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属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属于

发布时间: 2022-04-12 04:26:22

① 个人所得税暂行条例是否属于法律形式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于2011年6月30日公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回人所答得税法,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中国国家法律文件。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是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是行政法规。是属于法律的形式。




没有什么

个人所得税暂行条例。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是属于什么法律

是我国仅有的三部税法之一,其余两部是《税收征管法》《企业所得税法》。

第一、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于2011年6月30日公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1994年1月28日颁布)、税收征管法(2001年4月28日颁布)以及由中国各级税务机关发布的有关个人所得税征管的规定,构成了现行中国个人所得税法的主体法律基础。

第二、2018年8月31日,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起征点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最新起征点和税率,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根据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属于扩展阅读:

提案通过

2018年8月31日,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

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减税向中低收入倾斜。新个税法规定,历经此次修法,个税的部分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调整,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

多项支出可抵税。今后计算个税,在扣除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新个税法规定: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新法旧法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将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近日,国家税务总局也发布了《关于贯彻执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有关问题的公告》。 那么,新税法与原税法究竟如何衔接?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13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问题一:工资、薪金所得如何衔接?
新税法和实施条例均规定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具体到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而言,是指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适用新税法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具体来讲,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适用新税法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前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无论税款是否在2011年9月1日以后由扣缴义务人申报入库,均应适用原税法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说。
举例来看,韩先生在某一公司工作,2011年12月3日取得工资收入3400元,当月又一次取得年终奖金24100元,其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这位负责人说,韩先生因当月工资不足3500元,可用其取得的奖金收入24100元补足其差额部分100元,剩余24000元除以12个月,得出月均收入2000元,其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0%和105元。具体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24100+3400-3500)×10%-105=2295元。
问题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如何衔接?新税法自9月1日起开始实施,鉴于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按年度计算,而且是在一个完整的纳税年度产生的,这就需要分段计算应纳税额,即:9月1日前适用原税法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9月1日(含)后适用新税法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
这位负责人介绍,年终汇算清缴分段计算应纳税额时,需要分步进行:第一,按照有关规定,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第二,计算前8个月应纳税额:前8个月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原税法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8/12;第三,计算后4个月应纳税额:后4个月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新税法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4/12;第四,全年应纳税额=前8个月应纳税额+后4个月应纳税额。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也是比照这个计算方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要注意的是,这个计算方法仅适用于纳税人2011年的生产经营所得,2012年以后则按照税法规定全年适用统一的税率。”这位负责人说。
举例来看,某个人独资企业按照税法和相关规定计算出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45000元(注:按照相关规定,在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时,投资者本人后四个月的费用扣除标准为每月3500元),则其全年应纳税额计算如下:
2011年前8个月应纳税额=(45000×30%-4250)×8/12=6166.67元
2011后4个月应纳税额=(45000×20%-3750)×4/12=1750元
全年应纳税额=6166.67+1750=7916.67元
问题三:涉外人员附加减除费用如何调整?税法规定,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简称“涉外人员”),在按税法规定减除费用标准基础上,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原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的附加减除费用标准是每月2800元,即涉外人员每月在减除20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2800元的费用,减除费用的总额为4800元。
这位负责人说,考虑到现行涉外人员工资、薪金所得总的减除费用标准高于境内中国公民,从税收公平的原则出发,应逐步统一内、外人员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
“这次在涉外人员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2000元每月提高到3500元每月的同时,将其附加减除费用标准由2800元每月调整为1300元每月,这样,涉外人员总的减除费用标准保持现行4800元每月不变。”这位负责人说。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由哪一机构审定通过新税法体现了个人所得税的什么特点

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定,新税法体现了高收入提高税率,低收入扣税基数提高,从而减少应交个人所得税。

⑤ 个人所得税第五条第一款及实施条例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
一、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十六条税法第五条所说的减征个人所得税,其减征的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释义:第5条
第五条【减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
一、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

二、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

三、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

条文注释

本条规定了减税的情形,其中第一款规定了特殊人群的减税。根据有关规定,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减征个人所得税的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仅限于劳动所得,具体所得项目为: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本法第2条所列的其他各项所得,不属于减征照顾范围。

需要注意,减税必须遵守如下程序:(1)纳税人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书面申请减免税;(2)纳税人的申请经过审查批准机关审批。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做出减税、免税的决定;(3)纳税人享受减税、免税待遇的,在减税、免税期间也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经法定的审批机关批准减税、免税的纳税人,应该持有关文件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减税、免税手续。

