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矿物冲突法规介绍

矿物冲突法规介绍

发布时间: 2022-03-24 11:21:21

A. 是不是不管供应商材料中含不含有冲突矿产物质都需要签核《不使用冲突矿产承诺书》

都是要签的。作为客户,怎么就肯定的知道你公司只涉及塑料呢,塑料就一定不含冲突金属呢。既然你公司认为自己肯定不含冲突金属的,那么签署协议又有何问题?

B. 矿产资源和矿业管理的若干程序性规定

一、非燃料固体矿产矿业权申请登记程序及规定

在美国联邦所有的土地上进行探矿、采矿活动都要进行申请和登记。美国内政部土地管理局矿业权登记处负责矿业权申请、矿业权批准和确认、矿业权转让等申请登记活动。此外,土地管理局矿权登记处还负责记录每年税费的收取、每年评估工作文件的归档、评估工作的延期、所要求文件、税费、转让的裁定以及违反规定和要求取消矿业权决定的通知等。

在公共土地上勘探除煤以外的固体矿产,应向土地管理局申请勘探许可证。有两种类型的许可证:①勘查许可证(ExplorationLicense):即使发现矿床,不享有获得矿产租约的权利;②勘探许可证(ProspectingPermit):如果发现矿床,享有获得矿产租约(即采矿权)的优先权。

经勘探程序,在联邦所有土地(包括土地管理局管理的公共土地和农业部森林局管理的林地)上发现的矿产如磷酸盐、钠、钾等,由土地管理局签发租约。地表归私人但矿权归联邦政府的土地,也由土地管理局签发矿产租约。

除煤炭和油页岩以外,对可租借的固体矿产,土地管理局以两种方式签订租约:一是在已知有矿床的地区,竞争性签发;二是通过投标活动竞争性签发。前文已述,在未知是否有矿床的地区,土地管理局可根据私人申请先发放勘查许可证。如发现矿床,对勘探许可证持有者来说,土地管理局也可以不通过竞争方式与其签订租约。

前面已述,1872年签署生效的《通用采矿法》及以后的各次修正案建立了矿产专属权概念或制度(MineralPatents)。所谓矿产专属权,是指采矿权要求者(MiningClaimant)对所要求的土地有专属的、排他性的权利。成功的矿产专属权(MineralPatents)获得者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

1)对采矿权申请者(即要求者)来说,必须说明有商业开采价值的矿床的自然出现。

2)对处理(选冶)场地,必须要表明有适当的利用和占有利用期限,以支持采矿运作,并要求坐落在非矿产地上。

3)对采矿权或处理工厂有清楚明白的所有权凭证。

4)使评估工作和/或维持费保持在现行状态,并对每一矿权要求完成了至少价值500美元的完善工作。

5)达到内政部矿产专属权获得的规章要求(联邦规章法典43CFR3861、3862、3863和3864)。

6)支付了所规定的处理费和所申请土地面积的购买价。

土地管理局通过其12个州办公室和位于华盛顿市的总部办公室管理这一矿产专属权审批项目。审批项目有两个实质要素,一为审查评估(adjudi-cation),另一为矿产检查。首先,在每个州办公室的土地法检查员先就申请是否完整和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评估,一旦申请通过审查评判程序,则转到土地管理局野外办公室进行正式的矿产检查,以验证在矿权申请地是否真正发现有价值(商业上可行)的矿床以及处理厂(选矿场)是否合适地利用或占用土地。矿产检查员是土地管理局的地质科学家和采矿工程师,他们由土地管理局局长签发证件进行矿产检查,并编撰相关的矿床调查报告以表明申请者是否符合《通用采矿法》的相关规定。没有表明发现或适当使用或占用土地的申请者将要面临矿产专属权竞争程序,并可能失去相关的采矿权和选场场地。如果矿产报告证实了一个有价值的矿床的发现,和/或合适使用和占用了相关的处理厂(选冶厂),则土地管理局将把申请书送到内政部部长手中作最后的审查和行动。如果申请者通过了最后的审查,则土地管理局签发所申请土地上的矿产专属权(MineralPatent)证。

在矿业权许可证申请过程中,土地管理局地表管理项目(SurfaceMan-agementProgram)负责在公共土地上进行矿产勘查、采矿和复垦行动的授权工作,并颁发许可证。根据土地管理与政策法第302b条款,任何扰动地表的采矿或加工活动都需要得到授权。相关授权和许可证一般可通过野外办公室(FieldOffice)获得。根据土地管理局相关规定,使用土地,一般有三种类型的授权:①偶尔使用;②通告;③生产计划。偶尔使用授权涉及用手工工具的简单活动,不需要用炸药和机械设备,不需要许可证。通告层次授权涉及使用炸药和机械设备,每年总的未复垦地表面积不得超过5英亩。对所有其他扰动地表的活动,都需要编制生产计划,且需要提交完整的环境评估报告和交纳复垦保证金。

以后将被收回矿产准入权的采矿权持有者必须要证明,为了达到采矿的目的,他们有权继续占用和使用土地。到收回日期为止和截至矿产检查日期为止,持有者必须要表明他们发现了有价值的矿床,并根据《通用采矿法》的规定适当地使用和占用了土地。否则采矿权持有者将没有有效的持有权,采矿权将被内政部收回。

在公共土地上和国家森林系统土地(由农业部森林局负责管理)上的矿业权,由土地管理局负责发放许可证和签订租约,但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除外,即在联邦森林局负责管理的林地上的砂、石、粘土,由森林局发放许可证或签订合同。在印第安事务局管理的印第安部落土地和托管的单独印第安人区土地上的矿业权,由印第安事务局负责发放许可证和签订租约。

二、陆上石油天然气租约程序及规定

联邦土地管理局的石油和天然气租约项目都是以竞争为基础的。任何人或其代表可通过投标方式获得石油和天然气项目的租约权。通常在拍卖举行的至少45天前,列有欲拍卖区块的(竞争性租约出售)通知将由内政部土地管理局各个州办公室公布,同时,适用于每个区块租约的具体规定和要求也将在出售通知中一并公布。在口头拍卖中没有收到投标的油气区块可在从销售拍卖日期的两年内根据先来者先服务的原则进行谈判签约。然而,在销售日期后,所有对未出售区块所提出或给出的租约条件都被认为是同时的,当对某一区块的申请者超过一人时,则举行公开抽签,确定获胜者。无论是通过竞争性活动还是通过非竞争性活动获得的租约,石油和天然气租约都将采用标准形式。

非竞争性租约的申请者须向土地管理局州办公室提出申请,目标土地必须是在最近2年内进行了竞争性销售的。申请者必须要支付非退还性申请费75美元,并预交第一年每英亩1.5美元的年租金。如果土地管理局拒绝了你的申请和条件,仅退还年土地租金。

投标每英亩2美元起价。在每个租约年的开始时必须要偿付每英亩1.5美元的年租金,高投标者必须要支付每区块(eachparcel)75美元的管理费。

任何人或实体在美国本土任何州不能拥有超过246080英亩的联邦油气租约面积,其中不超过200000英亩享有买卖特权。联邦政府购买的土地,面积限制和以上相同。在阿拉斯加州北坡油气租约区面积数不超过300000英亩,在阿拉斯加南坡油气租约区面积也不得超过300000英亩,其中享有买卖特权的面积不超过200000英亩。违反这些规定,租约或利益将可能被取消或没收,直到数量达到相关规定限制。多余的土地部分将在相反的征购次序下被取消。

由于单元或合作计划终止或缩减的结果,在租约从运作、钻探或开发合同中被取消的情况下,导致一方拥有的面积数超过规定标准,则该方可有90天的时间减少所持有的面积以达到规定标准,并向主管的土地管理局办公室提交面积减少的证据。如果由于并购或购买某一公司控制的土地而导致面积超过规定标准时,则该方应在并购或购买日期的180天内剥离所超过的面积部分。如果为剥离所超过的面积而需要额外的时间,则应在180天日期终止前向授权官员提交要求额外延长时间及其理由的申请书。

土地管理局签发的油气租约时间期限为10年。每年必须要准时支付年租金,直到生产出油气产品需要支付权利金时为止。油气租约一般不能续签,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能续签:①超过终止日期的钻探;②为了租约的利益,生产盈利数量的石油或天然气;③从合作或单元计划中排除;④租约中的所有利益已卖给了另一方。

租约可以进行转让或分租。转让协议必须在转让协议执行日期的90天内提交土地管理局进行批准。只有在转让协议得到了土地管理局批准后,受让人的权利才能得到政府承认,否则租约的权利义务仍由转让人承担。单独区(separatezone)或矿床或法律上的细分块的一部分不得转让。阿拉斯加境外不到640英亩或阿拉斯加境内不到2560英亩的租约转让,只有当转让构成了完整租约协议或表明有助于进一步的油气开发时才能被批准。

租约所有者可以通过向土地管理局有管辖权的州办公室提交一份书面声明而部分或全部地放弃租约,租约放弃自放弃声明所提交的日期起开始生效。但承租人必须要封闭好所有废弃的钻孔,完成好土地管理局所要求的其他工作,并使其账户清楚可查。如果承租人没有很好地完成这些所必需的工作,则承租人的保证金将用于做此项工作的费用,同时,承租人以后将被禁止租用任何联邦土地。

