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香港期货条例

香港期货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3-27 12:22:37

Ⅰ 什么时候有香港证券与期货条例

摘要 Hello,非常荣幸能够为您解答。我是阿琳,金融、心理答疑小能手。毕业于英国杜伦大学,拥有长达7年的金融教育经验,金融答主top3,并获得中科院心理咨询师的认证,擅长解答金融、法律、职场、情感、心理等问题。这边已经看到您咨询的问题,正在整理回复中,请稍等一会儿哦~

Ⅱ 人民币期货的合约细则

合约金额 100,000美元 合约月份 现月、下三个月及之后的三个季月(即3月、6月、9月及12月)。香港期货交易所行政总裁可谘询证监会后而不时增设其认为合适的合约月份以供交易。 报价 每美元兑人民币(如1美元兑人民币6.2486元) 最低波幅 人民币0.0001元 (四个小数位) 价位值 10美元 立约成价 由结算所登记的美元兑人民币(香港)期货合约价格 立约价值 立约成价乘以合约金额(如人民币6.2486元 x 100,000) 交易时间 上午9时至下午4时15分 (香港时间) 圣诞节前夕、新年前夕及农历新年前夕交易时段不会超越正午12时。
该三天的交易时间为上午9时至正午12时(香港时间) 最后交易日的交易时间 上午9时至11时(香港时间) 交易方法 本交易所的自动电子交易系统(HKATS电子交易系统) 持仓限额 每名交易所参与者就其本身账户而言,直至最后交易日(包括该日)的五个香港营业日内,所有合约月份合约净额8,000 张,及现货月未平仓合约不超过2,000张;及 就每名客户而言,直至最后交易日(包括该日)的五个香港营业日内,所有合约月份合约净额合共8,000 张,及现货月合约未平仓合约不超过2,000张 大额未平仓合约 于任何一个合约月份,每名交易所参与者就其本身账户而言为500张未平仓合约;及于任何一个合约月份,每名客户为500张未平仓合约 结算方式 按照货币期货合约买卖规则及结算所规则内所载的机制及条款,由卖方缴付合约指定的美元金额,而买方则缴付以最后结算价计算的人民币金额 最后结算价值 合约金额乘以最后结算价 最后结算日 合约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如当日并不是香港营业日,最后结算日将为之后一个营业日 最后交易日 合约最后交易日为最后结算日之前两个香港营业日 最后结算价 最后交易日上午11时15分由财资市场公会公布的美元兑人民币(香港)即期汇率定盘 交易费 (每张合约单边计算) 期交所费用(人民币) 人民币8.00元以上金额不时可予更改 征费(每张合约单边计算) 投资者赔偿征费须按《证券及期货条例》不时规定的收费率或金额缴付 佣金 商议

Ⅲ 香港的政策是怎样的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是对香港以至大中华发展的重要契机。香港是一个成功的国际金融中心和享有自由法治的现代化社会,要继续保持这方面的优势,香港的政府对於各种政治、社会和经济问题,均需有正确无误和适当的政策。

Ⅳ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法例

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是根据《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条例》(《证监会条例》)成立的独立法定组织。《证监会条例》及另外九条涉及证券期货的条例已合并成为《证券及期货条例》。该条例自2003年4月1日起生效。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负责执行监管香港证券期货市场的法例,同时亦有责任促进及协助这些市场的发展。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法定规管目标是:·维持和促进证券期货业的公平性、效率、竞争力、透明度及秩序;·提高公众对证券期货业的运作及功能的了解;·向投资于或持有金融产品的公众提供保障;·尽量减少在证券期货业内的犯罪行为及失当行为;·减低在证券期货业内的系统风险;·采取与证券期货业有关的适当步骤,以协助财政司司长维持香港在金融方面的稳定性。

Ⅳ 请问香港的期货市场健全吗

香港证券及期货市场的架构与监管

(a) 香港的监管架构

(i) 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
香港证券及期货市场的主要监管者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证监会是1989年根据《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条例》(《证监会条例》)成立的独立法定监管机关。《证监会条例》及另外九条与证券及期货业相关的条例已经整合为《证券及期货条例》,并於2003年4月1日生效。

证监会的职能是执行规管证券及期货市场的条例及促进与鼓励证券期货市场的发展。按《证券及期货条例》订明,证监会的规管目标为:

维持和促进证券期货业的公平性、效率、竞争力、透明度及秩序;

提高公众对证券期货业的运作及功能的了解;

为投资於或持有金融产品的公众提供保障;

尽量减少在证券期货业内的犯罪行为及失当行为;

减低在证券期货业内的系统风险;

采取与证券期货业有关的适当步骤,以协助财政司司长维持香港在金融方面稳定性。
证监会分为四个营运部门:

企业融资部,负责涉及与上市事宜有关的双重存档职能,监管公众公司的收购及合并和股份购回活动,监督联交所在上市事宜方面的职能,及执行与上市及非上市公司有关的证券及公司法例;

中介团体及投资产品部,负责制订及执行证券、期货和扛捍式外�买卖中介人的发牌规定,监察中介人的操守及财政资源,以及监管向公众销售投资产品的活动;

法规执行部,负责市场监控以确定须作进一步调查的市场失当行为,处理涉嫌触犯有关法例及守则的个案,包括涉及内幕交易及操纵市场等罪行的个案,及向违规的持牌中介团体执行纪律程序。

市场监察部,负责监察两家交易所及有关结算所的运作、促进证券及期货市场的发展,以及推动及发展市场团体的自律监管。

(ii) 香港交易所
香港交易所属《证券及期货条例》所指的认可控制人。香港交易所拥有并营运香港唯一的股票交易所及期货交易所以及相关的结算所(三家结算所分别为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香港结算)、香港期货结算有限公司(期货结算公司)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期权结算所有限公司(联交所期权结算所))。

(iii)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
香港交易所旗下全资附属公司联交所属《证券及期货条例》所指的认可交易所。联交所营运及维持香港股票市场,是监管联交所参与者交易事宜的主要监管机构,亦是於联交所主板及创业板上市的公司的主要监管机构。

(iv) 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期交所)
香港交易所旗下全资附属公司期交所属《证券及期货条例》所指的认可交易所。期交所营运及维持香港期货市场,是监管期交所参与者交易事宜的主要监管机构。

(v) 结算所
香港交易所旗下全资附属公司香港结算、联交所期权结算所及期货结算公司均属《证券及期货条例》所指的认可结算所。香港结算及联交所期权结算所分别提供证券及股票期权交易的结算及交收服务,包括在联交所进行或须受联交所的规则规限的买卖及交易;期货结算公司则提供於期交所进行的交易的结算及交收服务。

(b) 市场监管

(i) 立法架构
目前,香港的证券及期货业由《证券及期货条例》监管。《证券及期货条例》整合及革新了10条规管证券及期货业的条例,其主要及附属条例均已於2003年4月1日生效。

(ii) 交易权
根据法例,任何人士於香港经营证券买卖业务,或经营期货合约买卖业务,均须获证监会发牌又或符合其中一项发牌豁免规定。

除此以外,据联交所及期交所颁布的规则规定,任何人士如欲於此二家交易所或透过其设施进行买卖,必须持有有关交易权。交易权赋予持有人可於有关交易所或透过其设施进行买卖的权利。然而,单单持有交易权本身并不代表持有人获准於有关交易所或透过其设施实际买卖。要进行此等买卖,有关人士必须根据有关交易所的规则(包括须遵守一切有关法例及监管规定的规则)注册为其参与者。

联交所交易权及期交所交易权分别由联交所及期交所按各自不时订定的程序有偿发出。此外,有意人士亦可在联交所及期交所的规则规限下,向现有的交易权持有人购入有关交易所的交易权。

(c) 香港交易所集团业务的制衡架构

基於香港交易所身为香港以交易所为主的股票及期货市场的唯一经营者,以及有需要确保其履行本身职责,维护市场持正操作,再加上其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起著重要的策略作用,香港交易所设有全面的制衡架构:

企业管治 - 本所实行的企业管治架构旨在让香港交易所能够在公共职能与商业牟利两个宗旨之间取得平衡。

作为香港以交易所为主的股票及期货市场的唯一经营者 - 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香港交易所身为认可控制人所徵收的费用、联交所及期交所身为认可交易所所徵收的费用,以及其相关的结算所作为认可结算所所徵收的费用,均须於各自的规则中订明并经证监会批准。香港交易所、联交所及期交所以及相关结算所制订及更改规则亦须经证监会批准。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证监会在决定是否批准徵收有关费用或修订有关费用时,须考虑以下事项:

拟徵收费用的事宜在香港的竞争情况(如有);及

另一家认可控制人、认可交易所或认可结算所又或香港以外地区任何类似机构就相同或类似事宜徵收的费用水平(如有)。

风险管理 - 如《证券及期货条例》所规定,香港交易所设有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有关香港交易所、联交所及期交所以及相关结算所活动 的风险管理事宜的政策,再将有关政策提交香港交易所考虑。风险管理委员会主席由香港交易所主席出任。

对控制权的限制 - 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除证监会与财政司司长协商后书面批准外,任何人士均不得成为香港交易所、联交所及期交所以及相关结算所的次要控制人;「次要控制人」指任何单独或联同任何一名或多於一名的相联者有权在任何此等公司任何股东大会上行使或控制行使5%或以上投票权的人士。证监会除非信纳作出上述批准是符合公众投资者的利益或公众利益,否则不得作出有关批准。

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任何人士不得成为或继续成为联交所、期交所或其任何相关结算所的控制人,除非该人士是认可控制人又或获财政司司长豁免上述禁制,则作别论。香港交易所是至今唯一获认可作为联交所、期交所及相关结算所的控制人的人士。至於香港交易所集团其他有关成员,即联交所、期交所、HKEC Nominees Limited及The Stock Exchange Nominee Limited,均已获财政司司长豁免,不会被禁止控制集团内的其他成员公司。

香港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地位 - 香港交易所作为在本身证券市场上市的上市公司,须由证监会监管,以免出现任何利益冲突,并确保香港交易所与受其主板及创业板的《上市规则》监管的其他上市公司均拥有平等的市场机会。证监会的监管乃透过两套条文实施:(1)《主板上市规则》第38章及《创业板上市规则》第36章与其他若干条文特别载有关於香港交易所上市的部份,并订明香港交易所证券於联交所上市须符合的规定,以及在有利益冲突时证监会的权力及职能;(2)由证监会、香港交易所及联交所在2001年8月22日订立的谅解备忘录,载列有关订约方彼此之间在下列事宜上的关系:

香港交易所以及其他申请人及发行人遵守《上市规则》的情况;

联交所就香港交易所的证券以及其他申请人及发行人的证券执行规则的情况;

证监会对作为上市公司的香港交易所以及(倘出现利益冲突)其他申请人及发行人的监察及规管;

香港交易所(作为上市公司)及由香港交易所作为控制人的公司的利益,与该等公司恰当地履行监管职能的利益之间,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及

市场持正操作。
《主板上市规则》第38章及《创业板上市规则》第36章以及上述谅解备忘录的内容可於本网页浏览。

香港交易所网页
http://www.hkex.com.hk/chi/rulesreg/regintro/introreg_c.htm

Ⅵ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监管目标

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是根据《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条例》(《证监会条例》)成立的独立法定组织。《证监会条例》及另外九条涉及证券期货的条例已合并成为《证券及期货条例》。该条例自2003年4月1日起生效。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负责执行监管香港证券期货市场的法例,同时亦有责任促进及协助这些市场的发展。
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法定规管目标是:
1、维持和促进证券期货业的公平性、效率、竞争力、透明度及秩序;
2、提高公众对证券期货业的运作及功能的了解;
3、向投资于或持有金融产品的公众提供保障;
4、尽量减少在证券期货业内的犯罪行为及失当行为;
5、减低在证券期货业内的系统风险;
6、采取与证券期货业有关的适当步骤,以协助财政司司长维持香港在金融方面的稳定性。

Ⅶ 港股卖空机制及怎么操作

“卖空”,港人通称“沽空交易”。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港交所容许的“卖空”是指卖方并未拥有某一指定可作卖空的证券而合法地出售该证券,但卖方须先向他人借入证券方能出售该种证券,而在卖出证券后,卖方必须交付借来的证券或由他人代卖方借来证券,以完成交收。

(一)“卖空”的法律定义

(a) 除(b)段另有规定外,指为某卖方或为某人的利益或代该人而售卖证券(在本定义中称为“有关证券”),而就有关证券而言,该卖方或该人凭借以下事实而拥有一项即时可行使而不附有条件的权利,以将有关证券转归于其购买人名下:

(i) 该卖方或该人已根据某证券借贷协议:

(A) 借用有关证券;或 (B) 获得该协议的对手方确认该方备有有关证券以借给他;

(ii) 该卖方或该人拥有可用以转换为或换取有关证券的其他证券的所有权;

(iii) 该卖方或该人拥有可取得有关证券的期权;

(iv) 该卖方或该人拥有可认购及可收取有关证券的权利或认购证;或

(v) 该卖方或该人已与任何其他人士订立属于为施行本节而藉根据“条例”第397条订立的规则订明的种类的协议或安排;

(b) 就以上(a)(ii)、(iii)、(iv)或(v)而言,不包括该卖方或该人已于售卖有关证券时,发出不附有条件的获取有关证券的指示。

通俗地讲,当投资者预测某股票即将大跌,而手中并无该种股票时,他可以先找其开户的经纪行(即券商)借出该股卖掉,然后等该股大跌后再买进该股票还给经纪行。这类交易行为就是所谓的“卖空”交易。

(二)“卖空”证券名单必须由港交所事先指定

这里,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港股都可以用作“卖空”对象,而只有在港交所网站公布的“可进行卖空的指定证券”,才可以进行“卖空”交易。可作卖空的指定证券定期按季审核并调整。港交所选取“可进行卖空的指定证券”,主要标准如下:

(1)在交易所买卖的股指产品的相关指数的成份股;

(2)在期交所买卖的股指产品的相关指数的成份股;

(3)在交易所买卖的股票期权的相关股票;

(4)在期交所买卖的股票期货合约(如期交所的规则、规例及程序所界定)的相关股票;

(5)公众持股量的市值在(a)连续60个交易日,期间该股份没有被暂停买卖;或(b)不超过连续70个交易日,期间该股份没有被暂停买卖的时间不少于60个交易日,维持不少于10亿港元的股份;

(6)市值不少于10亿港元而且刚过去的12个月的总成交量对市值的百分比不少于40%的股份;

(7)盈富基金和董事会经与证监会谘询后通过的其它交易所买卖基金;

(8)所有纳入在试验计划下买卖的证券;

(9)在交易所上市超过60个交易日,且公众持股量的市值在交易所上市当日开始的20个连续交易日不少于100亿港元及在该段时间内的总成交量不低于2亿港元的股份;

(10)所有在交易所买卖以单一股票为标的结构性产品的相关股票。

根据目前的规定,有可能列为联交所“卖空”名单的证券主要包括:部分在主板、创业板上市的股票,以及在港交所挂牌“交易所买卖基金(ETF)”。请注意:认股权证及债券目前则不在“卖空”名单之列。

1994年1月,港交所正式推出受监管卖空试验计划,当时可作卖空的证券仅为17只。1999年底,可作卖空的指定证券为182只,实际有卖空交易的证券数目为46只,全年卖空交易额约为640亿港元。2006年底,可进行卖空证券为365只,实际有卖空交易的证券数目为260只,全年卖空交易额为3840亿港元。

2007年8月27日,港交所最新公布的“可进行卖空的指定证券”共有526只,除10多只交易所买卖基金外,其他基本上都是股票,包括在港间接挂牌交易的7只NASDAQ股票。

(三)合法卖空的正确操作程序

香港法律明确禁止任何人出售本身并不持有的股份,除非他在出售时拥有,或诚实并合理地相信自己拥有一项即时可行使而不附有条件的权利,将有关股份转归其个人名下。

正确的做法是:在落盘(下单)沽空前,投资者与持有股份的经纪行订立有效的“股份借贷协议”,并获得借出股份一方的确认,具备有足够数量的股份可供借用。你可以要求经纪行作出这项安排,但借出股份的经纪行,作为风险管理的措施之一,必须要求客户提供至少等值于所借股份市值105%的抵押品。这种借贷安排可确保投资者沽空时,已取得法例要求沽空者就所沽空的股份须拥有的权利,并能够在交收日(T+2)完成交收。

在落盘沽空时,你必须向经纪行指明该盘是沽空盘,并确认已订立了股份借贷协议。你也可以在落沽空盘时,作出口头保证,表示该沽盘为沽空盘,而且沽空证券是已借入证券,但你必须做到以下三条中的一条:

(1)将该口头保证录音留为记录;

(2)在原先留有印章的文件上,记录有关股份借贷详情;

(3)在作出口头保证当日,补上文件证明,以完成确认程序。

(四)注意区分“合法卖空”与“非法卖空”

在香港,非法卖空一经被定罪,最高可罚款10万港元,并监禁2年。因此,在操作卖空时必须按上述程序守法合规地进行。

(1)即日先沽后买≠合法沽空。有些投资者误以为,即使先沽出本身并不持有的股份,只要即日购回,便属合法沽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现行的《证券及期货条例》禁止任何人出售本身并不持有的证券,除非卖方在进行交易时拥有,或有充分理由相信自己拥有法律上的权力将证券交付买方。因此,假若客户本身并不持有证券,他先在市场上卖空证券,而他当天在市场买回已沽出的证券,虽然他在结算日不用交收任何证券,但由于他卖出证券时并未持有证券,所以他可能已触犯《证券及期货条例》。

(2)大意沽空仍可以补救。有时投资者可能会弄错自己的持股量,或未发现股份已遭合并导致所落沽盘大于自己的持股量。如果你意外地进行了非法沽空,可向经纪行借贷或在市场购回股份以完成交收。如果有关沽盘让经纪行在持续净额交收的机制下,在T+2当日没有足够股票完成交收责任,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会在T+3以当时市价代经纪行强行买入股票完成交收。经纪行一般会将发生费用转嫁给投资者。

因此,你在落沽盘前,切记一定要与经纪行核对自己持有股票的多少,并及时留意自己所持股份数量是否会因有关上市公司的股份合并而变动。

(3)不可违反卖空价规则。“卖空价规则”是指作卖空交易时不能以低于当时最佳卖盘价进行。1996年3月再次修订时,增加了可作卖空交易的指定证券数目,同时取消了卖空价规则。后因市场情况改变,卖空价规则于1998年9月7日再度实施。目前,可卖空证券中,除交易所买卖基金(ETF)可豁免卖空价规则外,其余证券仍必须严格执行卖空价规则。

站长备注: 现在香港证券市场一共有147支个股允许做空,香港股票做空实行地是借贷做空,意思就是你必须先从证券公司那儿借到相应的股票,然后在市场中卖出,等股价下跌后再买回来还给证券公司,这个过程的佣金收费跟正常交易一样,但一般证券公司受理这种交易的金额要求在50万以上,否则一般不会给与受理,并且资金太小,证券公司会收取相应的融卷相应的手续费,约在3000HKD左右,所以一般个人小散户,不建议采用这种方式来做空股票。在香港做空市场可以选择恒指的熊证及认沽证,做空个股也可以选择相应的熊证及认沽证。当然,因为熊证,认沽证,恒指期货等都是有杠杆的产品,所以需要你控制好仓位,不要全仓买入这种产品。

Ⅷ 港股上市规则13.24内容

摘要 有关上市发行人持续上市准则的修订:

Ⅸ 香港法律对上市公司的虚假宣传有约束吗

香港证监会的审核主要集中在信息披露是否完全以及是否有欺诈或者非法关联交易等违法行为。如果证监会认为有关的上市资料内所作的披露载有虚假或具误导性的信息,可以否决有关的上市申请。但实际操作中,证监会与联交所会充分沟通协调,极少出现证监会否定联交所决定的情况。

香港证监会是发行审核监管权力源头

香港发行上市监管有三层架构。香港政府,包括财政司和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负责制订整体的发展方向和政策。香港证监会作为法定监管机关,负责执行证券及期货市场条例,促进与鼓励证券期货市场发展,监督检查联交所履行其与上市事宜有关的职能及职责。联交所作为一线监管者,是上市申请人的主要联络平台,负责审批上市文件,确保香港市场公平、有序、透明。

根据联交所与证监会双方签署的《上市事宜谅解备忘录》,证监会是发行审核监管权力的源头,联交所的权力来自证监会的转授。证监会通过监督联交所是否依法行使审核权间接地履行证券发行上市的监管职能,同时其拥有法定的调查及执法权,并保留核准决定的最终否决权。证监会将部分审查权力授权给联交所,主要是为避免其身兼指控者和裁断者的双重角色可能形成的利益冲突,保证行政处理决定的公正性和独立性。

