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说辞
① 全园性规章制度的类型
最有效的是要按忠告都做到。
1、当下的环境是最合适的环境
要立足现实,不要去假设一些不可能的条件,比如:如果谁在去做这件事就好了,如果人数再多一些就好了,如果市场投入再大一些就好了,如果没有不利的事情出现就好了,……。
做一些无谓的假设,只会浪费时间,延误战机,或为自己达不到目标找借口。要在现实的状态下开展工作,而且认为当下是最合适的环境,唯有如此,才能积极思考、正面应对。
管理者认为员工队伍素质太差时,想一想,假设员工队伍素质提高到自己想象的水平,他们还会甘心于现有的岗位吗?自己还能当他的领导吗?如果一切都如自己所想,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又如何去体现呢?
再说,现有的环境,不正好是体现自己能力和锻炼自己的最佳舞台吗?这是多难得的自己施展才能和成长的环境!企业在市场中,就如同真实的作战环境,随时面临市场决战,不允许彩排,更不允许做条件假设。
2、眼中的员工状态,其实就是自己的表象
自己眼中公司员工状态如何,感受到他们是忠诚、是努力、是抱怨还是难以管理?在一个努力的人眼里,看到和吸引自己的都是别人的努力,别人的负面因素也无暇顾及,感受到的全是他们的努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相反,一直心中不平,满是抱怨的人,也会吸引那些喜欢议论别人是非的人,结果眼中看到的抱怨越来越多,正面的因素在他眼里或者都视而不见。所以自己感受到他们的状态,其实就是自己的表象,只是我们看别人容易,读懂自己难。
我们可以做一个测试,对同一个企业,不同员工的感受和评价肯定不同。企业还是那个企业,员工还是那些员工,为什么每个人的眼里看到的不同呢?这是因为每个员工的状态不同,看到的也会不同,相由心生就是如此。
其实,别人就是一面镜子,照到的全是自己。我们总喜欢盯着别人找缺点,而很少从内心审视自己,所以只能用反推的方式才能有所感悟。当我们感觉越来越多的人都看不顺眼时,那一定是自己出了问题!
3、特别不喜欢的,就是自己最需要提升的
我们有时会特别不喜欢某人或者特不喜欢某人做的某事,这原因是什么呢?是别人的问题吗?他的这一点是所有人都反感的吗?不见得!既然不是所有的人不喜欢,那为什么自己不喜欢?问题出在哪里呢?那是因为自己有偏见,或者是自己小题大做,或者是自己的某种“性格缺陷”,从而造成了自己的不喜欢。
比如员工经常和自己对着干,那是说明自己的人格魅力不够,或者能力没有得到其认同,或者自己平时也是对其如此,所以这些都是需要自己提升的方面;如果某人执行力差,经常拖拖拉拉,那是自己在管理上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
如果员工经常以家庭有特殊原因而耽误一些事情,那是说明自己对员工关怀不够;当我们不能容忍别人非议自己时,那是自己确实有某方面的不足,而自己又没有觉察到;如此等等。当我们面对“不喜欢”时,恰恰就是发现了自己最需要提升的方面。
4、把员工看成什么,他就是什么
我们习惯给员工贴标签,能力是强是弱,工作积极还是懒散,与自己是敌是友。自己怎么判断,往往最终真的就如所料。心理学告诉我们,在给某人贴上标签时,我们的行为和态度也会对其发生微妙的变化。
如认为某人是和自己对着干,那么在与其沟通时,自己的行为和举止就会表现出防备、不屑或敌意的态度,结果这些信息被对方捕捉到,对方也会同样为之。这个最初的“判断”是自己释放出去的,造成了弄“假”成真。
再如我们认可某员工工作能力,就会多包容和鼓励,出现正强化;反之,认为员工能力不行,我们就喜欢批评和排挤,结果进行了负强化。其实这些标签,都是我们心里所预设出来的,并不代表真实。
不然,为什么有的员工换了个工作环境,就表现出和原来判若两人呢?所以,总体上来说,应该相信每个员工都在努力创造一片自己的天地,我们要多鼓励、多肯定,多给员工贴正能量的标签。
5、员工的彻底认同,只有靠感化
不要认为企业有了规章制度,有了三项纪律八项注意什么的,就能让员工彻底的认同和遵守。表面的服从和内心的认同相差很远,表现在工作上就是规定的才去做,规定不到的就投机取巧,缺少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制度越来越多,培训越来越多,员工并不一定买账,流失率的高低就可以作为参考。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员工离职与其上司有直接关系。试想,员工都准备离职了,自己对其还能有什么影响力可言?