三、煤炭租约程序和规定

根据1977年的《联邦煤炭租约修正法》,内政部土地管理局负责570百万英亩联邦政府拥有煤资产所有权的煤炭土地的租约签订活动,这些土地的地表资产可能为土地管理局、农业部森林局、私人、州政府或联邦政府其他机构所控制。在煤炭租约发放前,必须要通过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程序,包括土地的多种用途、土地的持续性生产、保护重要的环境(生态)区、应用具体的不适合性标准、与其他联邦机构的协作等。对含有(丰富)煤炭资源(矿床)的联邦土地而言,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的方式和程序是独特的,一般有4个具体的筛选步骤:①鉴别煤开发潜力;②确定该土地是否适合煤炭开发;③考虑多种利益冲突;④与地表权所有者协商等。

1977年颁布的《联邦煤炭租约修正法》规定,所有在公共土地上可进行煤炭租借签约的地方都必须要以竞争的方式取得。任何利益方(兴趣方)进行竞争性投标联邦煤炭租约的机会平等。竞争性签署租约有以下要求:①露天开采的煤炭权利金税率为12.5%,井下开采的煤炭权利金税率为8%;②在租约签订的10年内,必须要开采出商业数量的煤炭,否则将终止租约;③竞争性的租约投标必须要达到或超过土地管理局的公平市场价格的评估值,方可签订租约;④保护其他资源。

煤炭租约的竞标者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必须是美国公民或根据美国或州法律成立的公民组织,或根据美国或州法律成立的公司(包括经营铁路运输的公司),或是公共团体(包括市政府)。

此外,还必须遵守(或满足)以下条件:在任何一个州,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累计租约面积不能超过75000英亩;在全美国累计租约面积不能超过150000英亩。持有联邦煤炭租约10年以上,但未生产出商业数量煤炭的租约持有者,不能要求其他矿产租约。根据1920《矿产租约法》,此处其他矿产包括石油、天然气、钠、钾、磷酸盐、硫和硬沥青。新的煤炭租约申请者,如要进行煤炭租约申请,还必须提供自我证明的声明,表明你遵守了所有现行法律和法规

土地管理局收取煤炭租约收益,包括以下方面:①在土地管理局签发租约时所付的红利(bonus);②每年每英亩土地3美元的租地费;③煤炭采出后,根据煤炭价值所偿付的权利金。对这些收益,内政部和州进行分成。

四、砂、石材料利用程序和规定

联邦土地管理局关于砂石材料的政策是:只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和可能的地方,特别是在环境可接受的地方,尽可能使这些物质材料能为公众和地方政府机构所利用。土地管理局原则上以公平的市场价格出售这些矿物材料,但因公共项目可免费向州、县和其他政府实体提供这些石料,也可以向非赢利性组织免费提供一定数量的矿物石料。州、县、其他政府实体和非赢利性组织等免费获得的石料不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和出售。土地管理局出售石料所获得的收入将与石料产地州政府进行分成。

从公共土地上开采矿物石料,原则上不要求填写具体的申请表,但要有授权和许可证。要求购买矿物石料的个人必须要同石料需求地或石料生产地最近的土地管理局在地方上的办公室进行联系并办理相关事宜。

土地管理局接受和处理矿物石料开采的申请,将严格遵守土地管理局的土地利用规划。开采矿物石料的任何人和团体都必须要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包括环境保护法上的规定。土地管理局将定期进行检查和产量核查,以确保开采者遵守合同和许可证要求,防止和减少未授权的利用。

开采石料前,必须要先提交复垦计划。复垦计划必须要符合州机构的相关要求,并必须要得到土地管理局的批准。内容包括去除所有地表上的碎屑、重塑地表轮廓、减缓坡度、种植植被等。

五、海上油气租约签署程序和规定

美国海上(外大陆架)石油天然气租约由内政部矿产管理局签署、发布。内政部矿产管理局油气租约从信息发布到最后签署的基本程序或步骤是:①信息和提名邀约,准备一份环境影响报告意向的通知;②地区鉴别;③环境影响报告草案;④公众听证;⑤最后的环境影响报告;⑥计划出售通告;⑦州长意见;⑧最后的出售通告;⑨出售;⑩发放租约。整个程序一般需2年或2年多的时间完成。

开展外大陆架油气租约活动或程序的第一步是,矿产管理局在联邦注册网(FederalRegister)中公布一个信息和提名邀约(CallforInformationand Nomination)和一个准备环境影响报告的意向通知(NoticeofIntent)。公布期一般为45天。

第二步,在邀约公布期结束后,矿产管理局为租约制定、评估和推荐进一步的环境分析和考虑方案。

第三步,在主要的联邦行动采取前,按国家环境政策法(NEPA)要求,制定一份“环境影响报告草案”。

第四步,在“环境影响报告草案”公布的30天后、60天内,举行一次或数次公众听证会。

第五步,对听证会上所提出的意见进行分析、评估,并整合进“最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中。

第六步,州长评议,可能会受到油气勘查、开发影响的州的州长对“最后的环境影响报告”提出意见。

第七步,公开宣布计划的出售方案,发布 “计划的出售通知”(PNOS)。

第八步,在每个可能受到影响州的州长对“计划的出售通知”评议期结束后,矿产管理局为内政部长准备好最后的决定备忘录。如果部长考虑了州长的意见和新的相关数据后,决定继续租约出售,则部长发布“最后的出售通知”。

第九步,在联邦注册网中公布“最后的出售通知”后30天,够资格的投标者所提交的标书被公开打开和宣读,每份标书需支付相当于现金红利投标价额的1/5作为预先支付定金。在标书被公开宣读后,矿产管理局决定是接收投标、发放租约还是拒绝投标。

第十步,当出标高的投标者被矿产管理局认为是可接收时,投标者将立刻被通知相关决定,并被提供一套正式的租约表。投标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支付完剩下的4/5的红利投标和第一年的全部租金。矿产管理局在收到所要求的付款和适当填写的租约表后,将签发租约。租约在主管官员签署日期的下个月的第一天生效。

《外大陆架土地法》规定,除非证明更大面积的区块是必要的,否则海上租约区块面积一般不得超过5760英亩。如果油气生产暂停申请被批准,租约期也可以延长。

(海上油气)租约全部或部分利益可以被转让,但需要主管地区主任(RegionalDirector)批准。通常,在租约转让批准前,矿产管理局可能就反托拉斯状况与总检查长进行商量和交换意见。

《外大陆架土地法》规定,在签署海上油气租约时,联邦政府保留以下权利:

◇授予其他矿产的租约;

◇发放地质和地球物理勘查许可证;

◇批准管线和其他通行权;

◇收取石油天然气生产权利金;

◇从所生产的天然气中提取氦;

◇获得一个单元以下的运作、开孔眼(Pooling)或钻探协议;

◇取消协议。

因此,海上油气租约签订后,不影响该区块其他矿产资源租约的签订。其他非油气矿产资源租约的签订按矿产管理局规定程序进行。

六、勘探或采矿活动开工前程序

《露天矿山复垦与执行法》、《国家环境政策法》等法律规定,除偶尔使用外,在联邦拥有或控制的土地上进行任何扰动(破坏)地表的活动开始前,都必须要提交开工通知或计划,完成勘探或采矿活动后必须要对被扰动的土地进行复垦。

1.联邦土地管理局管理的土地

对在联邦土地管理局管理的土地上拥有矿权所进行的勘探和采矿活动,受内政部长规章(43CFR3809)和荒野研究区规章(43CFR3802)的制约。规章要求,运作者必须要防止不必要或不适当的土地退化,在运作开始前,必须要提交开工通知或运作计划及复垦计划。

2.联邦森林管理局管理的土地

对在联邦森林管理局管理的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探和采矿活动,受农业部长规章(36CFR228A)的制约。规章规定,任何可能引起地表资源有意义扰动(破坏)的行动,在开工前都必须要提交运作计划。

七、环境评价报告

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规定,“对人类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每一项建议或立法报告和其他重大联邦行动,都需要提交环境评价报告”。它们包括:“全部或部分由联邦政府资助的、协助从事的、管理的或批准的工程或项目。”

评价内容是《环评报告书》所应载明的事项。美国环境政策法规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建议行动下总的环境影响;②建议实施时不可避免的不良影响;③建议行动的替代方案;④地方上对环境的短期利用、维护与提高长期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的了解和认识;⑤建议实施时任何可能引起的对资源的不可扭转的和不可恢复的消耗。

美国环评程序的步骤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阶段:①决定是否编制报告书;②确定评价范围;③编制报告书初稿;④报告书的评论和定稿。

对具体矿业项目而言,要求是:项目开始考虑时,就要开展项目环境影响的一系列研究,研究工作具体由机构的咨询人士承担,费用则由项目人承担。研究过程中,一旦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后,应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替代方案(包括否决项目)。进而由该机构再深入研究分析各种替代方案的环境保护效能和工程效益问题,以从中优选出一个协调两个目标的最佳方案。通过环境影响报告(草案)阐明并论述对环境影响的分析、对替代方案的评价,及选择该方案的理由。在此基础上,通过公布报告(草案)、举办听证会、吸收公众意见,发布最后的环境影响报告,批准修改后的项目(或拒绝)。整个环境影响报告的程序一般要花费一年以上时间,每个项目的评价费用大概要超过10万美元。

