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授权
㈠ 什么叫法律,法规授权
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可为或不可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其他人为或不为一定回行为的规则。
授权性法律规答则是指授于公民、公职人员、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可以自行抉择做或不做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例如:我国《宪法》第二章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这就是授权性法规。
㈡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的区别
两类组织抄的不同点:
1、权力来袭源不同。一个来源于法律、法规的授权,一个来源于行政机关的委托。
2、行使权力的名义不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被授予的行政职权,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行使权力。
3、承担责任的主体不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自己承担责任,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不承担责任,其行为由委托机关承担责任。
4、是否需要法律依据不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授权必须有法定依据,行政机关委托组织不强求必须有法定依据,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
5、组织的性质不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既可以是企业组织,也可以是事业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只能是事业组织。
(2)规章授权扩展阅读:
1、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指依据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行政机关组织。
2、行政机关委托组织:指受行政机关的委托,按照委托范围,以委托主体的名义,行使被委托的行政职权的非国家机关的组织,亦称被委托组织。
参考资料:网络——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㈢ 规章授权的组织能否成为行政主体
规章是不能授权的,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只版有法律,行政法规才能授权权,规章不能授权。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之规定,法律、法规和规章可以以授权形式赋予派出机构行政诉讼法上的主体资格,这主要是实践当中有些机构依规章被授权了,作为法院处理来说为简便而为之,等于从司法上认可了其授权,这应当是不对的。
因此,严格依法来说,此处不是授权,而是委托。
㈣ 有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派出机关在超出授权范围时如何确定行政诉讼被告
这可分抄两种情况(以下以公安局和派出所为例):
1、幅度越权。如超出了此范围幅度,就以派出机关为被告,如:派出所最多罚款500,而罚了相对人1000,这就是幅度越权!
2、种类越权。如超出了授权的种类,以设立此派出机关的机关为被告,如:派出所没有拘留的权利,而将相对人拘留了,此应当以公安局为被告!
㈤ 地方政府的规章可授权吗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只有法律,行政法规才能授权,规章不能授权。此处的授权应是委托。 但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之规定,法律、法规和规章可以以授权形式赋予派出机构行政诉讼法上的主体资格,这主要是实践当中有些机构依规章被授权了,作为法院处理来说为简便而为之,等于从司法上认可了其授权,这应当是不对的。 因此,严格依法来说,此处不是授权,而是委托。 还有一种观点是此处的管理办公室应当是其内设机构,因此,对于其内设机构的权利来源就法律本质来说是一种授权,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如果是此类那么就可以确定是授权了。 如非如此,就应当是委托。
㈥ 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
你好!
错吧,不包括规章
行政法第十七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㈦ 什么叫授权性法规
授权性法律规范,是指授于公民、公职人员、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可以自行抉择做或不做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授权性法规在法律条文中,多以“可以”、“有权”、“享有”、“具有”等词来表达。授权性法规称为任意性规范。
例:
1、我国《宪法》第二章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这就是授权性法规。
2、夫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再婚的,有权处分所继承的财产。这是遵循的受权性法规的任意性。
与授权性法规相对应的是“禁止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称为义务性规范,也叫强制性规范。
(7)规章授权扩展阅读:
“授权立法”制度是在资产阶级国家成立,制定了宪法,出现了近现代意义上的分权后才作为法律上的专门术语而使用。
授权立法制度是国家立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成为各国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自19世纪30年代由英国开始的,自产生后它就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和政府职能的扩张而逐步发展起来。
授权立法有如下特征:
1、从属性,即授权立法来源于享有职权立法权机构的授权,从属于职权立法,是由职权立法派生出来的。
2、有限性,即授权立法不仅受到宪法限制,还直接受到授权法限制,受到授权机关的监督和制约。
3、灵活性,授权立法根据社会的不断变化,及时制定或修改法律实施细则、处理突发事件,它是在宪法高度稳定性、分权原则权威性与社会对政府职能灵活性需要之间的一种平衡。
㈧ 什么叫法律、法规授权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指依具体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组织。由于行政活动的广泛性及复杂性,某项行政事务可能由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管理的情形有不少,如卫生防疫站和食品卫生监督站都不是行政机关,经《食品卫生法》授权,它们就能行使食品卫生监督检查权和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的相对人的行政处罚权。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事业组织。事业组织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从事为工农业生产服务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单位。
(2)社会团体。社会团体虽然不是行政机关,不属于行政系统,但法律、法规往往授权它们行使某些行政职能,如各种行业协会,它们有依法律、法规的授权管理本行业的某些行政事务的权力。
(3)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指城市和农村按居民、村民居住的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4)企业组织。企业组织主要是行政管理的对象,但在特定情况下,法律、法规也可授权其行使一定行政职权。
(5)各种技术检验、鉴定机构。对一些需要运用专门知识、专门技能、专门设备进行检验鉴定的事务,法律、法规通常授权由一些有关的技术性机构办理。
被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被授权组织在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职权时,享有与行政机关相同的行政主体地位。
(2)被授权组织以自己的名义行政法律、法规所授职权,并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3)被授权组织在执行其被授职权以外的自身职能时,不享有行政权,不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