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保密法律法规
⑴ 美国的保密规定
美国出台信息保密新规定
[据美国《防务新闻》2008年5月12日报道] 美国发布新规则规范联邦官员对“敏感但不涉密的信息”的持有。这份政策备忘录由美国总统布什于5月9日签署。
备忘录要求,信息应当依照“基于任务要求、业务审慎、法律权利、人员或商业权利保护、安全”。各部门不应当使用“敏感但不涉密信息”定密去“掩盖违法、低效或行政错误”或“去阻止知晓联邦部门或官员、组织的丑闻”。禁止利用“敏感但不涉密信息”去干涉私人部门的竞争,或阻止不要求保护的信息的发布。
保护“敏感但不涉密信息”程序分为两类,一是“标准的保护”标注“控制”,保护信息减少泄露风险,二是“加强的保护”标注“加强的控制”,采取更严格措施保护信息。在文件分发上,标准分发是指限制文件只分发给联邦政府内执行任务的人员,特定分发是指在向特定人员发放时附加其他要求。
国家档案管理局将建立“敏感但不涉密信息”委员会保护该类信息。科学家联盟政府秘密项目主任斯蒂夫曾批评美国政府自9·11事件后限制信息的披露,政府部门存在滥用信息保密的情况。
⑵ 美国一共颁布了多少部法律法规
一:美国有宪法、 民法、契约法、侵权法、 财产法、 继承法、婚姻法、 商法回、 公司法、 刑法、诉答讼法、司法管辖、 残疾人法、 国防教育法。
二:美国法来源于英国法,又根据美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作了较多的改变。美国建国初期就制定了成文的联邦宪法,但联邦和各州都自成法律体系。联邦除在国防、外交和州际商业等方面外,无统一的立法权;刑事和民商事方面的立法权基本上属于各州
三:由美国宪法授权美国政府所制定颁布的成文法。当议案在国会两院以简单多数的得票通过,接著再由总统签署後即完成立法,并正式成为联邦法律。在颁布成为联邦法律之前,议案必须通过参众两院的半数投票同意後,再经总统签署。
四:在美国宪法的规定中,若总统在时限内未对议案或决议文表示意见并交还国会,议案将自动成为法律;然而,若国会在这段期间内休会,那议案便会被废弃且无法发起再审(参见:口袋否决)。此外,若总统在国会会期间否决了议案或决议文,再审成功的条件需要获得国会两院三分之二以上的投票支持。
五:所有国会法案都不得违反宪法,也不得超越宪法赋予国会的权力。否则美国最高法院将能够宣布法案违宪。
⑶ 和美国人签保密协议,协议应该受哪个国家法律
. 本协议应符合协议双方各自继承人及允许受让方(包括继任人以及直接继承人和受让人)的利益并对其具有约束力;但前提是,在未得到另一方的明确书面同意下,任何一方不可转让本协议及协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0. 双方同意,另一方不行使或延迟行使本协议下的任何权利、权力或特权不得视为对上述权利、权力或特权的放弃,或对行使本协议下其它权利、权力或特权的放弃。 11. 只有在协议双方另行签署书面文件,明确提出修改或放弃协议中的条款时,本协议的条款才可修改或放弃。 12. 本协议适用美国俄亥俄州的内部实体法及其司法解释,不考虑与法律原则的冲突之处。 13. 本协议一式若干份,各份协议共同组成单一文书。 协议双方由其授权人员在上述日期签署本协议,特此为证。
⑷ 泄密罪的美国规定
在美国,保护国家机密是政府部门的法律责任,不是普通公民的法律责任,普通公民无义务也无必要为政府保守秘密。一般情况下,普通公民可以探听和获取政府机密,并且有权公开出去。政府不可能追究该公民的“泄密”责任(当然,可以追究具体刑事罪行,如入屋偷窃、非法侵入政府网络系统等),政府也无权禁止公民传播其所掌握的秘密。当然,如果政府认为被泄漏的机密真的很重要,大可以到法院申请禁制令要求法院强制机密持有人不得公开或者传播机密。不过大多数时候,政府都不会取得法院的支持。
以上理论和做法首先是为了保护公民基本权利,保护公民对政府监督权,其次是清晰无歧义的定义用于界定保密泄密所涉及的责任人和事实,最后是给政府留了一定的反制衡(普通公民)的手段,即由第三方(法院)决定某公民是否能够传播他所掌握的机密。
核心的理念在于:如果连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利益都不能保障,那么保护国家机密的意义何在? 因此公民基本权益>国家机密。
简单的说,保护国家机密从法律上看,完全的政府的责任,政府若不想别人知道和传播其秘密,那就只能自己做好保密工作,
并企求不要出现什么疏忽和漏洞,同时也企望机密持有人手下留情,当然政府也可以要求所有手下的公务员或者所有可能接触到秘密的人签定有法律效力的保密协议。发生泄密时,政府根据协议追究签定过保密协议的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但如果相关人没签定任何保密协议,则不受到关于泄密的法律追究(以其它罪名起诉则是另一会事)。
政府还可以宣扬全民保密,但顶多那属于全民素质和道德教育范畴。同样,普通无保密协议在身的公民也可以自由的获取或者传播国家机密,那最多只是道德问题,并不犯法.