八、天然气进出口许可程序

1938年的天然气法规定,任何人要出口或进口天然气,必须要获得能源部的授权。天然气和石油进出口活动办公室是在能源部获得这些授权的一站式办事地点。任何人要进行天然气贸易或营销,都需要得到授权。有两种类型的授权书,一为通用授权书,另一为长期授权书。通用授权书可在短期或点市场基础上进出口天然气,有效期2年。依据这种授权书,任何人可以自己进口或出口天然气,也可以充当第三方的销售代理商,该授权书持有者自己不是必须进口或出口天然气,合同也不要求提交申请。长期授权书用于超过2年期的天然气购买或销售合同。地方分销公司、市政府、供应端元用户、电力公用事业公司、管线运输公司、销售天然气的公司和个人都可以提出申请。

通用授权书申请者可要求在2年的期间内进口或出口20亿~9000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长期授权书申请者可要求在9~20年的时间内每日进口或出口1百万~600百万立方英尺的天然气。通用授权书申请批复时间一般要2周,长期授权书申请批复时间一般要超过2周,申请费是每份50美元。

九、战略石油储备库中石油的动用程序和石油出售程序

根据《能源政策和保护法》(1975),对从战略石油储备库中提取石油,没有预定的“扳机”,相反,在严重的能源供应中断情况下或由于美国在国际能源机构框架内的义务,总统可决定从战略石油储备库中提取石油。在《能源政策和保护法》中,定义“严重的能源供应中断”为:①“具有或很可能具有相当的范围和持续性,并具有紧急性质;”②“对国家安全或国家经济可能造成不利的影响(包括石油价格的暴涨)”;③“导致或可能导致石油进口产品供应的中断,或破坏”。只要出现了上述情况,总统就有权动用战略石油储备库中的石油。如果总统决定订购战略石油储备库中的紧急石油,则该石油一般须通过竞争销售的方式分配给出价最高的投标者。根据能源部1983年公布的管理战略石油储备库中石油价格竞争性出售的最后裁定,出售战略石油储备库中石油的通用出售程序(GeneralSalesProceres)如下:第一步,能源部发布出售通知(NoticeofSale),内容包括数量、特征、石油出售的位置、提交日期、提交报价的程序、确保履行和金融责任的措施等。在出售通知中,也将规定详细的合同条款。在出售过程中,也可能发布数个出售通知,每个含有1至2个月的出售期。第二步,潜在的购买者提交报价书,购买者必须要无条件地接受“出售通知”中的条款和条件,并根据潜在的合同价值提交报价保证金。第三步,能源部评估所有的报价条件,选出明显的成功报价者(Offerors)。第四步,所有明显成功的报价者必须在收到通知的5个工作日内提交信用信作为履行和支付依据合同应付钱款数额的保证书。第五步,一旦及时收到信用信和缔结合同官的最后决定,能源部将向成功报价者(购买者)发给授予通知书(NoticeofAward)。然后石油将开始提供给购买者(依商业管线安排或海上船只运输而定)。一旦石油开始供给购买者后,将开出清单发票给购买者。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有每天430万桶的最大供应能力,可连续达90天,在总统命令的15天后就可到达市场。在启动战略石油供应的第91~120天里,战略石油供应能力可下降到每天320万桶;在第121~150天里,可下降到每天220万桶;在第151~180天里,可下降到每天130万桶。

十、国家合作地质填图计划的申请程序

近10年中美国地质调查局每年都要发布《国家合作地质填图计划中的州地质填图子计划》通告(相当于中国的项目指南),规定提交申请的时限、申请书的格式以及相关的其他注意事项。

州地质调查局必须在规定的日期内提交立项申请。通常,立项申请书中可以包含若干个地质填图项目,并可以包含一个编图和(或)数字化项目。项目可以包含某一地区内的一个或多个图幅。每个项目均应:①明确界定并提出充分理由;②围绕一个令人信服的问题或填图区组织工作;③表明联邦/州按1:1比例出资的意向。在提交立项申请时,州填图咨询委员会主席表示赞成的函件必须要与立项申请书一并呈交。STATEMAP评审小组将就整个立项申请书的内容和资助水平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果未能获得全额资助,申请者可以选择向STATEMAP计划协调人呈交一份经过修订的工作计划和预算,其涉及范围仅限于所建议的给予资助的项目。如其不然,申请者可以拒绝参加本计划或项目。

依据《国家地质填图法案》(公法106-148),只有州地质调查局有资格申请“国家合作地质填图计划STATEMAP”计划的项目。由于许多州地质调查局的组成是依赖州的大学系统,因此,相关大学可以代表州地质调查局呈交立项申请书。

C. 什么是冲突矿物质“在EICC内有没有文件明确归类是哪几种哪些国家的矿物质为非法的呢:请大大们指教!

硬件冲突是两个(或多个)设备使用相同的IRQ,DMA,I/O时,导致一个或多个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的故障现象。

一:硬件冲突检查的办法
检查硬件冲突可以通过控制面板进行:
1.选择控制面板/系统里的系统属性对话框,在设备管理器选项的资源列表中,分类列出了相应类别的所有设备。当某设备无法使用时,资源列表就会出现以下情况:
*设备条目前有一红色的叉号,说明该设备无效,当前无法正常使用
*设备条目前有一黄色的问号,说明该设备目前存在问题,无法正常工作,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设备驱动程序安装不当,也可能存在硬件冲突
*设备条目前有一带圆圈的兰色“!”号,说明该设备存在,基本能正常工作,但系统认为设备有问题,例如能正常工作的非即插即用设备
2.在资源列表中,打开一个设备的设备属性对话框,在“资源”选项的“冲突的设备列表”中,会给出与当前设备冲突的对象及冲突的资源内容。
*有些设备没有“资源”项,说明该设备目前未使用资源。
*如果资源选项中有“手工配置”按扭,并提示设备存在冲突或其他问题,已被禁用。可根据提示内容检查处理。
*如果系统提示资源设置不符合任何已知配置,请查阅设备的说明书,如大多非即插即用scsi卡,网卡,modem需占用指定的中断和IO 。
3.对有些设备(如pci网卡),用上述方法也无法查到资源冲突,可选择 “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信息”,打开“Microsoft系统信息”窗口,双击左边窗口“系统信息”框中的“硬件资源”条目前的“ ”号,将其展开,能检查到资源冲突。

二:硬件冲突的解决
检查到硬件冲突后,建议按以下方式处理:
1.如果某一设备在“资源列表”中出现两次,而实际上只有一个设备,请将两个同一设备都删除,重新安装该设备驱动程序。
2.带有黄色“?”的设备如果无“资源”选项,大多是该设备的驱动程序安装不当或驱动程序不兼容,请将其删除并重新安装(注意检查驱动的版本和兼容性)
3.如果“冲突的设备列表”中列出的冲突是“系统保留”类型的硬件冲突,这种特定设备所使用的资源冲突很可能不会出现问题,如果不影响使用,可忽略它。但如果冲突影响使用,请在“资源列表”中双击“计算机”打开“计算机属性”,在“保留资源”选项中,选择发生冲突的资源类型,单击“设置”列表中的特定资源,将其删除。
4.如果两种设备使用了相同的资源,通常可以如下解决:
方法一:更改其中一种或两种设备的资源,方法如下:
(1) 在“资源列表”中双击该设备,打开“该设备属性”对话框,在“资源”选项上,查看“冲突的设备列表”,确定那些设备与该设备冲突
(2) 清楚“使用自动的设置”复选框
如果该设备的“使用自动的设置”复选框为灰色,则该设备的设置不能更改,如果该硬件是非即插即用设备,则需要调整硬件接口卡上的跳线 有些接口卡使用软跳线,如ne2000兼容网卡,则需运行其配套软盘中的安装程序更改资源
(3)在“资源类型”和“设置”的列表框中,双击与其他资源发生冲突的设置,打开相应资源的“编辑资源”对话框,利用资源“值”选择框右侧的滚动条,更改其值
方法二:如果所有设置都与其他设备冲突,可禁用暂时不使用的设备.还可以在BIOS中关闭某些不使用的设备,如com1,com2,lpt等,注意关闭USB有可能导致死机
方法三:早期的网卡使用软跳线设置,出厂时设置为IRQ3,与COM2发生IRQ冲突,可禁用COM2,或运行网卡程序软盘中的设置程序,将网卡设成非PNP模式,设置中断号和I/O为系统未占用的地址,并在BIOS将相应中断号由PCI/ISA该为legacy ISA
方法四:有些pci网卡会强用IRQ10,与一些使用IRQ10的显卡冲突,可在BIOS中“assign IRQ for VGA”项设置为“disabled”
5.有时“资源列表”中未列出任何冲突,但你的设备还是无法使用(实际存在硬件冲突),可能是该设备通过其他设备接口占用系统资源,如modem是通过com口占用资源,如果你未安装相应的com口,则会引发冲突,导致猫无法使用
6.如果你的设备未出现在资源列表中,可能是其他设备占用资源,导致windows无法发现该设备,需按前述内容禁用。lxh831224

D. 有人知道纷争矿物指的是什么是纷争地区的矿物吗公司让统计供应商是否使用纷争矿物,急急急!

根据2010年通过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金融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的法律定义,第1502(e)(4)条:“冲突矿物”是指(A)钶-钽(钶钽),锡石,金,黑钨,或他们的衍生物质或(B)任何由美国国务卿定性为引起刚果民主共和国或毗邻国家财务冲突的矿产及其衍生物。 (详细请看http://www.sec.gov/about/laws/wallstreetreform-cpa.pdf)
2010年7月在美国通过的金融监管改革法(多德・弗兰克法)第1502条对美国上市企业规定了报告上述四种矿产的使用状况的义务。