员工的彻底认同,关键是领导者自己的魅力和专业技能,自己以身作则,让员工内心受到触动,这样的影响才持久,带来的执行力才会强。看那些对公司忠诚、贡献大的员工,有多少是管理出来的?只是表面上的一堆管理制度,没有感情的投入、魅力的影响,是很难让员工认同的。
6、所有面临的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
有些管理者喜欢怨天尤人,总是羡慕别人天时地利人和,觉得自己身边的同仁或客户有意制造难题。其实每个人身边的所有环境都是自己经营的,发生的事情是好是坏,都与自己的积累有关,不然为什么不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呢。自己所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
比如管理者交代下属做一件事情,结果下属做砸了,惹出了麻烦。如果把原因归结到下属没有能力、不用心,然后狠狠的批评他一顿,结果呢?他并不一定听得进去,心里不服气,以后可能依然如故,甚至更糟。
如果进行自我剖析:员工是自己安排的,是不是没有交代清楚,是否过程中间没有跟踪,或许自己对“识人”还需要技能上的提升,等等。下属看到领导自我批评了,也会分析他自身的原因,而不会再去想着推诿扯皮。如此这般,大家都只从自身找原因,以后就会杜绝此类事件。
7、好“果”必定是早前种下的善“因”
事情的发生必有因果,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现在的每一件事情必定会影响到将来。只不过现在的哪件会影响到未来的哪件很难一一对应,但可以肯定的是,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馅饼,现在的“果”必定是之前种下的“因”,好果归于善因。
为什么会遇到很多麻烦事?那是因为之前,我们给别人添了麻烦!感觉员工与自己之间越来越难以合作了,就要好好反省自己对他种下了什么不好的“因”。
有员工说,我招惹谁了,那么不好的事情落到自己头上?某某事件真是不公平……因果兑现时间不一,过程有的很漫长,导致很多人不容易相信。不要认为不公平,因为自己也可能是别人眼中不公平的造就者。
8、心存侥幸的事件肯定会暴露
管理者一定要做得正、行得直,不要有自私的行为缺陷,更不要认为自己处于领导岗位,一般员工发现不了。比如占公司便宜,背后非议他人,自己违反公司制度等,有些管理者自认为神不知鬼不觉,总觉得别人不会知道。
人的心理有个弱点,在同样条件下,往往认为好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大,不好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很少,于是就形成了侥幸心理,“哪有那么巧?”
但我们回想一下,总会发觉身边有人在“耍小聪明”,那就说明事情肯定会暴露的,如果领导者有某些“缺陷”也肯定会让员工知道。一旦被同事和下属发现,他们会想:领导不过如此嘛?!试想,以后怎么可能会让下属心服口服?
心存侥幸的负能量事件要彻底杜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是中国的古训,不无道理。
9、知易行难,所以更要重视“行”
当前网络、微信、书店等各种什么励志文章、什么心灵鸡汤、什么正能量、什么技能方法的真是太多了,天天耳濡目染,可我们静下来想一下,自己的一些不好习惯或工作方式,又进步了多少呢?大多还是该怎么还是怎么,也没有发现生活中自己改变了多少,依然“我行我素”!
春节晚会小品《扶不扶》中,那位给事故现场拍照的路人,是典型的只会说没有想到做的人。都知道“知易行难”,但关键还是要把所“知”,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而不能工作是一套,说辞又是另一套。
10、成功很难复制,企业很难模仿
一个企业的成功,可以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地方,但要注意企业的成功绝不是生搬硬套。企业市场环境不同,企业文化不同,员工组成不同,品牌使命不同,产品地位不同,多方面的差异就决定了成功的难以复制性!
