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条例
A.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
专项应急预案,综合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六回条: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答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专项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条例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发生重伤事故,首先迅速组织抢救,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积极治疗(急救电话:120),并保护好事故现场,通知项目经理和公司安全处前往事故现场取证调查,询问目击证人,做好事故调查工作,做为事故处理的事实依据。
事故现场取证完毕后,立即采取加强防护措施,防止事故的连续发生。
检查伤者的安全教育档案资料和项目部对班组、班组长对工人的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明确事故责任。同时确保施工现场的干部和工人受到这次事故的教育。
B. 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办法
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
第三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科学施救、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领导,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纳入安全生产专项规划,保障资金投入,统筹应急资源,建立统一指挥、协调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监督检查,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监督管理职责。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行业、领域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责任制,完善应急组织体系,科学编制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事故发生后依法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负责。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事故避险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实现数据整合、动态更新与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化管理、指挥和应急救援能力。
C.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应急救援人员经什么合格后方可参加应急救援工作
培训。其中的具体抄情况袭如下: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第十一条,规定有:
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救援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单位或者兼职应急救援人员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应急救援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方可参加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救援队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并定期组织训练。
(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条例扩展阅读
应急救援的相关明细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有:
第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向上级应急管理机构报告的内容、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更新,确保准确有效。
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或者实际需要,征求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意见。
D.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法律分析:《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是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制定。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09年4月1日发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最新版本于2019年7月11日公布,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法律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四条 应急管理部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九条 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任组长,吸收与应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以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
E.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什么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在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过程当中,如果确实因为特殊的原因,而涉及到两个甚至多个行政区域时。此时事故的处理权利应该统一交由它们共同的上一级来负责,或者由各自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来进行处理安排。但在处理具体的细节时,各方要要进行密切的配合。
1、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必须要领导安全生产事故当中相关部门,对各项事务进行妥善的协调处理,各部门针对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相关分工,必须要认真的对待,如果发生推诿现象并由此产生相应的后果,将要由各部门自行去负责并彻底的解决。各部门负责人要带头做好相关的事情。
2、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进行处理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协调与此次事故相关的单位,尢其是处理此次事故时具有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以及它们的相关下一级政府的应急工作。涉及到乡一级以及以下的人民政府和办事处时,应当积极的协助上级,认真的履行自己在此次安全生产事故中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3、在处理安全生产事故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对此次生产事故所产生的所有危害,以及事故处理当中存在的风险请专业人士进行相关的评估,由此制定出可靠科学的应急方案,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向下一级政府及协助单位,以及整个社会进行详细的公布,而且应急方案最好是制定两套以上,防止发生突发情况。
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处理方案的同时,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也要对此次事故有深层次的认识,要根据其中的风险以及危害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且向相关人员公布。所有的应急预案都必须要合法合规,具有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并且能保证不再造成二次事故与伤害。
F.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适用于什么应急工作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适用于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回产安答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本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适用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条例扩展阅读:
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统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行业、领域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
G.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办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是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制定。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09年4月1日发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最新版本于2019年7月11日公布,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一、政策全文
1、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地处理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办发) 2013 ) 101号),制定本办法。
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 )的编制、审查、发布、备案、实施和监管工作,适用本办法。
3、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中心、分级责任、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4、应急管理部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 国务院他具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行业、领域的应急预案的管理。
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定义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进行紧急救援的组织、程序、措施、责任及协调等事先制定的方案和计划,是特定潜在事件和紧急情况发生时采取的措施的计划日程表,是应急响应的行动指南。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将事故及其危害降到最低而事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安全生产检测是指检验生产过程及安全生产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有害和危险因素、缺陷等,确定风险或有害和危险因素、缺陷存在状态以及它们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消除风险、有害和危险因素,确保生产安全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风险、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工作条件的重要手段。
H.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颁布时间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已经 2009 年 3 月 20 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09 年 5 月 1 日起 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