E. 我国矿产资源法律改革导论

魏铁军

(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北京,100812)

一、引言

2002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矿产资源法执法检查报告提出,要尽快修订矿产资源法。按照我国立法工作惯例和政府法定职责,矿产资源法修订的调研、论证和起草的工作任务自然落到国土资源部头上。

2003年6月,“非典”刚过,国土资源部“两法”修改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下设“两法”办公室,负责土地管理法和矿产资源法修改的日常工作。截至目前,“两法”办共召开各类座谈论证会近80个,听取了2000多人次的意见,收到各方面书面修改意见建议100多份,形成了8份调研报告,包括2004年底向国务院办公厅领导提交的综合性材料《矿产资源法修改研究报告》。

从法制进程来看,矿产资源法律改革的目标就是在矿产资源领域全面实现依法治国方略,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矿产资源法现代化、法典化和司法化。在我们开启矿产资源法律改革研究大门的时候,首先要拨亮矿法“三化”的明灯,并用它时刻照亮我们前行的漫漫长路。

所谓“矿产资源法律改革”或“法律改革”,是指矿产资源法律规范总和及其相关的变动,是矿产资源立法的广义现象,是想时刻提醒矿产资源法是复杂的规范体系,并不局限于权力机关颁布的《矿产资源法》本法。此外,“矿产资源法修订”或“矿法修改”,是指当前正在进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研究论证工作,尚未包括法定立法程序内容,是法理学论证。

2005年5月,笔者以《矿产资源法律改革初步研究》为题完成博士论文,主要内容包括:①把矿产资源法修订工作置于法律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探讨;②概括总结了矿产资源法制建设的现代化、法典化和司法化趋势;③比较全面地梳理了矿产资源法律改革的现代化因素;④比较国家所有权与私人占有权,主张公权与私权的综合平衡;⑤提出法律起草结构建议,主张注重改革也保持传统的立法系统论;⑥建议设立矿产资源法律改革常设机构。

今天提交给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青年分会大会的论文,基本上就是笔者博士论文的导论部分。

二、法律现代化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的目标,是一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文明富强的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模型。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是作为近代世界性的现代化过程一个组成部分而发生的,不是这个社会自身的自然演化的结果,它不是而且也不可能是欧洲国家现代化过程在中国社会的一个重演。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讨论,在法学界即表现为法律现代化的热点问题。所谓法律现代化,即法制现代化或法的现代化,有法学教材定义为“法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社会的转变过程及其相关问题。”其实质就是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原则,1999宪法修正案明确写入依法治国,从而法律现代化问题逐渐呈现在人们面前。经过20年改革开放,我国现有法律规范和法律体系似乎与发达国家相距无多,但是我国法制现代化道路还很漫长。中国近代以来的秩序和法治问题在这一大背景下显现了其特点,并且也只有在这一大背景下才可能理解。现代化为一种朝向现代化状态学习的历程,而这种现代的状态却永远不能完全达到,没有一种最终的现代状态,而只有一种在许多现代与传统力量中求适应的历程。因而,现代化是多模式、多元化和多阶段的。

法律现代化问题,涉及许多争论,如现代化与本土化的法律发展模式之争,一元论与多元论的法律定义之争,积极论与消极论的法律功能之争,现代化与平面化的法律发展观之争,建构论与进化论的法律发展途径之争,普适性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的法律知识论之争,政府推进与民众主导的法律发展主体之争,外来资源与本土资源的法律发展资源之争。建立现代法律制度也必然涉及作为现代法律运动一部分的法治之正当性。把中国的法律现代化运动置于这样一个所谓社会转型的宏大图景之中,我们将得到什么样的印象呢?首先,作为现代性方案的一部分,宪政、法治以及现代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已为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是必要的,不但有历史的依据,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这个社会的现实需要。社会发展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全球性理论课题,其中法律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法律发展模式上要讲究中国特色,法律发展阶段上要注意法律转型,法律发展道路上要强调政府主导。

人类社会经历了数千年农业经济和数百年工业经济,现在进入新经济时代,网络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组成新的现代化特征,是法学研究乃至法制实践所要面对的客观的时代背景。由此而论,我国法律现代化更应当是法律的当代化(为了减少概念,仍然称为现代化),是指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目标的,以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华、去其糟粕为特色的,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法律制度文明中有益成分的,适应国际立法形势并能承担国际条约义务的法律制度的改善和演进过程及其相关问题。

所谓矿产资源法律现代化,是法的现代化大概念在矿产资源领域的具体实践,是为满足当代中国矿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要求,落实依法治国战略,学习借鉴外国矿业法制经验的,矿产资源法的整体完善和演进过程。矿产资源法的现代化,是法律的内在的提高和内涵式的发展,与国家法制现代化的步伐是一致的,其内容是丰富和动态的(见表1),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

表1矿产资源法律现代化研究内容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举世瞩目。中国经济以约9%的速度快速增长,矿产品市场的巨大需求强烈拉动矿业繁荣和发展,因而中国矿业是发展中的基础产业。中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地质工作取得辉煌成就。有专家估计,中国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为137万亿元(约合16万亿美元),是中国现代化矿业产业的物质基础。中国有500家大型、1250家中型和1.5万家小型矿业公司,全国矿业产值超过4600亿元,占GDP的4.9%。同时,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遵循市场经济法则,在遵守国际条约和国际通行的商业规则上,中国与西方国家是一致的。中国取得了WTO缔约国身份,也正不断得到西方社会对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承认。因此,中国矿业是全球矿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球矿产品市场、全球矿业生产市场和全球矿业资本市场三个角度来看,中国矿业已经与全球体系融合在一起。

中国矿业的改革和发展,迫切需要加强与全球矿业的联系。其中,矿业权市场建设是关键的纽带。1996年修改的矿产资源法使得矿业权交易成为可能,并促进近年来全国性的矿业权市场的形成。如果中国矿产资源能够实现资本化或证券化,那么可以造就30个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当量。2002年中国政府出台的关于“有资格外国机构投资者”(QFII)的制度安排,为国际资本间接收购中国矿业提供了新的管道。

近年来,中国矿业政策和法制越来越清晰。2003年12月,国务院发表矿产资源政策白皮书,是矿业政策的最高表述。经过近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矿产资源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在制度建设的同时,中国也注重矿业文化建设。国际经验和国际惯例对于矿业管理者来说,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对于外商投资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双方面都应当努力了解。1999年以来,国土资源部每年都举办“中国矿业国际研讨会”,为国际矿业文化交流设置了很好的平台,促进了中国矿业产业与全球矿业体系的融合,也为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法提供了国际智力,以解决矿产资源法律改革的域外经验学习问题。

自1986年起,我国矿产资源法的贯彻实施,维护了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规范了矿产勘查开发活动,促进了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我国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已经步入法制化轨道,正在逐步建立以矿业权制度为核心的反映市场经济要求的矿产资源法律体系。通过1996年矿产资源法修改,特别是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组建国土资源部,促进了矿产资源管理政府职能的转变,全国矿产资源管理相对集中统一了。但是,矿产资源法实施中仍存在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集中体现在反映市场经济要求不够,仍然存在按所有制区分矿业权人的问题,外商投资矿业不享受国民待遇,矿业权市场审批程序不清晰、审批部门过多,资源信息透明度不够、收集困难,探矿权与采矿权之间衔接不确定,矿业权排他性制度安排不严密,矿产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保护不够,矿产资源税费负担较重、难以保证合理的经济效益,还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等现行矿产资源法本身不够完善所导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矿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矿业投资环境不佳和投资紧缺的局面未有实质性改善,矿产资源勘查体制处在重组和调整之中,商业性勘查投资萎缩,矿产资源保证程度下降,不少矿山企业资源枯竭、产量递减、效益滑坡,导致我国矿物原料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部分矿产品阶段性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的局面,矿产品进出口贸易极大地影响着国内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矿产品的保障程度。鼓励矿产勘查、促进矿业投资,资本市场建设是关键。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当中存在的各类矛盾和主要问题迫切需要通过立法来通盘解决,要通过这次矿产资源法修订工作,改变我国矿业领域“改革开放双滞后”的局面。矿产资源法律改革承担着艰巨的任务。矿产资源法修改要促进矿业资本市场建设,进一步促进矿产勘查,保障矿业健康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可供性,最终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矿产资源基础。这应当成为矿产资源法修改的特色或亮点。

矿产资源法修改的基本目标,就是实现该部法律的现代化,使其成为一部鼓励矿产勘查、促进矿业投资、保护资源产权的法律。矿产资源法的现代化,要进一步加强以矿业权法律制度为核心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国家是矿产资源所有者,同时又是社会管理者,我国现行的矿业所有权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存在着改革的余地,今后在矿产资源管理中侧重点应放在矿业权上,因为矿业权制度是矿产资源所有权实现的具体形式,是国家资源财产权利的载体。它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法律关系正是矿产资源行政管理的主要对象。