审核实行双重存档制

在香港,股票发行和上市是合二为一的,企业在香港发行股票必然要在联交所上市。在发行和上市审核中,实行双重存档制,联交所起主导作用,证监会仅对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原则性的形式审核。

双重存档制。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及其配套规则的规定,所谓的“双重存档制”是指,证券发行上市的申请人,须在向联交所提交申请书后一个营业日内,将副本交证监会存档。主要适用于企业首发(IPO)阶段,实践中几乎没有上市公司再融资适用双重存档制的案例。同时,根据《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收购、兼并等行为,必须经证监会批准,联交所无审核权。联交所是一线监管者,直接面对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发行人通过联交所向证监会转递申请材料,证监会通过联交所向发行人反馈意见、要求发行人补充材料,并对发行和上市拥有否决权。

交易所实质审核。联交所审核的重点在于申请材料是否符合《上市规则》和《公司条例》的规定,旨在确保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其背后的核心理念是保护所有股东的合法权益。联交所上市科下设IPO部门,实际承担预审职能;设立上市委员会,对发行上市申请行使决定权。联交所上市委员会由28名成员组成,其中8名为投资者利益代表,19名为各方市场主体代表(含联交所内部代表),联交所行政总裁为当然成员。

从审核实践看,联交所的发行上市审核标准可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相对客观的上市条件,主要由上市科IPO部门审查。其主板市场主要可分为三类上市指标:一是单纯盈利指标;二是市值加收入指标;三是市值、收入、现金流指标。发行人只要符合其中一类指标要求,即可申请上市。总体看,三类指标反映了联交所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和业务规模的要求。此外,联交所对发行人的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也设有一定标准。第二部分是相对主观的上市适当性要求,主要由上市委员会判断。联交所上市规则未明确规定上市适当性,但通过发布常见问题和上市决策给出政策性的指引。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其定期发布的“关于退回若干上市申请指引”,总结了退回上市申请的理由,一般主要是披露不充分。另外,上市委员会的年度报告也会就上市适当性给出原则性的意见,主要涉及对上市适当性的实质判断,如业绩持续下滑、关联交易比重较大、单一客户收入占比过高等。

香港证监会形式审核。证监会审查的重点在于申请材料是否符合《证券及期货条例》及其配套规则的规定,关注招股说明书的整体披露质量以及该证券的发行上市是否符合公众利益。

香港证监会的审核主要集中在信息披露是否完全以及是否有欺诈或者非法关联交易等违法行为。如果证监会认为有关的上市资料内所作的披露载有虚假或具误导性的信息,可以否决有关的上市申请。但实际操作中,证监会与联交所会充分沟通协调,极少出现证监会否定联交所决定的情况。

供需平衡是市场化运行的基础

香港股票发行上市制度的特点可以归纳为:

以交易所为主的双重存档制度。在双重存档制下,联交所作为一线监管者,承担主要审核责任,证监会相对超脱,但保留最后决定权力,并对联交所具有监管权限。

联交所的发行上市审核存在一定的实质性判断。联交所作为市场组织者,对维持市场地位有较高关注,因此对发行人也设定了一定条件,对发行人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一定的实质判断,为上市公司质量提供了适度的保障。

供需平衡是香港市场可以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行的基础。香港市场不存在排队上市的情况。香港市场以机构为主,散户占25%左右,总体上看,发行价格和发行节奏主要由投资者、市场主体之间去博弈,由市场供需关系来决定,监管者不进行干预。

热点内容
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工作怎么样 发布:2025-05-18 01:40:31 浏览:425
学习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心得体会 发布:2025-05-18 01:35:36 浏览:652
异地离婚法院起诉 发布:2025-05-18 01:12:18 浏览:354
行政诉讼法试行日期 发布:2025-05-18 01:12:07 浏览:428
机修业条例 发布:2025-05-18 01:00:55 浏览:557
法律责任调查员是做什么啊 发布:2025-05-18 01:00:21 浏览:400
法治进行时吸毒富家女 发布:2025-05-18 00:47:17 浏览:484
遗嘱信托立法 发布:2025-05-18 00:41:08 浏览:737
劳动法旷工怎么处理 发布:2025-05-18 00:36:43 浏览:493
劳动法主动辞职的补偿 发布:2025-05-18 00:28:45 浏览: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