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警察武器使用条例

警察武器使用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4-07 21:50:51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19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已经于1996年1月8日国务院第四十一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②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基本法律依据

1996年1月16日国务院令第抄191号发袭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警械,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手铐、脚镣、警绳等警用器械;所称武器,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枪支、弹药等致命性警用武器。人民警察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可以采取强制手段;根据需要,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使用警械;使用警械不能制止,或者不使用武器制止,可能发生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使用武器。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原则。
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行为,受法律保护。人民警察不得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使用警械和武器。

③ 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法律依据

法律分析:人民警察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可以采取强制手段;根据需要,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使用警械;使用警械不能制止,或者不使用武器制止,可能发生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使用武器。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原则。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行为,受法律保护。人民警察不得违反相关法律的规定使用警械和武器。警械有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手铐、脚镣、警绳等警用器械;武器有枪支、弹药等致命性警用武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 第二十二条 人民武装警察执行执勤、处置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防范和处置恐怖活动任务使用警械和武器,依照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④ 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什么情形之一的可以使用驱

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人民警察遇有【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 】情形之一的,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⑤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应以什么为原则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原则。
【法律依据】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四条,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原则。

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警械和武器是指什么

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三条之规定:本条例所称警械,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手铐、脚镣、警绳等警用器械;

所称武器,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枪支、弹药等致命性警用武器。

(6)警察武器使用条例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第四条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原则。

第五条 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人民警察不得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使用警械和武器。

第六条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前,应当命令在场无关人员躲避;在场无关人员应当服从人民警察的命令,避免受到伤害或者其他损失。

第七条 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一)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

(二)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

(四)强行冲越人民警察为履行职责设置的警戒线的;

(五)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

(六)袭击人民警察的;

(七)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

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当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制止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

⑦ 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⑧ 警械武器使用条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一条为了使人民警察依法有效地执行公务,以及时制止犯罪行为,保护人民群众和采取正当防卫,特制订本规定。第二条人民警察在执行逮捕、拘留、押解人犯和值勤、巡逻、处理治安事件等公务时,可以根据本规定,使用武器和警械。武器和警械是指:枪支、警棍、警笛、手铐、警绳和其它警械。第三条人民警察在执行公务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可以开枪射击:(一)逮捕、拘留、押解人犯,遇有以暴力抗拒、抢夺武器、行凶或脱逃等非常情况,非开枪不能制止时;(二)犯罪分子以暴力破坏社会秩序,危及人民生命安全,非开枪不能制止时;(三)人民警察保卫的对象、目标,受到暴力侵袭或者有受到暴力侵袭的紧迫危险,非开枪不能制止时;(四)犯罪分子劫狱或在押人犯越狱、行凶、暴动、抢夺武器,非开枪不能制止时;(五)人民警察的生命安全遭到犯罪分子的暴力威胁,非开枪不能自卫时。第四条人民警察依照第三条的规定对犯罪分子开枪时,除遇到特别紧迫的情况外,应当先进行口头警告或鸣枪警告,犯罪分子一有畏服表示,应当立即停止射击。开枪射击后,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向上级报告。

⑨ 国外警察使用武器有哪些规定

1996年1月16日国务院令第191号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警械,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手铐、脚镣、警绳等警用器械;所称武器,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枪支、弹药等致命性警用武器。人民警察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可以采取强制手段;根据需要,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使用警械;使用警械不能制止,或者不使用武器制止,可能发生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使用武器。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原则。
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行为,受法律保护。人民警察不得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使用警械和武器。

热点内容
劳动法原理与实务 发布:2025-05-04 05:16:46 浏览:57
2014行政法季宏 发布:2025-05-04 05:07:57 浏览:840
2018年关于生育职工劳动法 发布:2025-05-04 05:07:11 浏览:408
2017司法考时间 发布:2025-05-04 04:51:48 浏览:900
农村基层选举法律知识湖南 发布:2025-05-04 04:46:35 浏览:94
民事诉讼法第114条主体 发布:2025-05-04 04:30:51 浏览:191
新冠病毒司法 发布:2025-05-04 04:21:49 浏览:44
侵权行为及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4 04:06:02 浏览:181
骑摩托车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4 04:05:26 浏览:252
2019婚姻法改了 发布:2025-05-04 03:53:51 浏览: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