要认真遵守依法行政的法治原则,严格规范矿产资源行政权的行使,保护公民民主权利和合法利益,保持行政权力与责任的一致,保持行政权力和个人利益的分离,建立自我约束、责任追究与外部监督机制,扩大会审范围,简化办事程序,推行阳光行政。从法律运行的实际轨迹来看,矿业权是所有权派生的权利,主要通过行政授予取得,因而与所有权相比,矿业权更具有容易被行政权“打扰”的脆弱性。外国矿业法普遍规定矿业权为准物权,有严格的法律保护。目前,我国矿业权管理部门和理论界也逐步重视物权法立法动态,希望把物权法的若干原则落实在矿业权上。

要将我国矿业权法律制度与物权法律制度结合起来,需要解决矿产资源法性质的再认识问题。我国现行矿产资源法的核心是保护国家所有权,主要规定矿产资源管理行政权属于行政法体系,即公法的属性。但是,现行矿产资源法在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绝对物权下又设置了若干为实现国家所有权的一系列相对物权(准物权)。物权是私权,物权法属于私法范畴。那么,同时规定和保护特定私权的矿产资源法又具有了私法的性质,而且应当是优于“普通物权法”的“特殊物权法”。因此,我们认为,矿产资源法是兼备公法和私法性质的法律。如果这个命题符合实际,那么我国矿业权制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就要有更全面的理论基础。在国外,行政法的公法兼私法属性上的混合有两个方向,即总体上私法属性的行政法的公法化和总体上公法属性的行政法的私法化。随着政府管理模式的变化(解除管制、分权和私有化)和立法变革,公法和私法已日趋融合;行政法改革以市场为导向,力求使用市场手段以保障个人权利并更加体现行政效率和公共利益要求,私法已经大量进入公法领域。对我国矿产资源立法理论的启示也成为“公法私法二重性”的有机融合。

建立矿业权制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的权益,是在微观领域调整国家、资源所有者和开发利用者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动”,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矿业权制度的改革方向就应当有利于维护和实现国家资源所有者的权益,有利于协调国家、资源所有者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矿业权市场建设的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有利于扩大资源基础,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维护和协调所有者和使用者的经济利益,创设产权明晰、程序完备、制度健全的包容特别物权法制原则的现代行政法制制度。

矿业权行政许可制度是国家以行政手段调整矿业权关系的不可偏废的有效手段。没有矿业权行政,矿业权的设置就没有法律依据,矿业产权和矿业资产就没有法律保障。由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涉及面广,矿产资源又是可耗竭性资源,因此它具有“公共物品”的某些特点,有必要实行行政许可进行管理。在矿业权领域实行行政许可制管理,要求审批矿业权的各项制度公开、透明、简约。通过规范矿业权行政许可制度,提高依法行政的素质和水平,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管好用好保护好矿产资源。规范的重点是:矿业权申请审批程序,矿业权取得资格,矿业权审批原则和标准及方法,矿业权有偿收入分配使用和矿业权评估标准和方法等。同时,进一步加快建立和规范矿业权市场的步伐,完善矿业权有偿使用制度和调整收益分配关系,同时利用矿业权市场价值发现功能,为矿业公司上市准备边界清晰的矿业产权和价值准确的矿业资产。反过来,用资本市场检验矿业权市场,从而发现矿产资源价值,体现国家所有权权益。

以上这些内容,都是矿产资源法现代化要考虑的问题。本论文将用大量篇幅详细论说。

三、法律法典化问题

法典(Code)一词,在古代是指一些记载规章的书籍或者简单的法律汇编,在近代以来则指对某一部门法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编纂,从而成为一个正式的法律文献。那么,所谓前者典化其实也是一种立法过程。

法律法典化,就是一国法律的形式渊源逐步趋向以法典为表现形式的一种趋势。法典化运动与法典制定运动的区别之处,正是在于前者是一个连贯而持续的过程,并在其中逐步实现了法律形式向法典靠拢的趋势,后者单纯是制定法典的活动。法典化运动的概念与成文法化运动区别之处,在于前者的对象限于法典,而不包括后者的单行成文立法。法典化运动与立法活动的区别,在于后者的内涵限于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修改法律的活动,而前者则在后者的基础上,还包括了民间组织的法规整理和总结活动。

中国民法法典化不仅是一项紧迫而深远的现代法制建设工程,而且是一项多元而广阔的历史性法文化建设。围绕这一建设,必然交织着继受性法文化的吸纳、传统性法文化的继承和时代性法文化的创新三位一体的交融同构。近几年民法学界对罗马法及其后继之典范——法、德、日、瑞士等大陆法系民法典展开了诸多评介和深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为中国民法的继受性法文化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与此相反,关于中国民法法典化如何与民族传统文化沟通连接、继承认同这一重要理论区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些年,法学界关于《中国民法典》的立法条件是否成熟的讨论尽管没有激烈的交锋乃至展开论战,但是不同的声音仍不绝于耳。讨论的意见和观点基本上有肯定、否定和中性三种情形。

法学界有人提出知识产权法典化的倡议,认为尽管知识产权法典化对于社会生活有诸多好处,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产权法学思维水平的提高,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从而造福人类。我国民法的法典化中关于知识产权法的地位问题的讨论是一个热点,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方案。有主张把知识产权法纳入民法典的,有主张知识产权法在民法典之外单列的,而最新颖的可能就是单独制定知识产权法典的观点。知识产权法学理论在国外已经成熟。成功的立法例已经出现,如《法国知识产权法典》(1992)、《菲律宾知识产权法典》是知识产权立法史上的里程碑。世贸组织1994年《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也相当于是一部法典化的国际条约。我国也形成了门类较齐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法律规范,应当整合于一部法典(体系化、逻辑化的知识产权法)。

近几年来,我国关于行政程序法典化的呼声日渐高涨,学术界各理论名家纷纷对此发表宏论,著书立说,似乎一部行政程序法典就要问世了。然而,纵观程序制度的发展历程,现代行政程序制度不是凭空产生的,其形成与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条件,否则,即使在法律上确立了现代程序的某些形式,它们也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基于我国现代程序制度健康运行所需要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制定行政程序法典的时机并未成熟这样一个国情,如果急于制定一部行政程序法典的话,无疑会导致拔苗助长的后果,从而使预期的价值目标落空。我国制定行政程序法典的条件还不成熟,行政程序法典化应当缓行。

中国是世界是最早有成文法典的国家之一,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法典的编纂和修订,法律文献浩如烟海,形成了庞大的中华法系。我们有着法典化绵延不绝的法律传统。放眼大洋彼岸,美国强大的历史也是它四次法典化和现代化的历史,为我们学习域外法律现代化法典化经验提供了又一典范。

矿产资源法的法典化,是指矿产资源法的各项规范在内容上不断完善、在形式上逐步固化,形成稳定的、长远的、清晰的法律本本,以全部囊括主要的矿产资源法律规范。这个本本内容已经更加充实,形式更加清晰,便于纠正现实社会中对矿产资源法的曲解和歧义,是矿产资源法制建设全部环节都需要的。矿产资源法的法典化,是矿产资源法制建设进一步升级、矿产资源立法结构不断调整和矿产资源法律实施更加科学的努力方向,是矿产资源法律制度文明的最高体现。总之,矿产资源法的法典化要达到全面规范、统一立法和制度文明的要求(见表2)。

表2矿产资源法律法典化3项要求

我们可以寄希望于全面修订后的《矿产资源法》是法典化过程产物,但恐怕这也仅仅是形似,这个法律本本也许只是一个雏形,而神似的矿产资源法典还有待于进一步立法。

未来的矿产资源法典,应当整合现有的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土地管理法中关于矿业用地部分、分散在其他法律中的矿业产业规范、水法中有关内容以及环境立法中涉及矿业和矿山的部分内容。

四、法律司法化问题

是法律就必须由法院加以适用,这是一切法律所具有的本质要求。不能由法院适用的法律不是法律。所有法律包括宪法都具有可诉性,这是法制社会的基本特征。法律的可诉性是指法所必备的为了判断社会纠纷的是非而使纠纷主体可诉求于法律公设的判断主体的属性。从法律的方面说,法律的可诉性即法的适用性。法律必须进入司法的领域,法治建设的第一步便是所有法律进入司法领域。这就是法律司法化的基本概念。

宪法司法化起源于美国,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宪法“司法化”的产生并非偶然,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在我国形成了宪法不能作为裁判直接依据的司法惯例,导致了宪法的神秘化,宪法的频繁变迁削弱了宪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宪政,是我国宪法“司法化”所面临的严峻挑战。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就一起民事案件做出司法解释所引发的宪法“司法化”问题讨论尚未结束。2003年5月,孙志刚在广州被故意伤害致死一案再次引发违宪审查争议。

中国法院没有获得审理宪法案件权限,不仅不能审查违宪立法,就连行政机关制定法规和规章的抽象行为是否合宪,是否合法的问题也没有资格做出判断。2001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就直接适用宪法条款审理涉及教育权的诉讼案件的问题作出批复,启动了关于“宪法司法化”的讨论。孙志刚案并不是偶然的,人们对收容遣送制度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的反思使之能够把普遍关心的个案公正处理和收容遣送制度改革这两个重大问题结合起来,这将对宪法贯彻实施起着极大推动作用。

我国法治化进程加强了公民宪法权利规范的适用性,在现阶段实现宪法“司法化”的条件已经日趋成熟。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主要任务在于规定国家机构的设置、权限、运作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为了维护宪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对于宪法中的政策条款要有限制,只有那些带有根本性的国家理念和国策,才有必要在宪法中作出规定。

