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的形式
❶ 规章以何种形式发布
中央部委以部委令、地方政府以政府令(必须有立法权的地方政府)。
❷ 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应如何区分
区别:广义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1、制定者不一样:
法律是全国人大制定的;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大制定的;规章是国务院部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在其权限内制定的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文件,称为“部门规章”。
2、效力不一样:
法律的级别是最高的,其次是法规,然后再到部门规章。
3、含义概念不一样:
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统治阶级(泛指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
法规是法令、条例、规则和章程等法定文件的总称。
规章是各级领导机关及其职能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实施管理,规范工作、活动和有关人员行为,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并发布实施的、具有行政约束力和道德行为准则的规范性文书的总称。
(2)规章的形式扩展阅读:
三者发布:
1、国家行政法规的制发主体是国务院。
2、部门规章的主要是国务院各部门。
3、政府规章的制定主体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城市、计划单列市的人民政府。
以上这些单位或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都可用“公布令”来发布。而其他一些地区和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而制定的,不属于法规、规章的“类规章性文件”,不能用“公布令”发布,只能用“通知”予以发布。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法律
网络--法规
网络--规章
❸ 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还有地方性法规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如何从文件名称中就能区分他们属于哪个
区分:行政法规是以国务院令形式公布,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公布的。部门规章就是国务院各部委发布的(如公安部令)
❹ 规章制度的公示方式有哪些
规章制度公示方法:
1、员工手册发放(要有员工签领确认);
2、内部培训版法(注意一定要包括权:培训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培训内容、与会人员签到);
3、劳动合同约定法;
4、考试法(开卷或闭卷);
5、传阅法;
6、入职登记表声明条款;
7、意见征询法。
尽量避免如下公示方法:1、网站公布(举证困难);2、电子邮件告知(举证困难);3、公告栏,宣传栏张贴(举证困难)。
❺ 我国法律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法律形式,也称为法的效力渊源,是指根据法的效力来源而划分法的不同形式,如制定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判例法、习惯和法理等。一般来讲法律形式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约束力的形式,如各种制定法,在普通法法系国家,判例法也具有约束力;另一种是虽无约束力但却可以有参考作用的形式,如一般原则和法理等。
在我国,对法律形式的理解,一般指有约束力的效力渊源,主要是各种制定法。我国的法律形式主要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规章等。
1、宪法。宪法是每一民主国家最根本的法律形式,其法律地位和效力是最高的。它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或标志,宪法的权威直接来源于人民。
2、法律。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我们这里使用的是狭义的法律的概念,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规范。在我国法律形式中,法律的地位和效力仅次予宪法。
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国务院所发布的决定和命令,凡属于规范性的,也属于法的渊源之列。
4、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地方性法规是一定层面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依法制定的在本行政区域内具有法的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5、规章。规章是行政性法律规范文件,从其制定机关而言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在它们的职权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另一种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的事项;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6、特别行政区的法律。特别行政区依法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除外交、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现行的法律基本不变,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7、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国际条约,是指我国作为国际法主体同外国缔结的双边、多边协议和其他具有条约、协定性质的文件。
❻ 什么叫法律法规,具体以什么形式体现
法律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活动结果。
法规是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与具有地方立法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❼ 行政规范性文件与行政法规、规章的区别
1.规定内容的区别
凡是法律、法规规定以规章形式规定的事项,应当制定规章,比如,设定行政处罚,出台法律、法规的配套制度,均属于规章。
而一般规范性文件,主要用于部署工作,通知特定事项、说明具体问题。此外行政管理的重大制度也应当制定规章。比如,国家统计局就涉外社会调查活动管理、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统计执法检查相继出台了三个部门规章。
2.发布形式的区别
2000年7月1日《立法法》实施以后,规章都必须以令的形式发布,因此凡是以令的形式发布的,就是规章。
一般规范性文件则不以令的形式发布,往往以通知、函等形式下发。
3.具体结构上的区别
规章一般采取章、节、条、款的结构。
规范性文件则比较松散,一般没有结构要求。
4.是否在国务院备案
规章要报国务院备案,规范性文件则不需要。
可以这样说,是否以规章形式发布并报送国务院备案,是判断规章还是规范性文件的主要标准。
5.地位上的区别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
不得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行政规范性文件要服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 其与地方性法规处于一个级别。
6.调整对象的区别
行政法规调整的对象一般是行政管理领域带有普遍性、全局性、原则性以及意义重大的问题。
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调整对象则限定在行政管理领域中某些特殊的、局部的、具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