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法规定
『壹』 国家公务员法对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违纪行为有哪些规定
对行政机关公务员与履行职责直接相关的应当给予处分主要违法违纪行为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
一是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罢工,违反国家民族宗教政策造成不良后果,非法出境或者违反规定滞留境外不归等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
二是违反议事规则,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拒不执行交流决定、回避规定,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和行政复议机关的判决、裁定、决定等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
三是违法设定或者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不依法履行职责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依法履行职责的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违反职责纪律的行为。
四是贪污、索贿、受贿、行贿、挪用公款、挥霍国家资财,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等违反廉政纪律的行为。
五是压制批评、打击报复、违法摊派、非法拘禁等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
六是失密泄密、工作作风懈怠、工作态度恶劣等违法和违反公务员职业操守的行为。
七是拒不承担赔养、抚养义务,虐待家庭成员,组织迷信活动,参与“黄赌毒”活动等违法和严重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其中,对参与赌博、为赌博活动提供场所或者其他便利条件、在工作时间赌博、挪用公款赌博,以及利用赌博索贿、受贿或者行贿等行为,都有明确、具体的界定。
行政法规与规章是在国家有关法律基础上,由政府出台的更加具体、更加明确的规范,也是为执行国家法律而制订的可操作性细则。我国行政法规与规章将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精神贯穿其中,并细化为具体的纪律约束性条款,从而有利于加强对公务员的职业道德进行严格管理。
『贰』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有哪几种交流方式
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交流的形式包括调任、转任和挂职锻炼三种。专调任是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属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调入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
转任是指公务员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在机关系统内跨地区、跨部门的调动,或者在同一部门的不同职位之间进行的转换任职。
挂职锻炼是指机关有计划的选派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下级机关或者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担任一定职务,经受锻炼,丰富经验,增长才干。
(2)公务员法规定扩展阅读
公务员交流的原因:
公务员交流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公务员的管理活动和手段,是一种公务行为,而非公务员个人行为。交流活动应当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严禁公务员个人擅自离职或交换工作岗位。公务员交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①为满足工作需要,实现“事得其人”,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②满足公务员个人意愿。其中,工作需要是启动公务员交流的首要原因。在实践中,满足公务员个人意愿要以不与工作需要相冲突为原则,两者发生冲突时,个人意愿要服从工作需要。
『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规定,公务员的处分种类都包括哪几种
根据《国家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六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
(一)警告;
(二)记过;
(三)记大过;
(四)降级;
(五)撤职;
(六)开除。
『肆』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哪几种情况不得辞去公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专辞去公职:
(一)未属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
(二)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
(三)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
(四)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监察调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去公职的情形。
(4)公务员法规定扩展阅读:
国家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辞退:
(一)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三)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四)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五)不履行国家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国家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或者造成恶劣影响,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国家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退:
(一)因公致残并被确认丧失工作能力的;
(二)患严重疾病或负伤正在进行治疗的;
(三)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期及哺乳期内的。
『伍』 公务员法关于辞职有关规定
一、公务员法对辞职的相关规定
第八十五条公务员辞去公职,应当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申请。任免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审批,其中对领导成员辞去公职的申请,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九十日内予以审批。
第八十六条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去公职:
(一)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
(二)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
(三)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
(四)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监察调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去公职的情形。
根据现行的《公务员法》,公务员辞职可以划分为自愿辞职、引咎辞职以及责令辞职等多种情形。我们通常说的公务员辞职,一般属于自愿辞职,对于自愿辞职的来说,如果职位没有服务期等相关规定的话,一般都会同意,而且辞职后还可以继续参加公务员考试。
但是如果职位最低服务年限的规定,那么就不能够自由的辞去公职。目前,许多基层公务员都有最低服务年限,一般为5年服务期,或者更长。
二、什么是最低服务年限?
最低服务年限是指通过录用、聘用、招聘等方式参加工作,根据录用、聘用时所发布的《公告》、“职位表”以及相关政策规定(比如表述为“最低服务年限×年、必须服务×年、×年内不得调离、服务期×年以上”等),有最低服务年限要求的。
三、最低服务年限是如何规定的?