1997年6月,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弗里德曼在北京大学“知名法学家讲座”上演讲,论及法律司法化问题。他认为,司法审查权不是普通法的组成部分。英国没有成文宪法,法院坚持议会至上的原则,国会通过的任何法律对法院都有约束力,法官无权撤销由国会通过的法案。而美国宪法并没有明确提到司法审查的权力,但是它宣称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19世纪初,在著名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中,最高法院声称一项国会法案违宪因而无效,从而树立了司法审查的传统和权力,成为美国政府制度的一部分。

法律司法化运动是依法治国的要求,是法律主要用于诉讼的基本特性的彰显。明确法律就是用来打官司的,对于矿产资源法修订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提高国土资源法的可操作性和司法适用性。司法化问题要求我们要特别注意法律技术和立法技术的结合。

矿产资源法的司法化,外在地(从外部来讲),是指为提高矿产资源法的法律实施而依靠司法力量的努力;内在地(从内部来说),是国土资源行政部门对司法技术运用的尝试。对于前者,我们要在矿产资源法的适用上,主动寻求司法对行政的支持;对于后者,我们要大力加强行政复议工作,积极探索矿产资源权属争议调处和仲裁的新方法和新途径。矿产资源法律司法化的目标、任务以及主要内容有待进一步加以研究(见表3)。

表3矿产资源法律司法化的目标、任务以及主要内容

五、尾论

矿产资源法正处于现代化、法典化和司法化的历史进程中,这“三化”是矿产资源法律改革的3大内容。但是,笔者论述的内容仅就现代化部分进行了展开,还远没有在法典化和司法化上展开深入的讨论。准确地说,《矿产资源法律改革初步研究》是矿产资源法律改革研究关于法律现代化的上篇,而中篇和下篇应当分别是法典化和司法化的具体解析,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笔者设想,在法典化篇中,将矿产资源法最主要的规范、规则、原则和概念,进行技术性和战略性的整合,形成一座宏伟的矿法大厦——《矿产资源法典》;在司法化篇中,解决矿产资源法结构运行问题,进行案例法律分析,在行政和司法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坚固的桥梁。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法律改革可能还有其他的过程,包括人文化和本土化之类。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张新安博士提出,中国的法律改革要加上人文化的内容;4月份刚刚仙逝的费孝通先生的研究方法及其《乡土中国》应当予以借鉴。对此,限于研究的深度、论文的篇幅和答辩的时间,作者没有涉及“三化”之外的其他“化”,也没有更多讨论矿产资源法典化和司法化问题。

这些将留待以后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范健等.法理学——法的历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应松年,袁曙宏.走向法治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3]沈宗灵.比较法总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

魏铁军,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F. 中国企业对冲突矿物使用有强制规定吗

有,在中国企业的供应链强制要求供应商不得使用任何涉及冲突矿物,符合联合国公约!

G. 为什么不能使用刚果及周边冲突地区矿物

根据伟光正的世界大同的说法,不购买冲突地区出产地矿产,就是从根子上断绝那些混乱地区购买军火的资金,从而达到减少骚乱!
说是这么说,但是具体情况不得而知!

H. 国内和矿产有关的法律是什么

四节 保护矿产资源的法律规定

一、矿产资源的概念

矿产资源是指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中、蕴藏在地壳中的各种矿物。包括呈固体、液体或气体状态的各种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如铁矿、铜矿、铝矿、磷矿、石油、油页岩、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既包括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开发利用的物质,也包括具有潜在价值的在未来条件下可以开发利用的物质。

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是:

1有限性。开采一点就少一点,无法得到补充。

2不可再生性。

3分布不均匀性。

二、保护矿产资源的法律规定

1、保护矿产资源的主要法规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暂行条例

1956年《矿产资源保护试行条例》

1978年《小煤矿管理试行办法》

1986年《矿产资源法》(1996年修改)

1987年《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全民所有制矿山企业采矿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石油及天然气勘查、开采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1994年《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 《矿产资源补偿收费管理办法》 《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

1996年《煤炭法》等。

2、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方针的规定

“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勘查,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的方针。”

3、矿产资源管理制度的规定

⑴探矿权和采矿权有偿取得和依法转让制度。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探矿权、采矿权依法转让。这些规定,实际上是肯定了探矿权、采矿权的财产权属性。

⑵矿产资源区块登记制度。主要内容是:按照国际分幅和经纬度,把我国的全部国土和管辖的海域划成基本区块,勘查矿产资源,按区块提出申请,经批准并缴纳探矿权使用费,领取勘查许可证,成为探矿权人;

⑶矿产资源开采审批制度。矿产资源开采审批,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按照矿产资源的储量规模、资源的重要程度及资源贮存的特定空间来划分审批权限。重要矿产资源、大型矿产资源等,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批,并颁发采矿许可证。中型矿产资源,由省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批和颁发采矿许可证。小型矿产资源的管理办法,由省级人大常委会制定。

4、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的规定

实行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集体矿山业和个体采矿应当提高技术水平和矿产资源回收率。禁止乱挖滥采,破坏矿产资源。

5、开采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定

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防止污染环境。同时应当节约用地,耕地,草原,林地因采矿受到破坏的,矿山企业应当因地制宜地采取复垦利用、植树种草或者其他利用措施。关闭矿山,必须提出土地复垦利用,环境保护的资料。这些规定,是贯彻执行“开发者保护,破坏者复垦”原则的具体体现

I. 矿产资源与矿业管理的主要法律法规

美国是较为严格的依法管理的国家。尽管判例在美国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和地位,但近百年来,美国的成文法律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补充,及不断细化和条款化,法律法规在矿产资源和矿业、能源管理上日益起着主导性和决定性作用。在美国目前的有关矿产资源和矿业、能源管理的法律中,主要有《通用采矿法》(1872)、《矿产租约法》(1920)、《矿物材料法》(1947)、《战略与关键材料储备法》(1946)、《联邦煤炭租约修正法》(1977)、《联邦陆上石油天然气租借改革法》(1987)、《外大陆架土地法》(1953)、《淹没土地法》(1953)、《联邦石油和天然气权利金管理法》(1982)、《联邦土地政策与管理法》(1976)、《印第安矿产租约法》(1938)、《印第安矿产开发法》(1982)、《矿产收益支付澄清法》(2000)、《能源政策法》(1992)、《政策、研究与开发法》(1970)、《联合碳氢租约法》(1981)、《联邦石油和天然气权利金简化和公平法》(1966)、《采矿和矿产政策法》(1970)、《征购土地法》(1947)、《地表资源法》(1955)、《地表矿山复垦与执行法》(1977)、《联邦煤矿山健康和安全法》(1969)、《煤炭保护法》、《出口管理法》、《联邦森林管理法》、《联邦矿山安全和健康法》(1977)、《有毒物质控制法》(1976)、《天然气政策法》(1978)、《战略与关键材料储备修正法》(1979)、《国内矿产项目扩展法》(1953)、《深水权利金救济法》、《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污染防治法》等,它们涉及到美国矿产资源和矿业、能源管理中从矿业土地准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矿业权的招投标程序、矿产品生产、运输、销售、贸易、矿业税收、矿业收益利益分配、管理者和开发者、矿业权持有者的权利、义务、责任到环境保护、矿山安全、防范措施、应急程序、劳动力健康、矿山复垦、社区安全、文化古迹保护、战略矿产储备等的各个方面,可以认为,它们构成了美国目前关于矿产资源和矿业、(化石)能源业管理的以强调有效管理、安全生产和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为主导的完整法律法规体系。以下作一简要介绍。

一、《通用采矿法》(GeneralMiningLawof1872)

《通用采矿法》(1872),也称“硬岩采矿法”(HardRockMiningAct),由美国国会于1872年通过,并由UlyssesS.Grant总统于1872年5月10日签署成法律。该法的立法宗旨是:促进西部联邦土地上的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活动,对已开采的矿山提供获得矿权的机会,帮助开拓者在西部定居。《通用采矿法》(1872)是联邦土地管理政策的一个主要立法。

1872年通过的《通用采矿法》是美国矿业和矿产资源管理中的一部经典性法律,至今对美国(联邦土地上)的矿产资源管理仍有重要影响。该法规定,“公共土地上的矿产资源,无论是已被调查过的还是未被调查过的,均属于美国,允许(美国公民)个人和公司自由准入公共土地进行找矿活动”。该法同时建立了目前仍然适用的矿权-专权制度(ClaimPatentSystem)。所谓矿权-专权制度,就是探矿者在公共土地上进行探矿活动,对被认为含有有价值矿床的地区,可确立一项矿权权利(Claim),权利主张者对每项权利主张每年须交纳100美元维持费。一旦所主张权利的矿床被确定在经济上是可开采的,并完成至少500美元的开发工作,矿权权利持有者可以提交矿产专权(Patent)申请,以获得地表权和地下矿产开采专权。从1989年1月3日起,矿产专权申请者需交纳250美元申请费,外加每项50美元的矿权费。如果申请得到批准,则矿产专权持有人可以以每英亩2.5美元的价格(对砂矿而言)或每英亩5美元的价格(对脉矿而言)购买地表和地下矿产权。目前《通用采矿法》仍然允许私人公司或多国公司以1872年每英亩土地2.5~5美元的价格购买(含矿的)公共土地。 矿产专权具一定排他性质,可对抗政府和他人。概括地说,1872年的《通用采矿法》具5个要素,即:①发现有价值矿床;②确立采矿权和地点;③记录采矿权和地点;④采矿权和地点的维持费;⑤矿产专权。根据该法规定,一项砂矿矿权面积通常限于20英亩内,但脉矿矿权面积可稍微大于20英亩。