企业又不是完美的,要去模仿的,也可能恰是对方的弱点。结果弄的不伦不类,比葫芦画瓢,东施效颦,结果就可能南辕北辙。
能够进入我们视线的企业往往是比较大的,在行业具有垄断性,比如QQ、京东商城、微信等这样的应用基本都具有排他性的,也就是说成功的企业只是极少数。把问题聚焦在别人身上是无意义的,看其他企业再多的精彩,也与自己无关。
② 试用期辞退员工说辞
用人单位试用期辞退员工,应当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向员工告知过录用条件;
向员工书面告知辞退理由;
不符合录用条件必须有证据证明。
《劳动法》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③ 关于纪律重要性的说辞
★ 纪律重要性
孟子曾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大到一个国家的法律、小到一个组织团队的规章制度,没有法律的约束,国将不国,天下大乱。没有纪律的约束,一个团队的成员,各行其是,没有秩序、没有工作绩效,不能树立严谨的团队形象。
春天,大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从南方飞向北方;秋天,大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又从北方飞回南方。年复一年,它们总是这样,摆着雁阵飞来飞去。
你知道大雁为什么会排成这整齐的雁阵吗? 在外人看来,这是一道很壮观的风景,整齐、有序,不仅好看,大雁还通过摆成这种阵型飞翔,有利于减少空气当中的阻力,为自己节省力气,使所有大雁都能顺利的到达目的地。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大雁为了能安全顺利的到达目的地,通过团队的力量,调整队形,井然有序。在我们现实工作当中,比如一个组织、一个团队,你能比你的竞争对手做的更规范一些,更遵守纪律一些,共同面对工作中遇到的挫折,一起完成工作任务指标,树立团队品牌形象,会给别人增添好的印象和形成鲜明的对比,树立光辉品牌形象,从而增加组织的信赖度和美誉度,赢得别人的尊敬和支持。在职场生涯中,将是一支百战不殆的战队,愈战愈勇、所向披靡。
纪律是什么?纪律就是规则,是要求人们遵守组织确定了的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职责的一种行为规范,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的总称.。
每一个人的心理都或多或少的向往自由,无拘无束的,想干嘛干嘛。一个国家假如没有法律,违法犯罪的太多,社会安定将无法得到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将不能得到保证,正是因为有法律的制约,使不法分子绳之以法,社会才能安定,人们才会有有更多的精力去促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才能提高。
在一个组织、团队里,假如没有纪律的约束,工作态度不严谨、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行为随意、口出恶语、做事拖拖拉拉,工作秩序杂乱无章,工作业绩将无法得到保证,工作形象一败涂地,组织能寄予这样的团队希望吗?这种状况,无法正常工作,不能产生工作绩效,只能等着慢慢被你的竞争对手打败而已。
法律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纪律对一个组织团队来说也是少了不行的,权衡一下,是遵守还是违背,每一个人都好好掂量掂量,大到为了国家,小到为了组织,为了自己。亚里士多德说: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只要有铁的纪律,革命也能取得成功,得到解放,人在社会中有道德、纪律来约束,社会治安、组织才有秩序,国民素质才能得到提高。组织团队才能发展壮大
④ 没有岗前培训及员工手册,以违反单位规章制度辞退生效吗
单位并没有岗前培训和员工手册,现在已违反单位规章制度,辞退员工这个并不合理,你可以去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辞退员工需要给予补偿。
辞退员工。
辞退员工,不论对企业还是对员工,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然而辞退员工,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又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优秀的人才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要素之一,不能达到要求的员工必然要被淘汰,与此同时,经济的大起大落也引来了一浪接一浪的裁员潮。辞退、裁减员工是人力资源经理必须处理,又是最难处理的工作。辞退员工时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劳动纠纷甚至对簿公堂,对公司正常营运产生深远的影响。
