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山东公务员考察条例

山东公务员考察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3-28 15:55:18

『壹』 山东公务员网的山东省公务员录用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规范我省公务员录用工作,保证新录用公务员的基本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结合山东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各级机关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
第三条 录用公务员,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采取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第四条 录用公务员,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发布招考公告;
(二)报名与资格审查;
(三)考试;
(四)考察与体检;
(五)公示、审批或备案。
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对上述程序进行调整。
录用特殊职位的公务员,经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简化程序。
第五条 公务员主管部门和招录机关应当采取措施,便利公民报考。 第六条 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是全省公务员录用的主管机关,负责全省公务员录用的综合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国家有关公务员录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制定全省公务员录用实施办法;
(三)负责组织全省各级机关公务员的录用;
(四)指导和监督设区的市级以下各级机关公务员录用工作;
(五)审批全省各级机关特殊职位录用公务员的实施方案;
(六)承办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委托的公务员录用有关工作。
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本辖区内公务员的录用。
第七条 设区的市级以下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按照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的规定,负责本辖区内公务员录用的有关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本市年度录用公务员招考工作方案;
(二)负责组织本市录用公务员的考试工作;
(三)负责本市录用公务员的审批工作;
(四)承办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委托的公务员录用有关工作。
第八条 招录机关按照公务员主管部门的要求,承担本机关公务员录用的有关工作。 第九条 录用公务员,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内,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
第十条 省级机关及其直属机构的录用计划,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定。设区的市级以下机关录用计划由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申报,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一条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招录机关根据录用计划,按照职位空缺情况和职位要求,提出招考的职位、名额和报考资格条件。
第十二条 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制定招考工作方案。
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经授权组织本辖区公务员录用时,其招考工作方案应当报经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第十三条 公务员主管部门依据招考工作方案,制定招考公告,面向社会发布。招考公告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招录机关、招考职位、名额和报考资格条件;
(二)报名方式方法、时间和地点;
(三)报考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
(四)考试科目、时间和地点;
(五)其他须知事项。 第十四条 报考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龄为十八周岁以上,三十五周岁以下;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八)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前款第(二)、(七)项所列条件,经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调整。
公务员主管部门和招录机关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
第十五条 下列人员不得报考公务员: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
(三)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六条 报考者不得报考有公务员法第六十八条所列情形的招录机关公务员职位。
第十七条 对报考人员的资格审查,应贯穿整个考录工作的全过程。报考者应当根据《招考简章》要求,向公务员主管部门或招录机关提交报考申请材料,报考者提交的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
公务员主管部门或招录机关根据报考资格条件对报考申请进行审查,在规定时间内确认报考者是否具有报考资格。 第十八条 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内容根据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职位类别分别设置。
第十九条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确定。专业科目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需要设置。
第二十条 笔试结束后,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招录机关按照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的规定,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确定面试人选。
面试的内容和方法,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面试由省或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招录机关组织实施。
面试应当组成面试考官小组。面试考官小组由具有面试考官资格的人员组成。面试考官资格的认定与管理,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
第二十一条 报考人员笔试成绩、进入面试人员名单、面试成绩要按规定程序公布或公示。
第二十二条 录用特殊职位的公务员,经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采用其他测评办法。 第二十三条 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报考者的考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考察人选,会同招录机关对考察人选进行报考资格复审和考察。
第二十四条 报考资格复审主要核实报考者是否符合规定的报考资格条件,确认其报名时提交的信息和材料是否真实、准确。
第二十五条 考察内容主要包括报考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以及是否需要回避等方面的情况。
考察应当组成考察组,考察组由两人以上组成。考察组应当广泛听取意见,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并据实写出考察材料。
第二十六条 体检工作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招录机关负责组织实施。
体检的项目和标准依照国家统一规定执行。
体检应当在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完毕,主检医生应当审核体检结果并签名,医疗机构加盖公章。
招录机关或者报考者对体检结果有疑问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出复检。必要时,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要求体检对象复检。 第二十七条 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招录机关根据报考者的考试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向社会公示。
公示时间为七天。公示内容包括招录机关名称、招考职位、拟录用人员姓名、性别、准考证号、毕业院校或者工作单位、监督电话以及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事项。
公示期满,对没有问题或者反映问题不影响录用的,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或备案手续;对有严重问题并查有实据的,不予录用;对反映有严重问题,但一时难以查实的,暂缓录用,待查实并做出结论后再决定是否录用。
第二十八条 省级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拟录用人员名单报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设区的市级以下各级招录机关拟录用人员名单报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其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九条 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内,由招录机关对新录用的公务员进行考察,并安排必要的培训。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任职;试用期不合格的,取消录用。省级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取消录用的,报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同意;设区的市以下机关取消录用的,报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第三十条设区的市级以上机关录用的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应安排到基层工作一至二年。 第三十一条 公务员录用工作要加大社会公开力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公务员主管部门和招录机关应当及时受理举报,并按管理权限处理。
第三十二条 从事录用工作的人员凡有公务员法第七十条所列情形的,应当实行回避。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视情况分别予以责令纠正或者宣布无效;对负有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的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调离录用工作岗位或者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规定的编制限额和职位要求进行录用的;
(二)不按规定的资格条件和程序录用的;
(三)未经授权,擅自出台、变更录用政策,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录用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
第三十四条 从事录用工作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务员主管部门或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
(一)泄露试题和其他考录秘密信息的;
(二)利用工作便利,伪造考试成绩或者其他招考工作的有关资料的;
(三)利用工作便利,协助报考者考试作弊的;
(四)因工作失职,导致招考工作重新进行的;
(五)违反录用工作纪律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五条 对违反录用纪律的报考者,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取消考试、考察和体检资格,不予录用或取消录用等处理。其中,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五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录用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七条 公务员录用所需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由省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6年2月6日发布的《山东省国家公务员录用实施办法》(鲁人〔1996〕14号)同时废止。