《通用采矿法》首次确立了可标界矿产(Locatableminerals)的概念,所谓可标界矿产,是指通过提交一个采矿权申请书(一般是一个矿权地,该矿权地仅限于开发和提取矿产,在该矿权地上所规定的权利仅在发现了有价值的矿床后才有效,可对抗任何人和政府)或在相关部门备案一个采矿权申请书,就能获得采矿权的那些矿产。在《通用采矿法》中,最初确立的可标界矿产是指除煤炭以外的所有矿产(煤适用于1873年的《煤法》),后来国会通过法律,取消了《通用采矿法》对一些矿产(矿种)的管辖权,即分离出一些矿种如石油、天然气、钾、钠、磷酸盐等不受《通用采矿法》的制约,而受其他法律的管辖和约束。目前,通用采矿法中规定的可标界矿产仅包括金、银、铜、钼、铅、锌、锡、钨、铂族、辰砂、石膏、长石、硼砂、萤石、石墨、云母、宝石

铜、铅、锌等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可租约的。 等。在可标界矿产中,不需交纳权利金。

现行《通用采矿法》不管辖联邦“获得土地”(AcquiredLand)上的矿产,尽管“获得土地”也是联邦所有土地。所谓获得土地,是指联邦政府从州或私人所有者那里通过购买、赠予或征用等方式获得的土地。获得土地上的矿产受《获得土地的矿产租约法》(1947)()管辖。

1872年的《通用采矿法》的不足是,该法未含有环境保护的条款,导致许多自然景观和土地因后来的硬岩采矿作用而遭破坏。该法也没有对每人所能确立的矿权地数量作出限制,同时也未对矿产开发的时机和方式作出规定,导致许多矿权地从未进行过生产、开发活动。

二、《矿产租约法》(MineralLeasingActof1920)

1920年颁布的《矿产租约法》,确立了美国矿产资源和矿业管理的租约制度。在该法中,首次明确了可租约矿产(Leasableminerals)的概念。所谓可租约矿产,一般是指需要通过签订租约的形式,才能获得采矿权的那些矿产。目前,在《矿产租约法》规定下,公共土地上可租约矿产包括:石油、天然气、油页岩、地热资源、钾、钠、沥青、固体半固体沥青、沥青质岩、磷酸盐和煤等(1920年的《矿产租约法》将煤纳入其管理中)。硫在路易斯安纳和新墨西哥州的公共土地上也是可租约的。此外,在联邦政府购买的土地上和印第安保护地上的可标界矿产也是可租约的。

1920年的《矿产租约法》也建立了矿产租约人的资格制度。该法规定,只有美国公民或根据美国或州法律成立的公民组织,或根据美国或州法律成立的公司才有资格获得租约。该法也规定了承租人就某一特别矿种如煤、磷酸盐、石油天然气、钠等可以租用矿地的最大面积,一般不得超过2560英亩(油页岩最大面积不超过5120英亩)。该法同时还规定了禁止外国人拥有采矿租约,但在(采矿)公司中拥有股份者除外。该法也首次确立了可租约矿产的权利金制度。

《矿产租约法》在1920年颁布后,历经超过40多次的修改和补充,就租约人权利义务、权利金、红利、土地租金、租约存续条件、公共利益、环境保护、许可证有效期、许可证延续、具体矿产的采矿技术条件和指标等进行了一系列的补充和修订,使《矿产租约法》处于不断的完善之中。

该法规定,矿产租约由内政部土地管理局授予。目前美国主要矿产的权利金如下:煤(露天矿山)12.5%,煤(井下矿山)8%;磷5%;钠5%;钾5%;石油和天然气12.5%。

三、《矿物材料法》(MineralMaterialActof1947)

1947年颁布的《矿物材料法》对利用公共土地(联邦所有土地)上的砂、石、粘土等矿产资源作了规范性规定。该法规定,砂、砾、石、浮石、火山渣、普通粘土、硅化木、风化花岗岩、压碎的岩石、灰岩、规格石料等是可出售矿产(Salableminerals)。该法授权土地管理局以市场公平价格,或通过销售合同方式,销售公共土地上的可出售矿产(矿物材料)。对政府部门利用这些矿物材料,可以发给免费利用许可证,数量一般也不限。该法也允许土地管理局对非赢利性组织利用有限数量的可出售矿产发放免费利用许可证。免费利用许可证持有者不能销售所利用的矿物材料。免费利用许可证有效期为10年,可延期1年。

该法规定,当需要对矿物材料矿产进行钻探和槽探时,必须先要得到土地管理局的授权,土地管理局将对采样和试验结果强加约束条件和复垦要求。相关分析、测试结果必须要呈交给土地管理局。如果分析、测试结果含有商业机密内容,许可证持有者可提出,将其排除在公众检查之外。如果销售材料价值不到1000美元,可签订小额销售合同。如果欲利用的矿物材料来自社区附近,则买卖合同可直接从土地管理局获得。

无许可证或未签订合同而擅自从公共土地开采石料者,将被认为是未被授权利用或非法侵入者。非法利用者将可能处以1000美元的罚款,并可能处以1年的牢狱。

四、《联邦煤炭租约修正法》(FederalCoalLeasing AmendmentsActof1977)

1976年,针对对大量非生产性的联邦煤炭租约的关注,美国国会修改了《矿产租约法》(1920),制定了联邦煤炭租约修正法,以惩罚持有联邦煤炭租约而不进行实质性煤炭生产的能源公司,遏制持有联邦煤炭租约而不进行商业性煤炭生产状况上升的势头。该法确立的基本政策是:煤炭租约持有者必须要及时地(在合理的期限内)开发、生产煤炭资源,满足国家能源需求。

该法第3款明确规定,如果能源公司的采煤公司不遵守联邦煤炭租约规定,即在获得煤炭租约的10年内不进行商业性煤炭开发和生产活动,则将被禁止参与新的联邦陆上油气租约的竞争。

该法也确立,新规定不仅适用联邦煤炭租约,也同样适用于联邦陆地土地上的石油天然气租约和其他矿产租约,从而奠定了联邦矿产租约持有者必须要在合理的期限范围内积极开发和生产相关矿产的政策基础和制度。

五、《联邦陆上石油天然气租借改革法》(Federal )

1987年颁布的《联邦陆上石油天然气租借改革法》是美国关于规范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勘查、开发活动的一部重要法律。该法规定,公共土地只有在通过了土地管理局多用途规划程序评估后,方可进行油气租约活动。租约可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两类。在油气资源开发可能与其他资源或土地利用的保护与管理相冲突的地区,必须要实施相关的缓解措施或补救措施。该法要求,可进行油气租约的公共土地必须首先要以竞争的方式获得。非竞争的油气租约只有在进行了竞争性的拍卖而又无人进行投标的情况下才能签订。该法规定,在下48州地区,最大竞争的租约面积为2560英亩,在阿拉斯加州地区为5760英亩;在所有各州,最大非竞争的租约面积为10240英亩。竞争和非竞争性租约有效期一般为10年,但此后只要石油或天然气能以盈利的数量生产,该两类租约均能继续有效。该法也规定了开发商租借公共土地进行油气开发,可首期付款并以后以权利金的形式,缴纳补偿费。

该法规定,只有美国成年公民才能获得联邦油气租约。未成年人不能获得租约,但租约可以授予给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或受托管理人。依据美国法律或州法律成立的公民组织和公司也有资格获得油气租约。外国公民不能获得联邦油气租约,外国人仅能通过对美国公司的股票持有获取相关利益,且只有当该外国公民所属国法律不排斥美国公民类似的权利时才为有效。

该法规定,租约给予租约人在所租约土地上勘查、钻探、提取、处理石油天然气矿床的权利,但不包括氦。租约人在进行有关扰动地表的行动前,必须要得到土地管理局的批准。在租约土地上,租约人不能建房屋、耕种土地或开发其他矿产资源。在开始钻探工作前,租约人或运作者必须要提交不低于10000美元的保证金,以保证相关人遵守租约条款,包括环境保护等。

六、《外大陆架土地法》(OuterContinentalShelf LandActof1953)

外大陆架土地法于1953年制定,1975、1978、1984、1986、1987、1990、1992、1994和1995年多次修改。该法是指导、规范在外大陆架地区开展石油天然气租约活动,加快勘查、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的一部重要法律。

该法认为,开发外大陆架土地上的油气资源对保障美国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至为重要,因而应当鼓励在外大陆架上开展石油天然气勘查和开发活动,鼓励用新技术开发油气资源,减少因石油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该法也要求要严格保护海上环境,要平衡油气开发与人类、海洋和海岸环境的保护。

该法规定,必须要以投标方式取得在外大陆架(土地)上的油气租约。油气租约持有者在海上勘查油气资源时,必须要先提交勘查计划,包括:①预期的勘查活动安排;②所用的设备;③每口钻井的大体位置等。油气租约持有者在海上开发、生产油气资源时,必须要先提交开发、生产计划,内容包括:①要做的具体工作;②相关设施和运作;③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④预期的开发或生产率及时间安排等。

该法规定,必须要保障可能受到影响的州和地方政府能及时了解外大陆架开发信息,保障州和地方政府参与油气政策和规划决策。该法授权内政部长签发外大陆架矿产租约,并制定外大陆架油气开发活动的管理规章。

