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开封城墙保护条例

开封城墙保护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4-02 15:44:22

㈠ 北宋时期的开封市城墙是怎样的布局设计

开封一地在军事上无险可守,于是其城防工程引起了重视,以三层环套的城墙筑成东京城。最中心的为皇城,是帝王朝政、生活和中央机构的所在。城墙做得十分坚固,用砖石砌,周长五里,正门叫丹风门,门上建宣德楼,高大华丽,反映出泱泱大国之风。这座建筑早已荡然无存,但宋徽宗曾绘就此建筑,见《瑞鹤图》。皇城之外,又有一道城,称为内城(亦称旧城,因为它是沿用唐代汴州城基稍加修葺而成),周围二十里一百五十步,共开十个城门。内城乃是东京的精华,除政府机构(各级衙署)外,其余住宅、商店、酒楼、寺院、道观、庙宇等,应有尽有,十分繁华。外城早在后周就有了,城墙也坚不可摧。这座城墙在宋真宗、神宗、徽宗时都进行过加固、修葺。城高四丈,上面有女墙,高约七尺。共有城门十三座,三道城墙均有外壕。外城壕宽达二十五丈,深一丈五尺。外城的城门除东南西北四门为四条御路通道外,其余城门都有瓮门三层,屈曲开门,以备城防之需。外城水门,据考证达九座。水门均设铁裹闸门。

㈡ 开封城墙护城河

黄河在开封地段因为流速下降,泥沙沉淀淤积而致使河床高出地面很多,形成了地理上"悬河"的奇观!所以黄河在这里一旦"开封",开封就会被水封了!历史上开封曾被黄河水封过多次.
因此以前的开封护城河是非常宽的,但是在解放后开封市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时未考虑城墙与护城河为“城池”这一城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部分淤塞河道填平形成街道及居民区。
但是几乎在每个城门处你都可以发现城门与河道的距离是非常近的,这是因为古代吊桥受到长度的限制,因此在城门处,河道就会变窄,到后来政府也无法过多填埋河道,才会形成这种现象。
所以古代的护城河并不是像现在这样距城墙比较远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河道淤积与政府填埋两方面的原因

㈢ 开封城墙的历史沿革

北宋灭亡后,金朝将都城迁往汴京城。金宣宗完颜珣将开封城向南北两面分别进行了扩筑,使北宋内城向南扩了350米,到今大南门一带;向北面扩筑了750米,至今开封城墙北段。金人扩筑后的东京里城,确定了今日开封城墙的规模。
今开封城墙系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建,较康熙元年清代古城,城门升高丈余,城墙加高至高8米,加宽至5米,周长由原20里又190步加长至14.4公里,青砖结构,与东京内城规模大体相近。虽不及宋城之宏大,但仍为仅次于南京城墙的中国国内现存第二大城垣。 开封古城历史上曾多次被淹没,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重修开封城墙,改土城为砖城。城墙周长20里190步,高3丈5尺,宽2丈1尺;城濠深2丈,阔5丈。
清康熙元年(1662),在明代开封城墙的基础上重修城墙,城门五座,营建如旧制。城墙周长20里190步,高3丈5尺,宽2丈1尺,一如明制。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开工重建修开封城墙,历时一年半建造完成,重修的城墙较清康熙元年建造的清代古城墙,周长由20里又190步加大至现状,城墙加高、加厚,城门升高丈余。 数百年来,开封城墙历经水患与兵燹。整修后,往日颓毁的残垣已不复见,初步再现了历史上壮观的雄姿。1997年,开封市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群策群力,修复古城墙。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共募集100多万元。不到1年,其标志性工程——大梁门便巍然屹立在城墙的西端。在以后的时间内,市政府又多方筹资,修复了安远门(北门)和新门(小南门)。修复完毕,开封城墙将以更加完美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大梁门俗称西门,始建于唐建中二年(781年)。明初,朱元璋升开封为北京,为明都南京之陪都,改西门为大梁门,今大梁门系于1998年重建,是开封市唯一重建的一座城门,成为古都的重要象征。城门基采用青砖结构,设拱形门洞三个,城楼采用重檐歇山式建筑风格,雕梁彩绘,古朴典雅,雄伟壮观。城门北侧现已探明多层古城马道,为开封独特的城摞城历史,提供了又一重要佐证,现已被辟为古城墙博物馆。
现如今开封城墙周边全部规划成环城绿地公园,每天古城市民前来换环城公园运动跑步、抖空竹、河南豫剧、交际舞、北宋陀螺等各种民俗活动。
2014年河南开封城墙列入“中国明清城墙”申遗项目。