辞退员工中经常出问题的基本都是不正确的甚至是违法的辞退。笔者接触的许多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往往都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点,比如,试用期可以随便辞退员工;员工违纪,可以辞退;只要公司给经济补偿金并提前一个月通知,可以辞退员工……
这些观点都是很危险的,实践中发生的大量案例已经证明,持有这些观点的企业往往都是劳动争议不断并且屡屡败诉的企业。用人单位辞退员工实质上是劳动合同解除的原因之一。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由于劳动合同解除事关重大,因此劳动法对其条件和程序做了严格的规定,用人单位辞退员工必须要遵守严格的法律条件和法律程序,不是说辞就可以辞。不正确的辞退有很多的情形,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违法的辞退。违法的辞退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情形:
1、辞退员工事实依据不充分;
2、辞退员工法律依据不准确;
3、辞退员工操作程序不合法。
上述三种违法的辞退,往往会给公司的经营管理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根据现行《劳动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双方协议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种情况下,不问解除的事由,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又分三种:
1、用人单位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况,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a、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b、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c、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d、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e、被劳动教养的。
2、用人单位需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才能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发生下列情况,用人单位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b、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c、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根据上述情况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3、经济性裁员。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出现下列情况,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a、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
b、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用人单位根据上述情况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三)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此种情况下,也分为两种:
1、劳动者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况,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a、在试用期内的;
b、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c、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2、没有法定事由,劳动者需要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才能解除劳动合同。
除以上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员工随意解除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辞退员工主要依据以上第一、第二类规定。从实际发生的案例来看,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一般问题不大,辞退员工问题主要发生在以上第二类规定即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希望能够帮到你。
⑤ 给员工开会的开场白怎么说