1953年的外大陆架土地法及随后的各次修改建立和奠定了美国过去50年来在外大陆架土地上勘查、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保障国家经济和能源安全,减少对外国石油依赖的政策基础。

七、《联邦石油和天然气权利金管理法》(FederalOil&GasRoyaltyManagementActof1982)

1982年颁布的《联邦石油和天然气权利金管理法》,明确规定了承租人、运营商和其他相关人对从联邦土地、印第安土地和外大陆架土地区采出的石油天然气开展运输或销售等商业活动时,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包括生产场地和运输目的地、销售价格、运输或销售记录、生产场所安全计划、在规定时间内缴纳权利金或相关收益等。同时,明确界定了内政部长在管理、实施和维持与在联邦土地、印第安土地和外大陆架土地上开展石油天然气租约活动有关的权利金管理体系的职权和责任。该法对规范联邦土地上与石油天然气生产、销售有关的记账活动和权利金收取活动有重要意义。

该法规定,在联邦权利金管理和执行过程中,内政部长的职责是:

建立综合的检查、税收、财务和生产账目和稽查体系,以精确确定石油天然气权利金、利益、罚金、惩罚措施、费、定金和其他支付的数额;

建立程序以确保被授权的部长代表每年对生产有意义数量油气的租约地至少检查一次;

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所有从事这项检查工作的授权代表的相关方法和技术;

稽查和调解所有目前的和过去的油气租约的租约账目,并采取适当的行动,以进行额外的权利金收取或退还活动;

与独立的持证会计师签署合同和相关协议,以稽查油气租约的承租人或经营商的账目和记录。挑选这种持证会计师必须要根据《联邦财产和行政服务法1949》,进行竞争性招标。

该法规定的承租人、运营商和运输商的职责如下。

承租人:根据租约或矿产租约法相关法律按时、按规定方式支付权利金或其他付款;如发生租约转让,应在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内,通知内政部长关于权利金或其他付款义务的转让。

运营商:制定和遵守工地安全计划,保护陆上所生产或所储存的石油或天然气以防止被偷,该安全计划应符合内政部长所规定的最低标准;制定和遵守内政部长认为合适的最低场地安全措施,以防止在租约土地或外大陆架土地上所生产或储存的石油或天然气被偷;不晚于油井开始生产的第5个工作日或油井停止生产90天以上重新恢复生产的第5个工作日,通知内政部长油井开始生产或恢复生产的日期。

运输商:通过车辆从租约地运输石油的石油运输商应携带相关文件,表明最低的数量、来源地和第一运输目的地;通过管线从租约地运输石油的运输商应保留文件证明最低的数量、来源地、计划输送的石油或天然气的第一目的地等。

该法除规定了部长职责和承租人、运营商和运输商的职责、账目记录、及时的权利金支付、相关责任、听证和调查、检查程序、民事和刑事处罚等外,还要求内政部长就该法的实施情况每年向国会提交一份报告。该法同时也要求内政部长就联邦土地和印第安土地上的煤、铀、其他能源和非能源矿产的权利金(管理)问题开展研究,并将建议的立法提交国会进行审议。

八、《露天矿山复垦与执行法》(SurfaceMineReclamation andEnforcementActof1977)

1977年颁布的《露天矿山复垦与执行法》,是一部确立美国煤炭矿山土地复垦制度的重要法律。该法律规定所有煤矿山在采完之后必须要进行矿山复垦,要达到复垦要求和标准,并规定在复垦不可行的地区,不得进行露天煤炭采矿活动,同时,规定了必须要以保护环境的方式,开展地表和井下煤炭采矿活动。

为了解决复垦资金问题,该法规定,煤炭生产者必须要缴纳复垦费,标准是:露天煤矿每吨35美分,井下煤矿每吨15美分,或按煤炭价值的10%缴纳复垦金。履行职责的联邦雇员不得在露天或井下煤炭矿山中有任何直接或间接经济利益关系,凡故意违反者将面临不超过2500美元的罚款和/或不超过1年的监禁。

在《露天矿山复垦与执行法》中,还规定了开采其他矿产资源也必须要进行土地复垦,从而原则上确立了美国矿山土地的复垦制度。

九、《联邦煤矿山健康和安全法》(FederalCoalMine HealthandSafetyActof1969)

1969年颁布的《联邦煤矿山健康和安全法》是一部指导美国煤炭矿山生产安全和矿工健康的重要法律,并建立了矿山安全检查制度。1952年联邦政府制定了《联邦煤炭矿山安全法》,规定每年对某些井下煤矿山进行检查。然而,煤炭事故仍不断发生。1969年,为了有效遏制煤矿山事故的发生,联邦政府颁布了比以往任何有关采矿工业的联邦法律都更综合、更严格的《联邦煤炭矿山健康和安全法1969》,要求对每个露天煤矿山每年进行两次检查,对井下煤矿山每年检查四次,大大加强了联邦政府对煤炭矿山的执法权。该法还规定了煤炭矿山的健康标准以及健康和安全标准的具体程序等。

十、《联邦矿山安全和健康法》(FederalMineSafety andHealthActof1977)

1977年颁布的《联邦矿山安全和健康法》是一部综合性的涉及所有煤和非煤采矿工业的矿山安全和健康的法律,对保障美国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该法规定的矿山检查制度与《联邦煤矿山健康和安全法》大体相同(要求对每个露天煤矿山每年进行两次检查,对井下煤矿山每年检查四次),但在范围上扩大到非煤矿山,从而将矿山安全检查制度扩大到所有矿山企业。

该法还授权成立了矿山安全和健康管理局(MSHA),负责美国联邦矿山安全和健康检查工作,并建立了独立的矿山安全与健康委员会专门负责评估MSHA的执法行动。该法也将以前属内政部的矿山安全检查职能调整到劳工部的职能中。

十一、《能源政策法》(EnergyPolicyActof2005)

2005年8月8日,布什总统签署的《能源政策法》是美国应对21世纪能源问题的一部重要法律,也是一部指导美国未来能源生产、发展和走向的纲领性法律。

该法对美国当前一段时期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管理、能源利用标准、能源市场规则、高效率能源产品、可再生能源生产、鼓励措施、低收入家庭能源帮助,美国化石能源生产、销售、深水油气生产税收减免、天然气管线铺设、公共土地准入、陆上枯竭油井、市场改革、市场透明性,煤炭开发与利用,核能利用和核安全、氢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和化石能源的研究与开发、技术转让、能源与环境、国际合作、研发项目评估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详细规定和界定,规定了提供联邦抵减应税收入(TaxCredits),以鼓励消费者和工业用户购买高燃料效率混合电车、高能源效率电器设备和节能型住宅和产品等。

该法的根本立法宗旨是:加强能源保护和研究与开发,为美国人民提供能源供应安全和能源供应多样性。

J. 什么是冲突矿产

指来自于刚果民主共和国非政府军事团体或非军事派别所控制冲突地区的矿区生产的金(Au),钽(Ta),钨(W),钴(Co),和锡(Sn)等金属矿物,当地相关军事团体取得的非法采矿利润是从公民中盗窃得来的,且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造成侵犯人权,环境恶化。

此类不符合“无冲突规范”的地区的矿物产品除刚果民主共和国(DRC)外,还包括卢旺达(Rwanda)、乌干达(Uganda)、布隆迪(Burundi)、坦桑尼亚(Tanzania)、肯亚(Kenya) 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认定的产自刚果矿脉之矿物。

(10)矿物冲突法规介绍扩展阅读

主要矿产

1、钶钽铁矿

钶钽铁矿(Coltan) ,提炼成钽(Ta),刚果民主共和国提供, 占全球产量的17%。

2、锡石

锡石,提炼成锡(Sn),刚果民主共和国提供,占全球产量的4%。

3、黑钨矿

黑钨矿,提炼成钨(W),刚果民主共和国提供,占全球产量的3%。

4、金矿

金矿,提炼成金(Au),刚果民主共和国提供,占全球产量的2%。

危害

原于刚果民主共和国(DCR)矿产冲突的开采和贸易,助长刚果东部的融资冲突特点至极端的暴力水平。自90年代后期开始,这冲突已经夺取超过540万人的生命。

采矿活动是刚果经济的关键。然而,一些矿场被激进组织控制着并在该地区导致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严重的人权侵犯,盗窃,敲诈;

对矿产资源的控制和税收使用暴力;

强迫劳工和童工;

有限的发展方案导致手工和小规模采矿;

保护区的影响,森林砍伐等等。

热点内容
以下属于法律效力的范围的是 发布:2025-05-18 04:24:18 浏览:767
执行法律知识包括什么 发布:2025-05-18 04:21:33 浏览:135
山东计划生育条例罚款 发布:2025-05-18 04:14:57 浏览:877
法律服务采购河南 发布:2025-05-18 04:10:37 浏览:956
富宁县律师 发布:2025-05-18 03:56:57 浏览:608
人身侮辱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8 03:56:52 浏览:714
教育局贯彻劳动合同法情况汇报 发布:2025-05-18 03:35:02 浏览:844
法律硕士对英语的要求 发布:2025-05-18 03:34:22 浏览:916
公司合伙人之间的法律协议有效吗 发布:2025-05-18 03:34:22 浏览:208
抵押司法拍卖 发布:2025-05-18 03:25:11 浏览: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