㈣ 开封城墙为什么不规则

开封古城墙原设计基本上是规则的。如下图北宋和民国时的开封城墙图。


开封建邑很早,

战国时期

开封历史上最早的城墙,是建筑在2300多年前的战国魏都大梁城。与今城墙部分重合,稍偏西北。公元前365年,魏惠王为了实现控制中原之目的,把都城由安邑(山西省夏县)迁于此地,并修筑了一座大梁城。

唐朝

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时任永平军节度使兼汴州刺史的李勉重筑南北朝时的汴州城,是如今开封城墙历史的开始。据《北道勘误志》等文献载,扩建后的汴州城周围达20里155步,有城门7座,把汴河圈入了城内。这次重筑后的汴州城,实际上奠定了今日开封城墙的基础。

宋朝

公元960年,北宋定都开封,史称东京城,历经九代帝王168年,形成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城池相套的宏大城郭。开封城墙作为东京城重要组成部分(皇城、里城和外城)之一的里城,不断得到增筑,其规模壮阔,气势雄伟。据史记载:北宋后期,东京外城周长50里165步,高4丈,宽5丈9尺,居住人口达150余万。经金、元、明、清各朝代,开封城几经战火、水患,一代名城逐渐湮没于历史长河。

金代

北宋灭亡后,金朝将都城迁往汴京城。金宣宗完颜珣将开封城向南北两面分别进行了扩筑,使北宋内城向南 扩了350米,到今大南门一带;向北面扩筑了750米,至今开封城墙北段。金人扩筑后的东京里城,确定了今日开封城墙的规模。

明清

开封古城历史上曾多次被淹没,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重修开封城墙,改土城为砖城。城墙周长20里190步,高3丈5尺,宽2丈1尺;城濠深2丈,阔5丈。清康熙元年(1662),在明代开封城墙的基础上重修城墙,城门五座,"营建如旧制"。城墙周长20里190步,高3丈5尺,宽2丈1尺,一如明制。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开工重建修开封城墙,历时一年半建造完成,重修的城墙较清康熙元年建造的清代古城墙,周长由20里又190步加大至现状,城墙加高、加厚,城门升高丈余。

近代

数百年来,开封城墙历经水患与兵燹。整修后,往日颓毁的残垣已不复见,初步再现了历史上壮观的雄姿。1997年,开封市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群策群力,修复古城墙。


开封的城墙全长14.4公里,是我国现存的仅次于南京城墙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历经战乱和黄河泛滥,如今的城墙之下叠压着5层古城墙,虽历经多个朝代修复,其规模、格局乃至重要坐标都未改变。历史上开封城墙几经损毁,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战乱。开封地处中原,繁华都市,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多有战乱损毁。

2、黄河。开封在黄河岸边,曾多次遭受决堤洪灾,冲泡城墙,使其坍塌。

3、建国后政府和群众保护意识不强,拆迁、占用等现象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

相比较南京、西安、北京、洛阳,开封的城墙不算“不规则”。

㈤ 开封城墙还有多少能上去么

还有好多呢
像曹门(就在我们小学门口,小时候经常上去玩呢,植树节还种过树)
另外像北门大梁门小南门都还有盖得挺好的城门楼(虽然是翻建的,但城墙还有原来的)
其中我认为大梁门的城门盖得最好,城门楼和城墙都可以上去

