生的地方,同时将盖拧紧或将袋口封紧,防止灰尘或其他脏东西进到化妆品中去,污染化妆品。
7.防漏气。膏霜类化妆品都有较浓香味,用过后将盖口拧紧,防止香味散失。
8.防串昧。各种化妆品的气味不同,又容易串味,存放时不要离得太近或共同放在一个小盒里。
9.防倾斜。盛化妆品的容器或塑料袋都要放正,不可倾斜,以免化妆品流出来,或与瓶盖发生化学变化。
1O.防失效。一般化妆品的保管期限为一年,最长不宜超过两年,不宜长期存放,以免失效。
❾ 新化妆品法规
法律分析:《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已经2020年1月3日国务院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法律依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加强化妆品监督管理,保证化妆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化妆品产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