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消防条例第三条

消防条例第三条

发布时间: 2025-05-03 22:14:03

1. 南京市消防条例第一章 总 则

为了有效预防火灾,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加强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公共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江苏省消防条例》等相关法规,并结合南京市实际情况,特此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规定,本条例适用于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及相关的应急救援活动。


第三条 消防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基本原则,实施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和公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安全责任制,构建全社会参与的消防工作网络。


第四条 各级政府应将消防工作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保消防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推进,保障安全。


第五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监督管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具体执行相关工作。公安派出所负责消防检查、宣传教育等职责。


第六条 维护消防安全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所有单位和个人需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及时报告火警,并有权举报和投诉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单位和成年人还需参与有组织的灭火行动。


第七条 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消防宣传、火灾预防的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支持成立消防志愿服务组织。


第八条 市、县区政府应提供财政支持,鼓励单位和个人捐赠消防公益事业。关于消防公益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将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具体办法。




(1)消防条例第三条扩展阅读

(2011年2月25日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制定 2011年3月24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批准)

2. 浙江省消防条例(2016修订)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和相关应急救援工作,适用本条例。
法律、法规对消防工作及其监督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并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和本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做好相关系统、行业的消防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开发区(工业园区)设立的管理机构,依照本级人民政府赋予的职责,做好管理区域内的消防工作。第四条单位应当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和消防安全规章制度,落实消防安全的主体责任。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对本单位谨让的消防安全全面负责,落实消防安全工作所需经费和人员,组织实施各项消防安全制度。第五条公民应当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学习防火、灭火常识以及逃生技能,安全用火、用电、用气,增强自防自救互救能力。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和消防设施不能正常使用等情形,有权进行投诉、举报。第六条鼓励、支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轮晌腔,推进智慧消防建设。
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消防公益活动和消防宣传、火灾预防等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单位和个人捐资用于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安排消防公益性专项预算,用于抚恤、救助在执勤训练、扑救火灾和应急救援中伤亡的人员。第二章消防职责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工作职责:
(一)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委员会制度,确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研究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
(二)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地方消防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保障资金投入;
(三)制订并组织实施年度及重点防火期消防工作计划;
(四)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五)对区域性火灾隐患和严重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实行挂牌督办;
(六)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完成年度消防工作责任目标情况进行考核,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七)其他依法应当履行的消防工作职责。第八条县级以上消防安全委员会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工作职责:
(一)定期分析、通报本行政区域的消防安全形势,及时协调解决消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协调成员单位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三)督促成员单位落实本系统、本行业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
(四)组织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责任目标考核;
(五)本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消防工作。
消防安全委员会的成员单位应当根据本系统、本行业的特点,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第九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工作职责:
(一)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落实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措施;
(二)按照上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部署,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和消防安全检查,督促消除火灾隐患;
(三)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
(四)指导、帮助村(居)民委员会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家庭防火知识;
(五)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消防工作。第十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工作职责:
(一)依法实施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腊衫收、备案和抽查以及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二)实施消防监督检查,依法处理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督促火灾隐患整改,及时报告、通报重大火灾隐患;
(三)定期分析消防安全形势,提出改善消防安全环境的建议,并提请公安机关报告本级人民政府;
(四)制定灭火作战预案并进行实地演练,实施火灾扑救和有关应急救援,依法调查火灾事故;
(五)对有关部门开展相关系统、行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六)对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等消防组织进行业务指导;
(七)其他依法应当履行的消防工作职责。