各位某某的新员工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成为了同事,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会成为很好的朋友。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公司主管培训工作的某某老师,我非常的荣幸,能在你们进入公司的第一时间就与大家相识。看到你们一张张年轻的脸,就好像看到了的未来和希望。
⑥ 领导要你做的事与规章制度相冲突,你会怎么办
1、首先看是那一级别的领导,如果这一级别的领导说的都可以作为规章制度的话,照内做就好了。
2、如果只是中层容的领导,那要看做事的目的如果是全部为了企业发展那也照做就好了。可以提醒他这个和某个规章制度冲突小心被其他人利用攻击你。
3、如果对企业发展有一些好处,但对个人私利也有好处基本企业好处大于个人私利。一定要提醒他这个和某个规章制度冲突小心被其他人利用攻击你。可以照做。
4、如果个人私利大于企业好处,但对企业没有任何损失。要以面邮件形式提醒他。可以考虑帮他但不要给自己留下
别人的说辞。
5、个人私利大于企业好处,对公司有损失,一定要找到方法躲开这件事情,哪怕是请假。有机会还要向更高一级领导汇报。
⑦ 活动终端规章制度怎么写啊
现场促销完全策划
促销,4P营销理论的重要内容,中国广大营销人每天都再思考的问题。在我入行前,在网上下载最多的资料。广义上的促销基本是销售总监以下级别营销人的一半工作内容,包括传播、人员促销、降价促销、现场促销、赠品促销等。现在,我与大家探讨的是现场促销。因为我是做家电的,而且是做冰箱的。家电的“决胜终端”时代,比以往更加喧嚣
嚣,现场促销是重要且必修的课题。
商业大厦现场促销方案
活动目的:
1、迎接五.一旺季,品牌宣传造势
2、提高销量给客户信心,为5月压货创造条件
3 搞好客情关系(本人4月份调到该市场)
活动主题:迎五一,容声冰箱大优惠
活动时间:2004.4.24—25(实际操作效果好,延长到4.27)
前期工作:
1、与商场领导沟通具体的操作细节,主要是价格、场地、 人员、物料的支持。
2、20日在钦州市场做宣传:贴海报和包装三轮车,23日在商场前贴海报。
3、22日检查库存和现场物料
4、活动统一说辞的提炼:科龙厂家“五.一”提前做促销活动,特价销售且赠送精美礼品。
现场操作:
1、一个拱门、两个帐篷、两个产品气模、一个“联合国节能金奖”易拉保、两个海报牌。
2、8款样机输出:1款特价机163G、2款上量机108A、138A、2款新品171D、186SM、1款电脑表现162AY、活动主销机型209S(联合国节能金奖)、1款形象机226AY3
活动费用:包装三轮车(5辆)200元、运输费用50元、临时促销30元/天×2=60元,共310元(场地有商场申请)。
活动总结:
1、期间共销售26台,占当月销售63台的41.2%。主要竞争对手当月销量是47台。
2、为“五.一”旺季做了充分的宣传,就“五..一”七天销量为79台
3、客户当月提货97台,为历史最高记录。但由于估计不知和其他因素,导致在5月3日畅销型号(290S、163G等)就开始断货影响了五一的销量。(该地区没有设代理商,由南宁代理商辐射过来的。)
4、使钦州市场的冰箱销售有了更清晰的主题:节能,而且使容声的209S。(意外收获)
5、取得了客户的信任。
可能许多同行在浏览到这里时,并没有找到自己所想要的东西,当然,上面所写的都是一般的、大方向的东西。本人认为这场活动成功的主要之处在于:1、活动的时间选择恰当,五一前一个星期的周末。2、客户支持,163G在进价的基础上加几十元销售。另外在场地、人员等方面都给了支持。这是沟通方面的工作,需要做好,但不要认为客户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所有的让利在其他机型我已保证了其满意的利润。3、统一说辞的提炼,在活动期间购买的顾客,很多是打算等到五一再买的,但我们宣传这就是科龙公司的五一的促销活动,特价又礼品。突出厂家活动在活动中的地位,厂家为了做宣传而做促销活动,没有理由不比平时优惠,上帝喜欢“促销消费”。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职业装+普通话+名片=厂家经理。4、样机的节日化输出,立牌、POP、特价标签、赠品、鱼缸等把样机打扮得“美丽动人”。
案例升华
看过《大腕》吗?做现场促销就要想葛优筹备那个葬礼一样,开始时不要去考虑结果。有多大就做多大,资源允许就做到你自己害怕为止。做了几个“大场”之后,包你信心大增。在我第一次策划现场时,那几天都很紧张,单页、海报等都发出去了,担心活动搞匝了。其实在此之前我参加了不少的现场活动。现场活动其实很简单,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做了就肯定有效果。因为到现在我还没有遇到过冷场的现场。
现场活动的策划整个过程为:
1、活动背景分析,即活动的目的。一般活动目的有:新品上市、处理滞销品、加大分销以减轻库存、品牌宣传、提升销量、竞争对手促销跟进、重大节庆日例行促销。对于厂家而言,除了以上的目的,还有以下的2个隐性目的:搞好客情关系以争取主推、价格管理以让一些机型价格的透明度增加。所以每一场活动的目的必须有一个明确,但不论哪一种目的,销量的提升是最初与最终目的。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厂家与商家在追求的销量的目的是一致的,但在价格的设计上却存在矛盾,尤其是通过代理分销的商品。经销上从厂家代理商进货,厂家提供市场管理和支持。当厂家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做现场活动时,肯定要求经销商在价格上给予支持。这是会出现一个现象,活动效果很好,但经销商情绪不髙,因为没有利润保证。在实际操作中我就听到不少的客户在跟我谈到这个问题。所以,活动的价格设计要虚虚假假,特价机的数量控制在2台的以内,如果可以的话,在其他机型帮客户调配利润。明确目的对于活动创意设计、申请支持都有帮助。
