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

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

发布时间: 2020-12-23 15:58:24

1. 国家对古生物化石进境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对古生物化石进境的有关规定如下

一、根据《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第三十一条,经批准出境的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出境后进境的,申请人应当自办结进境海关手续之日起5日内向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进境核查。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申请材料送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对出境后进境的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进行鉴定,并出具书面鉴定意见。鉴定意见应当作为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进境核查结论的重要依据。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作出核查结论;对确认为非原出境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的,责令申请人追回原出境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二、根据《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第三十二条,境外古生物化石临时进境的,应当交由海关加封,由境内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自办结进境海关手续之日起5日内向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核查、登记。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核查海关封志完好无损的,逐件进行拍照、登记。

临时进境的古生物化石进境后出境的,由境内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向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核查。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程序,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对确认为原临时进境的古生物化石的,批准出境。

境内单位或者个人从境外取得的古生物化石进境的,应当向海关申报,按照海关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进境手续。

(1)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扩展阅读

出境的有关规定

根据《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第二十七条,申请古生物化石出境的,应当向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出境申请,并提交出境古生物化石的清单和照片。出境申请应当包括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和古生物化石的出境地点、出境目的、出境时间等内容。

申请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出境的,申请人还应当提供外方合作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合作科学研究合同或者展览合同,以及古生物化石的应急保护预案、保护措施、保险证明等材料。

2. 出境的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进境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古生物化石保护抄条例》第31条和《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第44条明确规定,经批准出境的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进境的,申请人应当自办结进境海关手续之日起5日内向国土资源部申请进境核查,提交进境核查申请表。国土资源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申请材料送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对出境后进境的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进行鉴定,并出具书面鉴定意见。鉴定意见应当作为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进境核查结论的重要依据。

国土资源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作出核查结论;对确认为非原出境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的,责令申请人追回原出境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图8-3 出境古生物化石进境复核流程

3. 海关查获的古生物化石如何处置

《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第33条明确规定,运送、邮寄、携带古生物化石出境的,应当内如实向海容关申报,并向海关提交国土资源部或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出境批准文件。对于有理由怀疑属于古生物化石的物品出境的,海关可以要求有关单位或个人到国土资源部或当地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是否属于古生物化石的证明。对未取得批准运输、邮寄、携带古生物化石出境的,由海关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第25条规定,对于我国海关依法没收的古生物化石,公安、工商行政管理、海关等部门登记造册、妥善保管,并在结案后30个工作日内移交给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受移交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出具接收凭证,并将接收的古生物化石移交符合条件的收藏单位收藏。
对于境外查获的有理由怀疑属于我国古生物化石的物品,《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第47条规定,国土资源部应当组织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进行鉴定,如确认为违法出境的化石,国土资源部应当在国务院外交、公安、海关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进行追索。追回的古生物化石,由国土资源部交符合相应条件的收藏单位收藏。

4. 申请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出境的法定程序是什么

《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第29条、《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第43条规定,专申请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出境属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古生物化石出境申请表、申请出境的古生物化石清单和照片,其中,清单内容主要包括标本名称、产地、标本尺寸和数量等。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同意出境的,作出批准出境的决定;不同意出境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图8-2 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出境的程序

5. 国内买卖古生物化石违法吗

1.《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2010年8月25日国务院第580号令)第二十二条第二款任何单内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买容卖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买卖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的,应当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场所进行。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意思是得去政府的指定场所,私下的肯定是违法的。
望采纳。

6. 《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出合之前,我国出合了哪些涉及古生物化石保护的法律法规

在《古生物化石保抄护条例》袭出台之前,国家颁布的涉及古生物化石的法律规章有5个。

1982年颁布、199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2条第5款规定了“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1994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规定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区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的规定实施保护和管理。

1995年颁布的《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将古生物化石作为地质遗迹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保护。

国土资源部于2002年出台的《古生物化石管理办法》是第一部针对古生物化石的管理规定,也是《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起草、制定中最重要的参考文件。

文化部还于2006年还出台了《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保护管理办法》,对古人类遗迹的保护进行了特别规定。

7. 古人类化石的保护和管理适用于《条例》吗

《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第2条明确规定,古生物化石是指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专存于地属层中的动物和植物的实体化石及其遗迹化石。古猿、古人类化石以及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四纪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保护依照国家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执行。因此,古人类化石的保护和管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而不适用于《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涉及古人类化石的发掘、收藏保管等活动的主管部门为文化部和文物局,而非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8. 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

全国试点开展的《山东省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已于2012年编制完成,这是山东省认真贯彻《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的重大举措,是山东省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新开端。

《山东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的主要科学依据是:历史时期有关古生物化石调查研究成果,近几年来以古生物化石保护为目的的专项调查研究成果,各古生物化石保护区、地质公园的保护规划等。