⑸ 美国的保秘法律法规有哪几部分构成
美国的保密管理法律体系主要是分为三个层次的。
⑹ 美国的保秘法律法规有哪几部分构成
美国的保密管理法律体系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宪法层次。美国宪法第1条第5款规定,“参众两院应各自保存一份议事记录,并随时公布,除非他们认为某些部分应该保密。”[1]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美国宪法的基本精神是强调公开,但同时规定了公开的豁免条款,从而授予美国行政管理部门保密事权。
第二是法律层次。与中国的保密管理法律体系不同的是,美国至今没有颁布专门的保密法。美国的保密法律体系是由多部法律组成的,主要包括《间谍法》(1917)、《国家安全法》(1947)、《原子能法》(1954)、《信息自由法》(1966)、《阳光下的联邦政府法》(1976年)、《总统档案法》(1978)、《涉密案件程序法》(1980)、《情报人员身份保护法》(1982)、《公共利益解密法》(2000)、《情报改革和防恐法》(2004)等。上述法律构成了美国保密法律的基本框架,并根据美国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修订,其中《信息自由法》分别在1974、1986、1996和2007?进行过四次较大幅?的立法修订,以满足保密管理发展的实际需要。
第三是法规层次。美国保密管理的具体政策来自于历届总统发布的《国家安全涉密信息》总统令。从1940年3月罗斯福总统发布第8381号总统令开始,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卡特、里根、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都颁布了关于《国家安全涉密信息》的总统行政命令,每一个总统令都有特定的代号,例如小布什政府的总统令代号是13292,奥巴马总统令的代号是13526。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国家安全涉密信息》总统令的架构基本稳定,主要包括六个部分:
1、原始定密。主要规定定密标准、密级、定密范围、保密期限、保密标识、定密禁止和限制、定密异议等条款。
2、派生定密。主要规定谁拥有派生定密权、应该如何使用派生定密权,要求拥有原始定密权的机构制定书面形式的定密指南,并需由高级官员具体负责监督、审查和更新。
3、解密和降密。主要内容包括解密权限的规定、移交文档的解密降密规定、自动解密规定、系统解密规定、强制解密审查、以及申请解密的处理等。
4、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对接触秘密信息的一般性限制、对涉密信息的分发控制、对特别接触方案的规定、以及对于历史研究人员及某些特定前任政府官员接触涉密信息的规定。
5、实施和审查。此部分规定了负责总统令实施办法制定的机构及实施办法的具体内容;规定了作为监督机构的国家信息安全署的主要职能;规定了作为定密复议机构的部际安全定密复议委员会的机构设置、规则程序及主要职能;还规定了创始或处理涉密信息的部门长官需要承担的职责以及处罚规定。
6、一般性条款。主要介绍总统令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一般性规定以及生效时间
⑺ 保密法律法规有哪些
中华抄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第九条
下列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
(一)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二)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三)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
(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五)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六)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七)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
政党的秘密事项中符合前款规定的,属于国家秘密。
http://www.lawxp.com/statute/s303218.html#div4021118
⑻ 关于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安全法律
美国的保密管理法律体系主要是分为三个层次的。 美国的保秘法律法规的主要部分构成:一、宪法层次。美国宪法的基本精神是强调公开,但同时规定了公开的豁免条款,从而授予美国行政管理部门保密事权。二、法律层次。与中国的保密管理法律体系不同的是,美国至今没有颁布专门的保密法。美国的保密法律体系是由多部法律组成的。三、法规层次。美国保密管理的具体政策来自于历届总统发布的《国家安全涉密信息》总统令。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国家安全涉密信息》总统令的架构基本稳定,主要包括六个部分: 1、原始定密。 2、派生定密。 3、解密和降密。 4、保护措施。 5、实施和审查。 6、一般性条款。
⑼ 美国的保密法律法规有哪几部分构成
美国的保密管理法律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宪法层次、法律层次、法规层次。这其中主要内的优浩律师容事务所来说说法规层次中的六个部分:
1、原始定密。主要规定定密标准、密级、定密范围、保密期限、保密标识、定密禁止和限制、定密异议等条款。
2、派生定密。主要规定谁拥有派生定密权、应该如何使用派生定密权,要求拥有原始定密权的机构制定书面形式的定密指南,并需由高级官员具体负责监督、审查和更新。
3、解密和降密。主要内容包括解密权限的规定、移交文档的解密降密规定、自动解密规定、系统解密规定、强制解密审查、以及申请解密的处理等。
4、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对接触秘密信息的一般性限制、对涉密信息的分发控制、对特别接触方案的规定、以及对于历史研究人员及某些特定前任政府官员接触涉密信息的规定。
5、实施和审查。此部分规定了负责总统令实施办法制定的机构及实施办法的具体内容;规定了作为监督机构的国家信息安全署的主要职能;规定了作为定密复议机构的部际安全定密复议委员会的机构设置、规则程序及主要职能;还规定了创始或处理涉密信息的部门长官需要承担的职责以及处罚规定。
6、一般性条款。主要介绍总统令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一般性规定以及生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