㈥ 开封都有什么城防

开封一地在军事上无险可守,于是其城防工程引起了重视,以三层环套的城墙筑成东京城。最中心的为皇城,是帝王朝政、生活和中央机构的所在。城墙做得十分坚固,用砖石砌,周长五里,正门叫丹风门,门上建宣德楼,高大华丽,反映出泱泱大国之风。这座建筑早已荡然无存,但宋徽宗曾绘就此建筑,见《瑞鹤图》。皇城之外,又有一道城,称为内城(亦称旧城,因为它是沿用唐代汴州城基稍加修葺而成),周围二十里一百五十步,共开十个城门。内城乃是东京的精华,除政府机构(各级衙署)外,其余住宅、商店、酒楼、寺院、道观、庙宇等,应有尽有,十分繁华。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这里的许多金银珠宝店、绫罗绸缎店等,都是高楼广字,十分气派,而且买卖兴旺,“每一交易,动即千万”。这里的酒楼,光是大型的“正店”就达七十二家,小的更是不计其数。酒楼门口扎缚彩楼欢门,作为其行业的特殊标志。最有名的酒楼是“樊楼”(又叫丰乐楼),是一座三层楼的建筑群,五座楼房各有飞桥相通,楼内遍设雅座,珠帘绣额,达官贵人多来此流连畅饮。“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这是刘子翚在《汴京记事》中所作的诗。

外城早在后周就有了,城墙也坚不可摧。这座城墙在宋真宗、神宗、徽宗时都进行过加固、修葺。城高四丈,上面有女墙,高约七尺。共有城门十三座,三道城墙均有外壕。外城壕宽达二十五丈,深一丈五尺。外城的城门除东南西北四门为四条御路通道外,其余城门都有瓮门三层,屈曲开门,以备城防之需。外城水门,据考证达九座。水门均设铁裹闸门。

㈦ 开封城墙的历史有多久

㈧ 古代开封的城防工程是怎样的

开封一地在军事上无险可守,于是其城防工程引起了重视,以三层环套的城墙筑成东京城。最中心的为皇城,是帝王朝政、生活和中央机构的所在。城墙做得十分坚固,用砖石砌,周长五里,正门叫丹风门,门上建宣德楼,高大华丽,反映出泱泱大国之风。

外城早在后周就有了,城墙也坚不可摧。这座城墙在宋真宗、神宗、徽宗时都进行过加固、修葺。城高四丈,上面有女墙,高约七尺。共有城门十三座,三道城墙均有外壕。外城壕宽达二十五丈,深一丈五尺。外城的城门除东南西北四门为四条御路通道外,其余城门都有瓮门三层,屈曲开门,以备城防之需。外城水门,据考证达九座。水门均设铁裹闸门。

㈨ 开封城墙范围大致在哪儿现在还有么

现存的开封城墙主要有大梁门城墙。
还有铁塔公园与河南大学老校区的外围。

㈩ 明清城墙的开封城墙

开封城墙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长14.4公里。历史上开封城曾多次被淹没,现存城墙清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开工修建,历时一年半完工,重建的城墙规模较原明清古城加长、加高、加厚,城门升高丈余。为维护历史文化名城开封的城市总体风貌,当地政府自1994年始对古城墙进行整修。按照文物保护部门的规划,陆续恢复西门(大梁门)、北门(安远门)、小南门(新门)3座城门。不久时间政府还会陆续修建曹门(仁和门)、宋门(丽景门)、大南门(南熏门)等。

热点内容
行政法规的组织起草机关 发布:2025-05-16 03:21:04 浏览:816
台湾法官法 发布:2025-05-16 03:19:39 浏览:741
商会规章制度必须执行 发布:2025-05-16 03:10:50 浏览:153
法官年收入有20万吗 发布:2025-05-16 03:09:25 浏览:165
实际驾驶人与车辆所有人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6 03:07:01 浏览:117
2016婚姻法律知识大全 发布:2025-05-16 03:01:32 浏览:551
民法第68条 发布:2025-05-16 02:51:06 浏览:938
法院勘验笔录 发布:2025-05-16 02:50:19 浏览:82
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 发布:2025-05-16 02:45:24 浏览:756
上地司法局 发布:2025-05-16 02:45:22 浏览: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