1、是指经过考察录用后的公务员,必须在所在单位服务满岗位所要求的最低服务年限。以5年为例,就是指录用后的公务员必须在所在单位服务满5年,这5年包括试用期。在这5年内,新录用公务员不允许调动或者向更高一级别的单位继续考取。
2、《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规定》第六条的内容为“新录用公务员在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五年(含试用期)”,立法目的是为了确定新录用公务员的职务和级别并规范任职定级工作,限制公务员辞职。
3、根据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不得辞去公职。按照有关规定,公务员最低服务年限为五年。
4、公务员在试用期内不得提出辞职,但是新录用公务员在试用期内可以向单位提出申请放弃录用。
『陆』 新公务员法退休规定有哪些
人社部的方案2015-2017研究三年了还没公开,暂时未知修改退休年龄的具体政策,最快也要2018年公开征求意见,2019年修改、正式发布。发布之后至少5年(2024年)才开始实施。反对过快调整及突然袭击。建议1: 2024年起,原来50岁退休的每4年提高一岁,原来55岁退休的每8年提高一岁。 2024年 原50岁 原55岁 2028年 51岁 2032年 52岁 56岁 2036年 53岁 2040年 54岁 57岁 2044年 55岁 2048年 56岁 58岁 2052年 57岁 2056年 58岁 59岁 2060年 59岁 2064年 60岁 60岁到2064年统一60岁退休,再根据国家财力和社保基金积累决定是否调整退休年龄。短期内社保空账的对策:2017-11-18国务院出台政策,央企等国企划转10%的股权给社保基金,增强社保基金实力。 (参照:2016年,102家央企利润总额1.2万亿元,10%就有1200亿元。)建议采取更多措施,比如,公务员人数和行政支出每年递减2%,财政税收每年划拨社保基金递增2%等,进一步提高社保实力,而不是一味提高退休年龄。 建议2:建立灵活(弹性)退休制度。参考《公务员法》第88条,把它推广到全民。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提前退休:(一)工作年限满30年的;(二)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建议对全民都给予允许弹性退休的政策。对于下岗或因企业破产失业的职工,更应该允许提前退休。建议3:把五花八门的养老保险种类(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城乡居民、军人养老保险等)统一为“公民养老保险”,所有公民,待遇用相同的方法计算,并有保底和封顶,比如,最低待遇不可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60%(福建在2010年已有此政策),最高不可以高于5000元(国家主席退休也不要高于这个上限)。
『柒』 一定限制,在公务员法中是如何规定的
政审是用人单位对你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进行一次调查,包括查看个人档案以内及到你工作容和学习过的地方进行实地访问,另外对你的直系亲属也进行考查。 有关规定,自己曾经受过刑罚及直系亲属中有正在接受刑罚的则不能录取,如果你曾经被单位开除或者有重大处分都有可能影响录取,自己的政治立场和直系亲属的政治立场如果与当前社会相背离的也不能够录取。
『捌』 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我国非领导职务的最低职位是什么
办事员。
《管理办法》第四条 非领导职务由高至低分为巡视员、版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权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享受相应级别和待遇,不具有行政领导职责。
(8)公务员法规定扩展阅读
工作职责
1、办事员在会长领导下工作;
2、组织落实常务理事会、会长办公会议决定的重要事项,组织会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3、负责会员代表大会、常务理事会、会长办公会的组织及会务工作;
4、负责召集和主办会长办公会议;
5、负责收集扶贫对象的资料审核及上报工作。
6、完成会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 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十八周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9)公务员法规定扩展阅读:
《公务员法》的意义
《公务员法》是建国50多年来我国干部人事管理的综合性法律,是我国公务员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重要里程碑。
公务员法颁布施行,对于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对于促进勤政廉政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公务员法》继承和发展了公务员管理暂行条例。《公务员法》充分总结了新的经验,吸收了新的改革成果,借鉴了国外公务员制度的成功经验,将长期形成的干部人事管理的有效做法和改革的新鲜经验上升为法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公务员管理的内容。
《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填补了我国法律体系的一个空白。《公务员法》是我国第一部带有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