『贰』 2020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报名条件都有哪些

一、报考条件点击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三)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四)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五)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七)具备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①现役军人,在读的全日制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得报考。

②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③报考人员不能报考与本人有应回避亲属关系的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所在的同一招录机关或用人单位,不能报考录用后即构顺利务回避情形的机关(单位)或相应职位。报考人员如与合并职位中的任何一个用人单位有应回避关系,则不能报考该合并职位。

④我省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全日制毕业生,毕业时取得高级工、预备技师职业资格的,分别按照全日制大专、本科毕业生享受公务员考录政策待遇,可以报考符合职位资格条件且不限专业的招录职位。

⑤报考面向“退役军人”职位的人员,必须为具有山东户籍或者山东生源(应届毕业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包括原公安现役部队)退役士兵、复员干部。其中,服役5年(含)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士兵,也可以报考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职位。

⑥报考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职位的人员,为我省2012年及以前选聘的大学生村官、2016年及以前招募的“三支一扶”计划人员、2017年及以前选派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和山东项目人员(含外省选派的山东生源“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全国项目人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服务满2年且完成聘用合同(协议书)规定的服务期限、考核合格。已享受优惠政策被录用为公务员或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不得报考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职位。

『叁』 山东省参公和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你好,山东公务员和参公,可以理解为只是编制不同,一个是行政编制,一个是事业编制。

山东公务员全部使用行政编制(政法专项编制),但绝大部分参公(另有极少部分参照公务员管理的群众团体如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使用行政编制)和普通事业单位是事业编制,普通事业编制与行政编制(政法专项编制)在编人员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普通事业编制在编人员需经过考试才能调入参公单位和党政机关,而公务员和通过考录的参公人员是可以相互调动的。

除了编制不同,参公人员和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职务与级别,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惩戒,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职位聘任,法律责任,附则等等,包括退休,包括交流调动等待遇是一样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肆』 山东省公务员管理办法中关于交流、转任、挂职锻炼是怎么规定的 可以异地交流吗 谢谢

交流可以异地交流,不过一般是省内同系统的单位进行交流

『伍』 我今年参加了山东公务员考试,进了面试,但单位拒绝开具同意报考证明,请问有什么解决办法

你这个问题我在工作中遇到过很多,其实不难解决,主要看你的人事档案在哪里,如果你的人事档案在你所在单位,那么你必须通过你们单位出具报考证明,即使你贸然选择辞职,按正常程序走下来,你也得至少等上1个月,时间耽搁不起,如果在社会劳动局,那么你只需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和社会劳动局开具无业证明就可以了。建议你最好还是和原单位好好协商一下,跑跑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只要领导点头就OK了。

『陆』 2018年山东公务员考试应届生是如何界定的

一、关于应届生的定义
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应届毕业生分两种:
1、即将要毕业的,但是还没拿到毕业证,或者已经停止学习了,处于实习状态的。
2、拿到毕业证了,但拿到毕业证的时间不超过2年或三年择业期年限的(超过则为往届生)。简单的说,就是大学毕业后,你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将本人的档案留在了学校或者放在了人才市场,在你毕业的这两年内,你都可以以应届生的身份参加各类公职考试。
二、山东公务员考试对应届生的定义
2018年山东公务员考试公告尚未公布,可以参考2017年的政策:2017年山东公务员考试对应届生的定义是:本次招考提到的“应届毕业生”,是指纳入全国统一招生,国内普通高等学校、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中,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不含成人自考、远程教育、函授及其他形式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2017年毕业的学生(非在职)。

热点内容
法治工商品牌 发布:2025-05-17 20:03:26 浏览:150
警察行政法和警察法 发布:2025-05-17 19:49:17 浏览:825
民事诉讼法司法考试2017 发布:2025-05-17 19:35:18 浏览:535
法律顾问工作日志表 发布:2025-05-17 19:35:12 浏览:4
不是道德健康 发布:2025-05-17 19:19:09 浏览:863
厦门大学法律系国际经济法专业 发布:2025-05-17 19:19:02 浏览:754
民事问题法律援助 发布:2025-05-17 19:00:18 浏览:395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z七条 发布:2025-05-17 19:00:12 浏览:394
招摇撞骗罪刑法 发布:2025-05-17 18:39:32 浏览:890
道德经软弱 发布:2025-05-17 18:34:23 浏览: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