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条例题目
⑴ 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与第二十一条矛盾
第二十一条招标人可以对已发出的资格预审文件或者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澄清或者修改的内容可能影响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或者投标文件编制的,招标人应当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截止时间至少3日前,或者投标截止时间至少15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获取资格预审文件或者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不足3日或者15日的,招标人应当顺延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或者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 第二十二条潜在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对资格预审文件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截止时间2日前提出;对招标文件有异议的,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10日前提出。招标人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3日内作出答复;作出答复前,应当暂停招标投标活动。
这个条款说的不是一件事情,
二十一条是说招标人发现招标文件有歧义或者有误要在那个时间前通知投标人。
二十二是投标人看了招标文件后提出自己的疑问。
你把两条断章取义当然搞不明白了。
这个是两回事
⑵ 论文题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怎样贯彻公正原则的 不少于2500字
我可以给你这个文章。
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观点。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说法或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感受等,都属于论文的范畴。
⑶ 关于《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九条的一个问题
首先确定是否合法第一条就是它是否取得当地招投标办的许可。
一般来说,追加或者改变工程量,其金额不超过总投资的10%,不用重新招投标是在许可范围之内的。
若是其它情况,由招投标办进行认定。招投标办具体流程是让招标人出具相关单位变更建设内容或者行业主管部门对于变更或追加建设内容的意见,根据这些意见判断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整个项目或者变更部分是否需要重新招标,并不是单独的仅仅依据你所述的那一条规定。
补充一下,业主没有权力去说自己依据什么不招投标,项目业主职能依据当地招投标办的意见是否进行招投标。
⑷ 关于招标投标条例的问题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中有一条:“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少于3个的,应当重新招标。”也就是说在资格预审之后只要满足3个以上投标人就可以了,宣布投标报价是在资格预审结束之后的程序,所以不存在少于三家投标单位的情况,超出拦标价的那两家就应该按照招标文件中对超出拦标价的规定来执行,如果招标文件中说明的并不详细就应该算不参与中标,而且如果评标办法是综合打分的话还要确定下来在计算商务分的时候是否还把超出拦标价的那两家加进来一起参与计算。总之就是要把所有可能会导致中标结果改变的情况都要想到了。
⑸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共分多少章多少条
7章85条
⑹ 单选题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九条 除招标投标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的可以不进行招标的特殊情况外,以下描述
摘要 亲~这道题由我来回答,打字需要一点时间,还请您耐心等待一下~
⑺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释义
正确答案甲对乙错没问题;第一,首先应该弄清楚“投标人澄清”和“投标人提出异议”得程序和要求是不一样的。本题是两个投标人一起提出异议,而非澄清。关于对开标“提出异议”的要求是:投标人应当在开标现场提出,由招标人当场作出答复,并记录。依据条例四十四条。
第二,《释义》解释: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单位办理投标事宜,可以视为串通。本题所述是两家投标企业一起提交一份经两人签字的质疑材料,而非委托同一单位或同一人办理投标事宜。(简单点说就是一起提出异议,并不是委托同一人或单位投标,且题中未提及委托书)
第三,《条例》规定:招标代理机构在招标人委托的范围内开展招标代理业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本题中评标委员会并无违规情形,代理机构应将质疑材料提交招标方,由招标人作出答复(招标人有招标文件最终解释权),代理机构得行为明显干扰了评标专家独立评审。(招标人委托的业务范围不包括受理质疑、异议)
⑻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九条采购人依法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者提供,可以不招标是什么意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九条 除招标投标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的可以不进行招标的特殊情况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进行招标:
(一)需要采用不可替代的专利或者专有技术;
(二)采购人依法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者提供;
(三)已通过招标方式选定的特许经营项目投资人依法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者提供;
(四)需要向原中标人采购工程、货物或者服务,否则将影响施工或者功能配套要求;
(五)国家规定的其他特殊情形。 招标人为适用前款规定弄虚作假的,属于招标投标法第四条规定的规避招标。
(8)投标条例题目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六十六条
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抢险救灾或者属于利用扶贫资金实行以工代赈、需要使用农民工等特殊情况,不适宜进行招标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不进行招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八条 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应当公开招标;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邀请招标:
(一)技术复杂、有特殊要求或者受自然环境限制,只有少量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
(二)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项目合同金额的比例过大。 有前款第二项所列情形,属于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项目,由项目审批、核准部门在审批、核准项目时作出认定;其他项目由招标人申请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作出认定。
⑼ 招投标哪些法条例
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
各省直辖市均有省内(市内)招标投标条例。
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铁路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监管暂行办法、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水运工程机电设备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电子招标投标办法、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 、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实施办法(试行)、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⑽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法律分析: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应重点考虑:规范招标人行为,限制招标人自由裁量权;规范投标人行为,保障其平等竞争;管好招标代理机构,严格准入和退出制度;加强对评标专家的监管,严格评标专家责任;加大对招投标各方主体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大对有形建筑市场的立法力度。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指导和协调全国招标投标工作,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工程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检查。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铁道、水利、商务等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对有关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 资格预审结束后,招标人应当及时向资格预审申请人发出资格预审结果通知书。未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不具有投标资格。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少于3个的,应当重新招标。
第二十条 招标人采用资格后审办法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的,应当在开标后由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对投标人的资格进行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