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的法律法规是
⑴ 海关申报要素的法律规定
对于保税物流货物,169号署令并未明确如何集中申报,只在第十九条作了较为笼统的表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其他地区进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的货物需要按照集中申报方式办理通关手续的,除海关另有规定以外,比照本办法办理。” 也就是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集中申报的货物,如果本身有规定,从其规定(为了便于理解,可称之为“特殊规定”);如果没有规定,就按照169号署令的有关规定(可称为“一般规定”)办理手续。显然,特殊规定和一般规定之间存在衔接与适用的问题。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了解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在集中申报方面与169号署令存在哪些共性,自身又有哪些个性规定以及如何操作。
⑵ 海关的相关法规有哪些
截至2017年,海关的相关法规,以海关法为核心,
一、近20个行政法规,如海关事务担保条例、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等;
二、上百现行有效的海关规章,以海关总署令形式发布。
三、大量以海关公告形式发布的规定。
可以在网络上以“海关法规库”之类的关键词搜搜看。
⑶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走私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走私的法律法规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走私罪的法律概念是指违反海关法和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的物品、国家限制进出境或者依法应当缴纳关税和其他进口环节代征税的货物、物品进出境,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行为。
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走私罪是指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口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向国家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犯罪行为。走私犯罪是一种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它不仅影响国家税收,冲击本国工商业,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且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主权和尊严,败坏社会风气,滋生腐败现象,可谓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有极大的危害性。
⑷ 报关法律法规
《海关法》,行政法规:《关税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察条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统计条例》《原产地条例》,海关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⑸ 海关的执法依据海关海关的执法依据是<海关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不对
不清楚,D项表述不完整,但你说D项表述错误,意思就是说海关的执法依据不是《海关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这样理解也不对。[] 查看原帖>>
⑹ 海关规定
你给下价格清单吧,帮你鉴别下
⑺ 海关执法范围是哪些
海关的权力
(二)、海关的权力的内容(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
1、行政审批权 2、税费征收权 3、行政检查权 4、行政强制权 5、行政处罚权 6、其他权力
※重点掌握第3个权力:“行政监督检查权”和第 4个权力:“行政强制权”
3、“行政监督检查权”又包括7个方面的内容:
①检查权 ②查验权 ③施加封志权 ④查阅、复制权 ⑤查问权 ⑥查询权 ⑦稽查权
①检查权:
A、对于进出境运输工具的检查不受海关监管区域的限制
B、对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
a.在两区内:可直接检查
b.在两区外:经直属海关关长或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
C、有藏匿走私货物、物品嫌疑的场所:
a.在两区内:在两区内,可直接检查
b.两区外:须经直属海关关长的批准或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
D、对于走私嫌疑人身体的检查,要在两区内进行
★不能检查公民住处。
课后总结:“须经直属海关关长的批准或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才能够执行的权力有哪些。(重要考点)网络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⑻ 请问海关法律法规职位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什么
海关法律法规这个职位不能一概而论。有可能以后在海关法规处、监察室、办公室和回查验放行处等答部门工作,现在海关都有二次分配并不一定按照你的专业和所报考的职位分配,也就是说你现在报考的是法律法规这个职位,但是等你真正参加工作的时候就可能备份到通关处、人事处等等,所以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⑼ 海关法律体系是什么
海关法律体系根据制定的主体和效力的不同分为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内章和规范性文件4个基容本的组成部门。
海关法作为我国现行法律的一个分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海关法不仅综合性强、数量多、内容繁杂,而且具有分支清楚、层次明显和相互协调、联系密切的特点。各分支、各层次的海关法既相互区分又相互联系,构成了独立、完整、严密的海关法律体系。
⑽ 海关法律法规第几条规定检查权
《海关法》第六条规定检查权
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第六条 海关可以行使下列权力:
(一)检查进出境运输工具,查验进出境货物、物品;对违反本法或者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可以扣留。
(二)查阅进出境人员的证件;查问违反本法或者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嫌疑人,调查其违法行为。
(三)查阅、复制与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有关的合同、发票、帐册、单据、记录、文件、业务函电、录音录像制品和其他资料;对其中与违反本法或者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有牵连的,可以扣留。
(四)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检查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和有藏匿走私货物、物品嫌疑的场所,检查走私嫌疑人的身体;对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和走私犯罪嫌疑人,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可以扣留;对走私犯罪嫌疑人,扣留时间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
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以外,海关在调查走私案件时,对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和除公民住处以外的有藏匿走私货物、物品嫌疑的场所,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可以进行检查,有关当事人应当到场;当事人未到场的,在有见证人在场的情况下,可以径行检查;对其中有证据证明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可以扣留。
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的范围,由海关总署和国务院公安部门会同有关省级人民政府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