图5.3 2012年6月,山东诸城恐龙化石保护专家咨询会

规划的原则: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的原则;突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分阶段实施的原则;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注意与相关规划相衔接的原则。

图5.4 2011年,省级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研究项目设计审查会议在烟台召开

图5.5 2012年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承担完成的全国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研究项目在北京顺利通过审查验收

古生物化石保护(主要指产地保护)根据其化石类型、分布范围、赋存状况等,分区分片(或点)进行,古生物化石保护区采用主要素评价和多要素综合分析法,重点考虑化石的代表性、珍稀性,化石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富集程度圈定保护区和划分保护级别。

山东省古生物化石保护按照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在近期和中长期内,以采取建立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地质公园(保护区)的方法,重点规划保护一批重要或典型的具一定分布范围的古生物化石产地。对其他只有零星化石分布且具重要意义的化石点,则采取竖碑立标等特殊保护措施。对不同级别的古生物化石产地的保护,除按本规划总体要求实施外,更要按各保护区(或地质公园)的保护规划,具体实施执行。

9. 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的七大工程分别是什么

所谓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的“七大工程”,实际就是今后要做的重点工作。《省级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编制指南》中明确了七大类重点工作,即“七大工程”,分别为:
(1)古生物化石资源调查评价工程。该工程的目标任务是:查清本行政区内古生物化石,特别是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的产出、分布状况;评价古生物化石的科研价值、开发利用前景;建立生物地层序列,进行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划分;对古生物化石典型产地进行评价,提出古生物化石产地保护方案。省级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应明确近期和远期本行政区古生物化石资源调查评价的工作范围。
(2)古生物化石保护工程。古生物化石保护分为产地保护和标本保护。古生物化石产地保护工程主要是建立古生物类保护区和地质公园、命名古生物化石产地。产地保护工程还包括对产地或出露的化石实施围护工程、防灾工程、防风化工程、防腐蚀工程、监测预警工程等技术工程性措施,以及建设项目穿越产地而进行的抢救性发掘工程。标本保护工程以规划建设古生物博物馆为主。
(3)古生物化石管理工程。该工程就是在完善组织机构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规定的管理制度开展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古生物化石管理工程重点是完善古生物化石发掘、进出境和收藏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化石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编制、数据库建设,及与《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配套的法规建设等工作。
(4)古生物化石科学研究工程。该工程指根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古生物化石资源条件,对本省古生物化石科学研究工作进行规划,按照研究工作的重要程度列出研究目标和内容,明确研究目的。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古生物化石科学研究工程要与古生物化石资源调查评价工程、古生物化石保护工程结合起来,协调开展化石资源调查评价、科学研究和保护管理工作。
(5)古生物化石科普宣传工程。该工程指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古生物化石科普宣传工作,使民众了解古生物化石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民众保护古生物化石的自觉性,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素质,是古生物化石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省级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应明确古生物化石科学普及宣传工程的内容、形式和时限。
(6)古生物化石资源利用工程。古生物化石作为一种地质遗迹资源,除具有科学价值外,还具有美学价值和收藏价值。省级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应在教学、旅游、工艺品研发、医药、观赏等方面挖掘古生物化石资源的利用价值,设计好资源利用工程。
(7)古生物化石文化产业建设工程。在古生物化石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基础上,进一步规划古生物化石文化产业建设工程,通过专业化、高水平的内容策划和设计,开发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化石文化产品,采用多种形式传播古生物化石文化,积极推进古生物化石文化产业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10. 为何要编制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

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是根据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需要,对我国古生回物化石调查、利用、答保护与管理进行的总体部署,是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工作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依据。编制规划的目的是贯彻落实《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积极推进和科学部署古生物化石保护和管理工作,加强古生物化石科学研究,促进古生物化石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因此,《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第8条明确要求,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所在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全国和省级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组织编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保护规划,针对当地古生物化石的产出、分布情况,分类采取保护措施,作出具体安排。
同时,国土资源部于2012年6月发布了《省级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编制指南》,以指导各地的工作。

热点内容
16字方针是依法治国的 发布:2025-05-09 20:01:16 浏览:623
大一期末考试经济法 发布:2025-05-09 19:37:01 浏览:432
江门司法热线 发布:2025-05-09 19:35:01 浏览:767
电网应急管理规章 发布:2025-05-09 19:24:57 浏览:908
业主委员能聘法律顾问吗 发布:2025-05-09 19:08:55 浏览:78
2015年法律硕士法学统考大纲 发布:2025-05-09 19:07:39 浏览:228
规章规定落实方面问题和整改措施 发布:2025-05-09 18:28:37 浏览:989
多少岁负责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9 18:27:52 浏览:289
听法治教育心得体会 发布:2025-05-09 18:11:25 浏览:197
道德的丧失作文 发布:2025-05-09 17:58:34 浏览:938