3. 厦门市消防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消防工作,预防和减少火灾,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遵循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消防工作,将消防事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证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消防队伍的装备水平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城市消防规划必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第四条市公安机关主管本市的消防工作。区级以上公安机关设立的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具体负责消防管理、监督工作。
飞机、列车、船舶和森林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部门负责,公安消防监督机构予以协助。第五条关心和维护公共消防安全,预防火灾,保护消防设施,参加灭火和灾难救助,是全社会每个成员的共同责任和义务。第六条对在消防工作中有突出贡献或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各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单位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第七条每年11月9日为全市消防日。第二章消防责任第八条各级公安消防监督机构依照各自的权限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消防法律、法规,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检查指导消防工作;
(二)参与编制并实施城市消防规划,监督城市消防规划的执行;
(三)负责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内部装修等建筑工程项目消防设计的审核和施工中的消防监督,并对工程项目的消防部分进行竣工验收;
(四)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责令火险隐患的整改;
(五)组织指挥火灾扑救,负责火灾原因的调查鉴定(认定),进行火灾统计;
(六)参与社会抢险救援;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九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负责,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防火、灭火方案以及火灾发生时保护人员疏散等安全措施;
(二)按国家规定配备灭火器材,落实定期维护、保养措施,确保其完好有效,改善防火条件,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险隐患;
(三)管理本单位的专职消防队、群众性义务消防队或防火员;
(四)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灭火训练;
(五)组织火灾自救,保护火灾现场,协助火灾原因调查。第十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教育等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做好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民消防安全意识。第十一条实行承包、租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承包、租赁合同中订立有关消防安全的内容,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履行消防职责。第十二条居(村)民应当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学习消防知识,懂得防火、灭火常识,安全用火、用电。禁止以下行为:
(一)损坏消除设施和器材或擅自改变消防设施用途;
(二)在楼(房)走道用火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三)违反规定拉、接电气线路和安装电气设备;
(四)擅自倾倒液化石油气残液或损坏燃气管道;
(五)在火灾危险场所擅自使用明火。
监护人应当对被监护人进行防火教育。第三章火灾预防第十三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居(村)民委员会应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按规定配备防火员,定期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险隐患。第十四条街道、镇和企事业单位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和工作需要建立的专职或义务消防队,协助做好本辖区、本单位的防火和灭火工作。
专职或义务消防队应接受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开展业务训练。遇有重大火情,必须服从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统一调动、指挥。第十五条保险机构在承保前应就保险标的有关消防安全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查。
保险机构可以根据保险合同对保险标的的消防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及时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提出消除火灾隐患的书面建议,并抄送公安消防监督机构。
发生火灾事故的,承保的保险机构应当配合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进行火灾调查。
保险机构的有关业务人员及保险代理人应当接受消防知识培训。第十六条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使用的,应由产权人和使用人共同建立消防安全组织或委托物业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和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4. 南京市消防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江苏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和相关应急救援工作,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第五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公安派出所按照规定职责开展消防监督检查、消防宣传教育等工作。第六条维护消防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单位和个人有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有举报、投诉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权利。单位和成年人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第七条鼓励单位、个人开展和参与消防宣传、火灾预防等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建立消防志愿服务组织。第八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对消防公益事业给予财政支持。鼓励单位和个人捐助消防公益事业。财政支持和社会捐助的消防公益性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第二章消防安全责任第九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履行下列消防工作职责:

(一)建立和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上级人民政府与下一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政府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签订年度消防工作责任书,并考核完成情况;

(二)将消防和应急救援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逐年增加投入;

(三)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组织政府有关部门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五)制定火灾事故应急反应和处置预案;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工作职责。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定期听取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其他成员单位汇报,通报消防安全情况,研究、指导消防工作,协调解决消防工作的重大问题。第十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开展消防监督检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依法查处消防违法行为;

(二)依法开展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以及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三)组织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指导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有关单位开展消防演练;

(四)组织指挥并承担火灾扑救,依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

(五)负责或者参与火灾事故调查;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十一条规划、发展和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等行政管理部门编制、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和消防规划时,应当依法履行相关消防安全职责。

质量技术监督和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安全生产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相关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城市管理、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人防、旅游园林、经济和信息化、商务、交通运输、体育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第十二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履行下列消防工作职责:

(一)建立和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配备消防工作人员,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二)指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制定防火安全公约,指导辖区单位开展群众性消防活动;

(三)协助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四)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

(五)督促物业服务企业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组织、指导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多产权建筑业主和使用人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六)组织或者协助处理火灾事故善后工作。

热点内容
消费者条例d 发布:2025-05-04 11:13:00 浏览:113
经济法的社会本位原则在疫情中的体现 发布:2025-05-04 11:12:59 浏览:510
劳动法有无降低薪水的规定 发布:2025-05-04 11:12:14 浏览:140
2018劳动法孕妇三期赔偿 发布:2025-05-04 11:08:34 浏览:655
个人写的协议书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04 10:57:03 浏览:619
刑法分则三章 发布:2025-05-04 10:54:10 浏览:138
威海华康司法鉴定所 发布:2025-05-04 10:53:26 浏览:55
婚姻法2月28 发布:2025-05-04 10:16:45 浏览:419
平谷法院咨询 发布:2025-05-04 10:13:11 浏览:957
条例的好处 发布:2025-05-04 10:04:34 浏览: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