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违法交通法规的行为
㈠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是指哪些情况
红灯是任何人和车都不能闯的。属于基本交规、除了遵守正常的交规以外、运输管理部门主要查处超限的:指车辆超速、超载、货物超高、超宽。高速公路低于六十码行驶的属于超低速、都属于违规。
㈡ 选择题 对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 A非交通管理人员无权过问 B任何人都有劝阻和控告的权利
答案是B A A,对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任何人都有劝阻和控告的权利。马路上一组平行粗实线表示
人行道。车辆后面的方向灯亮时,表示要转弯 。
交通安全知识:
一:行走安全常识:指挥灯信号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行走、步行外出时要注意行走在人行道内。
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横过马路时须走过街天桥 或地下通道,没有天桥和地下通道的路要仔细观看两侧,小心行走。
二:乘车须知:不准在道路中间招呼车辆,机动车在行驶中不准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乘车时,不准站立,不准在车内吃东西,不强行上下车,做到先下后上。
候车要排队,按秩序上车;下车后要等车辆开走后再行走,如要穿越马路,一定要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穿行;不乘坐超载车辆,不乘坐无载客许可证、运动证的车辆。
三:交通标线:马路上,用漆划的各种各样颜色线条是“交通标线”。道路中间长长的黄色或白色直线,叫“车道中心线”。它是用来分隔来往车辆,使它们互不干扰。中心线两侧的白色线,叫“车道分界线”,其中虚线表示可以跨过,实线则反之。它规定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
四:非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在路口四周有一根白线是“停止线”。红灯亮时,各种车辆应该停在这条线内。马路上用白色平等线像斑马纹那样的线条组成的长廊就是“人行横道线”。行人在这里过马路比较安全。
五:隔离设施:交通隔离设施主要有行人护栏和隔离墩或绿化隔离带。行人护栏是用来保护行人安全,防止行人横穿马路走入车行道和防止车辆驶入人行道的。
隔离墩或绿化隔离带是设在车行道上用来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来往车辆的。希望大家不要跨钻护栏和隔离墩或绿化隔离带,走进车行道,否则有被车辆拦倒的危险。
(2)对违法交通法规的行为扩展阅读:
步行安全常识:
1、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时靠路边(距路边缘线1米处以内)行走,并注意前后车辆。
2、人行横道信号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 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3、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能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4、在通过十字路口时,要听从交警的指挥并遵守交通信号;在设有护栏或隔离墩的道路上不得横过马路。
㈢ 违反交通规则的违法性质
轻微的违反交通规则属于一般性违法,由公安交管部门根据道路安全法处于罚款,扣分,扣车、拘留等行政处罚。严重的违法行为如醉酒驾车,吸食毒品后驾车可能涉及危害公共安全罪,要追究刑事责任。
㈣ 对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谁可以管
对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任何人都有劝阻和控告的权利。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㈤ 对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任何人都有劝阻和控告的权利对吗
是的,对来违反交通法规自的行为,任何人都有劝阻和控告的权利。一些地方的交警部门开展了微信或短信举报交通违法行为的活动。只要举报人的照片真实,交警部门一旦采用,就会对违法者进行处罚,同时也给举报者适当的奖励。
㈥ 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有哪些
1、闯红灯:闯红灯是最常见的违法行为,自从新交通法规出台之后,闯红灯一次性扣除6分;
2、无证驾驶:对机动车驾驶人驾驶证被暂扣期间继续驾车的,一律处500元罚款,并处15日拘留。对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驾驶机动车的,一律处15日拘留,并处200元罚款;
3、超载或超员:对公路客运车辆载客超过额定乘员尚未达到20%或货运机动车超过核定载质量尚未达到30%的,一律处500元罚款。对公路客运超过额定乘员20%的或货运机动车超过核定载质量30%的,一律处2000元罚款;
4、酒后驾驶机动车:对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律处暂扣3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300元罚款。对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一律处暂扣3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500元罚款;
5、超速行驶:对机动车行驶时超过最高限定50% 的,一律处1000元罚款,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㈦ 违反交通法规是什么违法行为
法律分析:违反交通法规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交通法规,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制定的法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条 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㈧ 有哪些行为违反了交通法规
1 挪用,转借机动车辆牌证或者驾驶证的。
2 无驾驶证的人,醉酒的人驾驶机动车辆,内或者容把机动车辆交给无驾驶证的人驾驶的。
3 在城市集会,游行,违反有关规定妨碍交通,不听民警指挥的。
4 无理拦截车辆或者强行登车影响车辆正常运行,不听劝阻的。
5 在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明令禁止通行的地区,强行通行,不听公安人员劝阻的。
6 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交通事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7 驾驶未经交通管理部门检验和批准行驶的机动车辆的。
8 驾驶机件不合安全要求的机动车辆的。
9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10 指使,强迫车辆驾驶人员违反交通规则的。
11 驾驶机动车违反装载,车速规定或者违反交通标志,信号指示的。
12 非机动车驾驶人员或者行人违反交通规则的。
13 在交通管理部门明令禁止停放车辆的地方停放车辆的。
14 在机动车辆上非法安装,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器或者标志灯具的。
㈨ 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是哪些具体行为
一、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
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三、驾驶营运客车(不包括公共汽车)、校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
四、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五、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的,或者故意遮挡、污损、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
六、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校车标牌或者使用其他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
七、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的;
八、驾驶营运客车在高速公路车道内停车的;
九、驾驶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校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20%以上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以及驾驶其他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的;
十、连续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
十一、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驾驶校车的。
十二、驾驶营运客车(不包括公共汽车)、校车以外的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未达20%的;
十三、驾驶货车载物超过核定载质量未达30%的;
十四、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低于规定最低时速的;
十五、驾驶禁止驶入高速公路的机动车驶入高速公路的;
十六、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的。
(9)对违法交通法规的行为扩展阅读
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特征和分类:
一、交通违法行为的特征
1、行为的危害性。交通违法行为对社会、国家和公民的利益具有危害性。
2、行为的违法性。《道路交通安全法》是由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制定的用于管理道路交通的行政法规,违反了它便是违法行为。
3、行为的情节轻微性。依照我国法律的规定,交通违法行为是情节轻微违法行为,尚不构成犯罪,不需要进行刑事处罚制裁。
二、交通违法行为的分类
1、按行为的主体分为:自然人(机动车驾驶入、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入)交通违法行为和法人交通违法行为。
2、按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的主观状态分为:故意交通违法行为和过失交通违法行为。
3、按行为所侵犯的直接客体分为:危害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危害交通畅通的违法行为、危害交通秩序的违法行为和侵犯他人交通权益的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