⑥ 个人所得税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五条 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故如题所说的三金一保是免税事项,即由个人承担的部分可以抵个人所得税法的应纳税所得额。

三金一保金额=299-31=268元可以直接递减当期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2、根据2008年3月1日执行的新《个人所得税法》所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不超过500元的 5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可以判断得到,则实际个人所得税额为31元所适用的税率为10%(若适用5%,则最多只需缴纳25元=500*5%的税额)

3、根据2008年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的规定:
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二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故本案例中“我”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31-500*5%)/10%+500=(31-25)/10%+500=560元

应纳税所得额=(基本工资-三金一保)+奖金-工薪减除费用即 奖金=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所得税额+工薪减除费用+三金一保-基本工资
=560+2000+268-1620=1208元

综上,即“我”当月奖金额为1208元。你可以倒过来算一下是不是应该纳31元的税,验算一下我算的正确否。

⑦ 个人所得税法属于哪个法律部门

个人所得税法税法的一种,具体的法律实施由我国的税务部门负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

(一)个人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本人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额,且无正当理由;

(二)居民个人控制的,或者居民个人和居民企业共同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偏低的国家(地区)的企业,无合理经营需要,对应当归属于居民个人的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

(三)个人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获取不当税收利益。

税务机关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依法加收利息。

(7)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属于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四条扣缴义务人每月或者每次预扣、代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退税或者扣缴义务人为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退税的,税务机关审核后,按照国库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退税。

第十九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⑧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在哪年的1月28日颁布

1994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于2011年专6月30日公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属。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1994年1月28日颁布)、税收征管法(2001年4月28日颁布)以及由中国各级税务机关发布的有关个人所得税征管的规定,构成了现行中国个人所得税法的主体法律基础。

⑨ 现行税法中属于法律的有哪几部属于行政法规的有哪几部

现行税法中属于法律的有9部。分别是: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吨税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叶税法》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

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

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暂行条例的决定》

现行税法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有28部,分别是: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8修订)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2017修订)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2017修订)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2016修订)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2013修订)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条例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2011修订)

九、外国公司船舶运输收入征税办法(2011修订)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行条例(2011修订)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2011修订)

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2011修订)

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2011修订)

十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2011修订)

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船舶吨税暂行办法(2011修订)

十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2008修订)

十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十八、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2007)

十九、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2007修订)

二十、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

二十一、外国在华常住人员携带进境物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

二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

二十三、残疾人专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

二十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收政策的规定

二十五、关于对进出口产品征、退产品税或增值税的规定

二十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进口税办法

二十七、国务院关于现役革命军人在征收农业税时如何计算农业人口的规定

二十八、财政部关于税收管理体制的规定

(9)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属于扩展阅读

税法是各种税收法规的总称。是税收机关征税和纳税人据以纳税的法律依据。税法包括税收法令、条例、税则、施行细则、征收办法及其他有关税收的规定。税法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颁布,或由国家立法机关授权国家机关制定公布。

税法体系中按税法的功能作用、权限划分、法律级次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的税法。

一、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税收实体法主要是指确定税种立法,具体规定各税种的征收对象、征收范围、税目、税率、纳税地点等。税收程序法是指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税收管理法、纳税程序法、发票管理法、税务机关组织法、税务争议处理法等。

二、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等。

三、按照税收立法权限或者法律效力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等。

参考资料国家税务总局-税收政策

参考资料网络-税法

⑩ 单项选择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属于( )

《个人所得税法》是实体法,规定哪些所得要缴税;《税收征收管理法》是程序法,规定如何缴纳税款。

热点内容
刑法过失致人重伤 发布:2025-05-01 12:22:23 浏览:922
上海垃圾分类处理法规 发布:2025-05-01 12:22:20 浏览:674
合同法对病事假的规定 发布:2025-05-01 12:21:46 浏览:711
国际法对我国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01 12:18:01 浏览:746
腾跃律师 发布:2025-05-01 12:08:52 浏览:980
特征污染因子法规 发布:2025-05-01 12:08:51 浏览:805
依法治国的实现途径 发布:2025-05-01 11:45:06 浏览:881
聋人法律援助 发布:2025-05-01 11:31:58 浏览:435
裘中连司法 发布:2025-05-01 11:30:20 浏览:517
司法考试目的 发布:2025-05-01 11:15:35 浏览: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