2、活动的创意设计。一个成功的活动,应该传达一个信息——你的活动为什么优惠,为什么活动期间购买就比平时便宜。对于这一步的工作的重点在于提炼活动的统一说辞。在很多活动现场的造势可能很火爆,但由于统一说辞的工作没有做,活动的主题没有突出。效果肯定可想而知。活动的创意可能就是一句话,比如:特价且送赠品又奖;节能冰箱全国巡回擂台赛等;厂家经理现场签名售价等。一般来说,只是要突出厂家的活动位置,消费者对厂家的让利说辞还是比较相信的。对于活动创意也可以理解为活动的说辞设计,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区域设计不同的活动主题说辞。就比如说厂家高层签名售机,在一级城市可能有效果,但也不能什么时间都合适,一般来说要炒作这个主题是有一定的前提:1在重大的节庆日。2、活动的规模大,前期造势大,一般体现在要制作宣传单页。前段时间我遇到一个彩电厂家在一个周末做的一个以“某某彩电总经理签名售机”为主题的活动,活动出现冷场。为什么呢?是因为时间、造势配不起这个活动主题。如果改成一般的活动设计,厂家宣传促销,特价优惠又送礼那不是很好吗。
3、活动方案撰写。撰写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向公司申请资源。二是与客户沟通活动的支持。小型的例行促销按照案例的撰写就足以,大型的要加上人员的分工和详细的费用预算。这个方案一定要在活动的一个星期前完成。
4、与公司、客户等有关部门沟通,申请支持和协调分工。用你写好的方案向公司申请赠品、活动费用,并跟客户沟通活动操作细节。主要是特价机的价格设计、场地费、现场物料(音响器材、海报牌等)、人员支持。这是的沟通结果可能会与你方案设计的有所出入,一般建议在写方案时申请场地费用,除了费用的问题,其他的都可以自己做调整。
5、单页、海报设计制作。突出主题,写好后到广告公司跟设计人员一起完成,一般广告公司的专业会有一个满意的设计给你。
6、相关人员统一说辞、分工培训。对于活动参与人员进行简单的交待和培训,内容主要是你的活动的创意说辞。这也有利于活动的统一性,传达的信息明确。如是新品为主题的活动,需要培训产品知识和销售技巧。很多同行都为临时导购员的安排感到麻烦,我的观点是,临时导购员的作用是造势宣传、引导顾客和开单。造势宣传就是让临时工作人员在接待顾客是主要是传达活动的主题和突出厂家在活动位置。即是我们说的统一说辞。一般请不要让临时导购员参与销售,除非她的能力让你放心,要不她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在介绍产品功能、产品议价上。
7、宣传造势。大型的活动单页提前一个星期发放,可以以当地的邮电局联系,跟报纸一起发放,或者跟报刊亭合作也可以。海报也是可同时张贴,在商场门口最好时在活动的前2天,太早了可能影响活动前的销量。
8、检查库存、赠品和现场物料。在活动的前2天进行。特价和主销机型要求保证库存。
9、现场操作。现场造势,拱门、帐篷、太阳伞、易拉宝等现场物料搭建,样机产品线的设计摆设。这时的样机需要精心打扮,让它尽可能“,美丽动人”。这里最关键的工作是销售工作的配合,要突出厂家在活动的位置,我这里有一个公式:职业打扮+名片+普通话=厂家经理。活动成功的一个关键是有强有力的人员促销。所以业务人员的销售能力非常重要,可在家电行业又有几个业务经理和产品经理还保持这份功力呢。可能已很少到一线去了吧!
10、清理现场和总结评估,并结算各种费用。活动一结束,就清理海报和特价标签。结算各种费用。最后是总结和对活动的评估。总结成功的因素,这些因素不一定就是你方案里的,完全有这个可能。所以,想要在这方面成为高手,总结是很必要的。对于活动的评估,一般是以活动期间的销量和活动后的一个星期的销量作为参数。除了这些外可能还有以外的收获,比如品牌区域宣传、良好的客情关系等。
从上面的分析看,现场活动的策划主要体现在:造势、统一说辞、客户支持、突出厂家活动位置、强有力的人员促销。这是一份简单但辛苦的活,活动现场的搭建和清理并不让人轻松。为了公司、为了工资我们还是扎扎实实的做现场吧,希望我的文稿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由于本人的行业、能力限制,可能有一些操作未能提及,请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⑧ 我们公司举行了一个辩论赛:就是规章制度需不需要,我是反方,也就是不需要。请问我该怎么准备这些说辞呢
就谈谈“无为而治”吧
无为而治用在企业管理上,要求企业管理者从琐事中跳出来,主要抓好企业发展战略和识人用人的工作,至于具体的研发、技术、生产、销售等工作,要充分依靠员工和下属来做。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度是死的、僵硬的等方面来论说,最好结合贵公司制度中不合理或操作性不强的制度,能找到公司制度中无法执行的部分最好,说明制度形如虚设,还不如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